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

賈世忠問王進道:“王將軍隨童貫那廝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

王進道:“義士有所不知。朝廷大軍北上伐遼,進至白溝,與契丹兵馬相遇,兩軍大戰,結果朝廷兵馬敗北,童貫接聖上旨令,回京覆命,俺護送那廝回京。”

“朝廷的兵馬敗了?!朝廷的兵馬怎麼能敗?”

“兩軍對陣,童貫下令不得妄殺,朝廷兵馬多有顧忌,故此敗了。”

“兩軍對陣,焉有妄殺之說?那還打什麼仗呀!”

“是呀!俺家經略相公差點被遼將所殺,結果,戰情分析會上,俺家經略相公反成濫殺無辜了,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所以,俺不護送童貫那廝回京,俺要尋俺家經略相公去。”

通過和王進一番交談,賈世忠心裡明白了,朝廷大軍去討伐契丹,結果沒有取勝,作爲主帥的童貫被聖上召回京師去了,現在前線已經羣龍無首了,估計也打不了什麼仗了。

這個情況,對賈世忠來講,這是個新情況。賈世忠進一步問道:“王將軍,朝廷北上伐遼共發了多少兵馬?”

王進答道:“二十餘萬。”

“二十餘萬?!”金霞驚訝地說道:“二十餘萬兵馬,說敗就敗了?這仗怎麼打的?”

“怎麼打的?”王進反問一句後,說道:“就是童貫那廝瞎指揮唄!”

賈世忠見說,問道:“王將軍將去何處?”

王進道:“去雄州。俺去找俺家老種經略相公。”

說着,王進雙手抱拳,衝賈世忠、金霞一拜,高聲說道:“青山不老,江湖再見。二位,就此別過。”

賈世忠、金霞也抱拳還禮。

還禮畢,賈世忠道:“王將軍要去只管去,只是兄弟俺還有句話要說與將軍,王將軍切記。”

王進點頭道:“義士請講。”

賈世忠道:“俺叫賈仁,字世忠,現居幽州南郊,以務農及販馬爲生。目今,宋遼大戰,鹿死誰手,尚且難說。王將軍將來假若有事,可來幽州南郊找俺,畢竟多條朋友多條道。另外,王將軍假如有緊急情況,也可去大名府大禹山中,找燕青燕小乙。”

“燕青燕小乙?”王進問道:“可是水泊梁山上應天巧星的燕青燕小乙?”

賈世忠答道:“正是。”

王進大喜,說道:“如此甚好!不滿賈兄說,俺徒弟九紋龍史大郎史進,也在梁山入夥,前不久征剿方臘時,戰死了,若不然,俺便去尋俺徒弟史大郎去了。”

金霞聞言,臉上有了怒氣。

賈世忠見狀,趕忙說道:“王將軍,就此別過,我們走了。”

說畢,又衝王進一拜,然後拉轉馬頭,跳上馬去,和金霞一道,策馬離去。

望着遠去的賈世忠、金霞,王進癡呆呆地站立了一會兒,只見塵土飛揚,已不見了賈世忠、金霞的身影,遂也騎上馬去,策馬向雄州而去。

賈世忠、金霞騎在馬上疾馳。

金霞高聲問賈世忠道:“史大郎乃宋江一黨,是我的大敵,王進既是史大郎師傅,可見也不是好人。”

賈世忠高聲答道:“金霞你不知道,王進武藝高強,非是你我二人可以殺了的。再說了,咱們截擊童貫,王進從中幫忙,放我們逃走,應該是好人。”

“他徒弟是壞人。”

“那是他徒弟的事。他徒弟不是已經死了嘛!”

“死了也不解我的恨!”

“那你就恨着吧!”

賈世忠打馬疾馳。金霞也打馬急追。

賈世忠、金霞策馬疾馳,約一個多時辰,趕上了也策馬疾馳的銀芝、鉄霞二人。

正在前面策馬疾馳的銀芝,見後面兩匹馬追來,不知是甚人,遂對鐵霞說道:“鐵霞,後面有人追來了,準備應對。”鐵霞答道:“是!二公主。”兩人抽出鐵劍,策馬疾馳,準備在後面的人追上來時廝殺。

後面追着的人漸近時,銀芝、鐵霞認出來了,是賈世忠和金霞趕來了,於是忙拉停馬。

賈世忠、金霞策馬來到銀芝、鐵霞跟前,猛地拉停了馬。

銀芝急問道:“少莊主,情況如何?”

賈世忠見問,搖了搖頭說道:“銀芝,童貫有大將及兵士護衛,俺和金霞衝進中軍,截殺童貫,被其手下大將攔住,未能殺了童貫那廝。”

金霞也接嘴說道:“童貫那廝的兩員大將,一個叫劉光世,一個叫王進,好生了得,我和少莊主殺他們不過,幸好……”

“幸好怎的?”銀芝忙問。

賈世忠接嘴答道:“那王進乃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武功好生了得,幸好他也厭惡童貫,故此暗中保護俺和金霞,俺和金霞方纔突圍而來。”

銀芝聞言,說道:“既是如此,那王進呢?”

金霞嘴快,答道:“去雄州了,去找老種經略相公去了。”

銀芝聞言又問道:“老種經略相公是誰?”

賈世忠道:“王進的上司吧,現在雄州,準備和契丹打仗呢。”

銀芝道:“若是帶了王進來多好,正好讓他去殺雲壁。”

金霞心想,王進的徒弟在梁山入夥,在與俺國交戰時,戰死了,他能幫俺們去殺雲壁?顯然不可能嘛!金霞正準備說這個情況,賈世忠早於金霞說道:“銀芝,俺給王將軍留話了,將來萬一有事,可來幽州南郊找俺,或是去大禹山找燕青燕小乙。銀芝,只要有緣,或許還會見面的。”

銀芝見說,再未言語。

隨後,幾個人一道,往幽州南郊去了。

再說童貫、蔡攸二人,剛被賈世忠、金霞二人截殺,吃了一驚,見劉光世、王進兩將去追殺兩個刺客,遂放下心來,等着王進、劉光世兩人回來,好問問具體情況。

童貫、蔡攸等了一會兒,見劉光世回來了。

劉光世策馬來到童貫、蔡攸馬前,跳下馬來,跪拜在地,高聲稟報道:“報樞密使、監軍大人,末將追趕刺客而去,那刺客落荒而逃,末將未能追上,特稟告樞密使、監軍大人。”

童貫忙問:“王進呢?”

劉光世答道:“王進一直追趕刺客去了。末將恐刺客實施調虎離山之計,擔憂樞密使及監軍大人安全,故此不再追趕,策馬回來,保護樞密使和監軍大人。”

“好!好!”童貫和蔡攸均點着頭答道。

童貫、蔡攸及一千餘名兵馬,又等了一會兒,仍不見王進回來。

蔡攸對童貫說道:“童樞密,咱們先走吧,若王進追不上刺客,自然隨後趕來了。”

“好!”童貫答道:“咱們走!”

童貫、蔡攸及一千餘名兵馬起行,往汴京而去。

路途上,蔡攸對童貫說道:“童樞密,此番對遼作戰,未能達到戰略目的,聖上面前,不好交代。”

童貫騎在馬上,一言不發,沉思着。

一會兒,蔡攸又道:“童樞密,回京後覲見聖上時,當如何稟報戰役情況?”

童貫轉首望着蔡攸,問道:“以蔡監軍之見,當如何稟報?”

蔡攸道:“如何稟告?責任自然是全推到他種師道身上了。”

“如何個推法?蔡監軍,畢竟,俺是統帥,你是監軍,敗軍之責,如何推到下面將領身上?”

“童樞密,這個不難,就說种師道天姿好殺,不服節制,自作主張,擾亂整體戰役計劃,致使作戰失利。”

“如此可行?”

“絕對行!聖上那人,耳朵根軟,偏聽偏信,好哄。”

童貫、蔡攸互相望望,然後大笑。

笑畢,蔡攸又道:“童樞密,此次伐遼失利,好說,再找機會討伐他契丹就是,不好說的是朝廷內部;或許,下次討遼,未必是你我二人的事情了。”

童貫聞言,心裡疑惑,轉首望着蔡攸,問道:“蔡監軍此話乃是何意?”

蔡攸笑了笑,說道:“童樞密忘了那幫梁山賊盜了?”

“那幫梁山賊寇不是死的死,傷的傷,沒死沒傷的都招安了嗎?”

“是招安了。問題是,聖上待宋江、盧俊義不薄呀!童樞密沒發現嗎?”

“啥意思嘛!”童貫道:“蔡監軍不要繞彎子了,直說吧。”

蔡攸道:“童樞密,宋江、盧俊義招安後,在你的統領下,過江討賊,大獲全勝,擒獲了賊首方臘,功勞不可謂不大。那聖上,對宋江、盧俊義甚是擡舉,又是賜金銀,又是賜黃馬甲的,將來,再行伐遼之時,若俺們不中用時,那聖上也不是不可以啓用宋江、盧俊義那倆廝。”

蔡攸的話,說到了童貫的疼處。童貫最害怕的就是在打仗方面,還有人比他更強。另外,童貫還指望靠收復燕雲而封王呢。

聽蔡攸如此一說,童貫急了,忙問蔡攸道:“若那樣的話,該將如何?”

蔡攸騰出手來,在自己的脖子上抹了一下。

童貫疑惑地問道:“殺了他們?”

蔡攸笑着搖頭。

童貫追問道:“不殺了他們,又將如何?”

蔡攸說道:“殺是肯定要殺,關鍵是如何殺。”

“那如何殺呢?”

“有辦法!不過,得和王宰相、楊太宰、高太尉他們商議。”

蔡攸所言的王宰相、楊太宰、高太尉值得乃是王黼、楊戩、高俅。這三人,皆是害人的高手。

童貫聞言,笑了笑,再未搭話。

童貫、蔡攸一行,遂策馬疾馳,趕回京師,去覲見徽宗皇帝,稟報此次伐遼的相關情況。

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章 引子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
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章 引子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