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

當時,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帶着隨從們在打獵,正在等着隨從們將野鹿、山羊等趕到他藏身處,好射幾隻野鹿山羊,卻見蕭兀鈉策馬奔來。

關於女真起兵,攻打寧邊州城,蕭兀納派蕭道羌報信,請求馳援的情況,耶律延禧是知道的。根據蕭道羌奏報,天柞帝耶律延禧已派渤海軍主將合訥統率三千兵馬馳援寧邊州。

得到奏報的耶律延禧,根本沒把女真人起事當回事,他以爲渤海軍主將合訥統率三千兵馬去馳援蕭兀鈉,女真人見朝廷軍隊到來,便成鳥獸狀了,不知會逃到哪兒去呢!故此,在賜令渤海軍主將合訥率兵救援寧邊州後,耶律延禧仍舊像往常一樣,帶着隨從,心安理得地去打獵了。

正在等待山羊野鹿的耶律延禧,沒有等來山羊野鹿,卻等來了被困寧邊州城的蕭兀納。

耶律延禧猛然見蕭兀鈉來到獵場,以爲女真人被打退了,蕭兀鈉來奏報情況來了,心中大喜。

此時,蕭兀鈉已策馬來到天柞帝藏身不遠處。耶律延禧趕忙收了弓箭,下了馬,從叢林中跳將出來,衝蕭兀納招手。

騎在馬上的蕭兀納看見耶律延禧在招手,使勁打了下馬屁股,衝耶律延禧策馬跑將過來。

蕭兀納策馬來到耶律延禧跟前,跳下馬來,跪於地上,給耶律延禧行了君臣禮,哭訴道:“聖上啊!女真造反,奪了寧江州,活擒了藥師奴,氣焰極爲囂張,聖上你再不能整日裡遊畋圍獵了,當早圖女真爲上,否則後患無窮。”軍耶律延禧聞奏,吃了一大驚。他以爲合訥率兵去馳援寧邊州,打退女真人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如今卻如何讓女真人奪了寧邊州城隍?耶律延禧慌忙問道:“既是寧江州被奪,你是如何出來的?渤海軍主將合訥未統兵去援?”

蕭兀納聞言,將寧邊州如何失守及路遇渤海軍合訥援軍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耶律延禧做了稟報。

天祚帝聽後,已經從驚慌中回過神來,又顯得漫不經心起來。耶律延禧神態輕鬆地對蕭兀納說道:“卿能得脫,便是幸事。至於女真造反,卿不必過慮。想那女真人,乃是蠻族,人煙稀少,他造甚的反?他憑甚造反?!俺大遼是什麼?是草原雄鷹,不敗之國,連南朝對朕都趨炎討好,把他女真區區數萬人,算個甚?!他還敢造朕的反,你只管放了寬心,看朕如何征剿他。”

蕭兀納素知耶律延禧的秉性,爲人盲目自大,驕橫暴躁,做事孟浪。蕭兀納見耶律延禧如此漫不經心,心裡便擔憂,恐耶律延禧要誤事。

蕭兀納心中甚是不安,暗道:你當現在的大遼還是景宗和蕭後時代,國力強盛,不可戰勝?現在的大遼,已被你糟蹋的差不多了,只恐事情未必像你想得那樣,大軍一發,摧枯拉朽,打得女真潰不成軍。

蕭兀納有如此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因爲他剛剛跟女真打了一仗,女真的戰鬥力如何,他是知道的。再想想本朝,雖然號稱是大遼,其實已經是大而不強了。

自從蕭太后與宋真宗澶州之盟後,遼國已經一百一十年沒有戰事了,戰鬥力早已不如往前,現在的情況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曾經的那支虎狼之師早已不復存在,將士們的刀劍也早已生滿了斑斑鏽跡。即使是軍人,也不識兵法了。

可見戰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即使是百年和平,也不應放鬆了部隊建設。

現在,天祚帝仍陶醉在蕭太后時遼國強大而不可戰勝的神話之中,認爲大軍一發,征剿和消滅女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足爲慮。

聽完蕭兀納彙報的情況,又安撫了蕭兀納一番,耶律延禧便停止了遊獵,帶着蕭兀納及一幫隨從,返回上京臨潢府,部署討伐女真事宜。

耶律延禧任蕭嗣先爲先鋒,率一萬兵馬,前往寧江州,討伐女真。

蕭嗣先乃蕭奉先之弟,其姐蕭奪裡懶乃耶律延禧皇后。平時的時候,耶律延禧也喜歡蕭嗣先。現在,耶律延禧認爲此番剿滅女真叛亂,乃易如反掌之事,故此把這個立功的機會,給了小舅子蕭嗣先,讓他率兵出征,好立了軍功,然後名正言順地大力提拔使用。

蕭兀納剛剛敗於完顏阿骨打,正欲復仇,便請纓前往,情願任蕭嗣先副將。

耶律延禧心想,如此也好,有老將蕭兀納幫襯,蕭嗣先就更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了!這樣一想,耶律延禧遂令蕭兀納也隨同前往,充任副先鋒。

蕭嗣先、蕭兀納遂點齊一萬兵馬,向東北方向進發,去征討完顏阿骨打。

蕭嗣先、蕭兀納實際帶領的兵馬不過一萬而已,但爲了震懾女真,對外號稱是十萬。行進途中,蕭嗣先令兵士多打彩旗,來回策馬奔馳,造成浩浩蕩蕩之勢。

遼軍一路向東北挺進,不一日,來到了鴨子河邊,駐紮了下來。

鴨子河對岸,便是女真人的地方。

蕭嗣先打算第二日便由此過江,進攻女真兵,一舉消滅完顏阿骨打。

遼國朝廷派十萬大軍,由蕭嗣先爲元帥兼正先鋒,蕭兀納爲副先鋒,前來征剿女真的消息,完顏阿骨打也獲悉了,他隨即派出偵查人員,去偵查遼軍的虛實。

女真的偵查人員遂以難民的身份,偷渡過鬆花江,來到鴨子河畔,刺探軍情,得知遼軍實際人馬並非十萬,而是一萬。

女真的偵查人員隨即返回,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完顏阿骨打。

既使是一萬人馬,也不是個小數字,因爲這個時候,完顏阿骨打的全部人馬,也才只有不到五千人。

面對敵強我弱的對陣態勢,完顏阿骨打陷入沉思之中。

完顏阿骨打心想,以自己不到五千人的兵力,要打敗遼國一萬人的騎兵,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下子打亂他的陣腳,使其陷入混亂之中,才能逞女真人之勇,趁勢而取得勝利;若是兩軍擺成陣列,正兒八經地打陣地戰,遼人勢衆,要想取勝就困難了。

完顏阿骨打進一步思索起具體戰術來。完顏阿骨打覺得,遼軍長途跋涉,人馬疲乏,今夜必然駐軍休整,好攢足精神,於明日發起進攻。

完顏阿骨打心想,既然是這麼個情況,我不給他休整的時間,我連夜奔襲,於明日拂曉前,攻入遼軍陣營,趁其尚在睡夢之中,打他個措手不及,打得他不敢小覷俺女真人,俺乘機鼓舞士氣,再與他爭鬥,奪他江山社稷。

想好後,完顏阿骨打隨即傳令,讓本部人馬全部集結於帳下。

當時,正值寒冬,天上彤雲密佈,朔風正勁,天地間一派蕭殺之氣。

完顏阿骨打本部人馬得令趕來,一個個凍得哆哆嗦嗦,立於燈籠之下,皆面有怨色。再加上這些人已經聽到消息,那遼國大軍乃是十萬之衆,以我們區區幾千人去和十萬人馬打仗,這不是自投羅網,自找失敗嘛,因此人人惶恐,心神難定。

完顏阿骨打也看出衆人心態,好在他本人就是薩滿,也就是漢人的巫師出身,而女真人又最信薩滿教夢卜之說。故此,完顏阿骨打便進入神魂顛倒之中,彷彿有神附體一般,神神秘秘地說道:“神主暗示與我,說女真人將從此稱雄於世,當今之策,必連夜起兵,直撲遼兵之陣,將大獲全勝,否則必有滅頂之災,財物將會被搶奪,女人也會爲他人所有。”

女真人聽到此乃神的指使,加之害怕財物和女人被他人搶奪,一時又羣情振奮起來。

見本部人馬被鼓動起來後,完顏阿骨打渾身抖動,又於神魂附體中恢復了常態,面對本部兵馬大聲說道:“既然神已暗示,必將保佑我們女真人,現在我就帶你們去奔襲遼人,搶奪他們的人畜、車馬、兵甲,他們所有的東西都就是我們的了。”

完顏阿骨打本部人馬齊聲叫好。

當即,完顏阿骨打便率領着本部二千餘鐵騎,乘風踏雪,連夜奔襲,向鴨子河南岸趕去。

再說鴨子河南岸遼軍營地,蕭兀納立於大帳之外,見大風驟起,寒風獵獵,塵埃蔽天,濃霧瀰漫,陰氣沉沉,心中不安,恐女真人連夜來襲。

蕭兀納有了這個預感,便走入中軍大帳,對即將要睡的蕭嗣先說道:“元帥,據我觀天象,陰氣太重,恐非好的兆頭,當防女真人前來偷營。”

蕭嗣先聞言笑道:“老前輩你過慮了。想我大軍,號稱十萬,浩浩蕩蕩,旌旗蔽日,嚇都能把女真給嚇死了,他們還敢來偷營?這會兒,那女真人早已成了驚弓之鳥,都不知逃竄到哪兒去了,明日裡俺還得費神費力將他好一陣尋找呢。老前輩,你放心吧,只管安穩睡覺去,待明日天亮,我們就發兵過河,圍剿女真人,他們就是跑到天邊,也要擒獲了他們,好爲老前輩報寧邊州之仇。”

蕭兀納乃兩朝元老,蕭嗣先還算是尊重,故此好言相勸,讓蕭兀納只管安心歇息去。

蕭兀納憂心忡忡地回到自己的大帳中,心事重重,久久不能入眠。

蕭兀納心想,蕭嗣先乃耶律延禧的小舅子,正受寵信呢。關鍵是,蕭嗣先從來也沒帶過兵打過仗,充其量就是在圍場中射殺過幾只鹿,面對兇猛好戰的女真人,於大戰前夕,如此輕率,恐非禍事。然而,蕭兀納又想到,自己雖然是兩朝老臣,乃蕭嗣先前輩,但他是主帥,俺是副帥,再加上俺剛在寧邊州輸了一場,現在也不好和他硬抗,也只能聽他的了。

這樣一來,蕭兀納也無奈,只是在心中祈禱,祈禱那女真人千萬別半夜三更來劫寨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三章 女皇碩貞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三章 女皇碩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