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

再說高嶽在院宅中,聽得外面沸反盈天,慘呼不絕,他兩大步上前,不顧身邊火勢兇猛,站到院牆下的花圃,扒住牆頭,向外凝目望去。

只見外面已是廝殺成一片,紛亂不可遏制。他心頭一動,耳中便又傳來郅平的驚呼,曉得是韓雍援軍已至,不由心中急跳。

一則是,在己方陡然遇襲、被圍困在小小院落裡的情況下,確實需要一支生力軍的外援,纔好衝亂敵軍陣腳,更且裡應外合,反敗爲勝。

更重要的是,韓雍來援,意義非凡。他能在這種時候,還毅然決然的引衆來援,不惜和郅平甚至隴西郡守當面衝突,足以證明了他的勇毅果決、耿耿忠心。

高嶽滿臉大汗,全身熱血翻涌。他忽地回頭:“弟兄們!韓司馬的援軍來了!”火光跳躍時,映得一雙虎目中,盡是欣喜飛揚之情。

“快!隨我澆滅門中大火,咱們衝出去包他孃的餃子!”

李虎聞言,像是被火燙了一下似的,騰地一下跳將起來,他眉飛色舞,忙不迭的招呼所有人手,將早已儲備好的水,一股腦的澆在了門內的大火之上。

火勢慢慢的低了下去,小了下去。高嶽一把提起長槍,來到門後,朝着皆已利刃在手、躍躍欲試的一衆部下,將長槍倏地一揮,大吼一聲:“隨我殺出去!”

近百名士卒,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皆是狂吼不已,亮刀持矛,不顧門下火仍未熄,奔跳着穿過火焰,疾速衝出了院宅。

見高嶽等人衝出,烏吐真心知麻煩,急忙指揮人手,前往堵截阻擊。一個粗獷壯實的郡兵,衝在最前面,他揮起手中的長矛,大吼一聲,當胸便往高嶽刺來。

高嶽不慌不忙,並不躲閃,只用長槍硬生生的盪開急速刺來的長矛,他的長槍藉着一股卸力,劃了一個巧妙的角度,直直的扎進了那郡兵的小腹。

郡兵狂吼一聲,並不後退,一隻手死死捂住傷口,不讓腸子流出來;另一隻手乾脆丟棄長矛,改而拔出跨刀,咬牙瞋目,舉刀亂砍。

高嶽側頭閃過,那郡兵奮力向前,仍欲再砍,那舉刀的手,在半空中卻突然無力的垂了下來。

高嶽的槍尖從郡兵的左胸前拔出,帶出一股激射而出的熱血。高嶽冷冷的看着那郡兵,滿面不甘之色,慢慢的軟倒在地,從上一刻還是剛猛有力的戰士,轉眼便成了毫無生氣的屍體。

餘衆郡兵,望之奪氣。士氣一落,行動便爲之遲滯。衆人猶疑之際,高嶽已手腕較勁,剛柔兼濟,槍尖斜吐、槍尾急擺,在瞬息之間,便能連發數槍,槍花在周身忽小忽大,但無時不刻,不將周遭敵人擊殺於一丈開外。

槍勢既起,高嶽猶如出籠猛虎,將全身力氣發作起來,一吐胸中鬱悶之氣。他虎目圓睜,長槍盤旋如怒龍出海,頻頻擊

刺間,看不到槍影,只有敵人不斷再不斷的紛紛倒下。

那些郡兵見高嶽勇悍難當,都是連連驚呼,退避不迭,倒把高嶽身前空出好大一片來,更顯得好似直入無人之境。

韓雍正自苦苦支撐,見高嶽率衆殺出,勢不可擋,心中大定,便抖擻精神,大聲呼號,迎着高嶽往前殺去。

多柴悶聲直衝向前,猛擡頭卻發現有一個頂盔摜甲的人,在馬上手舞足蹈的指揮,聲嘶力竭的呼喝着什麼。多柴精神一振,心中倒激動起來。

看樣子,這是個爲首的大官!多柴幾步衝上前,出刀便斬;馬上之人已是驚覺,急忙控馬跳躍閃避,倉促間,多柴一刀重重斬在了對方的左膝之上,登時便傳來一聲慘呼。

這馬上之人,自然是隴西郡丞烏吐真。他被多柴一刀斬中,入肉頗深,蝕骨鑽心的劇痛傳來,心中亡魂皆冒,一下子將他的接戰意志瞬間消融。

烏吐真難忍劇痛,猛一勒馬,馬兒人立而起,嘶聲長鳴。他惶然的極速掃視,愕然發現身側的郅平,早已沒了蹤影。

他心中暗罵,滿頭大汗,腦中轟轟作響,再也不管許多,一咬牙,撥轉馬頭,潑剌剌地往遠處的黑暗中飛速遁去。

多柴大罵一聲,已是追之不及。耳邊卻猛地有“錚”地刺耳聲響,急轉首望去,卻是韓雍彎弓搭箭,箭似流星,往烏吐真逃走的方向,破空而去,須臾便有慘叫聲傳來。

箭甫一離弦,韓雍看也不看,便已衝着多柴大叫:“帶兩個人,去將他捉來!”

忽明忽暗的火光中,韓雍瘦削麪上昂然奮發,目中精光四射,這份自信和這種氣勢,讓多柴不禁大喊一聲遵命!

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韓司馬了。多柴奇怪自己怎麼忽然冒出這麼個念頭,他搖搖頭,轉身招呼了兩個同伴,撒開腿跑了開去。

正在此時,那敵軍隊伍中,有聲音高叫:“兄弟們快投降吧!咱們打不贏的!”“帶頭的都跑了,咱們還打什麼,趁早投降!”

被這聲音一擾,士卒們更加迷惑猶疑,有些人果然已經停止了抵抗。

李虎趁勢攘袖振臂,怒目高叫:“降者免死!棄械不殺!”

“降者免死!棄械不殺!”

一衆白嶺子弟,紛紛呼應,狂呼亂喝,聲勢震天。

大聲勸降又且兩下夾擊之下,郡兵終於支撐不住,有人帶頭逃跑,被高嶽、韓雍分頭指揮急追,皆被殺之,剩餘的大部份,都已扔下兵刃,匍伏在地,連呼饒命。

降兵裡,守門卒子灰褂和坎肩二人,也是匍匐在地。適才大呼投降擾亂郡兵軍心的,正是他倆。

此刻,二人雖然不言不語,心中有些歡喜和自得,高嶽當初的寬容和鼓勵,讓貧苦低賤自甘墮落的二人,心中觸動不已,現在終於

有機會,能爲高嶽也做一件有貢獻的事。

最危險的時刻終於過去。眼下郡兵們匍伏一地,皆已棄械投降。李虎顧不上擦去臉上血跡,連連指揮士卒,手持利刃嚴陣以待,將郡兵們圍攏監視起來。

局勢已基本控制下來。士卒們手持火把,照的一片光明。韓雍雙眼之中,火光閃爍,看向高嶽,高嶽倒提長槍,正意氣風發的望着他,他脣上一字濃髭抖動了起來。

韓雍大步向前,來至高嶽面前,鄭重的單膝跪下,雙手抱拳道:“屬下韓雍,參見主公!”

他麾下一羣士卒,在他身後也都紛紛跪下,口中皆稱拜見主公;李虎等一班白嶺子弟,也皆是跪伏在高嶽身邊,本就匍伏在地的一衆降兵,面面相覷一番,見勢亦是紛紛高叫主公在上,饒恕我等性命。

高嶽饒是平日堅韌沉穩,此時也是心潮起伏。他莫名來到這個時代,也曾不知如何生、不知何日死。但他很快樹立了信念,找到了方向,他要在這胡騎漫漫的亂世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來。

義父英靈護佑,這第一次謀劃和行動,雖然經歷了波折和驚險,總算是成功了。終於,有了自己能做主的一塊小小根基之地。

高嶽兩步上前,雙目炯炯有光,一把扶起了韓雍,鄭重道:“得遇韓兄,天助我也,來日大事必成。卿既以國士報我,終我此生,必以國士待卿!”

韓雍心神激盪,卻說不出什麼話來。此等質樸持重之人,敏於行而訥於言。他嘴脣翕動半晌,才斬釘截鐵地正色道:“韓雍誓死追隨主公!”

高嶽慨然四顧,身前身後,皆有大好男兒、雄壯之士拜伏於腳下。只要自己用心經營,徐圖發展,何愁將來沒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高嶽便讓所有人都起來。他讓李虎現場將人數清點一番。己方共陣亡一百一十四人,重傷二十七人,能戰之士,還剩四百零九人;

郡兵中,戰死了一百六十三人,重傷七十七人,等於傷亡了半數之人,剩的四百六十人皆願投降,故而共收攏士卒八百六十九人。

己方陣亡的士卒之中,有白嶺子弟十六人。望着那一張張曾經生龍活虎的熟悉的臉,此時都已緊閉雙目,昔日的音容笑貌,從此再也不聽不見。

李虎跪伏在地,抖索着手,撫屍大哭。這十六人,都是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年齡差不到三五歲。

如今故友戰死,李虎情難自禁,失聲悲號,哭的氣短神昏,剩餘的白嶺子弟,也紛紛跪伏在地,號天跺地,捶胸頓足。

高嶽心中惻然。他是見慣了廝殺、見慣了生死、見慣了離別的人,自不會控制不住情緒。他雙眉緊鎖,直感覺萬分對不住白嶺村,剛出村的第一仗,便陡然折損了這許多人,實在無顏面對村中父老。

(本章完)

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上架感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
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上架感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