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

當時,童貫在聽了趙良嗣的話後,甚是不悅,轉頭對趙良嗣說道:“趙秘書承焉何說出如此糊塗的話?!自古以來,對強盜賊寇,從來都是堅決剿滅,斬草除根,焉有招收安撫之說?你難道不懂得得寸進尺的道理?像強盜賊寇之類,不讓他付出慘重代價,反而讓他得到便宜,他便會得寸進尺,則會提出更大的訴求,朝廷一旦無法滿足他的訴求,他便會舊病復發,聚衆鬧事,禍害朝廷。對危害甚大的強盜賊寇,沒有受到懲治,反倒得到了好處;有如此好事,誰人不爭得當賊寇?”

趙良嗣被責,唯唯諾諾地說道:“童樞密指教的極是,下官糊塗。”

童貫鼻子裡“哼”了一聲 ,轉首望向徽宗皇帝,誠懇地說道:“啓奏聖上,對梁山賊寇,唯有武力征剿,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威嚴,才能殺一儆百,殺雞儆猴,才能鎮得住不法刁民,萬不可輕易寬恩招安,使其逃脫懲治。”

趙良嗣得恩於童貫,自然不好再說什麼。徽宗皇帝聽了童貫的話,未動聲色,只是微微笑道:“卿所言極是,就依卿所言,加緊整備兵馬,征剿梁山賊寇。”

童貫躬身答道:“聖上英明!”

徽宗續問道:“以卿之見,何人可掛帥出征?”

童貫答道:“聖上,剿滅梁山賊寇,臣義不容辭,臣願親自掛帥,統兵征剿梁山。”

徽宗道:“卿尚有聯金滅遼,統籌調集天下兵馬之重任,量區區梁山賊寇,由卿親自掛帥出征,未免過於豪奢。朕覺得,還是讓高太尉掛帥、蔡學士監軍吧。那高太尉常在朕跟前諫言,道梁山賊寇,佔山爲王,殺人越貨,殘害良民,無惡不作,當嚴厲懲治。既是高太尉如此心切,不妨就由高太尉掛帥,蔡學士監軍,征剿梁山賊寇。卿可將統籌調集準備伐遼的兵馬,分一部分給高太尉、蔡學士即可。”

童貫、蔡攸聞旨,躬身答道:“臣等謹遵聖旨。”

“另外,”徽宗繼續說道:“從現在起,童樞密負責統籌調集天下兵馬,主要是從西北統籌勇猛善戰之兵馬,至少要統籌到五十萬人,確保伐遼必勝,不可使女真小覷我朝。從統籌起來的兵馬中,可分出十萬來,交由高太尉統轄,剿滅梁山賊寇;至於如何剿滅梁山賊寇,由卿和高太尉、蔡學士相機行事。”

童貫、蔡攸再次躬身答道:“聖上放心,臣等將齊心協力,徹底剿滅梁山賊寇。”

“好!”徽宗高興地說道:“若能如此,朕心甚慰。”

隨後,徽宗又對王黼說道:“王宰相接任蔡老太師宰相職務已近半年,我朝既是和女真締結盟約,共行伐遼,戰略物質儲備至關重要,卿可從江南調集糧草,以備戰爭所需。”

王黼趕忙答道:“臣謹遵聖旨。”

徽宗看了看童貫、王黼、蔡攸、趙良嗣四人,說道:“卿等下去準備吧。”

童貫、王黼、蔡攸、趙良嗣四人躬身行禮,嘴裡說道:“臣等告辭。”

說畢,退身往殿外去。

“趙秘書承止步。”坐在龍椅上的徽宗忽然又說道:“朕還要了解女真的詳細情況。”

趙良嗣聞言止住。

童貫、王黼、蔡攸三人退出了大殿。

徽宗皇帝衝趙良嗣招了招手道:“趙秘書承前來說話。”

趙良嗣聞言,趨身向前,來到徽宗皇帝面前站定。

徽宗皇帝看着趙良嗣,半晌沒有說話。趙良嗣心裡忐忑不安。

許久,徽宗開口說道:“卿剛纔對朕講,梁山期盼着朝廷詔安,這個情況你是如何知道的?”

趙良嗣聞言,跪伏在地。

徽宗擺着手道:“卿不必多禮,快快起身。”

趙良嗣連叩着頭道:“聖上,臣有情況尚未稟告,請聖上恕臣之罪。”

徽宗聞言,心裡大大吃了一驚,以爲有關宋金聯盟之事,趙良嗣尚有未稟報之處。徽宗皇帝正驚訝着,趙良嗣說道:“聖上,臣出使女真前,途徑濟州梁山地面,被梁山賊寇劫持。”

徽宗聞言,心裡更驚。

趙良嗣續說道:“臣被劫持到梁山山寨,見到了梁山賊首宋江。宋江要劫持金銀財寶,那裡面放有聖上親筆書信。臣萬般無奈,只得亮出朝廷命官的身份,告訴其臣乃是奉旨出使女真。”

徽宗急問道:“那宋江得知情況後是如何處理的?”

趙良嗣答道:“聖上,宋江得知情況後,態度甚是謙卑,設宴招待臣,並表示等待朝廷詔安,他將率梁山賊寇,請纓出戰,收復後晉時失陷於契丹的燕雲十六州疆土。臣故此知道梁山有等待朝廷招安之意。”

徽宗聞言,大鬆了口氣,說道:“原來如此。卿起身吧,朕恕你無罪。”

趙良嗣站起身來。

徽宗又指着旁邊的座椅道:“卿坐吧!”

趙良嗣躬身答道:“臣何等之人,敢在聖上面前就坐?”

“但坐無妨!”

“多謝聖上。”

趙良嗣坐在了徽宗對面。

徽宗道:“現在再無他人,咱君臣二人好好說說話。”

趙良嗣答道:“多謝聖上。”

徽宗道:“以卿之觀察,梁山賊寇可是忠於朝廷的?”

趙良嗣答道:“啓奏聖上,別的人臣不敢保證,但梁山賊首宋江的確是忠孝於朝廷的。假若宋江不忠孝於朝廷,斷然不會放臣離開山寨,斷然會打劫了朝廷出使女真所攜帶的財寶。宋江之所以放臣出使女真,也未打劫朝廷財寶,說明宋江還是以國事爲重的,也不是貪財之輩。”

徽宗聞言,微微點頭。

趙良嗣續說道:“聖上,以臣之見,對梁山賊寇,還是以招安爲上,可利用梁山的力量,收復燕雲十六州之疆域。”

徽宗道:“卿所言極是。殿前宿太尉、濟州張太守皆是此意。其實,朕也是此意。”

趙良嗣聞言,心裡糊塗了,心想,既然徽宗皇帝也想着招安梁山,何以又派十萬大軍,由高俅、蔡攸統領,征剿梁山?

徽宗看着趙良嗣,輕鬆地說道:“關於梁山賊寇,是招是剿,朝中大臣,分歧頗大。以童樞密、高太尉、王宰相、蔡太師等人之見,當武力剿滅,斬草除根,不留後患;而以殿前宿太尉、濟州張太守等人的意見,又以招安爲上。以上大臣,都是朝廷棟樑之才,無論採納哪方意見,都將引起內訌。基於此,朕便由他們各自而爲。主張剿的,只管去剿,等剿不了時,必然接受主張招安一方的意見;主張招的,也只管去招,等碰了釘子後,自然認同武力剿滅一方的意見。到那時候,朕就好決斷了。再說了,即使是梁山賊寇內部,有傾向招安的忠君派,也有反對招安的頑固派,讓朝廷的軍隊去征剿他一下也好,等他們感到沒有出路了,自然就向朝廷投誠了。”

趙良嗣聞言,趕忙離座,站於地上,雙手抱拳,躬身答道:“聖上英明,臣提醒灌頂,幡然醒悟。”

徽宗道:“坐!坐!”

趙良嗣復坐於座椅上。

徽宗皇帝又問起女真人的一些習俗等問題。

趙良嗣一邊回答着徽宗皇帝的問話,一邊想着心事。

從剛纔徽宗皇帝對待梁山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徽宗皇帝乃是心機極深的一個人,善於利用立場不同的人,謀求的是火中取栗。將徽宗皇帝此種處世之道,放在聯金滅遼之事上,恐怕也會從中做出一些有損金國的事情。假若是那樣,宋金之間談成的條款,徽宗皇帝隨時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違反,到時候,自己作爲盟約簽署人,就要背上背約的名聲,事情若是不理想,自己甚至會成爲替罪羊。

趙良嗣越想,心裡越不放心。

在和徽宗皇帝談了約一個多時辰後,趙良嗣告辭回府。

當夜,趙良嗣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回想着宋金聯盟究竟是對是錯?是否有隱患之處?

趙良嗣心想,契丹已不是蕭太后時代的契丹了,現在的契丹,貴族遊畋享樂,不思進取,軍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根本沒有戰鬥力,經不住女真人的征剿,女真人剿滅遼國是大概率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女真,剿滅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之疆域,也不能算是不對;反過來說,即使是不聯合女真,那女真人同樣也是要剿滅契丹的,這與宋聯盟不聯盟女真又有什麼關係?

假如女真人剿滅了遼國,得寸進尺,貪圖大宋的疆域又該如何辦?趙良嗣心想,這是不可能的,一來,大宋也有上百萬的軍隊,雙方共同剿滅了契丹,那女真人也得忌憚大宋的軍事實力吧?!二來,女真的總人口有限,經濟實力遠差於大宋,女真人如何打得過大宋?!既然如此,藉助女真的力量,剿滅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絕對不能算是錯誤的吧。

大宋的軍力到底如何?這回,趙良嗣考慮的根子上了。

對宋朝,趙良嗣是從內心深處羨慕和嚮往的,這也是他寧肯辭了契丹寧邊州刺史也要投靠大宋的原因所在。愛屋及烏。在趙良嗣眼裡,大宋就是中央之國,是天下之中心,必將萬邦朝賀。像如此一個煌煌大邦,軍力焉有不強大的?

想到最後,趙良嗣堅定了自己首倡聯金滅遼的正確性。趙良嗣甚至想到,等女真人發起對契丹西京的攻伐戰後,大宋數十萬大軍,揮師北伐,一路上摧枯拉朽,橫掃遼軍,光復燕雲十六州,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到時候,聖上念在自己首倡聯金滅遼之議,念在自己深入女真簽署海上之盟的巨大功勞,給自己個宰相當當,那也是有可能的。趙良嗣想,那時候,我就成光復燕雲最大的功臣了,儘管仗是童太尉他們軍人們打的;但這個策略是我做出的。

躺在牀上的趙良嗣不免趾高氣揚起來,激動地一夜都未睡着覺。

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
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