第133章 大師(三)

“我要見布勞恩。”

沈險峰抵達德國以後,立刻和QQ支隊取得聯繫。連劍鋒作爲德國支隊的負責人,對沈險峰這個要求感覺非常棘手。雖然他們通過技術轉讓等方式在德國與幾個著名企業建立工作關係,也得到高層的認可。但是德國現在的政治經濟體制下,想要發展自己獨立的經濟體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德國支隊在德國本土的作爲遠不如在周邊國家的作爲大。和其他支隊的成就比較,在經濟方面也略遜一籌。

布勞恩1922年就已經受聘於德國陸軍軍械部,作爲W.R.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從事火箭研究。1937年轉到佩內明德研究中心,任技術部主任,領導設計A-4(即V-2)火箭。他現在屬於德國國防部的軍職人員、而且擔負任務保密層級非常高。要想安排會面談何容易。

“我知道非常困難,但是,不論如何我也要見到這個人。”沈險峰義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到。

“我盡力想辦法。”連劍鋒暗自咬了咬牙。

的確非常困難。不過辦法還是想到了。

李志是精密儀器方面的專家,尤其對光學儀器有很深的造詣。來到德國的成員他是唯一單打獨鬥的。去年某一天他來到位於德國中西部的一個叫做威茲勒的小鎮。在綠色的山丘間有高高低低的古塔,窄窄的街巷和寧靜的生活。十九世紀末這裡曾是德國光學和精密製造工業重要基地。他來到了萊茨公司門前,通報的了姓名後,指名要見公司研究部主任奧斯卡.巴納克。門房禮貌的告訴他沒有預約是不能會見的,因爲巴納克先生很忙。“麻煩您把這幾張照片給他,他一定會見我的。”“那好吧!”門房被他的執著打動了。過了一小會兒,從廠區裡飛奔出一名有些謝頂的中年男子。他氣喘吁吁的來到往直前面前,“這些,這些照片、照片是您照的嗎?”他舉着照片邊喘邊問。“是的先生。”

“我們能談談嗎?”

“當然,這正是我來這裡的目的。”

接下來兩個人就在廠門口熱烈的討論起攝影和攝影器材的問題。不知不覺兩個人談了3個小時。奧斯卡被李志的博學和新穎的思想打動了。而李志則被他的攝影的執着和器材的渴求深深地感動。通過他,讓李志明白了爲什麼德國會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仍然能夠崛起於世界。日耳曼人的嚴謹和執著追求正是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兩個人很快就成爲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迅速把李志引見給公司老闆。並將李志帶來的技術資料詳細地向老闆解釋,終於贏得了老闆的認可。經過一般激烈的討價還價。李志擁有了萊茨公司百分之三十一的股份,並且成爲公司首席技術總監。李志在萊茨公司如魚得水,和他一起合作的科研人員無不被驚歎於他時常出現的“靈感”和“新創意”,他爲公司贏得了巨大利潤。他也自然得到老闆萊茨的青睞。萊茨和布勞恩有一些交往,於是也就有了途徑。

在一次晚宴上,李志終於見到了布勞恩。

“這位是我的合夥人兼公司首席技術總監。”萊茨熱烈的向雙方介紹。

“布勞恩先生,久仰!”李志微笑執意。

“您好”年輕的布勞恩英俊的外表、散發着貴族氣質,優雅但不高傲。

“聽說您對航天有非常獨到的見解。”李志僅僅是一個科學家,不是情報人員。

“只是非常感興趣。”布勞恩略感驚詫,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對這個感興趣的人還不是很多,尤其還是一個東方人。

“如果您能夠成功,那麼我們或許有合作的可能。”

“哦?請講”布勞恩對這個東方人慢慢有興趣了。

“我對天文不是很懂,但是我一個朋友說,如果技術能夠達到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向太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那麼將非常有利於對地球和太空的觀測。或許有一天還可以把人也帶上去。如果真的可以的話,那麼我有理由相信我們攝影設備同樣可以派上用場。”

“這的確是個好想法。”通過布勞恩臉上的變化,他知道自己這番話達到了應有的作用。“不過,以現在的技術,恐怕還要有一段路要走。請原諒我的冒昧,您能介紹我和您的那位朋友認識嗎?”

“非常榮幸!”

柏林。文森酒店。

“沈先生,您的話對我啓發非常大。”布勞恩眼中的光彩難以掩飾。“就如同您給我的震驚一樣。”

“布勞恩先生太客氣了!”沈險峰雖然主攻核物理,對空氣動力學涉獵不深,但是這並不表示他不懂。作爲現代物理學家,對於幾十年前的“基礎”理論怎麼能一無所知呢?

“我還有一個請求,”沈險峰停了一下,“我們誠懇邀請您和我們一起致力於人類的航天事業。”

“你們?”布勞恩疑惑道。

“是的。”沈險峰決定還是告訴這個火箭之父,“您可能有所不知,我們來自中國。在那裡有一支有我們這些華僑組成的軍隊。”然後沈險峰簡要的把華僑軍的概況和戰績以及當前的狀況告訴了布勞恩。

“對不起!”布勞恩沉思了片刻之後說道:“我對您的祖國蒙受的災難非常同情,對你和你的同伴們的努力非常敬佩。但是,請說我直言,我不認爲你們在當前的條件下在火箭研製方面能夠有實質性的進展。相反,在德國在這裡,以我們的工業科技能力應該可以辦到。我認爲,向您這樣優秀的科學家,來這裡發展似乎更合適。”

“我理解您的想法”沈險峰在遲疑,他不敢肯定自己的的決定是否正確。“您有沒有想過,火箭非常可能首先應用到軍事上。”

“這個問題,不難想象。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人類歷史上幾乎每一項科技進步都是首先應用在軍事領域。”

“我想您不懷疑您的國家正在準備打一場大戰吧!那麼您不覺得,火箭技術距離戰爭非常近嗎?”

“沈先生,我不否認您的說法。不過我會極力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布勞恩堅定地說。

“如果您阻止不了呢?政治領袖的意志恐怕沒有那麼好左右吧!”

“您既然知道的如此透徹,那麼請問您有什麼好辦法嗎?我想您邀請我到貴國,應該也不是爲了什麼所謂的航天吧!再說,以現在我國的科技水平尚有成堆的問題難以克服,距離真正的實用還非常遙遠。或許,那個時候戰爭打不起來,或許已經結束。”布勞恩對自己的話也沒有什麼信心。

“咱們換一個輕鬆一點的話題吧!”沈險峰放棄了。他無法不放棄。對於這個時代的德國人來說,能有幾個人對元首有清醒的認識呢?元首現在如日中天,不僅使德國擺脫的經濟危機,更爲重要的是,他爲德國人洗刷了一戰的恥辱,掙脫了凡爾賽的鎖鏈,贏得了他們夢想的榮譽。第三帝國的美夢正酣,喚醒一個身處其中的人談何容易。在布勞恩來看,他驚歎於沈險峰的學識,但是沈險峰的邀請在他來看是無法予以考慮的甚至是可笑的。其實,作爲布勞恩這樣出身於貴族、純雅利安人的青年科學家來說,對自己祖國的忠誠熱愛絲毫不亞於普通民衆。他不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於軍事,但是他更不希望別的國家搶先研究出來。

“行動吧!”沈險峰看着窗外布勞恩的背影,發出了行動指令。

轉行作海軍突擊隊金鑫,給自己的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烏賊”。儘管有的隊員覺得不好聽,不過金鑫倒是非常挺喜歡。他的解釋很簡單,打的了、藏的住、跑得快。爲了執行這次任務,他們在家刻苦學習德語,熟悉戰場環境,制定方案。得到命令之後,乘坐大魚出發。此行目的非常明確,伺機劫持以布勞恩代表的爲第三帝國服務的科學家、協助摧毀佩內明德研究中心。這是特區部隊第一次執行這樣的任務,軍委下了極大的決心。

“如果僅僅爲了幾名科學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冒這個險,”李華雄向劉遠洋解釋,“這次行動可以看做,必要時摧毀美國曼哈頓工程的一次預演。”

佩內明德,德國東部靠近波蘭的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鎮。作爲第三帝國新武器研發基地,可謂戒備森嚴。這裡沒有居民,完全處於軍隊的嚴密保護之下。特戰隊員要想滲透進入核心地帶,幾乎沒有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畢竟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人。

布勞恩在兩名衛兵的保護下,由柏林驅車前往佩內明德。說實話,布勞恩從一開始就對這種保護非常不滿意,認爲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小題大做。在車上,他還在回憶着和沈險峰的會面。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爲什麼在那個古老落後的地方會有這麼一位富有前瞻性的學者。到了基地後,他必須把這個情況告訴()如果能夠挽留他,那麼對他的火箭研發工作肯定會有極大幫助。可是如何能夠挽留他呢?就在布勞恩思緒煩亂的時候,車子一下子滑向路邊。

“對不起,可能是輪胎爆了,很快就好。”司機急忙解釋道。

“請不要下車!”衛兵攔住試圖要下車的布勞恩。兩個衛兵緊緊的把布勞恩夾在中間,並把他的頭壓低。拔出槍機警的搜尋公路兩旁。可是,除了樹林什麼也沒有。隨着兩聲清脆的玻璃破碎聲,布勞恩感覺自己頭部的壓力突然消失。他意識到情況不妙,正當他向擡頭看看發生了什麼的時候,車門打開了。布勞恩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感覺眼前兩個戴黑色面罩的人影漸漸模糊。

一天內接連發生的失蹤案很快引起德方極大不安,關鍵是失蹤案直接引發了元首的憤怒。德國國內軍警憲特立時出動,雞飛狗跳鬧騰了起來。德國人工作起來的效率之高令人咂舌。隨着一個又一個失蹤現場的發現,德國人終於意識到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針對爲德方服務的科學家的陰謀。而且,德國人通過對行動方式和使用武器的分析,德國人把這筆帳算到了英國人頭上。這件事的性質馬上就變了。德國立刻關閉了所有邊境口岸。不過此時已經晚了,布勞恩等八名科學家此刻已經昏睡在波羅地海水下的“大魚”肚內。

金鑫成功完成了第一項任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爲轟炸佩內明德引導指示目標。一個由轟—10型遠程轟炸機和一架空中加油機和兩架戰鬥機組成的空中編隊,從特區機場起飛。在150000米的高空向歐亞大陸遙遠的另一端飛去。經過近十個小時漫長的飛行,終於接收到,來自地面確認。轟—10型遠程轟炸機在距離佩內明德100公里的波蘭領土上空向目標發射導彈攻擊。12枚重大1320千克的kd——12短程導彈由轟—10翼下****而出,向着各自的目標而去。每枚導彈攜帶450千克高爆炸藥的常規彈頭以3馬赫的速度,幾乎同時在佩內明德爆炸。安靜的佩內明德小鎮頓時選入一片火海之中,熊熊大火幾乎連夜空也同時點燃。爆炸的聲音還未完全消散,轟—10恐怖的身影蒞臨火海的上空,由於沒有防空炮火的威脅,轟炸機低空投放了10枚空氣燃料炸彈之後,搖晃着巨大的身體返航。

當戰鬥機對轟炸效果進行評估的時候,下面已經沒有任何完整的建築。巨大的爆炸還引燃了小鎮貯存的導彈燃料,小鎮遭到了真正的滅頂之災。轟炸取得了預定效果。

金鑫小組在QQ的幫助下,以旅遊者的身份離開德國,搭乘英國輪船順利回國。

由於特殊的身份,她的行動得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全力支持。終於,在她來到德國的第三天,獲准同元首會見。

第七十二章元首

第23章 思謀(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2章 權衡(一)第415章 準備(六)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86章 收官(六)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90章 改變(三)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28章 西進(一)第226章 無奈(四)第149章 天空(三)第103章 大戰(八)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70章 呼吸(八)第282章 猛料第217章 諸馬(三)第312章 暗戰(一)第19章 彼身(二)第348章 鏖戰(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370章 內訌第134章 元首第251章 絲路第451章 終結(三)第185章 反攻(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266章 孤城(七)第3章 圍追(三)第187章 反攻(七)第63章 呼吸(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259章 登陸(二)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25章 迎客第142章 虎狼(二)第87章 收官(七)第449章 終結(一)第334章 南進(十)第85章 收官(五)第233章 西進(六)第8章 阻截(五)第456章 終結(八)第132章 大師(二)第417章 準備(八)第266章 孤城(七)第277章 調整第59章 絞殺(三)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344章 波瀾(二)第445章 刺痛(三)第84章 收官(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39章 分治(四)第448章 刺痛(六)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63章 綢繆(十)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8章 阻截(五)第129章 風波(一)第116章 華北(四)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92章 攻防(四)第355章 鏖戰(八)第232章 西進(五)第374章 妥協(二)第131章 大師(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63章 呼吸(一)第175章 衝突(八)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22章 南方(三)第288章 殺戮(六)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226章 無奈(四)第192章 攻防(四)第311章 交易第153章 名聲(三)第56章 斷尾(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156章 綢繆(三)第369章 叛亂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0章 煉獄(一)第214章 支援第147章 天空(一)第84章 收官(四)第380章 “陳倉”第117章 華北(五)第50章 黃雀第413章 準備(四)第415章 準備(六)第231章 西進(四)第153章 名聲(三)
第23章 思謀(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32章 權衡(一)第415章 準備(六)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86章 收官(六)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90章 改變(三)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228章 西進(一)第226章 無奈(四)第149章 天空(三)第103章 大戰(八)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70章 呼吸(八)第282章 猛料第217章 諸馬(三)第312章 暗戰(一)第19章 彼身(二)第348章 鏖戰(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370章 內訌第134章 元首第251章 絲路第451章 終結(三)第185章 反攻(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266章 孤城(七)第3章 圍追(三)第187章 反攻(七)第63章 呼吸(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259章 登陸(二)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25章 迎客第142章 虎狼(二)第87章 收官(七)第449章 終結(一)第334章 南進(十)第85章 收官(五)第233章 西進(六)第8章 阻截(五)第456章 終結(八)第132章 大師(二)第417章 準備(八)第266章 孤城(七)第277章 調整第59章 絞殺(三)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344章 波瀾(二)第445章 刺痛(三)第84章 收官(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39章 分治(四)第448章 刺痛(六)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63章 綢繆(十)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8章 阻截(五)第129章 風波(一)第116章 華北(四)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92章 攻防(四)第355章 鏖戰(八)第232章 西進(五)第374章 妥協(二)第131章 大師(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63章 呼吸(一)第175章 衝突(八)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22章 南方(三)第288章 殺戮(六)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226章 無奈(四)第192章 攻防(四)第311章 交易第153章 名聲(三)第56章 斷尾(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156章 綢繆(三)第369章 叛亂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0章 煉獄(一)第214章 支援第147章 天空(一)第84章 收官(四)第380章 “陳倉”第117章 華北(五)第50章 黃雀第413章 準備(四)第415章 準備(六)第231章 西進(四)第153章 名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