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見舊主

那麼,帶着張三李四王五趙六他們去了大於山中的燕青,現在是什麼情況?

咱們現在回過頭來再說說燕青的情況。

話說燕青到了大禹山後,見這大禹山中間乃峽谷,四面羣山環繞,喇嘛坪上又開闊,的確是個休閒養生、避世躲禍的好地方,遂思念起老故主盧俊義來。

燕青心想,當今朝廷,乃蔡京、童貫、王黼、楊戩之流當道,那些奸臣寧賊,嫉賢妒能,見不得好人,豈容得下俺公明哥哥和盧員外的?既是如此,不如俺再跑將一趟,去尋見盧員外和公明哥哥,動員着哥哥們,也來這大禹山中,免得被那幾個奸臣寧賊給害了。

如此想着,燕青便向許貫忠提出,要去京師走一趟,去看望下老故主盧俊義盧員外和宋公明哥哥,動員着盧員外和公明哥哥也來大禹山避世。

宋江與盧俊義乃貪權之輩,許貫忠心裡如何又不清楚?!然燕青看不清這個情況,執意要去尋宋江和盧俊義,許貫忠也不好勸阻,心想讓小乙去碰碰壁,也是好事,好叫他看明事情,遂同意燕青去看望盧俊義,並安頓燕青快去快回,莫要讓哥哥牽掛。

於是,燕青便辭別許貫忠,獨身一人,往東京汴梁城去了。

那燕青趕回東京,首先去了金錢巷李師師處。

李師師見燕青來到,大喜,忙招呼着燕青入座。

李媽媽給燕青上了茶後,便退了出去。

李師師急切地問道:“小乙此番去,可尋得了貫忠?帶去的金銀細軟,可都安置好了?”

燕青遂將如何去了大禹山,如何找到了許貫忠,如何在大禹山搭建屋舎等情況告訴了師師。

李師師見說,大喜。

隨後,燕青說要去找盧員外、柴大官人和宋先鋒,看他們最近情況如何?

燕青對李師師道:“師師,俺自小被盧員外收養,情同父子,俺終是擔心盧員外安危,此番前來,想再次尋訪盧員外,勸他辭了官職,與俺們避於大禹山去,那纔是保身之策。”

師師道:“小乙,盧員外凱旋返京後,已被聖上賜封爲武功大夫,瀘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乃是地方上的大員了。現在的盧員外,正是爲朝廷盡忠效力之際,那盧員外焉能辭了官,隨你到大禹山中去?就是你,聖上也賜封爲忠武郎了,只是你辭官不就,不知跑哪兒去了,才只能作罷。”

燕青道:“師師,若俺家員外若真能憑着才華,爲朝廷盡忠,給國家出力,俺也當俺的忠武郎去了,俺還跑路作甚?關鍵是,廟堂之上,皆是蔡京、童貫、王黼、楊戩之流,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俺還不知俺那員外活得下來活不下來,還談什麼爲朝廷盡忠效力?”

師師聞言,心裡認同燕青的說法,遂沉吟不言。

燕青當夜在李師師處留宿,兩人話盡久別重逢之意。

第二日一大早,燕青便與李師師告別,單身一人,便趕往瀘州,去尋充任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的老故主盧俊義。

燕青一路上風撲塵塵,到了瀘州,來到兵馬總管府門前,聲稱要見安撫使盧俊義。

把門的軍士門見燕青一身粗布衣裳,怎麼也和安撫使大人聯繫不起來,也不像是和安撫使大人有甚關係的人,頓時焦躁起來,直攆着燕青離開,嘴裡嚷嚷着說道:“拙!你甚樣的人?既無預約,又無手本,大搖大擺,張牙舞爪,裝腔作勢的,便要見俺家安撫使、總管大人!你什麼東西嘛!趕緊滾開,休要在府衙門前尋釁滋事,擾亂衙門秩序,否則,棍棒侍候,到那時再想滾就晚了。”

燕青見狀,大怒,衝幾位軍士吼叫道:“你等軍士!俺要見俺家盧安撫使、盧總管,關你們甚事?!你等只管通報進去便是,怎地不問青紅皁白,便直趕着俺離開?這是甚的道理?”

一守門軍士聞言,也大怒,怒吼道:“你當你是誰?你讓俺通報俺就通報了?還問俺甚的道理?!俺告訴你,甚的道理也沒有,有的就是這番棍棒的道理。”

吼畢,那軍士跳將下府衙臺階,舉了棍棒,便來打燕青。

燕青大怒,移身閃過,擡起一腳,踢到那軍士胸上,嘴裡罵道:“拙!甚是大膽,敢打你燕青爺爺!着腳吧你!”

那軍士不知燕青乃武功高強之人,不曾提防,胸膛上着了一腳,被燕青踢得仰身倒下。

隨即,府門內,又衝出十多名軍士來,圍了燕青,刀槍並舉,亂砍亂戳,要拿下燕青。

燕青縱身跳至府門外的石獅子頭上,一臉的得意,俯視着下面的軍士。

軍士們大怒,圍了石獅子,用鐵槍去戳燕青。

鐵槍太短,戳不上燕青,軍士們便怒聲吼道:“你這廝,還不下來,怎敢在獅子頭上作威作福?快快下來!”

燕青道:“俺偏不下來,你們要作甚?”

一位軍士道:“你不下來,俺一箭射死你!”

說着,從袋裡拿出弓,從壺裡抽出箭,搭箭上弓,拉滿了弓,對燕青喝道:“你這廝,下來還是不下來?若不下來,只好讓你吃俺一箭了!”

眼看着便要射殺燕青。燕青大吼一聲:“射不得!”吼罷,燕青一縱身,跳下石獅子。

軍士們見燕青跳下石獅子,又齊齊圍了燕青,刀砍槍戳。

燕青挪移跳躍,靈活得像一隻猴子。

軍士們拿不下燕青,氣得嗷嗷大叫。

正鬧着,從府門裡走出一人,高聲問道:“何事喧鬧?!”

燕青見了那人,心中大喜,高叫一聲:“盧員外!”

那人定眼一瞧,見是燕青,大喜,也高聲叫道:“阿呀!原來是小乙!何時到來?”

軍士們見安撫使認得這廝,且見安撫使與這廝十分親熱的樣子,明擺着是安撫使的故友,遂一鬨而散了。

出了府衙大門的那人,正是盧俊義。

盧俊義見了燕青,趕忙過來,攜了燕青的手,高興地說道:“阿呀,你這個小乙,大軍凱旋途中,你悄然不辭而別,一別便是月餘,害得俺甚是想念,如今因何,卻出現在這裡?”

燕青道:“小乙自從辭別大軍,便隱居山中,因思念員外厚恩,故此前來尋訪;誰知你那軍士,狗眼看人低,甚是無理,俺就打了他們。”

盧俊義笑道:“打得好!誰讓他們有眼無珠,認不到俺的燕小乙呢!小乙,你既是來尋俺,就快快請進。”

說畢,盧俊義攜了燕青的手,進府去了。

盧俊義的安撫使、副總管府衙,高大寬闊,佈置得富麗堂皇。

進了府衙大堂,燕青撲跪於地,給盧俊義磕了頭。

盧俊義忙道:“小乙快快請起,自家屋內,無需講究太多。”

燕青遂爬起身來。

主僕二人坐定,軍士進來獻了茶,退了出去。

燕青遂將近來的情況告訴了盧俊義。

盧俊義道:“小乙,俺們主僕二人,多有遭難,好不容易得朝廷招安,隨即破了方臘,幸得俺二人均存,正要享受朝廷冊封,享受榮華富貴,你這小廝,卻半夜溜走了,甚是可惜。小乙今番而來,可是要討番前程。”

燕青答曰:“非也。若是貪戀富貴,小乙前番斷然不會不辭而別。小乙此番來,還是大軍凱旋時,小乙對員外說過的那番話。員外在上,俺那北京城富麗堂皇,不強似此處?俺那北京城不遠處的大禹山,清明錦繡,實乃避世桃園,員外何不辭了官職,隨小乙蝸居山中,退可保身,儘可立業,再做北京城中首富。如此不是更好?”

盧俊義聞言,笑着說道:“小乙此言差矣!有道是,私權不如公權,大富不如官富,你忘了俺們以前遭遇?以前,俺乃北京城首富,堂堂的盧大員外,不是照樣被誣陷入獄?所謂的錢財富貴,又在哪裡?你作爲俺的隨從,一身的武藝,滿身的才華,不是照樣避禍於梁山水泊?”

燕青道:“員外看事,甚是不明,小乙嗑血求告,還是離了這官場的好。員外,不是小乙多嘴,實是情勢使然。若是政治清明,爲官一處,造福一方,自然是再好不過。無奈,當今朝上,有蔡京、童貫、王黼、楊戩之流弄權,豈能看着你飛黃騰達不成?……”

盧俊義聽了燕青的話,心裡不甚高興,遂打斷燕青的話頭,說道:“你這小乙,天生吃苦的賤命,爲何就見不得主子俺好呢!當今天子,對俺甚好,委於重任,十分的器重,俺也遵紀守法,一切甚好,你無緣無故,滿嘴胡噙些什麼?!”

燕青見勸不動盧俊義,只好轉了話題,說道:“員外在上,小乙此番來,得見員外一面,知道員外平安順利,心中甚慰,也算是了卻了一番心意,現因還有別事,就此告別。”

盧俊義道:“小乙這是甚話?既是來此,焉能不多住幾天,我好款待你幾日,以盡俺們主僕一場之誼。”

隨即,盧俊義安排虞候,即到瀘州酒樓,安頓上好酒席,俺要款待客人。

虞候答應着便要去辦。

盧俊義又安頓虞侯道:“多找幾個上好的歌姬,俺這兄弟乃乖巧之人,極善音律,既是俺兄弟來了,豈能少了這些排場?”

虞候道:“謹遵均令,俺這就去辦。”

說畢,虞候退下,尊令辦事去了。

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
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