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

在完顏阿骨打召集勃極烈及女真大將們的會議上,完顏阿骨打剛將情況介紹完畢,完顏粘翰便猛然起身,大聲說道:“大皇帝,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古以來,莫過如此。如今,契丹兵馬,兵臨城下,將至壕邊,除了與之大戰外,還能有別的什麼辦法?!況且,我大金將士,皆勇猛之士,人人能征慣戰,怕他契丹作甚?!依我之見,啥都別管,只管迎頭而上,予其重擊,敗其一陣,遼兵必然驚慌,陣腳錯亂,應對失措,不能支撐,那時,我方好乘勝殲之。”

見完顏粘翰搶先發言,完顏撒改恐完顏阿骨打及其他勃極烈見怪,遂斥責完顏粘翰道:“粘罕甚是魯莽!放着其他勃極烈都未說話,你先嚷嚷上了!坐下!且聽其他勃極烈之高見。”

完顏阿骨打見狀,忙說道:“但說無妨!軍事會議嘛,就是要聽聽粘罕他們一班大將的意見。”

完顏謀良虎聞言,站起身來,接上完顏阿骨打的話說道:“大皇帝,以我之見,既是契丹兵分三路而來,我們也當兵分三路予以迎擊。在具體策略上,可先衝擊他的左右軍,待擊垮他左右軍後,三路大軍匯合,夾擊他中軍,如此,必可大獲全勝。”

完顏阿骨打聞言,心中大喜。

起初,完顏吳乞買想的是穩妥,意欲迴避遼軍鋒芒,將女真兵馬撤回到女真境內,並分散之,令遼軍無對象可戰,待遼軍疲憊時,女真兵馬再傾巢而出,予以追擊,以保證女真兵馬進退有據,不受損失。

現在,見完顏粘翰、完顏謀良虎等一班戰將們情緒高漲,皆主張主動出擊,完顏阿骨打似乎也有硬碰硬大戰一場的意思,完顏吳乞買遂不好再堅持自己的意見,以免影響了士氣。於是,在完顏謀良虎發表完意見後,完顏吳乞買也高聲說道:“好!就這樣辦!請大皇帝部署兵力。”

完顏撒改等其他勃極烈見狀,也表示贊成。

當即,完顏阿骨打召開的會議,確定要與遼軍在達魯古城大戰一場。

在具體打法上,完顏阿骨打令完顏粘翰爲右路軍統帥、完顏謀良虎爲先鋒,迎對遼軍左路軍。

令完顏翰本爲左路軍統帥,完顏翰離不爲先鋒,迎對遼軍右路軍。

完顏阿骨打自率中軍,以完顏婁室、完顏撻賴爲正副先鋒,迎對遼軍中軍。

部署完畢,完顏阿骨打率諸勃極烈及衆將出了大帳,登臨高處,觀察遼軍陣勢。

站在高處的完顏阿骨打,放眼望去,見遼軍雖多,但陣散情怯,似無鬥志,便轉首對完顏粘翰說道:“粘罕,你來看看,遼軍陣勢散亂,遼兵心不專一且情有所怯,似無鬥志,我軍戰敗遼軍,應是必然,不足爲慮。”

完顏粘翰聞言,擡眼望去,果見如此,信心倍增。

完顏粘翰高聲答道:“大皇帝放心,我統率右路之軍,一鼓作氣,猛衝猛打,定將衝破遼軍左路軍,令其無法配合其他方面的遼軍。”

完顏阿骨打聞言,高聲叫道:“好!”隨即便安排完顏粘翰、完顏翰本等人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出擊。

隨後,完顏阿骨打率領諸勃極烈及衆將返回中軍大帳,商議其他事宜。

此時,遼軍已抵達達魯古城。

抵達達魯古城的遼軍,並未想與女真大戰一場,故此,在達魯古城外,遼軍胡亂擺成了陣勢。

然後,遼軍都統耶律斡裡朵便派大將僧家奴,前往金營,想以強大的兵力做後盾,逼迫完顏阿骨打議和。

僧家奴受令,騎着一匹黃鬃馬,望金營奔馳而來。

僧家奴來到金營前,高聲叫道:“女真兵士聽着,俺乃朝廷特使僧家奴,前來面見你家統帥完顏阿骨打,你等速速報將進去,不得有誤!”

金營大門前,幾個兵士衝將過來,將僧家奴拉下馬來。

僧家奴忙道:“你等兵士!莫要無禮!俺是朝廷特使,特來面見你家統帥,快快報將進去!”

幾個兵士一邊控制住僧家奴,一邊將情況傳報了進去。

正在中軍大帳中議事的完顏阿骨打得報,下令將遼軍特使帶將進來。

金兵遂將僧家奴帶至完顏阿骨打中軍大帳。

僧家奴進入金營中軍大帳,衝完顏阿骨打一拜,然後說道:“你便是金帝?”

坐在正位上的完顏阿骨打,打量了僧家奴一番,點頭答道:“對,俺便是金帝!你有甚說的?只管說來。”

僧家奴又衝完顏阿骨打一拜,通報道:“俺乃朝廷特使僧家奴。”

完顏阿骨打點了點頭。

僧家奴續說道:“金帝且聽。受朝廷賜令,大將耶律斡裡朵統兵三十萬,前來征剿女真。天子念在女真身處邊寒,一向不易,很是理解。然女真作爲大遼藩屬,自行建國,實屬大逆不道;故此,朝廷大軍此番前來,便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朝廷旨意,立即宣佈撤銷大金,解散軍隊,則朝廷一如既往,對女真多加宣慰;如若不然,大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到時悔之晚矣。假若金帝就此罷兵,不與朝廷做對,以往所有不是,一筆勾銷,不再追究。金帝以爲如何?”

僧家奴的用意,完顏阿骨打一眼就看穿了。既是朝廷派出三十萬大軍前來征剿;既是朝廷已經知道俺女真人建立大金國了;既是朝廷軍隊如此厲害,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那麼,直接開打就是了,還派你來給俺女真人傳什麼話?顯然遼國朝廷也是心虛,並沒有必戰及必勝的把握,故此纔派你來恐嚇俺,想讓俺退兵,向朝廷俯首稱臣,你們兵不血刃地就解決問題。哪有這好的事情?!

有了這個基本判斷,完顏阿骨打心裡更加看不起遼軍了,對遼軍沒有一點點恐懼心理。

當時,完顏阿骨打聽了僧家奴的一番話後,勃然大怒,站起身來,責罵僧家奴道:“來使甚是無理!你家天祚帝,昏庸無能,專橫霸道,出爾反爾,既讓俺們女真人征討阿疏,他自己卻袒護女真叛徒阿疏,且保護了起來,這是甚的道理?你國若要我們撤銷大金,解散軍隊,不與你國作對,也不是不可,你國只需答應一個條件即可,立即將阿疏交還與我;否則,雙方只有一戰,別無選擇。”

阿疏乃一個小小的人物,不可能因爲一個小小的人物,便撤銷大金,解散兵馬,不與遼國朝廷做對。完顏阿骨打乃之所以如此說,是故意拿歸還阿疏這樣一件小事情來激怒僧家奴,激怒遼國朝廷。想那阿疏的事情都過去二十年了,現在阿疏活着沒有都不知道,遼國朝廷從哪裡歸還個阿疏來?故此,完顏阿骨打以歸還阿疏來說事。

僧家奴聞言道:“金帝且聽。當初讓你們征討阿疏,的確是朝廷詔令;然阿疏已親臨朝廷,認罪悔過,朝廷已赦免了他的罪,且被朝廷保護,朝廷如何能出爾反爾,再將阿疏交還於你們?若朝廷將阿疏交回給你們,朝廷豈不是毫無信用,鼓勵背叛了?”

完顏阿骨打見說,怒道:“一派胡言!阿疏阻斷鷹路,乃朝廷判臣。朝廷指派完顏部落征討,完顏部落損兵折將,好不容易打敗阿疏,朝廷卻將他自己委派征討且已打敗的對象保護起來,這是甚的道理?天底下還有如此道理?你甚話也別說了,你國要麼立即交還阿疏,要麼準備大戰,我軍將在即刻間,展開進攻。”

僧家奴見恐嚇不住完顏阿骨打,遂放低了聲調,說道:“如此不好吧?女真原本是我國藩屬,現今自立爲國,已是大逆不道,我國朝廷尚且主張議和,你們反到步步緊逼,這是什麼道理?”

僧家奴的讓步,暴露出遼軍外強中乾的本性。

完顏阿骨打底氣更足,大聲吼道:“你要的什麼道理?!兩軍對陣,實力就是道理。既是你遼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那好,開戰就是!俺女真人與你契丹,沒有什麼道理跟你可講!實話告你,我本該割了你的狗頭!念在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慣例,俺且放你回去,看俺如何在戰場上再斬你的狗頭。還不快滾?!”

僧家奴被責,狼狽出帳,歸還本陣,將上述情況,報告給都統耶律斡裡朵。

耶律斡裡朵聞報也大怒,衝衆將軍說道:“女真人甚是無理!本都統統兵三十萬大軍來征討他,他卻要俺交回阿疏,難不成三十萬大軍之威力,不頂一個阿疏?!既是如此,沒甚說的,且先打他一下,好讓他害怕了,再去與他交涉。”

隨即,耶律斡裡朵命令開戰,遼軍陣中擂響戰鼓,戰隊整列出戰。

完顏阿骨打統率諸勃極烈及女真將軍,復出中軍大帳,站於高阜上,排兵佈陣。

高阜上,完顏阿骨打瞭望了一陣,令騎兵先行出動,衝擊遼軍。女真起兵受令,衝向遼軍中軍。完顏阿骨打又令完顏粘翰、完顏謀良虎率右路軍出動,急攻遼軍左軍。

遼國左軍先鋒乃是大將蕭德光,使用一對大錘,重約三百餘斤,有萬夫不當之勇。此刻,在蕭德光統率下,遼軍左軍正向完顏阿骨打的中軍包抄上來。

金國右路軍在完顏粘翰、完顏謀良虎帶領下,迎着遼軍左軍衝殺過去。完顏粘翰、完顏謀良虎一馬當先,率先衝入遼國左軍,正與遼國左軍先鋒蕭德光相遇。

“呔!”完顏粘翰大喝一聲,喊道:“俺乃大金右路軍先鋒粘罕,你乃何人?速拿命來!”完顏粘翰高聲喊着,便殺將過來。猛然間,完顏粘翰身後衝過一將,大聲喊道:“統帥且住,看我斬殺這廝!”

完顏粘翰側頭一看,乃是女真大將完顏圖爾。那完顏圖爾使一把大刀,早已呼叫着衝向蕭德光。蕭德光與完顏圖爾迎頭相遇。蕭德光舉起錘來,往完顏圖爾兜頭打去。完顏圖爾側身閃過,揮刀去砍蕭德光。雙方大戰五回合,不分勝敗。

完顏粘翰早已不耐煩,揮起手中的大刀,高聲命令道:“女真兒郎們!殺啊!”

金國兵卒皆爲善戰之人,甚是勇猛,隨着完顏粘翰的喊殺聲,衝入遼軍陣中,一陣砍殺。

遼國左軍被女真人猛地一衝殺,頓時亂了起來,遼兵不謀廝殺,反倒四處奔逃起來。

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章 引子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一章 引子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
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章 引子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一章 引子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