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

原來,賈世忠在燕郊偶遇逃亡出來的燕山府同知蔡靖。蔡靖告訴賈世忠,朝廷武泰軍節度使、燕山府同知郭藥師降金了,燕山府已經丟失了,金軍正在向南進犯。賈世忠見說大驚,急忙護送蔡靖返京,以便蔡靖向朝廷稟報情況。

賈世忠護送蔡靖至京師汴梁,蔡靖入朝去了,賈世忠自去尋找他的義兄趙良嗣,得知趙良嗣已被徽宗皇帝貶至湖南後,急忙返回大禹山中,將情況告訴給了許貫中。

許貫中見說,當即安排柴進柴大官人前往晉陽,協助王稟,把守晉陽,他與賈世忠二人前往燕京,尋找你朝廷敗軍,以便抵禦金兵。

路途上,許貫中、賈世忠與進軍遭遇,大戰了一場,寡不敵衆,遂退回至了大禹山中。

這時候,燕青燕小乙已往京師汴梁去尋找李師師去了,柴進柴大官人也已去了晉陽,大禹山中只留有阮小七守寨。許貫中、賈世忠、阮小七三人商量了一陣,覺得金兵一路南下,其他地方阻擋不住他,只有黃河能住擋住他,所以,朝廷必然會在黃河邊上駐軍,以抵禦金軍。此刻,正是用人之時,我們當協助朝廷兵馬固守黃河,不使金兵渡過黃河,侵犯汴京。當即,三個人決定留銀芝、銅霞、鐵霞等人在大禹山中,他們帶上金霞、銀霞,趕至黃河北岸,協助朝廷兵馬把守黃河。

臨行前,銀芝跟了出來,拉住了了賈世忠的衣襟,交代賈世忠道:“少莊主多加小心,銀芝此生就靠少莊主庇護了。”賈世忠拍了拍銀芝的手道:“你安心住在山寨,有銅霞、鐵霞照料,只管寬心便是。俺與大師、阮兄及金霞、銀霞去戰金軍,不會有事的。”

銀芝又關照金霞、銀霞:“兩位姑娘,照顧好少莊主。”金霞、銀霞答道:“二公主放心,有俺們姐妹在,少莊主不會有事的。”

幾個人離了大禹山,一路疾馳,趕到了黃河北岸。原本,許貫中以爲官軍會在黃河南岸佈防,以阻止金軍渡過黃河;待來到黃河北岸時,見黃河南岸空蕩蕩的,沒有朝廷的一兵一馬。

許貫中見狀,大吃一驚,心想不好,朝廷在黃河邊上不駐軍,那金國兵馬乘虛而過,汴京不保。焦急中,許貫中安排阮小七找一隻小船,在金軍渡河時,衝擊他一下,造成金軍混亂,滯緩其渡河速度,他和賈世忠、金霞、銀霞趕緊聯繫周邊村莊,讓周邊村莊百姓銷燬或藏匿漁船,不使金軍有渡河之工具。

幾個人隨即分頭行動。

這時候,金國兵馬的前軍已經抵達黃河北岸,並開始到處搜尋船隻。

阮小七於上游村莊找到了一艘船隻,藏匿於岸邊,專等着金兵渡河時衝擊他。許貫中及賈世忠、金霞、銀霞見金兵已經到來,且到處搜尋船隻,知道現在通知人們銷燬或藏匿船隻已經晚了,就決定趁金軍初到之際,廝殺一番,於是有了前面所說的情況。

當時,王進掩護許貫中衝出重圍後,與先期已經衝出重圍的金霞、銀霞會合。先期衝出金兵重圍的金霞、銀霞一直在眺望着,見有兩人騎在馬上衝出金兵重圍,馳騁而來,大喜。金霞轉首對銀霞說道:“銀霞,這下好了,大師和少莊主突圍出來了。”

銀霞見說,也滿臉歡喜。

兩匹馬漸馳漸進,金霞見騎在馬上的一人是許貫中,穿着長袍,長髮隨風飛揚,手中搖着佛塵,催馬疾馳,另一個卻帶着頭盔,穿着銀甲,乃官軍打扮,顯然不是少莊主賈世忠。

金霞心裡大驚,忙對銀霞道:“銀霞妹妹,我咋看和大師一同回來的不是少莊主。”銀霞道:“我也真納悶呢,怎麼和大師回來的像是官軍?”

金霞銀霞正說着,許貫中和王進已經策馬來到跟前。許貫中、王進猛地勒停了馬。金霞、銀霞策馬迎上前去。金霞急問道:“大師,少莊主呢?”許貫中大悲,低下了頭。金霞、銀霞又望向王進。王進也垂下了頭。金霞、銀霞感到不妙。金霞又催問道:“大師!少莊主怎麼了?”許貫中擡起頭,滿眼淚水,望着金霞、銀霞說道:“少莊主殉國了。”金霞、銀霞聞言,渾身戰慄,淚水嘩地流了下來。

許貫中道:“兩位姑娘節哀。”許貫中身側馬上的王進也說道:“兩位姑娘節哀。”金霞仔細去看,見那位將領面熟,像是那裡見過。王進看對面金霞,也覺得面熟。旁側,許貫中介紹道:“這位乃王將軍,種老經略相公帳下的提轄官。”金霞見說,猛然認出來了,當初,他和賈世忠截擊童貫時,就是這位王將軍追趕他們。當初,他們以爲王進是童貫手下大將,要捉拿他們以獻給童貫,不曾想王進非但沒有捉拿他們,反倒是放了他們,他也沒回童貫那裡,直接回種老經略相公那裡去了。

金霞忙於馬上給王進欠了欠身,說道:“王將軍一向可好?”王進也認出來了,忙道:“你乃金霞姑娘呀!一別數月,金霞姑娘可好?”金霞道:“多謝王將軍牽掛。”雙方寒暄畢,許貫中道:“當務之急是返回大禹山,待大官人及小乙兄弟回來後,再商議下一步行動。”

於是,私人策馬返回大禹山中。

大禹山中,銀芝聞知賈世忠殉國,當場昏死了過去。金銀銅鐵四霞姑娘剛忙將銀芝擡入了房間,方至榻上。見銀芝昏迷不醒,金銀銅鐵四霞姑娘都在一旁哭着。過了一陣,銀芝醒了過來,見金銀銅鐵四霞姑娘都圍在身邊哭泣,遂強忍着悲痛,反勸金銀銅鐵四霞姑娘道:“幾位妹妹,人死不能復生,少莊主已經不在了,我們活着的人要活好,只有這樣,才能爲少莊主報仇雪恨。”

金霞道:“當初,我們捨生忘死救了郭藥師那廝,沒曾想那廝卻是忘恩負義之徒。金霞發誓,一定要斬了郭藥師的人頭,祭奠少莊主。”

銀霞、銅霞、鐵霞也跟着說道:“對!我們一定要殺了郭藥師!”

躺在榻上的銀芝摸了摸肚子,長嘆一聲,然後對金霞說道:“金霞,你告訴大師,無論如何要找到少莊主遺骸,好生安葬了吧。”

金霞點頭道:“公主放心,俺和銀霞妹妹找去。”

這廂邊無比悲傷不說,單說前往京師尋找李師師的燕青又是什麼情況。

那時,燕青離了大禹山,星夜兼程,於兩日後抵達了汴京。燕青進城後,直接去了杏花樓,見到了李師師。

幾日來,京師中亂作一團,謠言到處飛,不斷有壞消息傳來,道金軍已連克數州,正在向京師而來。城裡的人惶恐不安,一些大戶、富戶已經開始居家南遷。杏花樓中的李師師也心神不定,不知道該如何辦?

正在這時,燕青從天而降,忽然出現在李師師面前。李師師見到燕青,大喜,急問道:“小乙怎地來了?這一向可好?”燕青道:“小乙這一向均好,多謝姐姐牽掛。姐姐,小乙這次來,是要帶姐姐離開京師。”李師師問:“爲甚?”燕青道:“金軍南侵,已連克數州,不日將抵達汴京城下。若汴京失陷,金兵必然蹂躪城中百姓軍民,小乙放下不下姐姐,故此前來接姐姐離開京師。”

李師師聞言,沉吟了一下後道:“小乙說的這個情況,姐姐已經知道了。這幾日,道君皇帝也甚是驚恐,好幾日不曾來過了。小乙,現在正是聖上危難之時,姐姐怎麼能離開聖上自顧自而去?聖上待俺們兄妹不薄,咱姐弟不能捨下聖上而去。”

燕青道:“姐姐,聖上有百官及禁軍護衛,斷然不會有事的。假如金軍入城,聖上另避地方而去了,姐姐如何辦?難道被金兵搜獲而去?小乙不能看着姐姐落難不管,小乙捨生忘死,也要帶着姐姐離開京師。”

李師師想了陣後道:“小乙,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再待上一段時間,看情況再定。”燕青道:“姐姐,凡事當及早謀定,不可事到臨時,措手不及。”李師師道:“小乙放心,道君皇帝不可能不管咱們姐弟的。小乙,姐姐是聖上的明妃,聖上如何能不管姐姐?”燕青道:“只怕事急時聖上顧不上姐姐了。”李師師沉吟片刻,望着燕青說道:“小乙,還是再觀察一段時間,看事態發展情況再定。”李師師如此說了,燕青也沒有好的辦法,只好對李師師說道:“姐姐,小乙先行告辭,就近找個地方住宿,看情況變化,隨時來找姐姐,決定下一步行動。”李師師道:“也好。姐姐這裡不方便留你,你就在附近找個地方住下吧,有情況隨時聯繫。”

燕青與李師師告辭,在附近的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在觀察情況,假如情勢嚴峻,立馬帶着李師師離開汴京,回大禹山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