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代王

小驛站裡頭出來,滿街都是騎馬的武官和坐轎的女門數裡規矩已經廢馳,按道理來說,很多官員蠻不夠坐轎子的資格,但也是堂而皇之的坐上了轎子。..

國初之時,大家都是騎馬,了不起牛車馬車,轎子只有少數人才有特權,後人說明朝風氣由正統天順年間爲之一變,成化年間開始腐化至不可治者,大約也有其理。

大同斯是時是不折不扣的北邊重鎮,駐軍多,滿街全是全副武裝的士兵和軍官,最近因爲所謂的“大捷”加上石彪有意邀買軍心,賞賜極多,士兵和低級軍官滿街都是,買肉喝酒,醉熏熏的在街市上走,偶爾與民相鬥,常惹動無數人圍看,大同軍兵多,連帶着民風也很彪悍,沒有點身板脾氣的人,還真不敢在此行走。

除了軍民官兵,就是行商多。大明以開中法支持北邊軍鎮的正常運作,商人們把糧食運到邊境,然後從駐軍長官手裡領取鹽引,有了鹽引之後,纔有合法經營官鹽生意的憑據,憑着鹽引才能大發其財。這在當時來說是一種良法,因爲商人運糧,會考慮成本,省的是自己的錢,僱傭民夫也不能強拉攏民,從買糧到運輸到邊境,中間環節很多,可以促進各地的經濟活躍,總之,是良法。

大同這裡,駐軍極多,運糧的商人當然也是數不勝數。國初時候,商人再有錢也不能坐車,甚至不能騎馬,只能騎騾子或驢,絲綢等衣物也不準穿,頭巾等讀書人的標誌當然更不允許。但現在已經法紀廢馳,不穿龍袍的話管你穿什麼,所以滿街都是着絲履戴頭巾或是大帽的商人,天氣熱了,絲綢衣服雖不貼身,但勝在輕便,於是長袖當風,飄然若神仙中人的盡是運糧過來的商人。他們總要等鹽引下發了之後,再於邊境販賣一些貨物,賺到不少銀子後,購買邊境的出產,然後再回鄉去,一來一去,利潤很大。

後世的清朝以厘金制度來貼補國用,厘金病商,所以商人最爲吃虧,一縣到鄰縣之間,能有幾百個卡子收厘金,大明則不同,水陸卡子此時並不多,商稅更是可以低到忽略不計,所以此時商人極富,身家百萬白銀以上的商人也已經出現,同陸運轉而不依賴海貿就積聚如此豐富的身家,中國人的善於經商,絕不在西人之下。

除了運糧的商人,便是茶商,當時以川茶爲優,漢人自己喝茶,把這種習慣一傳到草原,則遊牧民族的需求比漢人還要急迫。

原因則很簡單,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單一,以肉食和飲奶茶爲主,青菜之類則很少見,甚至是絕無僅有。

常年食肉有害健康,有了茶之後問題則是迎刃而解,所以西藏和草原乃至西域,各地異族對茶的需求都很大,有鑑於此,茶自然也是國家控制的重要資源,法子也是和鹽一樣,需要官府下發憑照,然後纔有資格經營。也是從內地運糧至邊境,然後換茶引,或是直接運茶過來貿易,而軍鎮自用有限,多半用於對北方草原的貿易。

天順年間,一般是七十斤茶換一匹中等戰馬,每年靠茶的貿易,大明軍鎮可以貿易數千匹軍馬,這些馬或是軍鎮留用,或是送往京師或遼東等地,大明再以河套等地養馬,所以終明二百餘年,從未有缺乏戰馬之患,這一點,則是遠超前宋了。

“瞧瞧,老哈。”到了總兵官府邸前頭,已經是擠的人山人海。大同官兵和百姓行商誰不知道石將爺要封侯?誰不來瞧瞧熱鬧,在官兵將佐來說,是表忠心,百姓們則是瞧着難得的熱鬧,府邸前頭是擠的不行,要不然兩個錦衣衛官擺起了儀仗,能不能擠進圈子裡頭去,還得兩說。袁彬一下轎就是一頭一臉的汗,剛剛在轎子裡的涼意不翼而飛,他跺了跺腳,笑道:“這些人全無心肝,這種熱鬧是好瞧的麼?”

“慎言”哈銘雖然深以爲然,不過還是勸道:“人多眼雜耳多眼多,咱們安心瞧熱鬧。瞧完了,反正行李也收拾好了,趁晚上天涼趕路,下一個鋒站正五十里,下午夜趕到睡個好覺,如何?”

“聽你的就是。”袁彬無所謂的一笑,答道:“一天趕一個驛站,半個月內回到京師,老哈,這裡烏煙菲氣的,我也實在是呆不得了。”

兩人苦笑搖頭,好在他們不必和那些普通的大同駐軍或是百姓擠,自有一個總兵府的聽差上前,問明瞭職司官職以後,聽差揚着臉道:“難爲你們有心來看咱們侯爺受封的大典。

擊二,事自有席面安排,到時候跟我走就是※

一個沒官沒職的聽差,對着三品大員都是如此的倨傲,袁彬暗中攤了一下手,哈銘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式,兩人沒有說話,只是順着大開的中門一路向裡頭去。

大約是石彪故意要擺總兵官的譜,也是爲了彰顯自己是憑着戰功封的侯爵,一路上儀衛甚多,邊軍精銳,遠非京營或是錦衣衛可比沿途的甲士都是懸刀持戟,殺氣騰騰小盡管是喜事,進門之後,卻只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

傳旨的是京城過來的三個錦衣衛官簇擁着一個六品服飾的中官,都是瞧着眼熟,但並不認識姓名。大明傳旨,有用中官,也用錦衣衛官。也用文官,這一次是封爵,以錦衣衛官與中官一併帶着恩旨前來,中堂之上,正在擺着香案等物,大票的大同文武官員都在一邊等候。但石彪還沒有出來,袁彬找着一個熟人打聽,卻是在裡頭換全套的侯爵袍服,所以要衆人在外頭等候,總得石將爺換完了衣服,出來之後才能宣旨。

宮中的中官和錦衣衛都是消息靈通之輩,石彪是何等樣人,大家都清楚的很,所以一羣人臉上都很淡然,並沒有受辱的表情。當然,回去之後怎麼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羣最前,是穿着黃袍的代王殿下。年約三十左右,身體高大肥,胖,站在班次之前,似乎還有點氣喘。

在代王之後,除了王府的佐屬官外,幾乎所有人都是竊竊私語。以親王之尊,來參加侯爵的封拜大典已經是駭人聽聞了,但代王居然還在這裡站班等候,這一點就已經是屈辱到極點,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聽說石彪在任大同遊擊。而代王尚爲世孫之時,石彪就對這位集王屢加折辱,至於用了什麼手段,殊不可解,一位親王被封地內的總兵官如此欺凌,真不知道是爲了什麼?

代王其實也很難自安,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一個禮絕百僚,要諸人。拜行禮的親王居然給一個總兵官站班,衆人的眼神也教他難受的很,好不容易,瞧着內堂裡身影一閃,代王瞧的眼都酸了,當然一下子就認出來是石彪過來了。

“石侯,何來之遲也。”代王故意做出豁達瀟灑的樣子,笑着迎上前去,與石彪語笑寒暄,向其致意。

但代王其實是陰沉人物。雖然故作大方,其實面色難看,雙眼滴溜溜的轉亂,臉上也是似笑非笑,着着也實在難看。

“怎麼?”石彪身形比代王高大,全身的彪悍勁厲之氣,這會兒瞪眼向代王,怒道:“我封爵的大事,王爺等會兒就耐不得了?”

“耐得,耐得。

”代王簡直要尷尬至死,但無論如何,他是不敢與石彪翻臉的。

但石彪去不肯放過他,想了一想,向着代王道:“這回因爲大捷的事,皇上特別給王爺增祿兩千石,王爺,這是誰的功勞?”

“當然是總兵官的功勞!”代王很爽快的答道:“孤也正要給皇上說,總兵官勞苦功高,着實是難得的勳臣。僅賜侯爵尚有不足,不妨依前武清侯現忠國公例,給總兵官加鎮朔大將軍印,如何?”

石亨當年封侯之初,景泰皇帝曾經賜給他鎮朔大將軍印信,大同等諸多邊鎮俱受石亨的節制。那是因爲國朝名將,以勇武和資歷來說石亨也確實是第一。當時也先銳勁正足,雖然被從北京城下擊走,但還是展屢犯邊,除了石亨,朝廷也着實拿不出什麼象樣的人手來。所以石亨得在徐達等開國諸帥之後佩大將軍印,也是實在難得的異數。

現在石彪走的就是他叔父當年走的過的路,任總兵官,封侯,再加大將軍印,最好再加樞密同知,左都督,這樣的話,國朝將軍,自然是以他爲第一,叔爲公,侄掌邊軍全部精銳,謀反不謀反的兩說,走到了這個地步,敢和他石家爲難的人,恐怕事先也要掂量一下吧?

“王爺有心。”石彪好歹在臉上露出點笑容,他道:“這自然要請王爺爲我說話,但王爺增祿,好歹也要謝我不是?”

“是是”代王不知道他的意思,只得先答應道:“自然要謝!”

拜年了拜年了,年三十碼字很辛苦的啊,請大家一起要記得投我月票。

年後過幾天就正常更新,加快情節,請記得要訂閱喲。,

第410章 力士第370章 學校第280章 一未來第412章 欲雪第561章 制度第629章 悲劇第36章 錢皇后第647章 喜事第354章 不敢要第696章 屏息第122章 發動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35章 新案子第72章 逼債第377章 閣老第427章 計較第306章 巧遇第225章 成全第41章 意外收穫第599章 操守第429章 國公府第98章 長安少年第493章 羅網第390章 縣衙第374章 族誅第410章 力士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165章 徐府第15章 攪動風雲第294章 出行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540章 錢莊第252章 臣不密第316章 宮宴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365章 訴說第396章 覓封侯第535章 姐弟第597章 威風第566章 入營第11章 分鬥第695章 富強第579章 仁德第359章 親近第518章 舊友第472章 進步第694章 詔旨第603章 文思院第636章 銀幣第175章 提醒第589章 決斷第411章 人情第508章 新聲第425章 叔侄第550章 生民第290章 監視第172章 結納第256章 打秋風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417章 脫身第659章 聚會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第283章 外勤第225章 成全第553章 襄王第98章 長安少年第130章 升官第597章 威風第296章 機鋒第141章 慶功第616章 鎮撫第69章 太上皇第220章 縱騎第649章 禁軍第665章 農桑第680章 開恩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432章 等不得第255章 納悶第550章 生民第578章 風車第659章 聚會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第171章 遇真佛第127章 束手第309章 露臉第589章 決斷第42章 請教頭第591章 正道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620章 解套第504章 寬恕第364章 特科第263章 等待第607章 可惜第588章 通風第87章 都督府第624章 變化
第410章 力士第370章 學校第280章 一未來第412章 欲雪第561章 制度第629章 悲劇第36章 錢皇后第647章 喜事第354章 不敢要第696章 屏息第122章 發動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35章 新案子第72章 逼債第377章 閣老第427章 計較第306章 巧遇第225章 成全第41章 意外收穫第599章 操守第429章 國公府第98章 長安少年第493章 羅網第390章 縣衙第374章 族誅第410章 力士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165章 徐府第15章 攪動風雲第294章 出行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540章 錢莊第252章 臣不密第316章 宮宴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365章 訴說第396章 覓封侯第535章 姐弟第597章 威風第566章 入營第11章 分鬥第695章 富強第579章 仁德第359章 親近第518章 舊友第472章 進步第694章 詔旨第603章 文思院第636章 銀幣第175章 提醒第589章 決斷第411章 人情第508章 新聲第425章 叔侄第550章 生民第290章 監視第172章 結納第256章 打秋風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417章 脫身第659章 聚會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第283章 外勤第225章 成全第553章 襄王第98章 長安少年第130章 升官第597章 威風第296章 機鋒第141章 慶功第616章 鎮撫第69章 太上皇第220章 縱騎第649章 禁軍第665章 農桑第680章 開恩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432章 等不得第255章 納悶第550章 生民第578章 風車第659章 聚會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第171章 遇真佛第127章 束手第309章 露臉第589章 決斷第42章 請教頭第591章 正道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620章 解套第504章 寬恕第364章 特科第263章 等待第607章 可惜第588章 通風第87章 都督府第624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