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

當時,見兒子劉光世奉命來到先鋒使大帳,與自己見了軍禮,劉延慶站起身來,從帥座上下來,來到劉光世跟前。

劉光世趕忙站起身來。

劉延慶道:“坐!此時就咱父子二人,無須多禮。”

劉光世復坐。

劉延慶也在劉光世旁邊坐下。

劉延慶轉首對劉光世說道:“兒呀,你知道,郭藥師雖是漢人,但以前是遼國將領,因獻涿州、宜州,率常勝軍來降之故,深受聖上高看。將來,幽州城攻陷後,郭藥師就是燕山府守備;所以,郭藥師對攻伐收復幽州甚是積極。剛纔,郭藥師與爲父約定,要於明日潛入幽州城去,要求爲父另派大軍接應他。爲父覺得,此次復燕,把握很大;故此,爲父想把這個立功的機會留給你。”

劉光世見說,問道:“郭藥師如何潛入幽州城去?”

“明日大戰,爲父率軍攻打遼國宰相蕭幹、燕京防衛副使韓斡部署在良鄉的遼軍。屆時,雙方必然全力對攻,燕京城中也會有兵馬支援,良鄉也會撤進燕京一些殘兵敗將。到那時,郭藥師帶5000常勝軍,趁亂潛入燕京,於城裡造亂,到時候你再率兵攻打燕京,郭藥師和你裡應外合,燕京可破也。”

“計策倒是不錯,只是兒將不甚明白,那郭藥師如何能保證混得進城去?燕京乃戰略要地,是遼國僅存的陪都了,遼軍必然死守,郭藥師有什麼把握混入燕京。”

“郭藥師以前乃是遼將,他手下常勝軍中,尚有一部分契丹人,他們懂契丹話,且熟悉契丹的情況,所以,高藥師有把握混入燕京。”

“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父帥是要令兒將率兵接應郭藥師?”

“正是!兒呀,收復燕京,乃朝廷最大夙願!自太祖起,朝廷爲了燕雲故土,與遼國多有戰事,無奈真宗時止步於澶州之盟。這幾年,東北興起女真,契丹已疲以應對,聖上乘勢欲收復燕京,期待甚高,假若此番能收復燕京,無疑是大功一件,你切莫輕怠,當奮勇立功,爲將來的發達創造條件。”

“兒將謹遵父令!”

“好!很好!”劉延慶大喜,進一步安頓道:“明日爲父率軍於良鄉大戰契丹,你率兩萬精兵,莫要管良鄉戰事如何,只管直趨燕京,攻打燕京城便是。燕京城裡,有高藥師接應,城中遼軍必然首尾不顧,燕京可破也”

劉光世聞言也是大喜,衝劉延慶一拜,高聲說道:“多謝父帥提攜!”

劉延慶道:“你現在就回軍中去,只管挑選精兵強將,連夜做好準備,萬莫誤了明日大事!”

劉光世高聲答道:“兒將謹遵帥令!”

隨即,劉光世與父親劉延慶告辭,回軍準備去了。

第二日一早,劉延慶統兵出發,攻打良鄉由蕭幹、韓斡統帥的遼軍。劉光世率領2萬精兵,隨劉延慶一同出發。宋遼兩軍甫一接觸,劉延慶即令宋軍激烈攻擊。蕭幹、韓斡也早有準備,親率遼軍,與劉延慶統率的宋軍廝殺在一起。

這時候,趁雙方混戰之際,劉光世率兩萬精兵,忽然脫離戰場,望燕京而去。

與劉光世廝殺的遼將,見劉光世並未戰敗,卻忽然撤軍離去,急派裨將追蹤,竊視情況。不一會兒,裨將回報,宋軍往燕京城去了。

遼將聞報大驚,急忙來到遼軍中軍,向蕭幹、韓斡報告了情況。

蕭幹、韓斡得報,也是大驚,隨即便判斷到,宋軍以主力牽制良鄉遼軍,另外派兵馬前去攻打燕京去了。

燕京城裡兵少將寡,很難抵擋得了忽臨城下的宋軍,燕京城一破,皇后及大臣們皆被宋軍捕獲,麻煩就大了,。

燕京危急,蕭干與韓斡相商後,決定分出一萬兵馬,由遼將耶律狐耳統率,策馬疾馳,截擊劉光世統領的宋軍,不使其攻擊燕京。

耶律狐耳受令,急率一萬遼軍,於通往燕京之路途,截住了前去援助郭藥師的宋軍。

劉光世統率的宋軍與耶律狐耳統領的遼軍大戰起來。

劉光世立功心切,督促宋軍強攻。

因爲燕京防衛事關重大,耶律狐耳不敢有絲毫大意,遂統領着一萬遼軍,拼死抵住了劉光世統領的兩萬宋軍。

劉延慶這邊,得知劉光世被阻,着急了,催兵急進,想吸引遼軍,協助劉光世打通通往燕京的道路。

劉延慶清楚,劉光世要是趕不到燕京城下,不能和燕京城裡的郭藥師裡外呼應,相互配合,郭藥師的小命就完了,到那時候,不光是劉光世立不了功,徽宗皇帝若是追究起來,兒子劉光世的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所以,劉光世命令部下,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殺退蕭幹、韓斡統率的遼軍。

這個時候,蕭普賢女派出城讓蕭幹回援燕京的遼將也來到了良鄉,與混亂中,找到了蕭幹、韓斡,稟告道:“宰相大人,宋軍突入燕京,皇太后令宰相速率兵回援。”

蕭幹、韓斡聞報,驚得渾身肉跳。

原本,蕭幹、韓斡以爲宋軍只是分兵去攻打燕京,沒想到已經有宋軍突入燕京城中了,後來離去的宋軍,顯然是接應城裡面的宋軍去了。

情況危急。蕭幹又趕忙與韓斡相商,決定又蕭幹統率一萬兵馬回援燕京,剩餘三萬兵馬由韓斡統率,無論如何都要頂住宋軍的攻擊,決不能丟了良鄉;否則,燕京就完了。

這個情況,韓斡心裡也非常清楚,這一仗若敗於劉延慶,燕京就完了,大遼就不存在了。故此,在蕭幹統領一萬兵馬緊急馳援燕京去後,韓斡也統率着三萬餘遼軍,拼死抵擋着劉延慶的宋軍,與宋軍死死糾纏在一起,至死不退。

宋遼兩軍大戰一個早晨,未分勝敗,最終,劉延慶也未擊退韓斡統率的遼軍,劉光世也被耶律狐耳糾纏,也未攻打到燕京城下。

燕京城裡,高藥師孤立無援,被遼國燕京防衛使、大將耶律大石統領的近衛親兵,將高藥師率領的常勝軍斬殺無數,幸得銀芝及賈世忠等人援救,高藥師得以帶領着十餘名常勝軍突圍出城。

剿滅了攻入城中的常勝軍後,蕭幹、耶律狐耳彙集於一處,有了兩萬兵馬。蕭幹也顧不上和蕭普賢女見面,遂統率着彙集起來的兩萬兵馬,從幽州城中追趕出來,去追殲宋軍。

蕭幹、耶律狐耳統率兩萬兵馬追至良鄉時,劉延慶佔韓斡不下,以率兵退至白溝。

蕭幹、耶律狐耳與韓斡見面後,互相通報了戰況。

蕭幹得知劉延慶統兵退至白溝,忙對韓斡及耶律狐耳說道:“兩萬將軍,宋軍敗退,必士氣低落,驚慌失措,此正是全面擊退宋軍的大好時機,切不可錯過。目今,宜乘勝追擊,不可鬆懈。”

韓斡和耶律狐耳齊聲答道:“宰相所言極是。請宰相大人爲帥,俺們爲先鋒官,以追擊宋軍。”

“好!”蕭幹高聲說道:“以耶律狐耳爲前軍,統率兩萬兵馬,追擊宋軍;本帥和韓指揮使統率3萬餘兵馬,隨後跟進。前後軍相互呼應,進擊白溝。”

韓斡、耶律狐耳高聲答道:“末將尊領!”

隨即,耶律狐耳統兵兩萬,望白溝方向追擊而去。

耶律狐耳前軍之後,緊跟着蕭幹、韓斡統率的後軍三萬餘兵馬、

前軍中,耶律狐耳一馬當先,策馬疾馳。耶律狐耳馬後跟着數千名馬軍,大聲呼叫着,殺向白溝。

宋軍得知遼軍追來,急忙報告於先鋒使劉延慶。劉延慶聞報,大爲驚慌,急令道:“遼軍勢猛,不可抵擋,速速燒營撤退,另尋時機,再行作戰。”

手下得令,慌忙出賬,命令燒營。

劉延慶、高藥師等人,率十餘萬兵馬,慌亂中向雄州撤退而去。

耶律狐耳統率遼軍前軍追至白溝時,見宋營火起,宋軍已向南撤去,遂停下軍來,等候着蕭幹、韓斡統率的後軍到來。

不多時,蕭幹、韓斡統率後軍到來。耶律狐耳忙將情況稟告給了蕭幹。

蕭幹聞報,命令耶律狐耳道:“宋軍已潰敗,只管追擊,追得越遠越好。”

耶律狐耳得令,又率前軍往南追去。

宋軍見遼軍追來,更加恐慌,不管不顧,一路向南潰敗而去,一直退到了雄州北郊。

劉延慶戰敗的消息,以被駐紮在雄州城中的童貫得知,遂派出兵馬接應。耶律狐耳見宋軍接應兵馬到來,方停止了追擊。

至此,二次伐遼、收復燕雲失地的軍事行動以未能實現戰略目的而宣告結束。

這個情況,隨即便稟報給了徽宗皇帝趙佶。二次北伐雖未達到戰略目的,但宋軍攻進了幽州城,幾乎要將幽州收復回來的情況,徽宗皇帝趙佶基本上是滿意的;特別是對攻入幽州城中的郭藥師,徽宗皇帝甚是欣賞。對於童貫,趙佶甚是不滿,以手札斥責童貫誤事,道“今而後不復信入矣”。

童貫甚是恐慌。

那麼,白溝前線的情況,是何人稟告給徽宗皇帝的?

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
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