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

完顏劾裡鉢死後,其四弟完顏頗刺淑、五弟完顏盈歌先後繼任完顏部落首領和生女真部落節度使之職。

完顏部落有個習慣,在部落首領及權位的繼承上,前期實行的是父死子繼的繼承製度;自世祖開始,實行的又是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

完顏部落之所以出現這樣一種繼承製度和方式,其原因前期主要側重於管理完顏部落內部事宜,增強完顏部落內部的實力;到後期時,完顏部落擔任了遼國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完顏部落除了管理自己部落的事情外,將發展目標轉向了統一生女真其他部落,建立獨立國家,和遼國抗衡,在繼承方式上發生了變化,更注重繼承人的成熟和掌控能力,故此將繼承方式由前期的父終子繼轉變爲後期的兄終弟及。

女真人的這種承繼制度在講究血緣的同時,更講究治理能力的均衡發展及循環發展,即弟在繼承兄長部落首領或皇位後,只作爲過渡,待兄之子長大成人後,再將部落首領或權位還給兄之子。

有別於中原王朝的是,女真部落在繼承上,並沒有長子優先的說法,反倒是長子成人後,便被外派,獨自去開創一片天地。

這是個什麼習俗?出於什麼原因?不得而知。

完顏劾裡鉢死後,繼承其部落首領及遼國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職務的是其四弟完顏頗刺淑。完顏頗刺淑在位僅兩年,死了,接任其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職務的是五弟完顏盈歌。

完顏盈歌在位九年,死了,其部落長及生女真節度使職務由兄終弟及轉傳給完顏劾裡鉢長子完顏烏雅束。完顏烏雅束在位十年,死了,其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職務傳於其弟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後,成爲金國太祖皇帝,在位八年。完顏阿骨打死後,又是其弟完顏吳乞買(完顏晟)繼承皇位。

完顏吳乞買在位十二年,其間攻破北宋都城汴梁,掠走了徽欽二帝,北宋因此滅亡。金太宗完顏吳乞買臨死前,想讓親子完顏宗磐承繼皇位,卻遭到完顏宗翰、完顏宗弼(金兀朮)等手握軍權的宗室勢力強烈反對,金太宗無奈,遂又將皇位交於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長孫完顏亶。

完顏亶前期還算有所作爲,至後期時,因爲要立過繼了的弟媳爲後,遭到原配皇后、皇妃及衆大臣的極力反對。完顏亶一怒之下,把原配皇后和三個皇妃都給殺了,還把反對他立弟媳爲後的大臣也給殺了。再後來,完顏亶幾乎進入到瘋癲狀態,結果被他庶弟完顏亮給殺了。

完顏亮專權霸道,荒淫殘暴,在攻打南宋的過程中,被手下的衆將士給殺了,遠在幽州的宗室完顏雍在羣臣擁立下做了金國皇帝。

完顏雍算得上是一位清明之君,在位二十九年,死之前,在太子早亡的情況下,將皇位傳給了長孫。

自此,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才基本上算是確立了嫡長子繼位的制度。

之所以說這番閒話,無非是說金國的繼承製度有別於中原王朝,他們的繼位法確保了完顏部落在位首領一直相當成熟和能幹,即使是在部落偶爾陷於危機的時候,也能憑藉繼承人堅強的毅力轉危爲安。

金國自完顏雍之後實行和中原王朝同樣的嫡長子繼承製,接下來歷史的發展,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兄終弟及”這種繼承法的成功。

現在接着講述完顏劾裡鉢及完顏頗刺淑死後,完顏盈歌及完顏阿骨打的一些故事。

隨着完顏劾裡鉢及完顏頗刺淑死去,完顏盈歌的幾位兄長也相繼去世,完顏劾裡鉢得幾個兒子尚小,於是完顏盈歌被迫走上了歷史舞臺,繼承了其兄長完顏頗刺淑的部落首領及女真部落節度使職務。

繼位後的完顏盈歌,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絲毫不敢有稍許鬆懈,開始了爲女真族統一而南征北戰的歷程。

完顏盈歌上任後,首先吞併的是溫都部落。

溫都部落是女真族的一個小部落,位於完顏部落以北,人口少,勢力較弱。緊鄰着溫都部落的是實力相對較強的女真族紇石烈部。

這兩個部落的關係也一向不錯,常來常往,但凡有事,也互相支援。

在完顏部落吞併溫都部落的時候,紇石烈部持強偏護,出兵救援,阻止完顏盈歌吞併溫都部落,由此和完顏部落結下了樑子。

其實,要仔細說起來,女真族紇石烈部落和完顏部落的關係,也是一直不錯的。女真族紇石烈部落位於通往海東的關鍵位置上,屬於女真貴族。早年,完顏劾裡鉢征剿位於海東的烏春部落,在凱旋時,曾路過紇石烈部落。

紇石烈部頭領阿海,聞聽完顏劾裡鉢凱旋而歸,遂率官屬士民迎謁於路側,獻黃金五斗於完顏劾裡鉢。

完顏劾裡鉢見紇石烈部頭領阿海親迎於路側,忙跳下馬來,攙扶起阿海。

完顏劾裡鉢對阿海說道:“烏春本微賤,吾父撫育之,使之爲部落頭領,然他不記報恩,反結怨與我,遂成大亂,吾今剿之,實屬其自取滅亡,怨不得別人。目今,烏春已滅,吾與汝等三十部落之人,自今可以保安休息。吾大數也將終,我死後,汝等當念我,竭力以輔助我子孫,若亂心一生,則滅亡如烏春矣。”

阿海與衆跪伏於地,哭着說道:“太師若有不諱,衆人賴誰以生,快別說這樣的話。”

自征剿烏春歸還本部不久後,完顏劾裡鉢歸就死了。

完顏劾裡鉢死後不久,紇石烈部頭領阿海也死了,部落頭領之位由阿海的兒子阿疏繼任。

阿疏未成年時,常隨其父阿海到完顏部落辦事,因其長得聰明伶俐,完顏阿骨打之母甚是憐愛之。那時,阿疏每到完顏部落,完顏阿骨打之母都要留阿疏在完顏部落常住,同完顏阿骨打等一起玩耍,一玩就是數月。

因爲這個原因,阿疏和完顏部落子弟自小便是好朋友,兩個部落間的關係也很好。

然而,在完顏部落吞併溫都部落的時候,紇石烈部落並沒有擁戴完顏部落,也沒有保持中立,而是持強偏護,直接出兵救援溫都部落,阻止完顏盈歌吞併溫都部落,這讓完顏盈歌極爲不悅。

自那後,完顏盈歌就一直盤算着如何剿滅和吞併紇石烈部。

正在完顏盈歌尋找剿滅紇石烈部的時機時,紇石烈部自己把這個時機給創造出來了。

這個時侯,遼國的耶律隆緒已去世,承繼其大位的是遼道宗耶律洪基。

這個遼道宗耶律洪基也是個昏庸無能、專權霸道的皇帝,一輩子混混僵僵,忠奸不辯,沉迷於酒色,熱衷於行獵遊樂。

耶律洪基繼位初時,就寵信和重用了權奸皇太叔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見耶律洪基昏庸無能,遂暗謀大位,與其子耶律涅魯古商定計策,謊稱有病,想誘使耶律洪基於出獵時順道去探望他,等耶律洪基來府後,讓兒子涅魯古乘機刺殺耶律洪基,從而纂奪皇位。

耶律洪基皇宮中宮人耶律良發覺了這個陰謀,遂悄悄稟告於仁慾皇太后蕭觀音,仁慾皇太后蕭觀音便將此信息告訴了耶律洪基,囑其防備。

耶律洪基聞聽到這個消息,不是立即派將士拘捕耶律重元、耶律涅魯古父子二人,從而給控制起來,而是派人前往耶律重元府邸,去招耶律重元的兒子耶律涅魯古,來和告密的宮人耶律良對證。

這種情況下,耶律涅魯古自然是不可能來的。當聽來人讓他去宮中對證謀反之事,耶律涅魯古不但不來,還將耶律洪基派去的人給扣留了起來。

耶律洪基派去的人乘機逃脫了回來,告訴耶律洪基,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魯古父子的確是要謀反,要暗殺耶律洪基。

自此,耶律洪基才發兵平叛,史稱爲“灤河之亂”。

若非是別人告發,就耶律洪基的昏庸無能,恐怕早被耶律重元父子給殺了。

後來,耶律洪基又寵信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見耶律洪基混混僵僵,也暗生了篡位奪權的野心,便誣告慾德皇后蕭觀音和伶人趙惟一私通。

可笑這耶律洪基,一聽到耶律乙辛告發,也不加覈實,便逼迫着慾德皇后蕭觀音自殺,史稱“十香詞冤案”。

後來,耶律乙辛又誣告太子耶律浚謀圖搶位,耶律洪基又不顧太子、也是獨子的耶律浚申辯,將耶律浚囚禁了起來。不久,囚禁中的太子耶律浚即被耶律乙辛派人給暗殺了,卻謊稱太子是病死的。

耶律洪基心裡見疑,遂招見太子之妻,想落實太子死因,耶律乙辛又尋機殺死太子之妻以滅口。

後來,耶律洪基出巡,一位婦女在耶律洪基面前,唱了一首“挾谷歌”,其中唱道:“掩蓋陰謀兮殺人滅口,斬草除根兮不留子嗣……”

此情此景,令耶律洪基想起許多往事,一幕幕地迴旋在腦中,觸動着他的神經。昏庸的耶律洪基總算是有所感悟了,忙將太子子女接入了皇宮,以防再出意外。

再後來,耶律乙辛想乘耶律洪基外出打獵時,謀害太子之子耶律延禧,被大臣蕭兀納看破機關,遂向耶律洪基進諫,勸其萬萬不可將皇孫耶律延禧一人留在皇宮。耶律洪基採納了蕭兀納的奏請,乃命皇孫一同秋獵,由此才保住了耶律延禧一條小命。

就是這個耶律洪基,一直活到了七十歲,最大的愛好就是狩獵。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