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支援

自從國民政府來到重慶之後,未做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交通。四川。在這塊小小的盆地四周,北有秦嶺、大巴山脈;東有巫山;東南有大婁山、武陵山;南面橫絕烏蒙山;西邊是終年積雪的大雪山和岷山。川東重慶。作爲中隊的大本營,被緊緊封鎖在這些崇山峻嶺之中。以重慶爲中心,通往各戰區的軍需、兵員運輸、民用必需品的運輸,都成了迫在眉睫的難題。閉塞的西南之地,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反動和無能,工業極不發達,交通十分落後。當時,佔湖北三分之一版圖的鄂西、鄂北地區,僅有零零碎碎幾條短公路,加起來一共才六百三十四公里長。而在這塊地盤上,卻駐紮着李宗仁第五戰區和陳誠第十一戰區的百萬大軍。僅第十一戰區每月就需從湖南運進稻米一千五百噸。同時,湖南每年需由這個方向從四川運走食鹽六萬噸。日軍佔領南昌之後,長江水路斷了,以上兩項運輸,幾乎成爲“零”狀態。

四川多山,交通閉塞,抗戰前還沒有一條與外省相通的公路。委座心裡非常清楚,如不改變四川的交通狀況,即使不被日軍打死也勢必會被日軍困死。於是,重慶政府決定搶修東西南北四大公路。南邊:川黔路。四川——貴州;東邊:川湘路。四川——湖南;西邊:川滇路。四川——雲南;北邊:川陝路。四川——陝西。所需勞工,由沿途所在省縣就地徵用。僅在四川境內徵用的勞工,前後總數在達二百五十萬人以上。

數百萬築路民工,開山劈嶺,挖土運石,全憑一雙手。有的使鏨子、鋤頭;有的用木槓、扁擔,施工勞作原始而艱鉅。在修造川陝公路時,爲趕在限期內完成,百萬築路大軍以馬燈照明,頂風冒雨,挑燈夜戰,搶時間爭速度。在搶修川滇路時,正值嚴冬。工地又多在深山峽谷、懸崖絕壁之中。民工們攀崖開鑿,開山放炮,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全民抗戰的激流中,數十萬民工拼命大幹、苦幹,雄壯的歌聲在深深的山谷迴盪:“修公路,打日本;大家努力,一齊向前。”

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我們可歌可泣可敬可愛的先輩們,總是在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用自己並不健壯的身軀,憑藉比鋼鐵還要堅硬的意志,頑強的承擔着所有的苦難,用辛勞、鮮血和生命捍衛着民族的尊嚴。可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身影被光鮮顯赫的名字一次又一次遮蓋,在和平年代他們被看作草芥卑微的活着,“享受”統治者的壓榨、嘲笑和蔑視。即便是現在,抗戰一旦結束,又有多少人會想起他們呢?

有了滇緬公路修建的“經驗”在人海戰術下,到1940年底,川陝、川湘、川黔、川滇公路就可以先後竣工。或許到那時,李華雄的裝甲作戰羣甚至更多的裝甲部隊就會抵達吧!

李華雄理解陳誠的迫切心情,更知道在歷史上他對第十一戰區(第六戰區)政治、經濟和軍事建設方面的卓越貢獻。他要幫陳誠一把,幫助他把第十一戰區搞得更好更穩固。這樣不僅對抗戰大局有好處,而且還可以吸引大批日軍從而緩解特區的壓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爲了配合狸貓和林省身的“進軍西北的戰略”,他需要將部分兵力向西進行調整,以便解除東條英機的後顧之憂,進一步堅定其南進的決心。此外,也向委座表明自己全力支援第十一戰區的決心和誠意。因此,在趙勇的第四坦克師加強到傅長官的第35軍之前,魏劍捷和郎朗虎狼之師就先期進駐綏遠伊克昭盟,待修正完畢,隨時準備出擊“西北”或者支援第十一戰區。

在陳誠通過王文文轉達的強烈要求下,一支由軍事院校教師、教導隊教官、師範學生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先遣隊,在李華雄支援委座戰鬥機的護航下先期抵達恩施,協助陳誠整軍備戰。先遣隊的級別也不低,由第40集團軍的參謀長韓先楚中將率領。

陳誠對對韓先楚一行的到來非常歡迎。韓先楚來到恩施,看到這是一個地處叢山之中的市鎮,交通極爲不便,居民不滿五千,而且已數次遭日本飛機轟炸,市面破敗不堪。湖北有七十一縣市,比較富庶的已淪陷殆盡,尚能行使政權的不過三十一縣,均爲地瘠民貧的丘陵山地。平時民衆自給亦感困難,陡然增加幾十萬軍隊,以及從武漢、宜昌等地後撤、逃亡到恩施的公教人員及家屬、學生等數萬人,糧食和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更成爲最突出的難題。

爲了安定民心,鞏固防線,陳誠向韓先楚表達了自己致力於軍、政兩途協調並進的戰區建設方針,希望先遣隊能夠給予充分幫助的願望。

“陳長官,”韓先楚對於陳誠問計早已心有成竹“此處地瘠民貧,首先愛你要解決糧食問題。要解決糧食問題就首先要解決農民的土地和地租問題。中國人口之中佔八、九成是農民,而在這八、九成農民之中又佔七、八成是佃農。佃農就是典型的‘耕者無其田’。耕者無其田已然不平,再加之橫受地主的壓榨,以至不能自養,天下痛心疾首的事,還有比這個更厲害的嗎?當然,好的地主也是有的,但大多數是以佃農的血汗來營求自身安樂的剝削者。佃農終歲辛勤所得,要大半輦送到地主的家裡去,幸遇豐年,或者勉強還可以過活;而靠天吃飯的中國農村,水旱成災是常事。這就無怪孟子說: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了。 所以要拯救貧苦的農民大衆,最簡捷的辦法就是減租。”韓先楚大段背誦《陳誠回憶錄》的內容心中感覺非常慚愧。

“先楚所言極是,”陳誠嘆了一口氣說到:“本黨爲遵行國父遺教,早在民國十五年(一九十月舉行中央與各省區代表聯席會議,並決議以“減輕佃農佃租百分之二十五”爲本黨政綱,此後《二五減租》就成了國民政府的政策。不過因爲國家多難,內憂外患,迄無已時,始終無法付諸實施。現在是抗戰緊要關頭,需要解決土地問題更加迫切;從前不能做的事,現在不能不做也非做不可。湖北省在我尚未赴職以前,已辦理過一次減租,因爲阻礙太多了,未能推行盡利。現在正擬舊案重提,鄂西一帶二十八(一九三九)、二十九(一九四○)兩年連遭旱災,我心中異常焦灼,於是發動各廳處人員及地方團隊,替人民車水灌田。

照理這該是農民歡天喜地的事了,不想農民對於此舉的表現十分冷淡。經過仔細考察之後,才曉得當地農民的土地,都爲地主所有,正糧(第一季稻米)的收穫,悉數交租,只有雜糧(第二季雜糧)的收穫,才歸佃農;佃農交租時,地主請吃一頓飯,這就是辛苦耕耘的報酬了。農民種稻既然辛苦而無所得,所以寧願稻子早一點枯死,反可提前播種雜糧。因此,他們就不歡迎我們的車水運動。太不公平的租佃制度,足可使農業減產,這道理本非常淺顯,但從這一次車水運動中,更加深了我對於此種制度的深惡痛絕。縱然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一時不能實現,但減租的政策,必須貫徹施行,而且刻不容緩。”(引自《陳誠回憶錄》第四章民政第一節二五減租,有部分刪減改動)

“長官所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韓先楚至此明白了李華雄爲什麼對陳誠如此敬重,陳誠的回憶錄也並非粉飾自誇之言。“當前,恩施地區不具備我們在華北實行的土地政策的條件,但是如果真能嚴格實行減租減息,相信會極大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還有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引進優質高產的雜交水稻稻種,增加部分地主、佃農、政府均享。”

“我並非不想用雜交水稻”陳誠搖搖頭“只不過這項技術爲豪門把持,費用過高,農民根本用不起。”

韓先楚明白陳誠所說豪門指的是誰,雜交水稻早已經在國統區試驗成功,可是孔家大公子和孔二小姐通過夫人的斡旋,從公子手中奪回並把持這項能生金蛋的技術。種子價格因此昂貴。面對夫人的威逼以及估計孔家的勢力,委座只能令公子放手。因此,這項本可以解決國內糧食問題的技術在國統區反而沒有得以實施。

“長官放心,臨行前,李長官交代,陳長官有任何要求只要第六戰區能夠做到的一定鼎力相助。我相信水稻種子的事情不難解決。請陳長官按照既定計劃先執行減租減息,來年春天水稻種子一定如期而至。”韓先楚按照事先的計劃答覆陳誠。

“太好了!太好了!”陳誠興奮難耐,他本想向李華雄提起這件事,可是顧及到昂貴的技術和可觀的利益,他是在張不開嘴。現在,李華雄主動免費提供,怎麼能讓他不興奮呢?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先遣隊開始幫助陳誠整軍備戰。對中高級軍官進行輪訓,由韓先楚爲首的高級軍官親自授課。輪訓班開課後,吸引了包括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內的高級將領在內一衆高官。委座甚至也按耐不住好奇,親自聽了一次課。可謂“深受啓發、受益良多”爲此,委座要求李華雄向重慶再派一支講師團。李華雄只能欣然應允。第十一戰區四十萬官兵,僅憑教導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全部訓練。他們只能採取訓練骨幹帶動其餘的辦法。不過,在陳誠的懇求下,重點爲他訓練第74師和第18軍的第11師。使得這兩支本就戰鬥力突出的軍隊更加強悍。

先遣隊還幫助陳誠進行戰區地方建設。鄂西地僻民窮,而且風氣特別敗壞,吸大煙、賭博、嫖娼盛行,匪猖獗。特遣隊幫助陳誠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法令、法規。陳誠親自檢查督促,務求貫徹施行。對於違法犯規者,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國民黨官員,均照章辦事,毫不留情。當時的宜昌縣長名叫武長青,此人是陳誠在保定陸校的同學,與陳關係甚好。因包庇鴉片走私,違了法規,被陳下令逮捕,經審判後判處死刑,槍斃在七橋坎公開示衆。經過一番整治,政府官吏基本不敢玩忽職守,初步穩走了社會局面。

陳誠在第十一戰區,推行民生主義新經濟政策,強力推行二五減租;設立平價供應處,遏制通貨膨脹;保證軍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家屬和教師、學生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鼓勵商品流通,保障工商業者生產。大力興辦教育。陳誠對先遣隊內的師範學生以及原逃亡教師和學生極爲重視,在特區的幫助下大力興辦戰區教育事業。創辦了湖北省立師範學院、省立農學院和省立醫學院。這三個學院的院長,都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專業博士,都是陳誠使盡手段,竭盡恭敬之意將他們從重慶等地請來恩施效勞的。此外,陳誠還將大批教師、學生組織起來,興辦了若干所學校,統叫“湖北省聯合中等以上學校”,當地民衆稱爲“聯中”,由陳誠親自兼任聯中校長。陳誠經常深入到教師、學生中來,笑容可掬地問寒間暖,徵求意

見,贏得知識界和廣大青年的擁護。他提出計劃教育方針,指派人員編印《計劃教育實施綱要》、《湖北省中等學校升學就業辦法》等教學法規。所謂計劃教育,就是全部實行公費教學

制度,所有學校,都是培養各方面專業技術人材的地方。陳誠親自抓教育,以“嚴師態度,父母心腸”對待教師和學生。陳誠對先遣隊的科技人員禮遇有加奉若上賓。盡其所能爲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些科技人員也盡其所能幫助第十一戰區恢復生產和開發建設。先遣隊的到來,陳誠可謂如虎添翼。在他們的幫助下,陳誠採取了一系列更爲有效的戰時措施,使得陳誠在此地取得了比歷史上更爲輝煌的成果。很快就將第十一戰區所在數省交接的、貧困的三角地帶,建設成爲抗戰中較爲堅實的前進基地,有效地拱衛了陪都重慶,而且還贏得了戰區建設典範的美名。

第六十二章諸馬(一)

第315章 麻煩(一)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49章 天空(三)第458章 終結(十)第83章 收官(三)第36章 爭鬥(一)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12章 策對(二)第133章 大師(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84章 收官(四)第220章 諸馬(六)第421章 南方(二)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29章 南進(四)第220章 諸馬(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224章 無奈(三)第418章 準備(九)第233章 西進(六)第231章 西進(四)第143章 虎狼(三)第262章 孤城(三)第34章 算計(一)第9章 俘虜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322章 家園(一)第34章 算計(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45章 援兵第83章 收官(三)第88章 改變(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122章 圍獵(四)第239章 遠征(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45章 刺痛(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322章 家園(一)第189章 攻防(一)第90章 改變(三)第141章 虎狼(一)第71章 呼吸(九)第87章 收官(七)第17章 利刃(二)第113章 華北(一)第310章 殘敵(三)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77章 呼吸(十五)第81章 收官(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123章 籌碼第195章 攻防(七)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8章 奇兵(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451章 終結(三)第13章 序幕(二) (1)第386章 迴歸(六)第322章 家園(一)第146章 火併(三)第318章 驚蟄第444章 刺痛(二)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417章 準備(八)第281章 爆發(二)第412章 準備(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169章 衝突(二)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268章 孤城(九)第157章 綢繆(四)第177章 衝突(十)第129章 風波(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448章 刺痛(六)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65章 呼吸(三)第54章 斷尾(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28章 南進(四)第417章 準備(八)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314章 暗戰(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39章 奇兵(二)第177章 衝突(十)第367章 無奈第379章 “棧道”第269章 孤城(十)第227章 女王第119章 圍獵(一)第95章 風雲(四)第125章 迎客第25章 東線(二)第26章 東線(三)
第315章 麻煩(一)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49章 天空(三)第458章 終結(十)第83章 收官(三)第36章 爭鬥(一)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212章 策對(二)第133章 大師(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84章 收官(四)第220章 諸馬(六)第421章 南方(二)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29章 南進(四)第220章 諸馬(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224章 無奈(三)第418章 準備(九)第233章 西進(六)第231章 西進(四)第143章 虎狼(三)第262章 孤城(三)第34章 算計(一)第9章 俘虜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322章 家園(一)第34章 算計(一)第198章 攻防(十)第45章 援兵第83章 收官(三)第88章 改變(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122章 圍獵(四)第239章 遠征(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45章 刺痛(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322章 家園(一)第189章 攻防(一)第90章 改變(三)第141章 虎狼(一)第71章 呼吸(九)第87章 收官(七)第17章 利刃(二)第113章 華北(一)第310章 殘敵(三)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77章 呼吸(十五)第81章 收官(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123章 籌碼第195章 攻防(七)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8章 奇兵(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451章 終結(三)第13章 序幕(二) (1)第386章 迴歸(六)第322章 家園(一)第146章 火併(三)第318章 驚蟄第444章 刺痛(二)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417章 準備(八)第281章 爆發(二)第412章 準備(三)第14章 序幕(二) (2)第169章 衝突(二)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268章 孤城(九)第157章 綢繆(四)第177章 衝突(十)第129章 風波(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448章 刺痛(六)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65章 呼吸(三)第54章 斷尾(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28章 南進(四)第417章 準備(八)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314章 暗戰(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39章 奇兵(二)第177章 衝突(十)第367章 無奈第379章 “棧道”第269章 孤城(十)第227章 女王第119章 圍獵(一)第95章 風雲(四)第125章 迎客第25章 東線(二)第26章 東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