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

當時,魯智深見包道乙包天師用玄元混元劍傷了武松,“阿呀!”地大叫一聲,跳將過來,待急看時,武松已自斷殘臂,將之扔於地上。

魯智深與武松自二龍山結識,關係一直很好,乃是過命的交情,現在見武松沒了胳膊,心疼至極,大叫一聲:“阿呀!兄弟,痛殺我也!”武松笑笑,正待搭話,見包道乙又趕將至魯智深身後,忙叫道:“哥哥,看後面!”魯智深急返頭,見包道乙偷襲過來。魯智深怒極,高吼一聲:“直娘賊!看杖!”吼着,跳將起來,一條禪杖,奮力打去。包道乙縱身一跳,躲了過去。魯智深又掄圓禪杖打將過來,又一躲,隨即與鄭魔君一道,逃了。

魯智深返身,來到武松跟前,手搭在武松肩膀上,叫道:“兄弟!”武松笑了笑,回道:“沒事,哥哥。”魯智深聞言,眼淚刷刷刷便掉了下來。

這時,李逵領着項充、李袞,不知從何處轉來,來到武松跟前,見武松沒了胳膊,大聲問道:“武松兄弟,你的胳膊呢?”武松未說話,魯智深答道:“被包道乙那老道給砍了,直娘賊的,莫讓灑家逮住了那廝,看灑家如何收拾他!”李逵聞言,大怒,罵道:“俺靠死他娘!那廝呢?!”魯智深道:“跑了!跟鄭魔君一道跑了。”李逵瞪了魯智深一眼,說道:“你是幹甚的?怎讓他砍了俺武松兄弟的胳膊?!俺饒他不過。”說畢,李逵追包道乙、鄭魔君去了。

包道乙乃左門邪道,駕着清風跑了。鄭魔君騎在馬上,正悠閒地跑着,猛然見李逵追來,大吃一驚,打馬便跑。李逵見狀,吼道:“呔!你是漢子,你給爺爺站住!”一邊吼着,一邊急追。項充、李袞見李逵追殺鄭魔君去了,也遠遠追在後面。

忽然,山坳中涌出數百兵士,截住了項充、李袞,一起放起箭來,可憐項充被亂箭射死。李袞見事不好,返身就跑,無奈跑不過南軍箭矢,先被南軍亂箭射到,正在地上掙扎,又被涌上來的兵士一頓亂刀,砍成肉泥。

倒是那李逵,因追趕鄭魔君太緊,竟追至山坳裡面去了,因此躲過了這陣亂箭。

不多時,衆將陸續回來,向宋先鋒公明稟告了情況,道項充被亂箭射死,李袞先被亂箭射倒,後被南軍亂刀砍死,武松被包道乙砍掉了胳膊,李逵追殺鄭魔君,尚不知情況如何。

宋江得報大悲。隨即,因擔心李逵生死,急令魯智深等人去尋找。魯智深得令,急帶人去尋找李逵,正碰上李逵迎面走來。那李逵因追不上鄭魔君,肚裡生氣,罵罵咧咧地從山窪中轉回,正迎着魯智深等人。魯智深等人遂將李逵帶回營地。

是夜,宋江悲憤滿腔,難以入眠,正朦朦朧朧中,見一秀才來自身邊,俯身說道:“宋先鋒一路征戰,親冒箭矢,九死一生,勞苦功高。目今,雖一時受阻,然大局已定,切不可心生怠意,宜速速起兵追擊,睦州來日可破,方十三旬日可擒。宋先鋒切記,俺教你一套密咒秘訣,但見鄭魔君做法時,疾速念起,即可破了鄭魔君妖法。”隨即,口唸密咒秘訣。宋江牢記在心。

宋江記牢了秘訣,心裡甚是吃驚,急忙翻起身來,卻不見一人,方知是神靈顯聖,指點自己。宋江忙望空叩首,跪拜不迭。

第二天,宋江點起大軍,圍住了睦州,嚴令各部,加緊攻城,不得鬆懈。

睦州城裡,正住着祖士遠。見宋軍攻城甚緊,祖士遠急招了守衛將官們。祖士遠望着一種將官,說道:“各位將軍,自古以來,兩軍交戰,從來都沒有情義可講。現在,宋軍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我等若不死戰,待宋軍打破城池,必被擒獲,受他羞辱。目今,別無他途,只有舍死一戰,方能轉危爲安。各位將軍,誰敢殺出城去,殺退宋江那廝?”

祖士遠話音剛落,剛剛逃入睦州的鄭魔君,因爲先前殺了宋將矮腳虎王英、扈三娘之故,自以爲武藝高強,法術無敵,欲在睦州衆將面前逞能,遂挺身而出,高聲說道:“丞相,俺敢!看俺殺出城去,殺退宋江那廝。”

祖士遠見狀大喜,當即命令鄭魔君出城殺敵。鄭魔君得令,遂率譚高、伍應星並牙將十數員,領精兵一萬,打開城門,衝到城外,與宋江對陣。

鄭魔君的師傅包道乙包天師,見徒弟鄭魔君自告奮勇,出城作戰,遂拿了把交椅,坐在城頭,看自己的徒弟如何殺退宋江。

睦州城外,宋江令軍馬退後一箭之地,與鄭魔君擺成了陣勢。

鄭魔君率南軍來到陣前,鄭魔君挺槍出陣,高聲叫道:“宋軍聽着,誰敢出陣,與俺一戰?!”鄭魔君喊聲未落,宋江陣上飛馬跑出大刀關勝,揮刀來戰鄭彪。

兩個人打馬對衝,刀槍並舉,戰了不到十回合,鄭魔君故伎重演,嘴裡唸唸有詞,喝聲喊道:“疾!”隨着喊聲,只見鄭魔君頭盔頂上流出一道黑氣來,黑氣之中,站着一個金甲天神,手持降魔寶杵,從半空中望關勝頭頂打來。

與此同時,宋江見鄭魔君喊了聲“疾”,那廝頭頂便流出黑氣來,忽然想到昨夜夢中秀才說的話,忙念起夜間秀才教給他的一套密咒秘訣。隨着宋江嘴裡唸咒,只見關勝的頭上也早捲起一道白煙,煙裡面站着一尊神將,紅髮青臉,碧眼獠牙,騎着一條烏龍,手執鐵錘,趕將過來,一錘將鄭魔君頭頂上的金甲天神給打下地去。

馬背上,關勝趁勢一刀,砍鄭魔君於馬下。城頭上,包道乙見宋將砍了徒弟鄭魔君,心裡大吃一驚。地面上,凌振早放起一個轟天炮來。只見一個火彈子,直飛城頭,正打中包道乙。包道乙頭和身軀被擊得粉碎。

南軍大敗,潰敗入城。

宋軍揮動手中馬鞭,大聲喝道:“衆將士!殺!”

宋軍趁勢殺入城中,生擒了右丞相祖士遠,奪了睦州城。

此時,被生擒了的祖士遠想起了和中原入境秀才的一番對話。

當時,祖士遠詢問秀才道:“相公從中原而來,定然經多見廣,且看俺東南地方,前程如何?”只見那秀才搖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江南地方要出天子。祖士遠心想,俺江南地方已經出了天子,就是方聖公呀!於是,祖士遠告訴秀才,江南已經出了天子,俺就是丞相。那秀才笑了笑道:“只是眼下。”祖士遠不解,續問秀才因何只是眼下?秀才回答祖士遠道:“吾觀天象及丞相面相,江南天子氣漸濃,正在向中原方向瀰漫,將來上國的疆域還會擴大,到時候,天下一統,聖公佔有中原,享九五之尊,丞相也貴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富貴無限,不似現在,偏偶一方,未得全展。所以說只是眼下。”

想起和秀才的那番話,祖士遠恨得咬牙。再想到那秀才已被自己推薦到朝廷大內去了,且被聖公招爲駙馬,祖士遠心裡更是後悔。祖士遠心裡清楚了,那秀才不是甚的好人,乃是南軍派來的奸細。江南哪裡有什麼天子氣?!全是那秀才信口胡編的鬼話!完了,聖公完了。臨死前,祖士遠還在爲方臘擔憂。

睦州城裡擒獲了的祖士遠,被宋江安排將士押送至張招討處,免不了捱上一刀,到閻王爺那裡報到去了,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全是一枕黃粱美夢也。

奪下睦州後,宋江下令,燒燬了方臘行宮,所獲金帛,全部賞了三軍將士。爲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乘勝作戰,直搗方臘老巢幫源峒,宋江專門請來了招討使張叔夜,爲將士們作動員講話。

張叔夜受宋江之邀,來到陣前,在歷數了方臘的種種罪行後,鼓勵大家再加一把勁,一舉攻克幫源峒,擒獲匪首方臘,他回去後將稟報聖上,爲全體將士請功。

宋軍將士鬥志被鼓舞起來。

這邊正忙活着,探子飛馬來報:“報!西門烏龍嶺上,馬麟被白欽一標槍標下去,石寶趕上,復一刀,把馬麟剁成兩段。燕順見了,便向前來戰時,又被石寶那廝一流星錘打死。石寶得勝,正引兵趁勢殺來!”

宋江聽報,怒髮衝冠。張叔夜見狀,對宋江說道:“宋先鋒,你只管忙軍事上的事去,睦州安撫之事全由我來辦理。”

宋江拜謝張叔夜後,與張叔夜告辭,率兵前往烏龍嶺,爲死了的白欽、燕順等人報仇。

宋江帶着兵馬出了睦洲城,心裡怒氣難消,高聲罵道:“石寶!俺操你姥姥的,俺宋江與你勢不兩立,不斬殺了你這廝,俺宋江誓不爲人。”

罵畢,宋江轉首視向關勝、花榮、秦明、朱仝,高聲吼道:“關勝、花榮、秦明、朱仝四將聽命!”

關、花、秦、朱四將齊聲答道:“末將在!”

宋江命令道:“速去迎擊石寶,定要斬得石寶那廝的狗頭回來!”

關勝、花榮、秦明、朱仝四將高聲答道:“得令!”

隨即,關勝、花榮、秦明、朱仝,帶了五千人馬,去迎戰石寶、白欽。

不多時,兩軍照面,相互射住陣腳,排開陣勢,準備大戰。

南軍陣前,石寶橫刀立馬,立於中間,兩旁是十多名大將。

宋軍陣上,關勝威風凜凜,立於陣前,怒目而視着石寶。

石寶眼瞧着宋軍當頭大將乃大刀關勝,心有恐怯,不敢與關勝廝殺,卻派了白欽來戰關勝,他自己扭頭便走,先行上嶺去了。

關勝、白欽,放馬對衝,刀槍並舉,哐哐噹噹,大戰了十餘個回合,未分勝敗。此刻,烏龍嶺上,先行上嶺的石寶,緊急鳴鑼收兵。白欽正戰關勝不過,聽到嶺上鑼聲,拉轉馬頭,急往嶺上退去。

關勝見狀,恐有埋伏,停兵不追,卻見嶺上兵馬自亂起來。原來,石寶只顧在嶺東廝殺,卻不提防嶺西,被那童貫童樞密大驅人馬,殺上嶺來,故此急鳴鑼收兵,去與童貫廝殺。

童貫手下大將王稟,怒髮衝冠,耍起威風,策馬攻嶺,一刀斬守嶺指揮官景德於馬下。

賽仁貴郭盛緊隨王稟衝將過來,正要施展薛仁貴般的神武,沒防備,被山頭飛下一塊大石頭來,正砸在郭盛頭頂上,只聽得“咔嚓”一聲,連人帶馬,給砸死在嶺下。

小溫侯呂方衝將上來,正碰上白欽。白欽持槍來刺,呂方躲過,一把抓住了白欽的長槍。白欽也就勢抓住了呂方的衣襟。呂方急撇了方天畫戟,騰出手來,又抓了白欽的頭髮。

兩個人相互撕扯起來。此處正是山嶺險峻處,兩個人施展不開,雙雙滾下嶺去,一同兒給攧死在嶺下。

可憐梁山的這兩位兄弟,一個賽過薛仁貴,一個號稱小呂布,都使着方天畫戟,曾因打鬥時方天畫戟攪在一起,被花榮一箭射開,由此相識並結爲金蘭之交。

不曾想,烏龍嶺下,賽仁貴、小呂布都沒能使出薛仁貴、呂布的本領來,戰南軍將領不過,枉死在烏龍嶺下。

嶺東,關勝見嶺上自亂起來,知道是有宋兵自西攻上嶺了,急率衆將,一起殺上嶺來。

石寶見死了景德、白欽,東西兩頭,又有童貫、關勝分別攻上嶺來,看嶺兩邊時,皆高山峻嶺,沒有出路,心裡自量戰童貫、關勝不過,恐被擒獲,再遭羞辱,忙扯了劈風刀,往脖子上一抹,自刎而死。

大刀關勝搶上嶺去,遠遠見石寶自刎而死,急忙驅馬過去,來到石寶屍首前,跳下馬來,一刀割了石寶的頭顱,掛在馬脖子下,帶領得勝之軍,來到嶺東。

嶺東下,關勝見了宋江,跳下馬來,高聲報道:“先鋒哥哥,尊你指令,俺們殺上嶺去,將石寶那廝的狗頭給您斬來了!”

說畢,自馬脖子下取了石寶頭顱,獻給宋先鋒公明。

宋江接過石寶頭顱,捧在手中,看在眼裡,恨在心內,高聲說道:“就是這廝,自持武功高強,違背天時,禍亂東南,斬殺了俺數名兄弟,俺正恨之入骨,天隨人願,終於斬得了這廝狗頭,好告慰死難的弟兄們了!軍士,且將這隻狗頭,拿去餵了狗吧!”說畢,將石寶頭顱扔在了地上。

一兵士趨前,彎腰撿起石寶頭顱,掂在手中,搖擺着,拿着找狗去了。

宋江整備兵馬,又向清溪縣挺進。

這時,副先鋒盧俊義尚在歙州城外的昱嶺關大戰。

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
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