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爲瓽所轠

黃門傍樹而生,已有四百餘年。

正因門內子弟,早晚需挨刀入宮。故稱刀鋸餘人。換言之,若以性別區分。黃門宦者,是有別於男女之外的“第三性”。除去黃門衆外,天下無人與其苟同。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黃門宦官,爲爭權奪勢,相互攻殺,幾成慣例。然若遇強敵,則會暫擱爭議,聯手禦敵。待剷除心頭大患,再繼續相殺。如此反覆。且凡黃門閹人,皆陰狠手辣,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史上樑冀、竇武、何進,前後三任大將軍,皆死於宦官之手。足見一般。

商定細節,衆人各自散去。

待只剩趙忠、張讓二人。

趙忠剖心相問:“阿閣起事前,我等十二人,亦如眼前這般,相約同生共死。事過雲煙。十二人已殞命過半。五日後,還有幾人能苟活於世,亦未可知也。事已至此,有進無退。背後可另有打算,能否與我明言。”

張讓搖頭一笑,悲上心來:“我等代主受過,爲天下所不容。老犬無牙,終歸無用。寸陰尺璧,去日無多。殺何進,不爲你我死裡偷生,只爲十萬黃門續命。今漢氣數已盡。三興炎漢者,必出宗王。”

趙忠笑嘆:“不知爲何。我總覺,你有未盡之言。”

張讓雙眼微睜:“常侍當信我。”

“五日五夜,當如何處之。”趙忠不置可否。看錶情,似已無心結。

“一切如舊。”張讓笑答:“飽食足睡,各安天命。”

“也好。”趙忠輕輕頷首:“就此別過。”

“後會有期。”張讓長揖而去。

趙忠動了動嘴角,雖不置一語,卻意味深長。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世上無不漏風之牆。

大將軍何進欲七月半節,誅盡宦官之事,王母降爲彌月之喜後,便隱隱流傳。

俗謂猛虎搏兔,亦用全力。何況殺十常侍乎。前大將軍竇武,功敗垂成。廢帝功虧一簣。大將軍何進,不敢大意。調動麾下人馬,便是函谷關都尉吳匡,亦領兵日夜兼行,趕到洛陽城下。函谷關地處洛陽之西,大軍多集結在東,故此關並無戰事。如此東拼西湊,再加董氏外戚兵馬。不知不覺,洛陽城已成鐵桶一般。

十萬黃門,走投無路,度日如年。

可笑二宮之中,張讓、趙忠等人,後知後覺。按部就班,一切如故。

南宮玉堂殿。

“張常侍。”少帝忽開口。

“老奴在。”張讓急忙趨步回身,自投座下。

“這幾日,別無要事。常侍不妨告假出宮,與家人小聚。”少帝言有所指。想必亦收到風聲。

張讓心頭一暖。假裝渾然不知,諂媚言道:“老奴服侍陛下,不敢有一日之疏。養子亦在宮中當值,早晚可見。”

“也罷。”少帝年幼,自登基以來,整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恣意放縱。再加月前何太后誕下麟子,日前西王母又降爲彌月之喜。少帝倍加謹小慎微。生怕因故被廢。

若換做先前,即便不敢明言,亦當暗示。然今時今日,少帝自顧不暇,又如何能護張讓、趙忠以周全。心念至此,頗多愧疚。

畢竟年幼。

少帝咬牙道:“先前,常侍書朱雀闕,替朕發聲。本欲與常侍,相依爲伴。以待他日。只可惜……”

“陛下。”張讓含笑打斷:“老奴斗膽一言:陛下尚不及冠,未得親政。諸事不明,自需謹慎。老奴天家一老犬,生無可戀,死不足惜。何須陛下掛念。瓦罐終須井上破,陛下珍重,老奴告退。”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注①)……”殿中少帝,有感而發。

鴻池,飛雲號。

董驃騎與孫破虜,臨窗對飲。

孫堅,自追隨董驃騎以來,乘風破浪,平步青雲。若非因麟子彌月之喜。今已官拜豫州刺史。

“可恨何進百般阻攔。只肯授刺史,不肯予州牧。”董驃騎狠狠落杯。

“無妨。”孫堅豁達:“爲國效力,不分官高位卑。六百石刺史所行之事,與二千石州牧,于堅而言,別無不同。”

“文臺英雄了得。”董驃騎嘆道:“何進得黨魁,太后得麟子。何氏一門,如有神助。天時、地利、人和,皆不歸我董氏所有。如之奈何。”

孫堅勸道:“董驃騎一心爲公,今又是竇太皇垂簾監國。合二宮之力,未嘗不能與大將軍分庭抗禮。此三宮鼎足之勢,乃薊王所立。可謂用心良苦。豈能坐視無端被廢,令江山社稷有折足鼎覆之危。驃騎多慮了。”

“話雖如此。然……”顧左右無人,董驃騎低聲言道:“江湖傳聞,何太后所生麟子,種出薊王。乃密令道人史子眇,夥同麻姑仙,趁羣仙大會,盜採麒麟之菁,千里投懷,十月懷胎而來。”

“天下竟有此等奇術。”饒是江東猛虎,已不由大吃一驚:“此等隱秘,驃騎從何得知?”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非種出薊王,以何屠之賤種,豈能入西王母法眼。”董驃騎不屑言道。

孫堅若有所思:“薊王知否?”

“想必,已知曉。”董驃騎長吁短嘆:“先帝曾私言,何後有高後之姿。我本不信,如今……追悔莫及也。”

偷看孫堅面色如常。董驃騎又道:“禁中傳言,何進欲擇七月半節,興兵入宮。誅殺十常侍及其黨羽。然,便在數日前,車騎將軍何苗,上表劾奏其兄,殺內宦近臣,非出公心,而行私慾。欲結好黨人,收爲己用。故表中有‘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之句。尚書令曹節,抱恙入宮,秘奏太皇當面。太皇怒不可遏。遂詔令西園諸校,逮捕大將軍,交由三司會審。又遣尚方監渠穆,傳密令於我:‘見機行事’。”

孫堅抱拳道:“驃騎意欲何爲。”

董驃騎眼中戾芒,一閃而逝。再無半分醉意:“文臺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但憑差遣!”孫堅離席下拜。

董驃騎喜極:“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鹿死誰手,猶未知也!”

1.46 菟園解驂132 吞光神鎧152 涓滴成海1.36 懷真抱素161 空前絕後190 軍師節哀1.46 尋機而動215 按兵不動187 都護西域1.56 巡視國境144 首尾難顧180 身有所長196 前狼後虎1.45 好治不病1.4 安漢興劉1.22 其道大美1.65 攻略壽春156 偷樑換柱1.223 陌路相逢169 先登陷陳139 與民爲伍21 三人成虎1.82 捷足先登16 降服烈馬1.9 伐毛洗髓1.89 無銅身輕198 大權獨攬147 不負韶華1.288 欲加之罪181 臨時改意185 董卓無文11 豔后無忌1.97 板上釘釘1.30 未琢璞玉1.30 火燒雲臺1.63 熔金入庫12 爲君之道111 無名之輩1.84 盡入彀中15 安邦定國1.3 插標賣首128 意外之喜181 臨時改意111 撤塔並港191 英雄少年1.47 一念之差1.54 正中下懷1.223 歲末大事126 向死而生1.62 兵不厭詐169 白玉之精144 遷都壽春18 如芒在背146 握髮吐哺128 虎狼之士1.63 擊鞠大賽113 天命所歸119 作壁上觀152 九令五尹1.57 賞罰未定1.243 十有八九91 心有滋蔓1.60 轉禍爲福192 共赴國難1.80 十萬樓臺1.57 周不如漢81 融爲一體1.82 遼東婢女1.25 水到渠成1.7 小夥伴們1.64 自降身份118 求死不易1.93 今冬尤寒261 寄神免禍148 暗語絃音19 求之不得188 二日並天1.85 得隴望蜀1.35 暴虎馮河151 終破鄴城158 顛倒黑白154 一念之間1.50 神滅無鬼1.62 猜忌暗生1.236 溫水三登133 侵掠如火112 虛席以待157 定不辜負1.97 借題發揮181 呂布入陳108 浮生若夢231 潛龍勿用108 天下名騎180 一罪足矣1.28 雌雄雙劍17 尊王攘夷187 都護西域143 大展宏圖144 田貴如馬1.3 摔杯居首
1.46 菟園解驂132 吞光神鎧152 涓滴成海1.36 懷真抱素161 空前絕後190 軍師節哀1.46 尋機而動215 按兵不動187 都護西域1.56 巡視國境144 首尾難顧180 身有所長196 前狼後虎1.45 好治不病1.4 安漢興劉1.22 其道大美1.65 攻略壽春156 偷樑換柱1.223 陌路相逢169 先登陷陳139 與民爲伍21 三人成虎1.82 捷足先登16 降服烈馬1.9 伐毛洗髓1.89 無銅身輕198 大權獨攬147 不負韶華1.288 欲加之罪181 臨時改意185 董卓無文11 豔后無忌1.97 板上釘釘1.30 未琢璞玉1.30 火燒雲臺1.63 熔金入庫12 爲君之道111 無名之輩1.84 盡入彀中15 安邦定國1.3 插標賣首128 意外之喜181 臨時改意111 撤塔並港191 英雄少年1.47 一念之差1.54 正中下懷1.223 歲末大事126 向死而生1.62 兵不厭詐169 白玉之精144 遷都壽春18 如芒在背146 握髮吐哺128 虎狼之士1.63 擊鞠大賽113 天命所歸119 作壁上觀152 九令五尹1.57 賞罰未定1.243 十有八九91 心有滋蔓1.60 轉禍爲福192 共赴國難1.80 十萬樓臺1.57 周不如漢81 融爲一體1.82 遼東婢女1.25 水到渠成1.7 小夥伴們1.64 自降身份118 求死不易1.93 今冬尤寒261 寄神免禍148 暗語絃音19 求之不得188 二日並天1.85 得隴望蜀1.35 暴虎馮河151 終破鄴城158 顛倒黑白154 一念之間1.50 神滅無鬼1.62 猜忌暗生1.236 溫水三登133 侵掠如火112 虛席以待157 定不辜負1.97 借題發揮181 呂布入陳108 浮生若夢231 潛龍勿用108 天下名騎180 一罪足矣1.28 雌雄雙劍17 尊王攘夷187 都護西域143 大展宏圖144 田貴如馬1.3 摔杯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