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

大戰即將開始的當天夜裡,遼國征剿女真的元帥、先鋒官蕭嗣先,一點也沒把女真人當回事,對對方可能發起的攻擊女毫無防範,反倒是像平日裡一樣,放展了身子,準備悶頭睡大覺。

那蕭嗣先年紀輕輕,從未帶過兵,也未打過仗,根本不知道戰事險惡。蕭嗣先自認爲女真人無非是小打小鬧,輕易就可以平定,而姐夫之所以派他統率大軍來征剿女真,無非是要把這個立功的機會給了他而已。

作爲副先鋒的蕭兀納,久經沙場,深知戰事的重要,他恐女真人趁夜前來劫營,又見蕭嗣先輕率大意,心有不安,故此親自到蕭嗣先處,提醒蕭嗣先安排兵馬,以防女真兵馬劫營。蕭嗣先不以爲是,輕描淡寫地將蕭兀納打發走了,他自己便也上了牀,安穩地睡覺了。

這一夜,經過長途跋涉的遼軍也像他們的主將蕭嗣先一樣,早早上了行軍牀,都睡得像死了一般,對女真人可能回來偷營毫無防備。

只有副先鋒蕭兀納心中憂慮,未曾睡安穩。

再說那完顏阿骨打,對女真士兵進行了一番鼓動後,便帶着完顏部落二千餘名女真兵士,連夜奔襲,於拂曉前,來到了鴨子河畔。

鴨子河對面,便是遼軍的大營,裡面靜悄悄的,毫無防備。

完顏阿骨打揮動手中金柄開山斧,衝身邊的兵士們命令道:“女真的勇士們,過河!”

女真族完顏部落的的鐵騎便踩着堅冰,悄然過了鴨子河。

過了河後,遼軍兵營便在眼前,完顏阿骨打又揮動金兵開山斧,大聲喝道:“女真的勇士們,殺將進去!”

頓時,女真人鐵騎錚錚,大聲呼喊着“殺呀!”便衝殺進了遼軍大營。

遼軍大營中,勤快的已經在起了牀,懶惰的尚在昏睡中。

忽然而起的嘶鳴聲及喊殺聲,驚得蕭兀納從牀上跳了下來。蕭兀鈉順手拿了長槍,揹着青釭劍,便竄出大帳,已見女真人潮水般殺將過來。

那遼軍毫無防備,被女真人猛地一衝,又接連殺死無數,頓時像驚弓之鳥,四下逃竄。

蕭兀納跳上一個土臺,大聲喊道:“鎮靜!鎮靜!不要亂跑!”

蕭兀納想穩住軍心,重新組織起兵馬來,然而,此時的遼兵已經被女真兵馬殺得驚恐萬分,各自顧命了,誰還聽蕭兀納的命令。

這時間,幾支利箭同時飛向蕭兀納。

那是女真人見蕭兀納是個官,還站到土臺上喊話去了,便張弓射箭,要射死蕭兀納。

蕭兀納用槍撥落了飛箭。

看着驚慌亂跑的遼軍,蕭兀納無奈,只得躍身馬上,挺槍廝殺,搶路而出。

蕭嗣先也於昏睡中驚醒,跳起身來,顧不得許多,也趁亂逃跑了。

蕭嗣先、蕭兀納所帶一萬兵馬,死傷一半,剩餘一半一鬨而散,各自逃奔,也不知逃往何處去了。

蕭嗣先、蕭兀納萬般無奈,只好逃回上京,到天祚帝面前領罪。

天祚帝得知情況,大怒,氣急敗壞地罵道:“拙!從京師出發前,朕給了你倆一萬人馬,怎地現在只你倆結伴回來了,朕的那一萬兵馬呢?”

耶律延禧越罵越氣,高聲吼道:“來人!將蕭嗣先、蕭兀納推出大殿,斬首示衆。”

隨即,衝進十餘名近衛親兵來,擰了蕭嗣先、蕭兀納的胳膊,就往外推。

大殿中分兩排站立的大臣,誰不知道蕭嗣先乃耶律延禧的小舅子?!那貨的德性誰不知道呀!本來就不是統兵打仗的料嘛,就是因爲你耶律延禧私慾熏天,想要讓小舅子立功哩,想提拔小舅子做大官哩,才任命小舅子爲遼軍征剿女真的元帥兼先鋒官的,結果把一萬兵馬給損失了吧!現在,倒連累着老將蕭兀鈉也跟着上受罰呢!

衆大臣眼睜睜地看着耶律延禧發火,幸災樂禍地希望耶律延禧在氣頭上把蕭嗣先給殺了,這未嘗不是好事;只可惜連累了賢臣蕭兀納,這使得衆大臣們心有不捨。

衆大臣心中矛盾重重,若進言請求耶律延禧赦免蕭兀納,自然也把蕭嗣先給解救了;若不進言,眼看着滿朝就這麼一位文武全能的將才,便要被耶律延禧給殺了。

見近衛親兵擰了蕭嗣先、蕭兀納二人,正往殿外推去,其他大臣皆沉默不言,無所表示,從旁邊大臣班列中,急趨而出一位大臣來,張開雙臂,攔住近衛親兵,喊道:“且慢!俺有話啓奏聖上。”

趨出班列的這位大臣乃蕭嗣先的哥哥蕭奉先。

那蕭奉先急趨出列,攔住了近衛親兵,轉身向對天祚帝參拜,繼而連聲說道:“聖上息怒!聖上息怒!蕭嗣先、蕭兀納這二人,萬萬殺不得。”

天祚帝正在氣頭上,見蕭奉先出班進奏,遂大聲斥責道:“一派胡言!蕭嗣先、蕭兀納敗軍之將,依律當斬,怎地就萬萬殺不得了?!今天朕就是要殺了蕭嗣先、蕭兀納二人,以示懲戒。朕倒要看看這個蕭嗣先、蕭兀納殺得殺不得?!”天柞帝斥責完蕭奉先,衝着親兵衛士喊道:“推出去!將蕭嗣先、蕭兀鈉斬首示衆!”

十多名近衛親兵聞令,執了蕭奉先、蕭兀鈉,邊往外推。

蕭奉先哪能看着自己的弟弟被殺了,便對推搡蕭奉先、蕭兀鈉的近衛親兵說道:“且慢!且慢!待俺再向聖上請奏。”

近衛親兵一來是見國舅爺發話了,二來是素知耶律延禧的爲人,知道耶律延禧乃是個沒主意之人,隨時會改變自己的主張。

親兵近衛們心想,蕭嗣先是聖上的小舅子,現在聖上在氣頭上,讓俺們把他小舅子推出去斬首示衆,別等俺們把聖上小舅子推出去斬首了,過會兒聖上又後悔了,問俺們要他的小舅子,俺們可沒處再給他找個小舅子去!若是俺們給聖上找不來個小舅子,聖上讓小的們給他小舅子償命,豈不是冤死!

故此,近衛親兵見蕭奉先再次阻攔,遂執着蕭奉先、蕭兀鈉不動,眼睜睜地看着蕭奉先及耶律延禧,等待着耶律延禧在聞聽蕭奉先請奏後的旨令。

只見蕭奉先又王耶律延禧一拜,然後巧舌如簧地說道:“聖上,殺蕭嗣先、蕭兀納容易,只管推出去殺了就是,然而,要對付散逃了的軍士們不容易。聖上試想,那幫東征潰敗了的軍士們,戴罪逃亡,所到之處四處搶劫,危害甚大;目今,若不免了他們的罪,以收攏人心,反倒先殺了他們的元帥兼先鋒及副先鋒,恐那幫逃亡軍會更加絕望,因此結夥爲盜,成爲隱患,到時候,外有女真,內有兵患,事情就難辦了。”

這奸臣佞臣的蕭奉先,還是有一些水平的,他知道如何應對盛怒之下的耶律延禧,知道此刻耶律延禧的短處在哪裡,只需輕輕一點,立馬就能讓耶律延禧改變主意。果然,蕭奉先一席話,說得怒火萬丈的耶律延禧怔住了。

耶律延禧惱羞成怒,怒視着蕭奉先,厲聲問道:“既是如你所說,這蕭嗣先、蕭兀納萬萬殺不得,那你告訴朕,究竟該當如何?”

蕭奉先望上一拜,不急不躁地說道:“聖上,以臣之見,不如悉數免了他們的罪責,責令他們各自歸隊,戴罪圖功,這樣,既解決了潰敗散兵問題,又給了蕭嗣先、蕭兀納戴罪立功的機會。聖上,畢竟大敵當前,不可自斬大將,自廢武功。”

耶律延禧聞言,怒氣慢慢消了,心裡暗道:蕭奉先說的也是,不如就按蕭奉先的說法辦吧。

於是,耶律延禧對執着蕭嗣先、蕭兀納的親兵近衛們說道:“且先放了這二人,待朕慢慢理會。”

近衛親兵們聞令,趕忙放了蕭嗣先、蕭兀納,隨後退往殿外。退到殿外的近衛親兵們面面相覷,心裡暗幸道:幸好俺們沒將蕭奉先、蕭兀納拉出去斬了首,要不然,這會兒聖上向我們要這倆人呢!俺們上哪裡給聖上再交回着二人!

被近衛親兵們放開的蕭嗣先、蕭兀納望耶律延禧一拜,高聲說道:“謝聖上不殺之恩。”

耶律延禧瞪着蕭嗣先、蕭兀納說道:“你二人死罪免過,活罪不饒!免去蕭嗣先征剿女真元帥兼先鋒官職務,免去蕭兀納寧邊州刺史、征剿女真副先鋒職務,將你二人發配軍中,戴罪立功。”

蕭嗣先、蕭兀納再次向耶律延禧參拜致謝。

衆大臣早已料定會是如此一個結果,遂齊聲奏道:“聖上英明!”

遼國朝廷這邊的情況先放下,再說說完顏阿骨打那邊的情況。

完顏阿骨打統率女真兵馬,打破了遼軍鴨子河大營,斬殺遼軍兵士無數,一路追趕下來,又先後攻破了遼國賓州、祥州、鹹州三地。女真兵馬氣勢大振。

完顏阿骨打得勝的消息,隨即傳到女真各部落,女真人頓時羣情激奮,各部落首領紛紛派人前來道賀,各部落屬民也成羣結隊地來投奔完顏阿骨打。

完顏撒改得知這一情況,不顧年紀老邁,也親臨前線,一來是爲完顏阿骨打道賀,二來是勸完顏阿骨打稱帝立國。

完顏吳乞買、完顏辭不失等元老也紛紛勸進,完顏阿骨打仍舊覺得稱帝建國的時機尚不成熟,堅持不肯稱帝。

隨後,完顏撒改又讓完顏離合懣、完顏蒲家奴等人繼續勸進,以期造成衆心所向的景象。完顏離合懣、完顏蒲家奴遵令,遂也勸諫完顏阿骨打稱帝。完顏阿骨打還是不肯稱帝。

這時候,完顏粘翰說話了。

完顏粘翰雖是完顏阿骨打的侄子,年齡上卻不比完顏阿骨打小多少;況且,完顏粘翰能征慣戰,又是女真的一員虎將,在女真將士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除此之外,完顏粘翰乃是完顏撒改的兒子,代表着完顏家族的另一派勢力,完顏粘翰說話,分量自然比別人大。

其實,完顏阿骨打之所以不冒然答應稱帝,就是在等完顏粘翰的意見;結果完顏粘翰一番話說了出來,也正說到了點子上。

當時,當着大傢伙的面,完顏粘翰猛然站起身來,對完顏阿骨打說道:“二叔,非是我隨大流,硬要勸你進皇帝位,實乃這是一種必須,而且現在稱帝,實際也是最佳的時候。爲什麼呢?一來我們連續取得了對遼作戰的勝利,士氣高漲;二來二叔要是不稱帝建國,大家就沒了主心骨了,人心散了怎麼辦?二叔你想想,大傢伙跟着你反遼,是爲了啥?既是我們不建國,你也不稱帝,大傢伙還跟着你幹什麼?畢竟大傢伙都想有一番前程嘛!”

完顏粘翰一番話說得義正辭嚴,說到了其他人的心坎上,也說到了完顏阿骨打的心坎上。

既是這麼個情況,大家又一致推薦自己稱帝,特別是完顏撒改一系鼎力支持,自己有什麼理由不稱帝呢?

完顏阿骨打見完顏粘翰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自然再沒什麼好說的了,當即答應建國稱帝。

公元1115年正月,大金正式建國,完顏阿骨打進皇帝位,是爲金太祖,年號收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
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