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無名之輩

天將大亮,殺聲再起。

陛下又被驚醒。

麾下只剩十餘親衛的虎賁中郎將王越,進帳來報:黑山餘賊尾隨而來,不敢逼近,正在臺下遠遠叫囂。

陛下這便安心。

王越又道:陛下皇帳被板楯拒馬等,層層護在陣中。安全無虞。

奈何一路逃竄,慌不擇路。車馬儀仗多有丟失。隨行人等,亦衝散大半。唯剩孫堅麾下數百江東健兒,輕車將軍曹操黎陽營三千精兵。約四千人可堪一用。

唯一所患,糧草輜重,不足十日。

與正輕描淡寫,安撫陛下的王越,心情完全不同。矗立陣中,眺望臺下烏壓壓的黑山賊寇。曹操與孫堅,雙雙眉頭緊鎖。先前曾言,黑山、白波,各有十萬餘衆。如今看來,二賊相加,或不下百萬。比起禍亂天下的黃巾最省盛時,亦不逞多讓。

只不過。平日龜縮在深山老林,屯田自守。唯有小股賊人,常下山抄掠。故聲勢不顯。今傾巢而出,好似蝗蟲過境,漫山遍野。將高臺圍成鐵桶一般。方知二賊勢大。

陛下創傷未愈。若強行破圍,一路狼奔豕突,外加短兵相接。乃至傷口崩裂,恐難支也。

諸如“箭瘡崩裂而亡”者,時下不在少數。陛下貴爲天子,豈能一而再、再而三,輕易涉嫌。

“文臺何所思。”曹操忽問。

“我視臺下蟊賊如草芥。唯一顧忌,便是陛下傷情。”孫堅言道:“已私下問過御醫。十日內,陛下傷口當結厚痂。那時,便不怕顛簸。待殺出重圍,勞煩孟德兄護送陛下回京。某當陣斬黑山張燕,祭我江東健兒在天之靈。”

江東猛虎,果非常人。

黃巾亂後,曹操不惜耗盡家財,供養黎陽營五千營士。兵甲等一切裝備,皆從薊國訂購。又收不少平亂良將,可謂善戰之師。除去留守兵丁,三千精銳皆在身邊。弓弩齊備,拱衛高臺,堅守十日,綽綽有餘。

“陛下欲監斬王芬。”曹操又問:“文臺又作何想。”

“亂臣賊子,死有餘辜。”孫堅擲地有聲:“若非事急從權,當凌遲炮烙而死。一刀梟首,何其便宜!”

曹操輕輕點頭:“文臺之心,操已盡知。”

孫堅不悅:“莫非,孟德兄還疑某不成?”

曹操搖頭:“非也。不過是以己度人,不忍見舊友身首異處,橫屍眼前罷了。”

“原來如此。”只曹操與王芬乃是舊友,孫堅言道:“待陛下監斬時,孟德藉口迴避便是。”

“多謝文臺體量。”曹操抱拳答謝。

“孟德兄言重了。”孫堅亦抱拳回敬。

野風呼嘯,白日高懸。

南側附臺,已佈置成臨時刑場。幔帳合圍,旌旗高懸。既遮陽避風,又能蔽臺下重重黑山賊軍。防陛下驚嚇過度,乃至刀瘡崩裂。危及性命。

冀州刺史王芬,飽食梳洗,單衣獨坐。除去面上創傷,略顯猙獰。整個人氣定神閒,頗有名士風範。

陛下倚靠坐榻,被小黃門合力擡到現場。

環視衆人,獨不見輕車將軍曹操,陛下似漫不經心,隨口問道:“曹輕車何在。”

孫堅答曰:“回稟陛下,曹將軍巡視各處,徹夜未眠。方纔和衣而臥……”

“命人把曹輕車喚來,不必急於一時。”陛下聲音雖輕,卻無可忤逆。

“喏。”不得已,孫堅只好親往曹操營帳,同回刑場。

“陛下。”曹操急忙入場。

“朕知曹輕車一路辛苦。然斬殺反賊王芬,茲事體大。需將軍親臨,以壯聲威。”陛下和顏悅色。

“臣,遵命。”曹操正欲退入隊列,不料陛下忽又心血來潮:“王芬素有大名。豈能死於無名之輩手中。若非創傷未愈,朕當親力而爲。絕不假他人之手。曹輕車,可願替朕分憂,用中興劍,斬下王芬首級。”

“陛下,臣願代勞。”孫堅抱拳出列。

陛下卻不爲所動。居高臨下,笑看曹孟德一舉一動。

“臣,求之不得。”曹操單膝跪地,雙手捧過陛下隨身佩劍,百鍊中興劍。

中興劍,乃陛下登基後,命宮中良匠所鑄。劍身有小篆銘文“中興”二字。建寧三年鑄成,同鑄四把,銘文皆同。後一劍無故自失,不知所蹤。

捧劍起身,曹操轉身向刑場走去。

王芬自行閉目等死。

鏗鏘一聲,寶劍出鞘。

曹操雙手舉劍過頂,正要作勢下劈,不料身形猛一頓。

陛下眼中,戾芒一閃。

久等不來人頭落地,王芬徐徐睜眼。四目相對,見曹操眼含熱淚,不能自已。

這便低聲言道:“孟德速速動手,切莫令人生……”

嗡——

劍光一閃,人口落地。

曹操渾身繃緊,一動不動。撐過天旋地轉,這才強睜雙眼。昏沉的視線,漸漸清晰。天地平分,六神歸位。揮手甩去殘血,收劍入鞘。

待轉身,已恢復如初,舉止如常。

大步流星,返回帳中。單膝跪地,捧劍呈回:“臣,幸不辱命。”

陛下欣然點頭:“好。”

將中興劍收回,陛下朗聲言道:“傳令州郡,反賊王芬授首。所有密信,皆付之一炬。前情舊事,蓋不追究。”

“喏!”

又命小黃門,擡牀榻返回。陛下隨口一問:“此臺何名。”

見衆人皆看來,曹操恭身答道:“乃,沙丘平臺。”

“哦……”陛下渾身一凜,狐疑而離。

“果真是沙丘宮平臺?”王越大驚。

曹操輕輕頷首:“正是沙丘平臺。”

“此乃不祥之地。曹將軍爲何引陛下來此。”王越親歷廣宗之戰,對沙丘平臺之事,可謂耳熟能詳。

“慌不擇路,黑燈瞎火,我豈能知。”曹操苦笑:“待抵近,方知是沙丘宮臺,‘困龍之地’。本不宜久留,奈何陛下創傷未愈,無法輕動。唯居高而守。今賊人四面圍困,如之奈何。”

“萬幸。戰後此臺內機關諸器,皆被薊國將作館拆除,又取土回填。當無大礙。”王越忽憶起一事。忙說與衆人知曉。

孫堅不屑道:“大敵當前,切莫自亂陣腳。種種傳聞,不過是以訛傳訛。天地浩蕩,何來鬼神。”

曹操齜牙一笑:“文臺所言極是。然,傳聞雖不可輕信,亦不可不信。待陛下傷情轉好,早日破圍。乃上上之策。”

三人遂定計。

164 奴隸貿易1.5 黃門侍郎122 亦是豪傑160 遠見卓識1.92 家賊難防104 太平賊反91 熱度未消100 難爲人臣124 大器免成1.66 甕中捉鱉197 笑林始祖125 急流勇退132 七海雄心1.65 掃平天下1.64 懷瑾相報1.296 可甘人下1.39 一棒成名126 投其所好1.9 伐毛洗髓1.280 天下貴二21 解我心憂160 能者居之130 紅塵濁世118 義重於生143 七十二妃1.99 北疆來人120 隨行就市1.36 懷真抱素1.3 摔杯居首1.275 天下正色157 至人無己51 以尹天下214 亂中求存116 我有一計1.39 火雨焚城12 何方妖孽197 仙人指路1.99 黃雀伺蟬106 重症猛藥142 東海壽麋143 未戰先亂109 黑山飛燕219 一身是膽31 前途未卜170 樹大招風101 明示萬里129 仁義之基1.5 奉身以死137 萬邦來賀153 來龍去脈1.49 三路大捷148 輕雲閉月14 萬象更新1.36 渾天大陣1.58 割發代首1.74 唐突佳人183 長史女衛158 含笑九泉1.86 兵鋒所指149 內外雙軌1.300 出頭之機147 藥到病除111 雲龍風虎1.36 再見太后1.70 孤芳自賞187 西運東輸1.60 八關都邑152 南下平亂120 滅頂之災104 太平賊反16 乾坤倒懸165 義而不罪187 西運東輸1.46 盡釋前嫌150 機關算盡122 亦是豪傑91 娶七夫人129 仁義之基122 亦是豪傑141 人間正道172 萬載千秋1.66 有女士異1.74 再掠女豪126 壯士八百1.74 判若鴻溝149 內外雙軌198 封侯廟食1.38 祠堂傳藝162 舉棋不定1.92 僅此足已135 喜得千金177 困龍之地217 上交下讓1.87 年終臘賜170 自斷股肱174 人間巨物1.64 天下大酺1.76 洛陽來使1.265 大有玄機1.6 不二之選
164 奴隸貿易1.5 黃門侍郎122 亦是豪傑160 遠見卓識1.92 家賊難防104 太平賊反91 熱度未消100 難爲人臣124 大器免成1.66 甕中捉鱉197 笑林始祖125 急流勇退132 七海雄心1.65 掃平天下1.64 懷瑾相報1.296 可甘人下1.39 一棒成名126 投其所好1.9 伐毛洗髓1.280 天下貴二21 解我心憂160 能者居之130 紅塵濁世118 義重於生143 七十二妃1.99 北疆來人120 隨行就市1.36 懷真抱素1.3 摔杯居首1.275 天下正色157 至人無己51 以尹天下214 亂中求存116 我有一計1.39 火雨焚城12 何方妖孽197 仙人指路1.99 黃雀伺蟬106 重症猛藥142 東海壽麋143 未戰先亂109 黑山飛燕219 一身是膽31 前途未卜170 樹大招風101 明示萬里129 仁義之基1.5 奉身以死137 萬邦來賀153 來龍去脈1.49 三路大捷148 輕雲閉月14 萬象更新1.36 渾天大陣1.58 割發代首1.74 唐突佳人183 長史女衛158 含笑九泉1.86 兵鋒所指149 內外雙軌1.300 出頭之機147 藥到病除111 雲龍風虎1.36 再見太后1.70 孤芳自賞187 西運東輸1.60 八關都邑152 南下平亂120 滅頂之災104 太平賊反16 乾坤倒懸165 義而不罪187 西運東輸1.46 盡釋前嫌150 機關算盡122 亦是豪傑91 娶七夫人129 仁義之基122 亦是豪傑141 人間正道172 萬載千秋1.66 有女士異1.74 再掠女豪126 壯士八百1.74 判若鴻溝149 內外雙軌198 封侯廟食1.38 祠堂傳藝162 舉棋不定1.92 僅此足已135 喜得千金177 困龍之地217 上交下讓1.87 年終臘賜170 自斷股肱174 人間巨物1.64 天下大酺1.76 洛陽來使1.265 大有玄機1.6 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