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房外的大爐成天呼呼的冒着黑煙,秦嶽跳腳大罵陳鐵頭是個敗家子兒,不會過日子,高爐鍊鐵誰說一定得用木炭做燒材?你不知道木炭這東西要去山裡砍來木頭點燃得等到燒的無煙隔着老遠烤人再用土埋死才能得成炭?這得多大的耗費?而且木炭是製作黑**的物什,秦嶽正在苦惱如何多快好省的製作黑**你,你竟然奢侈到拿木炭來當燒材?
直娘賊!秦嶽恨恨的罵了幾句。
“大當家,俺也知道這木炭貴重些,可是,可是木材燒火不夠熱,石炭做出來的物什又用不住,您說俺能有什麼辦法?大當家說這火繩槍一準兒得造紮實了,這什麼炒鋼法又得用能燒的那麼熱的燒材,俺,俺也沒法啊,不用這木炭,哪能燒的出來?”陳鐵頭有些委屈的說道。
“用石炭。”秦嶽說道,石炭就是煤,後世起高爐基本上都是用這種物什來燒的,誰能用的起木炭?
“那東西做出來的鐵物什根本靠不住,太脆,俺也納悶了,俺也納悶,你說就一個燒材,怎麼就做出來的東西不行了?”陳鐵頭說道。
陳鐵頭所言不虛,用煤做燒材鍊鋼在古代確實對鋼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後世日本的***質量優於中國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日本多樹,***的鋼材冶煉的時候用的是木炭,而中國,只能用石炭。
“我知道,我有辦法解決。”下意識的瞅了一眼高爐,這麼個大傢伙,要是成天冒煙,自己過幾日要建的炭廠恐怕到時候供應它都不夠,還談什麼製作黑**?
“大當家竟有辦法解決這石炭燒鐵變脆的問題?”三榔頭癡癡的問道:“俺以前在山下打鐵的時候對用石炭還是木炭的問題也是頗爲頭疼,石炭廉價可是不知爲何做出來的東西用不住,所以只有做貴重物件的時候俺纔會用木炭,一般平日裡打造農具鐵器的都是用的石炭,大當家真有辦法解決這石炭的問題?”
秦嶽點了點頭,對着跟前幾個匪子說道:“去弄些石灰過來。”
煤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其中的硫元素就是冶煉中的有害物質,鋼鐵中硫是有害元素,所以硫的含量是必須嚴格控制的,否則出來的鋼鐵很脆,抗拉強度和抗疲勞強度都會大打折扣,因爲用石炭來鍊鐵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處理其中的硫元素,只要能把這種有害物質除掉,其實煤燃燒的溫度更好,是更適合冶煉金屬的。
石灰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稀罕物,造價也不高,湯陰城裡就有不少作坊是專門用來生產石灰的,這東西平日裡刷牆建房什麼的都會用得到,所以山寨的庫房裡存着很多,沒多一會兒一桶桶的石灰就被搬到了山上。
“把石灰摻合進石炭裡,這樣燒出來就沒有那麼大的煤煙味兒,做出來的物什也不會那麼脆了。”秦嶽說道。
三榔頭和陳鐵頭將信將疑,攙着石灰燒起了石炭,陳鐵頭有些好奇,使勁的往大爐這邊靠了靠,煙煤在燃燒的時候會有很大的煤煙味兒,人根本就靠不了前,火苗蹭蹭的起來了,可爲啥這次煤煙味小了很多,莫不成真是這石灰起了作用?
“摻合了石灰石炭燒起來確實沒有那麼大的味道了,大當家,這又是是何原因?難不成這樣做弄出來的鐵器就不會那麼生脆了?”三榔頭仍舊有些不理解,其實就算他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是石灰反應了煤炭裡的硫元素所以纔會如此的,後世的化學家們總結了幾十上百年才得出的結論,你一個鐵匠豈能超越時代的弄明白?秦嶽也不解釋:“不光味道兒不會那麼大了,燒出來的鐵水也不會再像之前那麼又硬又脆了。”秦嶽自信滿滿的說道。
自己搬到後山上的這套冶煉鋼鐵的辦法其實就是借鑑後世明代的炒鋼法,明代的冶煉鋼鐵的技術在世界古代史上都是遙遙領先的,幾種鐵水混合在一起滲碳,然後再用柳枝攪拌,這種炒鋼法造出來的鋼鐵綜合性能最優,明代的《天工開物》裡就有詳細的記載,可以說中國就是在那會兒發明了這種鍊鋼技術這才領先了世界百十年。
燒好的鐵水直接澆進匠作房的模子裡做成一根根的鑽頭,你陳鐵頭不是老是埋怨鑽頭易斷入不敷出嗎?如今這精鋼的鑽頭成批量的生產出來,鑄鐵那爐則直接流進匠作房的槍管模子裡澆注槍管,雙管齊下,再加上三榔頭的尿水淬鍊法,秦嶽就不信了,怎麼製作火繩槍就會動不動就窩工?
秦嶽急啊,真心的急,抗金大戰很快就要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可是現在山寨還沒有一件趁手的兵器,光憑着掄大刀片子大宋是打不過女真的,火繩槍要是窩了功,山寨又殺了十幾個女真人表明了立場,那不是找死?
清風寨既然已經有了騎兵,那也得給騎兵做些趁手的兵器,而這會兒秦嶽選擇的,就是後世關寧鐵騎用之殺的女真鬼哭狼嚎的三眼火銃!
其實喊土匪用火繩槍來禦敵秦嶽心裡有些沒底,這東西操作起來比較複雜,後世明朝的時候善使火繩槍來禦敵的大多都是南方的軍隊,這可能跟北方漢子性格多有些毛躁有關吧,那會兒北方的火槍兵使用的更多的是三眼火銃,這東西結構簡單,簡單到其實就是三根槍管呈品字形連在一起,也不用什麼火繩、**之類的物什,後邊有一個小眼兒,倒進**、鉛子之後塞上引信,火摺子一點,鉛子就會呼嘯而出,火繩槍因爲操作繁瑣,騎兵一般是不用的,關寧鐵騎的騎兵用的單兵火器就是這種三眼銃,發射完鉛子換個握法這就是變準的鐵榔頭,有的還會在槍管周圍打造些倒鉤直刺,就像是狼牙棒,這東西冷***通用,袁崇煥的關寧鐵騎當年就是用這種物什打的八旗滿洲稀里嘩啦,說不出的痛快。
既然是好物什,製作又簡單,操作又容易,幹嘛清風寨的騎兵不用?秦嶽吩咐了幾聲,詳細的把這東西的構造、材質、形狀尺寸說給三榔頭聽,這纔出了校場。
秦嶽對付女真騎兵準備借鑑後世朱棣的辦法,當年朱棣北方抵禦蒙古騎兵創建了京城三大營,神機營三千營和五軍營。
本來秦嶽不敢奢望寨子成軍初期能有幾十匹戰馬的,時來運轉殺了幾個女真韃子竟然得了這麼多寶貝,秦嶽的作戰計劃也順勢做出了改變。
三千營裡清一色的都是騎兵,多是蒙古降兵組成,馬術精湛,作戰的時候騎兵從兩翼出擊,打擊迎面而來的蒙古軍隊,待神機營清一色的火槍手和炮手準備好之後三千營退回兩翼,火槍火炮頓時這就對準了蒙古騎兵!
火器一陣噼噼啪啪的亂響之後蒙古人大多鬼哭狼嚎,你戰馬、士兵再牛逼也都是肉長的,還真能刀槍不入了不成?等到蒙古軍隊膽怯打算撤退的檔兒三千營和步兵騎兵混成的五軍營同時出擊,此戰役結果便已然分曉,當年明成祖朱棣就是用這套辦法屢試不爽,打的蒙古軍隊稀里嘩啦差點亡族,如今手裡有了戰馬這樣的寶貝疙瘩,秦嶽豈能放棄如法炮製的機會?
意淫了一會兒秦嶽頓時笑口常開,紅光滿面,女真人,來吧,我秦嶽不怕你!
瞅着秦嶽幾近癲狂的樣子嬛嬛有些摸不着頭腦,小蠻嘟着嘴:“甭理他,我早就說了,這就是個傻叉。”
傻叉這個詞兒還是小蠻跟秦嶽學來的,活學活用,最終也用到了始作俑者秦嶽的身上,秦嶽撓了撓腦袋,大踏步的往山下去。
已然吃飽喝足的匪子們這又得訓練,大當家說了,額不,長官說了,訓練這事兒得颳風下雨雷打不動,頗有些不情願的列隊來了北山校場,接着訓練;騎兵也在吳六子的帶領下開始了新的一**練,打獵、練馬術,騎馬射箭,大致就是這麼個課程;寨子門口王保義領着饑民又開始了下午的勞作,進山砍木頭、拓木頭,等過幾天還得***託,建炭廠燒炭;清風寨裡上上下下都是一片忙碌,瞅着自己的事業走上正軌秦嶽也是心情大好。
婦人們也在忙裡忙外,野豬全身都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皮可以吃也可以用來做皮襖,連堅硬的豬毛這下也有了用途,大當家說火繩槍這東西開幾槍槍管裡邊就會結下一層難以除掉的槍垢和**渣兒,這東西硬,正好可以用來製成毛刷,以後火槍兵一手一個,閒暇時間可以用來清洗槍管、槍膛,大當家說的這些東西婦人們不懂,不過幹就是了,聽大當家的一準兒沒錯。
秦嶽本來還想成立一個被服廠,除了做棉被之類以外再生產一些鎧甲出來,秦嶽打算在山寨推行棉甲,由於火器的出現,後世明朝的時候中國的盔甲也最終定型,步兵多是採用明光甲或者鎖子甲,而火槍兵多是穿着棉甲。
鐵疙瘩的明光甲山文甲這些東西是抵擋不住呼嘯的子彈的,這些鎧甲外硬內軟,鐵片之後是一層層棉子和皮子,對於防禦刀劍效果不錯,不過防禦火器就不行了,防禦火器的鎧甲得是外軟內硬,經過外層棉花緩衝的鉛子打到內層的鐵片上對人才不會有那麼大的傷害,後世八旗滿洲穿着的,就多是棉甲,這東西外軟內硬,對冷***都有比較好的防禦效果,可以說是八旗軍隊克敵制勝的法寶,不過當下在大宋棉花還是稀缺貨,看來以後還得在這一帶大量種植棉花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