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

不多時,虞侯來報,已辦好了宴席,恭請安撫使赴宴。

盧俊義大喜,遂攜了燕青的手,來到大廳,分賓主坐定,吃起飯菜,喝起酒來。

席間,燕青問盧俊義道:“主人可知柴大官人情況?”

盧俊義聞言道:“那柴大官人,也是個命賤之人,狗肚子裡盛不住酥油,享受不了榮華富貴。當時,俺梁山軍馬,大破方臘,倖存之人,皆受朝廷冊封,那柴進被授爲武節將軍、橫海軍滄州都統制,不曾想未到京師,那柴大官人便患有風疾,故此納還官誥,復回滄州,爲民去了。”

燕青聞言,心中暗道,柴大官人果然會審時度勢,能看得清形勢。別人不知道他,俺還不知道他?!他哪來的風疾,他健康的很!在幫源峒,俺們整日裡在一起,他會不會患風疾俺還不知道?!定是柴大官人顧忌給方臘當過女婿,怕朝廷追究,故此納還官誥,復回滄州爲民去了,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燕青本想以柴進爲例,再勸盧俊義辭官還鄉,做個富佬;然而,考慮到盧俊義誤入迷津,難以醒悟,多說反倒惹得他不高興,故此就再未說辭官之類的話,只是對盧俊義說道:“主人在上,俺與柴大官人私交甚深。破方臘時,俺倆深入幫源峒,各自搜刮了一些金銀細軟,皆由柴大官人託人轉往其故里滄州,想必柴大官人貪戀財物,故此納還官誥,返鄉做富佬去了。若是如此,俺得找柴大官人去,要回屬於俺的那些金銀細軟。”

“此乃正事!”盧俊義道:“小乙,俺們主僕一場,緣分頗深,俺也要勸勸你。人生在世,光陰苦短,及時行樂,莫過於佔有富貴而已。然,富與貴原不可分,富了不一定貴,但貴了一定能富。現如今,你放着朝廷賜封的官員不當,便是棄了貴字;若你也能像柴大官人一樣,掌有鉅額財富,也算是佔住富字了。所以,俺覺得你該去找柴大官人,分了你的財富,好生娶個渾家,安生過你的小日子,也是不錯的。”

說畢,盧俊義仰頭大笑,表情頗爲得意。

盧俊義笑畢,燕清說道:“主人所言極是,俺這就準備找柴大官人去,索要俺的那份金銀細軟。主人在上,俺現在在北京大名府外大禹山中避世,若主人有旦夕危機,可速往大禹山中尋找小乙,小乙爲主人備下茅舍,恭候着主人到來。”

盧俊義聞言,笑道:“小乙酒未喝多,胡話多了。你看你家主人,現在不是好好地嘛,怎地總是詛咒你家主人,盼着你家主人倒黴呢!”

燕青聞言急道:“主人,小乙非是此意,實乃爲主人着想。”

盧俊義道:“此等話休要再說了,待會吃完喝完了,俺也不再留你,你立即去尋柴大官人,要回你那份錢財。”

燕青道:“小乙遵令。”

盧俊義嘆了口氣,又說道:“小乙,若將來生活不順,可速來瀘州找你家主人,千萬不要抹不下面子。說起來,今非昔比啊,不似過去,窩憋在山寨中,要看宋江、吳用一般老人臉色;現如今,放着你家主人做着這麼大的官,掌管着這麼大的權,焉能沒你一官半職了?!俺說的話,你一定記住了,有事只管來尋俺。”

燕青答道:“主人所言極是,小乙記住了。”

盧俊義道:“喝酒!喝酒!”

大廳中,幾個歌姬唱着小曲兒,盧俊義和燕青端着酒杯,相互碰着,喝着當地盛產的專門進貢朝廷的古井貢酒。

喝酒間,燕青又打問起宋江情況來。

盧俊義道:“宋江哥哥先經天子特批,衣錦還鄉,然後赴楚州上任去了。因俺與宋江哥哥,同屬於梁山系,故此不好常聯絡,怕引起朝廷猜疑。”

燕青點頭道:“政事無大小,還是小心爲妙。不過,小乙俺乃草民一個,此番去滄州,找俺柴大官人哥哥,恰好路過楚州,順便也看看俺宋江哥哥。”

盧俊義道:“如此甚好!你見了宋江哥哥,代俺問好。”

燕青道:“那是。俺對宋江哥哥說,俺家員外甚是想念哥哥,特意讓俺帶話,向哥哥問好。”

盧俊義笑道:“小乙還是這麼乖巧。”

席畢,燕青便告辭了盧俊義,順便找了家客棧歇息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燕青起了牀,洗刷畢,便望東北方向而去,到楚州去看宋江。

約有三、四日時間,燕青來到了宋江在楚州的兵馬都總管府前,請把門軍士通報進去,說有故人拜見。

宋江都總管府的軍士,素質高於盧俊義府前的軍士,對燕清說道:“你且在府門外稍後,俺這就進府通報。”

軍士進到府內大廳,給宋江通告道:“總管大人,現有有一人,在府門前求見,說是總管大人的故舊。”

宋江聞言道:“既是俺的故舊,可請入大堂相見。”

軍士聞令出去,請了燕青進來。

燕青進到大堂中,推金山,倒玉柱,伏身便拜,連磕了三個響頭,嘴裡高叫道:“公明哥哥在上,小乙這廂有禮了。”

宋江往下一看,見是燕青,心裡又驚又喜,急呼道:“阿呀,甚風吹得小乙到來?!快快請起。”

說着,起身離座,急趨至燕青跟前,攙扶起燕青,嘴裡說道:“小乙,數月不見,想你都想煞哥哥俺了。”

說罷,宋江已是滿面淚水。

燕青見狀,心甚感動,也流了淚,泣淚說道:“小乙也想甚是想念哥哥,前幾日,小乙到盧員外處有事,這番專程繞道來看望哥哥。哥哥這一項可好?”

宋江拉了燕青,讓坐至椅子上,仔細地觀察了一番後,說道:“哥哥俺甚好。俺觀得小乙也器宇軒昂,精神抖擻,心中甚是歡喜。好啊,今番得以一見,省得哥哥再掛念了。你家盧員外可好?”

燕青道:“盧員外也甚好,多謝哥哥掛念。”

軍士進來獻了茶,然後退了出去。

宋江和燕青兩人一邊喝着茶,一邊說着過去的事情。

宋江道:“小乙你甚是不明白道理,俺們親冒箭矢,衝鋒陷陣,撲湯蹈火,捨命拼搏,爲朝廷盡忠盡力,正待要擔任重要職務,好發揮更大作用,你怎地半途中,不辭而別?”

燕青聞言道:“哥哥有所不知。當今朝廷,蔡京、童貫、王黼、楊戩、高俅之流當道,他們如何能見得咱們這幫衆好漢好?當初破了幫源峒,俺阮小七哥哥,因穿了方臘龍袍玩耍,被王稟那廝罵作賊性不改。在那幫奸臣佞賊眼中,俺們是一日爲盜,終身是賊,俺擔心那些奸臣佞賊放俺們不過,暗中做手腳,壞了俺們性命。”

宋江道:“小乙過慮了。你那阮小七哥哥,不知尊賤,不懂避諱,以致犯了大忌,原本被封爲蓋天軍都統制,也算是一方大員,就因穿着龍袍戲耍的緣故,後被剝奪了官職,貶爲平民。此事,實乃小七之錯,怨不得朝廷。”

燕青聞言吃了一驚,心道,原來俺阮小七哥哥也被貶了,看來這朝廷真的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呢!若是如此,俺此番出來,還得回水泊梁山一趟,去看看俺阮小七哥哥。

宋江見燕青面有不悅,趕忙解釋道:“阮小七那事,俺向天子陛下做過解釋。天子道,阮小七莽漢一個,不懂尊卑,不宜做官,故此貶了。”

說完阮小七之事,宋江續說道:“前不久,方臘之女在京師搭建擂臺,比武招親,被人告發,開封府尹徐秉哲派衙役抓捕,可是你英雄救美,殺傷了衙役,救走了方臘女兒?”

燕青聞言,大吃一驚,心裡暗道:這個情況,宋江哥哥怎地知曉?

燕青疑惑地看着宋江。

宋江道:“那天,俺正準備返鄉探親,忽接天子聖旨,讓俺即刻進宮,說有要事相詢。當時,嚇得俺不輕,以爲是甚事發了。到了後,天子詢問方臘殿前奉尉雲壁的情況。”

燕青聽得驚奇地睜大了眼睛。

宋江接着說道:“因怕誤了你和柴大官人前程,故此在破了幫源峒之後,只羅列了功勞,並未細陳你與柴大官人混入方臘大內,方臘被招爲駙馬,你充任駙馬奉尉一事。那天子因徐秉哲上奏說是方臘殿前奉尉雲壁救走了方臘餘孽,故此招俺進宮,詢問此事,俺只好如實稟報。那天子道:‘兩軍對壘,此乃策略,有功無過,該當褒獎。’想來這不是個事兒,誰知你於凱旋途中不辭而別,那柴大官人也患了風疾,辭官返鄉,甚是可惜。”

燕青始聽明白了事情原委。

宋江道:“事情已過,毋庸再說,只是小乙現在何處?如何營生?”

燕青答道:“哥哥可曾記得,那年征戰凱旋,路過大名府時,有個好友,約我到家中一聚,話敘離別之情?”

宋江拍拍腦門,高興地說道:“怎地不記得!乃是許貫忠許大師與你自小相識,請俺準你,隨他歸家,一敘友情。”

燕青道:“正是也!那許貫忠,現住在大名府三十里外的大禹山中,俺看那裡山清水秀,草鮮花豔,甚是喜歡,故此離開大軍,返回大名府,就大禹山中隱居去了。”

宋江聞言笑道:“小乙年紀輕輕,甚是沒有進取之心。”

燕青道:“非是小乙沒有進取之心,實是顧忌蔡京、童貫、高俅之流,暗中使壞。哥哥也該提防爲好。”

宋江聽了,沉吟了一會兒,續說道:“小乙,當今聖上,天資聰慧,謙和仁孝,虛懷納諫,且對俺梁山有厚恩,俺等盡忠盡孝,天子當庇護俺們,這個是沒問題的。”

燕青道:“聖上自然是沒得說,關鍵是朝中的那幾位奸賊佞臣。”

宋江不以爲然,開導燕青說道:“小乙精明有餘,豁達不足。俺等對他們尊敬有加,處處恭順,他們何故要和俺們過意不去?況且,俺等皆是地方官,與他們並無利益衝突,他們如何會陷害於俺們?況且俺們一向遵紀守法,不給他們把柄,他們又奈何俺等?”

燕青哂笑了下,說道:“哥哥恁是好心,只怕人心不似你心。”

宋江也笑,說道:“俺與小乙一月不見,今日俺們找個地方,只管喝酒,喝到一醉方休,不再說這不悅之事。”

當時,宋江帶了燕青,找到街上一家酒店,點了一桌酒菜,吃喝起來。

兩人一直喝到了紅日西沉,才相扶着回到都總管府。

當夜,燕青即住在宋江的都總管府。

第二日,燕青告辭,宋江親送到碼頭。

臨行前,宋江拿出一包銀子,送與燕青。

燕青堅辭不要。

宋江見狀說道:“小乙兄弟若是不要俺的銀子,,便是看不起哥哥俺。”

燕青見說,無可奈何,只得收了宋江的銀子。

燕青登上船,雙手抱拳道:“哥哥保重!”

宋江也雙手抱了拳,說道:“小乙兄弟再見,一路保重。”

船兒開了,搖搖晃晃沿河而去。

宋江一直站在岸邊,直到看不見船兒了,才返身回都總管府去了。

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
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