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

蕭海里手下的叛軍,見蕭海里被完顏阿骨打一箭射死,頭顱被幾個女真甲士割去,驚恐萬分,啥也不顧了,保命要緊,故此,丟盔棄甲,逃得更快了。

完顏盈歌揮刀吼道:“女真的甲士們!追擊!”喊畢,完顏盈歌一馬當先,率領着一千女真甲士,緊隨蕭海里叛軍之後,刀砍槍戳,殺死殺傷蕭海里叛軍三千多人。

蕭海里從遼國帶來的精良武器和五百副鎧甲悉數被完顏盈歌繳獲。

征討蕭海里的這場戰鬥,乾脆利落,雙方之間的勝敗,毫無懸念,女真甲士的勇猛表現得淋漓至盡。

整場戰鬥的全過程和女真人的勇猛,均被郝家奴看在眼裡。

郝家奴大大地吃了一驚,心裡暗道:壞事來了!女真人如此勇猛善戰,將來恐怕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郝家奴因此而憂心不已。

不多時,完顏盈歌凱旋而歸,將蕭海里的首級獻與郝家奴,並向郝家奴請功邀賞。

郝家奴滿臉堆出笑容來,假裝得非常興奮,對完顏盈歌極力誇獎,並拍着胸脯保證,待本帥返朝後,定向朝廷申報完顏節度使之首功,朝廷定會對完顏節度使大力嘉獎。

當即,郝家奴辭別完顏盈歌,帶着平叛大軍返回上京,入宮上殿,覲見遼祚帝耶律延禧。

皇宮大殿中,郝家奴拜見了耶律延禧後,將完顏盈歌征討蕭海里的情況,詳細稟奏給了耶律延禧。

最後,郝家奴諫言遼祚帝道:“吾主在上,據臣觀察,生女真節度使完顏盈歌,絕非一般之人,心中暗藏吞吐天下之壯志,此人將來必定禍亂本朝,當早防爲好。另外,那完顏盈歌的侄子,名叫完顏阿骨打,體格魁梧,身強力壯,使一把開山金斧,武藝絕倫,尤其是箭法超羣,有萬夫不當之勇,將來必定也是個禍害,當早謀之。”

遼祚帝聞奏後說道:“你過慮了。想那生女真部落,就算是勇猛,然全部人口加起來,不過區區數萬而已,能有多大威脅?想俺大遼,疆域廣闊,人口衆多,帶甲百萬,良將千員,兵強馬壯,糧草豐足,還怕對付不了他小小的女真?你勿要危言聳聽,挑撥朝廷和地方上的關係。將來,地方上若有事,朕還得靠人家完顏節度使出力呢!”

郝家奴聞言,心裡着急,急辯道:“吾主,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對完顏氏千萬不可大意,萬萬不可讓完顏部落一家獨大;若完顏部落一家獨大,將來必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到時恐悔之晚矣。”

遼祚帝聞言,不悅地說道:“你不要說了!朕派你去征討蕭海里,你征討不利,還是人家女真人替朝廷出力,剿滅了蕭海里,你不心生感激,反倒嫉賢妒能,在朕面前,說有功之臣的壞話,這是何番道理?不看你乃前朝老臣,有功於先帝,朕定要追究你的責任。好了,你退下吧,女真部落的事情,朕自有主張。”

遼祚帝如此一說,郝家奴自然不好再諫,便趨身退出大殿。

大殿外,郝家奴仰天長嘯了一聲,憂慮地嘆道:“危矣!大遼危矣!”

天柞帝耶律延禧顯然輕視了完顏盈歌和女真人。

通過征討蕭海里,完顏盈歌也看出了許多問題。

首先,完顏盈歌看到了遼軍的虛弱。蕭海里叛軍如此不堪一擊,竟然讓遼軍焦頭爛額,可見遼軍的戰鬥力也不是甚強。遼國軍隊看上去威武雄壯,其實是徒有虛表也!

其次,完顏盈歌還看到了遼國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蕭海里叛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靠女真,派來說客,說服完顏盈歌同他們聯盟,共同對付朝廷。雖然完顏盈歌拒絕了蕭海里的說客,但從從蕭海里說客嘴裡,完顏盈歌也獲知許多信息,知道了遼國社會黑暗、官員腐敗、兵士貪生怕死,百姓好逸惡勞,社會風氣靡靡不振。

因爲看清了這些問題,在完顏盈歌心目深處,遼國已不再有神聖感,反倒讓完顏盈歌認識到遼國實乃殘酷黑暗、腐敗無能、衰弱不堪的王朝,是一個可以被消滅和征服的王朝。

也是從征討蕭海里開始,女真人對遼國漸漸滋生出輕慢之心,在外交及治理策略上開始改變過去一味投靠、曲意奉承、委婉行事的做法,而是針對遼國腐敗與衰弱之情,女真人漸漸剔除了往日敬畏之心,採取了積極抗衡的辦法,不斷地向遼國邊境騷擾、侵犯。

討伐蕭海里後的第一年,完顏盈歌在征討其他部落的途中死亡。

完顏盈歌在位九年的時間裡,率領完顏部完成了對黑龍江下游的生女真各部的統一,其領土北到今黑龍江北岸、東達日本海、東至鴨綠江圖們江流域,一個奴隸制國家的雛形已經開始形成。

這期間,完顏盈歌也沒忘記哥哥完顏劾裡鉢臨死時交代他的話,在方方面面刻意培養完顏阿骨打,好讓完顏阿骨打成就女真建國的大業。

完顏盈歌死後,作爲過渡,完顏劾裡鉢的長子完顏烏雅束承繼大位,在位十年,戰略方向主要是對高麗國用兵,穩固了女真族東部邊境。

時至公元1113年,即遼國天慶三年,完顏烏雅束死,完顏阿骨打承繼大位,稱都勃極烈。

完顏烏雅束在位的十年裡,完顏阿骨打既是完顏烏雅束的主要助手,也是完顏烏雅束對內對外方針政策的主要決策者。

完顏烏雅束在性情上較之完顏阿骨打要柔軟許多。完顏烏雅束也知道女真族的未來全系在完顏阿骨打一人身上,因此對完顏阿骨打刻意培養,在多方面維護和樹立完顏阿骨打的威信,全力扶持完顏阿骨打成爲女真族的統領者。

完顏阿骨打接任完顏烏雅束的部落首領職務,引起了遼國朝廷一些官員和軍隊將領的極大恐慌,他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完顏阿骨打將帶領女真興起並給遼國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從完顏盈歌征討蕭海里起,蕭兀納就被外放在邊關爲官,對女真的情況極爲熟悉,特別是完顏阿骨打即位後,其雄心勃勃的志向,更讓蕭兀納憂心不安。

蕭兀納遂利用返朝述職的機會,進奏天祚帝道:“吾主在上,臣治與女真接壤,臣觀完顏阿骨打所爲,其志非小,宜先發其未發,舉兵圖之,滅其於未成氣候時,乃是萬全之策。”

耶律延禧聞奏,並沒給帝師蕭兀納面子,把曾經對郝家奴說過的一番道理直接移了過來,對蕭兀納說道:“卿過慮了!完顏阿骨打乃一小小部落首領,全女真族人不足十萬,豈是能和俺朝廷百萬軍隊抗衡的?!連南朝正規軍馬都不敢竊視俺大遼邊境,小小的女真就敢?!朝廷的事自有大臣操勞,你只管做你的黃龍府知事便是,莫要操心朝廷的事了。”

蕭兀納進諫被拒,心中萌生出悔意來。

耶律延禧能夠承繼大位,全在於蕭兀納多次出手援救,要不是蕭兀納的話,哪裡還有現在的天祚帝?蕭兀納心想,早知耶律延禧如此昏庸,當初就不該救他。假如當初不救他,由耶律淳承繼了大位,或許比耶律延禧更適合呢!

這個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天祚帝耶律延禧幼年時,時任北院樞密使、封爲魏王的耶律乙辛暗害了太子耶律浚,在商討立嗣時,耶律乙辛立於大廳上,眼冒兇光,怒視了一圈兒大臣,繼而轉頭對耶律洪基說道:“聖上,國基穩定,當在儲嗣穩固,目今太子已不在,當立耶律淳爲儲嗣,方可保江山永固。”

耶律淳乃耶律洪基的侄子,耶律延禧的堂叔,非是嫡生子弟。

耶律洪基聞言,心有疑惑,環視了一圈兒大臣,問道:“卿等以爲如何?”

衆大臣懾於耶律乙辛的淫威,均不敢說話,默立在在大堂上,

諸多大臣中,唯有蕭兀納趨身出列,對耶律洪基彎腰參拜畢,說道:“吾主,舎嫡不立,是以國與他人也,臣以爲不可。”

蕭兀納出身遼國皇后一系貴族,長得魁偉穩重,博學多才,武藝超羣,善騎射,先是輔佐皇孫耶律延禧文攻武略、治國之道,升任西南面拽剌,後補祗侯郎君、北院宣徽使,因防備女真之需,後被耶律洪基派往寧邊州任刺史。

當時,蕭兀納還未被耶律洪基派往寧邊州,正擔任着北院宣徽使。

耶律乙辛見衆人皆不敢言,唯獨自己直屬部下蕭兀納嘴長,竟提出反對意見,頓時勃然大怒。

耶律乙辛怒視着蕭兀納吼道:“拙!大膽狗賊!這是俺自家之事,關你外人何干系?目今,太子已不在,嫡在哪裡?你給本王找出個嫡來讓本王看看!”

面對魏王耶律乙辛的威脅,蕭兀納不亢不卑,高聲反駁道:“太子不在,尚有皇孫在。”

耶律乙辛聞言,更加憤怒,高聲吼叫道:“一派胡言!國之大事,當成熟老練者掌之,放着成年皇侄不用,卻要個小兒來執掌朝政,不是貽誤朝廷大事嗎?!我看你這個狗賊純粹是用心不良,其心可誅,你難道不知南朝的故事?!”

耶律乙辛所言的南朝故事,指的是宋朝太祖黃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了後周孤兒寡母江山的事情。

蕭兀納被責,一時語噻,然心中甚是不服。

耶律洪基聽了,也猶豫不決起來。

立嗣之事暫且被擱置了下來。

數月後,耶律洪基遠去混同江打獵,耶律乙辛進宮面見耶律洪基,進言道:“天子遠去狩獵,朝廷當有嫡系留守,依臣之見,可將皇孫留下,以穩定京師。”

耶律洪基聞言道:“魏王所言甚是,就將皇孫延禧留在宮中,魏王等卿要好生輔佐,不得有誤。”

耶律乙辛躬身答道:“聖上儘管放心,臣等將全力輔佐皇孫,絕對萬無一失。”

耶律乙辛要將皇孫耶律延禧留在宮裡的消息被蕭兀納知道了,蕭兀納知道耶律乙辛要對皇孫耶律延禧下手了,遂急忙趕忙進到宮中,覲見遼道宗耶律洪基。

蕭兀納稟告道:“吾主,我私下裡聽說您要車駕遠行,卻將尚未成年的皇孫留於宮中。”

耶律洪基聞言答道:“正是。魏王提議,爲穩定京師,當留嫡系子孫坐陣彈壓,以穩定京師,朕深以爲是,故留皇孫在京師,由魏王輔佐。”

蕭兀納急道:“吾主!皇孫非一般人也,牽扯到諸多利益,將皇孫留於宮中,恐有他變。陛下,你想想,前番商議立嗣的時候,魏王並不承認皇孫嫡系身份,而今又以需嫡系子孫坐陣彈壓,如此矛盾的說法,暴露出魏王居心不良,心懷叵測。吾主,您如果一定要將皇孫留於宮中,臣請求侍候於皇孫左右,以保皇孫安全。”

耶律洪基聞言,想起太子之事,似有所悟,遂令皇孫從行狩獵。

耶律乙辛欲害皇孫耶律延禧的計劃由此破產。

後來,耶律洪基病逝,天祚帝耶律延禧繼位。天柞帝耶律延禧甫一繼位,便寵信國舅蕭海里和蕭奉先等一班佞臣,一味遊獵,生活荒淫奢,全把女真族的崛起不當回事兒。

對此,蕭兀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蕭兀納想起耶律洪基臨死前的情景。當時,耶律洪基躺在病榻上,看着跪於病榻前的蕭兀納說道:“學士多有操勞。阿果自小便由學士輔佐,朕不在後,學士當悉心輔佐,不可有片刻鬆懈。”

耶律洪基還對同時跪於病榻前的耶律延禧說道:“阿果,你已是大小夥子了,我不在後,凡事當細心料理,不可莽撞。政務上的事情,多聽蕭學士指導。你性情剛硬,豪壯不羈,處事急躁,當應內斂。東北女真,切勿輕視。南朝通好歲久,且溫和順道,你切勿生事,挑起矛盾,輕啓戰端。”

蕭兀納跪在耶律洪基病榻前哭泣道:“陛下放心,臣一定遵旨照行,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而眼下,耶律延禧受蕭奉先等佞臣誘惑,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怎能不讓蕭兀納痛心不已?!

蕭兀納勸諫耶律延禧無效,憂心忡忡地回黃龍府任所去了。

自那後,天祚帝全然不把蕭兀納的勸告當回事,仍舊是四處狩獵,以至於把最爲重大的事情給耽誤了,惹得完顏阿骨打發怒,終於起兵反遼了。

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
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