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三王子雖歷盡千辛, 從員丘山之上求來不死之藥,就此將藥爲朌坎軀體灌下,那藥果真復又奇效, 只見朌坎胸口的箭傷登時自愈, 恢復如初, 而祝融神矢亦從屍身之上脫落。只藥雖到手, 然尋找朌坎魂靈之事卻是復活之關鍵, 此番朌坎身中尚缺魂靈,亦不算復活,而朌坎靈魂若已投胎轉世, 則一切努力盡皆付諸流水。而若懷抱那極其渺茫之希冀,希求朌坎尚未落入輪迴井中, 則欲尋回朌坎靈魂, 亦需前往靈魂歸宿地幽都。而幽都位於極北之地的陰界, 需穿過混沌大陸之上位於北方的最大強國夸父國,方可到達。
此番待朔月之日又臨, 三王子與雲永二人於桃都山下辭別阿天孤,三王子詢問阿天孤日後打算,阿天孤則道:
“鄙人早年因不滿族人生死循環、一成不變的宿命,遂離國遊歷,一去這許多年。然此番再度返回, 倒將些昔日輕狂之心收斂許多, 只道是鄙國國力尚弱, 鄙人既爲國中長老, 自是責無旁貸, 勵精圖治、發憤圖強。雖不求能如殿下之國那般國富民強,若能求得跬步之進, 鄙人亦是心滿意足……”說到從此又頓了頓,補充一句,“如此亦算是對循環往復、一成不變的命運的反抗罷……”
三王子又問:“如此說來天孤兄當再不前往女子國?”
阿天孤則答:“此番歸國,鄙人已是戴罪之身,本是死罪難逃,幸蒙殿下相助,剿滅那兇鳥酸與,方纔將功贖罪,僥倖救得一命,如此日後只怕再難離開。然即便如此,我雖身處女子國千里之外,然心中永不忘與結香之情。此女子乃是鄙人漫長一生之中惟一亮色,鄙人永世難忘。然就如員丘山之上煋先生所言,人之一世,非僅爲自己而活,鄙人雖不及殿下大才,到底身爲鄙國之長老,則當恪盡職守,庇護國民。此番鄙人慾留守國中,帶領國人改良種植紡織之術,授民漁獵冶煉之技,以彌補昔年失職之過。”
三王子聞言頷首以示認同,對曰:“天孤兄之志甚高,在下甚爲欽佩。此番在下有事在身,不可久駐。然兄若有甚需在下相助之處,在下定然義不容辭!”
阿天孤聽罷這話,長嘆一聲,方喃喃說道:“鄙人於女子國中,亦嘗聞中土國三殿下爲人卓犖不羣、胸有別才,與貴國其餘王族大相徑庭,如今與殿下共處,方深有體會,令人難以相信殿下竟是中土國之人。殿下禮賢下士、一視同仁,對各國各族之人殊無偏見,想當初鄙人於中土國之遭際,若是初識之人乃是殿下,想必鄙人之經歷,定與彼時大爲不同。”
三王子對曰:“過獎。”
阿天孤出了一回神,方纔又道:“送君千里終需一別,此番鄙人便與殿下雲兄就此別過。夸父國乃巨人之國,殿下千萬當心。祝殿下此行能得償所願!”
三王子:“多謝!”
隨後三人拜辭,三王子與雲永策馬絕塵而去。
三王子二人出了無啓國邊境,向西前往北方最大的山脈成都載天。成都載天橫跨大陸北部,夸父國正位於成都載天之上,國內多密林,舉國之民少耕種,多漁獵爲生。因古籍之中多有夸父國的相關記載,遂尋到夸父國並不困難。夸父國乃上古巨神夸父之後裔,國姓爲釐,與氐人一族同屬炎帝部落,同時又與天神伏羲同爲巨人雷澤氏之後人。遂夸父族人個個人高馬大,身高爲尋常人類的三四倍。
此番三王子二人慾就近從成都載天東部進入夸父國境內。只不料剛行至森林邊緣之處,便聞見一陣陣驚遽嚎叫之聲傳來,那聲音怪異非常,分不清是何物所發,只覺非人非獸。他二人忙不迭各持武器,棄了坐騎,潛行靠近那叫聲傳來之處。待他二人饒過眼前一片遮陽蔽日的樹林之時,便見眼前之景驟然開闊,原來樹林之中有一片空地,那空地之中,數名身材巨大而又嘴大如盆之人以及渾身漆黑、遍佈長毛、狀似猿猴之人正被一怪物圍將在空地中央,正是梟陽國人並厭火國人。
二人見罷此景大爲震驚,一旁雲永驚喚道:“梟陽人本已體型過人,那圍着梟陽人等的是何怪物,竟較他們高大許多?”
只見一生着人面犬身的怪物一面靠近空地中央的獵物,一面發出怪異的哈哈大笑
三王子打量那怪物一回,一面忖度着答曰:“見那怪獸模樣,又發出那等特異之聲,大抵正是那山渾……”
雲永聞言難以置信,反問道:“然屬下所知之山渾不過尋常犬類大小,如何是這般宛如猛虎兇兕一般大小?這梟陽人相較於尋常人類,已如巨人一般,然與眼前這獸相較,竟如螻蟻一樣!”
三王子則道:“雖不明是何緣故,然此獸定是山渾無疑。我幼年之時嘗隨父兄一道出城狩獵,於森林之中見過此獸,此獸發出特異笑聲,行走神速,健步如飛,且喜吃人肉。想必此番這幹梟陽人等亦是誤入此處,人生地不熟,方落入這山渾之手,作那果腹之用……”
正說着,便聞一聲痛嚎傳來,二人隨即循聲望過去,只見那山渾猛一揮爪,將咬住自己前肢的一名梟陽人一掌掀出去老遠。三王子見狀,當機立斷道:“無論此獸是那山渾與否,此番是救人要緊!”
言畢,三王子與雲永一道衝出用作掩護的樹叢,一左一右,各持手中兵器向那龐然大物襲去。此番三王子手中神劍砍入山渾左肩,與此同時,雲永手中畫戟則貫入山渾肋下,二人身形極快,不過眨眼之間發難,令那山渾未曾覺察有人,便已傷重,回過神來已是鮮血淋漓。
那山渾吃痛,仰面哀嚎一聲,隨即擡起上身,將前肢當空一揚,從兵器之下掙脫出來。不料正值此時,三王子眼角掠過一片陰影,速度極快,竟是另一頭山渾忽地從旁躍起,向三王子二人撲將而來,之前正是埋伏一旁伺機而動。而衆人注意力爲中央的山渾吸引,方纔未曾注意到。
說時遲那時快,那山渾雖偷襲而來,又健步如飛,身似閃電,卻不想三王子更快。只見三王子一個鯉魚打挺,向半空之中一躍而起,輕鬆避開那襲擊而來的山渾,令其全然撲了個空。又見三王子於空中一個翻身,手中劍花輕挽,調轉蓐收神劍方向,向下刺來,正待那山渾經過自家身下之時,劍尖直刺而來,端的刺進那山渾頭頂百會穴之處。任那畜生身形龐大,壯如虎牛,亦難抵神劍之威,頃刻便倒地斃命。
另一邊,只見雲永手持畫戟,與正中央的山渾戰於一處。原先那山渾見二人閃身前來,又被二人刺了個傷重,當即便棄了梟陽人等,對雲永襲來。雲永旋身向上,手中畫戟隨之旋轉不休,形成一道防護屏障,令那山渾不得靠近前來。隨後雲永落地,一個旋轉回身,將手中畫戟長杆向前猛然一刺,使出一招回馬槍,一擊洞穿了那山渾咽喉。
兩隻山渾不過須臾便倒斃,一旁的梟陽人並厭火人見狀,只如見到再生父母,紛紛圍將在他二人身畔,口中絮絮叨叨、模糊不清地念叨一陣,只不知所道是哪國語言。
雲永聞言,只覺頭皮發麻,滿面糾結,一面搔頭一面對身側三王子問道:“殿下可知他們口中說的,是何鳥語蟲鳴?”
只聽三王子答曰:“我倒是略爲聽懂一二。他們大抵便是說些道謝之語,道是此乃頭回進入夸父國,不巧便撞上這等怪物……又道這夸父國不愧爲巨人之國,萬事萬物皆較了其餘諸國更爲龐大,便連些野兔田鼠之類,身形皆較別處更爲巨大……又道他們國家遭災,未免受到牽連,方一道逃難至此……”
雲永聞罷三王子解釋,登時驚爲天人,說道:“屬下全不明白,雲山霧繞的,殿下怎的竟能聽明瞭那幹梟陽、厭火國人所道之語是何意?”
三王子則搖首對曰:“我亦不知是何緣故,只那言語入了心中,便莫名知曉其意……”
雲永聞言尋思一回,忽地靈光一閃,說道:“據聞上皇的五世孫伯益大人精通各類鳥禽之語,只伯益大人之血脈傳至本代已極爲稀薄,國中便是直系之王族,亦鮮少有酷肖其祖之人。如今看來,惟殿下隔代繼承了伯益大人之神術,對大陸各地之方言,能無師自通……”
正說着,三王子忽地從其中一名梟陽人口中聞見一詞,忙不迭停下,轉而詢問那人道:“等等,閣下方纔可是在道‘中土國’?”
那梟陽人見問,似是不明瞭三王子之言,二人交涉幾回,三王子又模仿那梟陽人之發音,將話語重複幾次,那人方纔知曉其意,遂用梟陽族之語答道:“鄙人之國與鄰近的厭火國本是位於中土國西北邊境,於朔月那日被中土國邊境之軍攻破,攻入國中。我等本居於夸父國與梟陽國交界之處,聞知國土淪陷、國民被俘之訊,隨即逃往邊境之處,方纔僥倖逃過搜捕,趁朔月之日出了邊境,只道是這夸父國到底國力強盛、國土遼闊,可庇佑鄙人等……只不料將將逃至此處,竟遭遇這等怪獸,鄙人等只如羊入虎口……”
三王子聞罷這話大感意外,徑自喃喃說道:“一夜之間攻破梟陽與厭火二國,這等用兵之效,定是二王兄無疑!如今大王兄身故,無法再下令進攻他國,這等行徑,惟有出自二王兄自己之意,如此說來,二王兄已然登上王位……然初登大寶,王位未穩之時,二王兄便已大興侵略之兵,如此心急如焚、躁動不安,乃是何故?難不成二王兄亦如大王兄一般,心懷異志?……”
正沉思默想之際,又聞耳畔傳來一陣嘈嘈切切的聲音,將三王子從己我思緒之中拉出。三王子擡首循聲望去,只見乃是一名厭火國人正對自己說道:“鄙人有一事不明,還望恩公指教。”
三王子忙道:“指教不敢當,請講。”
那厭火國人說道:“鄙人一族族人,往昔亦曾離開故土前往大陸其餘諸國遊歷寄居,然所到之處,無不將我等視若洪水猛獸抑或是禽獸未化之人。鄙人等處處遭人冷眼蔑視,只不料今日得遇恩公,瞧恩公之裝扮舉止,可知亦是尊崇富貴之人,鄙人等不但爲恩公救得性命,且多有禮遇,雖知恩公見識不凡、胸有別才,然仍斗膽請教恩公,爲何對我等能這般禮待?”
三王子聞問,不過淡笑答曰:“如貴國梟陽並厭火二國,皆乃天賦異稟之族,梟陽一族身強力壯、體態魁梧,厭火一族則口能吐火、不畏高熱。與尋常人類相較,人類皆是不如,貴國之民倚仗這等天賦欺弱凌幼,自是引起弱小之族的悚懼,進而畏之如虎;然一旦遭遇如在下這等小有身手之人,貴國之民承讓不及,這具身手之人則又反生恃強凌弱之心,對貴國之民輕賤貶低,如此強亦凌弱,弱則欺霸更弱,惡性循環,代代不息,何時是止……如今在下只欲改變此狀,摒除各族之偏見,以強助弱且令強不凌弱,如此令諸國之間能和諧共處……”
那厭火國人聞言,不甚明瞭,只得答道:“恕鄙人才疏學淺,不明恩公所言之深意。只鄙人等亦知曉感恩圖報之理,此番二位恩公既救鄙人等性命,鄙人等自當報答。敢問恩公此行欲往何處?”
三王子忙答:“此番我等正尋找進入幽都之法。”
那厭火國人則道:“可是魂魄所歸之地幽都?”
三王子聞言急道:“正是,兄臺可是知曉此地?可否指點一二?”
那厭火國人則道:“鄙人等對此亦所知不多,只怕令恩公失望了。據聞幽都位於這夸父國以北的極北之地——羽山之上,不知恩公打探幽都所爲何事?”
三王子道:“在下乃是爲尋回愛人之魂靈,遂必往幽都一覓。”
那人道:“恩公雖有此心意,然幽都既爲魂魄歸宿之地,則生人又如何能夠進入?”
三王子則答:“即便如此,縱有千難萬險,在下亦當嘗試一回,盡人事而聽天命;若是輕言放棄,在下又當如何面對往昔所做之承諾?……”
那人遂道:“恩公既有此心,鄙人等亦不敢橫加解勸。鄙人惟知前往羽山,需穿過夸父國所在之都城冀城。冀城之北,正是羽山以南,此處有一門名雁門,是隔絕陰陽兩地之門,有神靈守護。通過雁門,便可進入幽都。”
三王子聞罷這話,只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隨即拱手言謝。
那人又接着道:“不才鄙人在夸父國國都冀城居有遠親,此番正是爲投奔他而來,恩公於鄙人等有救命之恩,恩公亦欲北行,便請恩公隨鄙人等一道前往,粗置酒席,聊表感激之心。”
三王子對致謝之事不甚在意,然念及這幹梟陽人等於夸父國中有些關係,希欲能有助於打探幽都之事,遂欣然答應同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