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向死而生

“此闕書,虛虛實實,假假真真。表面看來,‘賣官販爵’是真,‘婦人干政’是假。貌似爲天下萬民仗義執言,實則暗藏禍心,只爲泄私憤。又似挑撥三宮,引帝后爭鬥,實則暗中爲少帝訴苦。一言蔽之,‘婦人干政’,乃背後主謀以己度人,替少帝發聲。所謂‘信以爲真’。是真是假,不在闕書本身。且看聽聞之人,信與不信。”論揣度人心,賈詡無人可及。

“聽聞之人,信與不信。”袁紹亦出身名門,沉思許久,恍然大悟:“‘賣官販爵’是真,‘婦人干政’亦是真。只爲讓不明真相者,信以爲真。”

“背後主謀竊以爲:太皇竇太后垂簾監國,少帝必心懷不滿。故闕書‘婦人干政’,只爲討好少帝。”賈詡一語驚醒夢中人。

“討好少帝。”袁紹眸中精光一閃:“闕書必出黃門內宦之手!”

“詡與本初,所見略同。”賈詡言盡於此。

“多謝文和,指點迷津。”袁紹奮然起身。這便與曹衝、趙延,告辭離去。重任壓肩,不敢稍待。若不能限期破案,袁紹等人連坐之罪難逃。

“張讓,趙忠必死矣。”荀攸嘆道。

賈詡先是點頭,後又搖頭:“張讓、趙忠,大難不死,自當謹小慎微。故行事之前,必先除後患。袁紹不過司隸校尉,如何能查清禁中陰謀脈絡。竊以爲,張讓,趙忠,或有一線生機。”

“生機何來。”田豐問道。

“少帝與何太后。”賈詡答曰。

荀攸已會其意:“只怕少帝與何太后,信以爲真。”

“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賈詡嘆道:“此乃‘苦肉計’也。”

“二哥。右丞等人,所言何意?”張飛附耳問道。

關羽徐徐睜眼:“爲兄亦不知也。”

“哦。”張飛亦不多嘴,自顧正坐不提。

卻聽徐晃低聲言道:“所謂智者千慮,頗費神機。我等武夫,只管一心殺敵便是。”

周泰亦笑:“公明之言,甚合我意。運籌帷幄,調兵遣將,且看右丞,司空等人。我等只管衝鋒在前,破敵於先。”

典韋咧嘴一笑:“是極,是極。”

“這洛陽城,縱有百般好,亦不如臨鄉之萬一。”張飛粗聲道:“俺想念大哥,恨不能早回。”

“爲兄又何嘗不是。”關羽勸道:“洛陽乃京師重地,牽一髮而動全身。我等守備此城,亦是爲大哥效力。三弟稍安勿躁。”

“唉。”張飛重重點頭。

洛陽風傳:太皇董太后,詔命司隸校尉袁紹,抓捕欺君罔上,妖言惑衆之徒,五日一會。

情勢如火,逼不得已。袁紹親登二崤城求教右丞賈詡。下山後,即刻入宮稟報太皇董太后。得太皇親授“尚方斬馬劍”,並虎賁中郎將王越,黃門令左豐,兵戈入宮,大肆搜捕嫌犯。

尚方,亦作上方。乃掌造御用器物之官署,隸屬少府。秦已有之,漢負盛名。所制劍,銳可斬馬,故號尚方斬馬劍。爲帝王御用。持賜此劍者,如陛下親臨,可先斬後奏。

羽林虎賁,如狼似虎。南北二宮,雞飛狗跳。那夜當值宮人,悉數捕入黃門北寺獄。爲防串供,分別關押,嚴加審訊。

趙忠一日數驚。眼看東窗事發,顧不得許多,這便急急忙趕來南宮玉堂偏殿,與張讓相見。

“大事不少,大事不好。”趙忠心急如焚。

“趙常侍,何故如此失態。”張讓明知故問。

“行事不密,行事不密。”趙忠捶胸頓足:“書朱雀闕之事,竟被袁紹小兒窺破。領禁中鷹犬,海捕黃門,嚴加拷問。不出三日,必牽連你我。眼看全家老小,性命不保。該當如何,該當如何!”

張讓仍後知後覺,反問道:“既如此,趙常侍理應避嫌,爲何着急見我。”

“今日乃是上巳節。三宮帝后與少帝,此時正泛舟濯龍園上。四處無人,故來尋你。”趙忠答曰。

“原是上巳節已至。”如此佳節,張讓竟全然不知。

見他垂垂老矣,不復先前一腔抱負。趙忠不由得,心生涼意:“也罷,你我同生共死,黃泉作伴。”

目視趙忠頹然坐地。張讓眸中精光一閃:“趙常侍切莫泄氣。有道是‘事在人爲’。究竟後事如何,何不拭目以待。”

“此話怎講?”趙忠忙問。

“背水一戰。是生是死,且看你我造化。”張讓語透深意。

“究竟有何關竅,事到如今,何不明言。”生死關頭,趙忠如何能忍。

張讓正欲開口,忽聽殿外金戈大作。

這便話鋒一轉:“趙常侍且暗自思量:普天之下,究竟何人能置我等於死地。”

“何人能置我等於死地。”趙忠來不及細想,司隸校尉袁紹,已殺奔入殿。

目視趙忠、張讓。袁紹按劍直立,徐徐抱拳:“二位老大人,且隨某走一趟。”

“敢問袁校尉,不知我二人究竟牽扯何事。”張讓談笑如常。

“哼哼!”袁紹齜牙一笑:“夷三族之大罪。”

“本初當知。我等垂垂將死之人,僥倖活命已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求權傾朝野,只爲一日三餐,人活到老。”張讓目光深邃,袁紹竟不敢對視:“不知,可否?”

“二位老大人,切莫難爲在下。”見二人淫威猶存,袁紹遂收攏傲氣:“袁某,亦是奉命行事。”

“如此,也罷。”張讓目視趙忠,含笑發問:“你我二人,便隨本初走一趟,如何?”

“有何不可?”趙忠傲然一笑,頤指氣使:“前方帶路!”

目送二人,大搖大擺,招搖過市。袁紹等人,一時竟驚疑不定。

上巳節這天,薊王攜妃嬪百官,前往紫淵王子館。

祓除畔浴,驅除邪疾乃其一。送嫡長子劉封等八王子入學,乃其二。八王子皆以足歲,宜當蒙學。有四少師言傳身教。必一日千里。

薊王三百子嗣,男女各半。年前王妃、七妃、安氏四妃,先後產子。年後昭陽貴人、蘭林貴人,亦將臨盆。薊王長居宮中。“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還有多少宮妃,珠胎暗結,斷不可妄下定論。宜當“且復重申,以觀後效”。

待諸王子,拜師禮成。史渙遂將右丞六百石手書,呈至薊王當面。

細看後,薊王一聲長嘆:“背水一戰,向死而生。內宦不除,天下難安。”

149 鳳燃九天1.79 當不至於116 各有所求1.83 以綏四方141 曲水流觴1.79 別開生面148 宮前之變135 喜得千金1.63 熔金入庫18 千里圩田251 入鄉隨俗129 琉璃易碎179 瑞輪蓂莢1.50 從風而服115 龍見於野110 連環殺局1.67 六尺之孤1.49 和則增壽123 反目成仇101 三日之義110 金聲玉振132 江山共謀91 一人之外109 黑山飛燕1.69 強宗驍帥118 義重於生183 悉聽君便21 博士披香1.20 繡衣直指1.83 誅心之謀71 各路神仙21 三人成虎119 濮陽之戰121 怒海潮升165 片羽吉光116 一進一出138 必有後報1.46 盡釋前嫌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37 菟園遊獵131 麒麟送子193 事不過三154 一念之間1.36 培肥改土211 入主小沛157 與漢同休1.55 洛陽一日1.98 南港新城121 一騎破萬153 經營西域1.268 十日未卜121 十里長筵1.68 清溪橋樓11 珠聯璧合174 變俗易教1.234 王允解懸125 校場演武158 太后有疾21 御風而行1.203 引狼入室132 爲君取食1.70 佛道之爭1.5 捅馬蜂窩107 林間馬場128 了無蹤跡1.274 有鳳來儀155 寤寐思服1.62 風月常新1.95 黃巾屯田171 事出有因1.69 張飛劫親18 再起兵禍1.65 象耕鳥耘134 大利匠城184 心有羈絆1.75 真相大白128 孤很欣慰160 孕大含深1.89 未改初心1.74 判若鴻溝1.26 羣雁無首118 舉國哀慟1.73 死無對證1.99 衆不可逆115 亡胡千家19 求之不得193 少不言愁172 三日獵狩148 暗語絃音213 橫空出世154 一念之間153 情亦動人1.48 權驅寰宇101 問鼎中原81 四子降臨11 誰主浮沉117 再爲羣雄1.79 十里樓桑1.39 漢風速遞137 共飲此杯
149 鳳燃九天1.79 當不至於116 各有所求1.83 以綏四方141 曲水流觴1.79 別開生面148 宮前之變135 喜得千金1.63 熔金入庫18 千里圩田251 入鄉隨俗129 琉璃易碎179 瑞輪蓂莢1.50 從風而服115 龍見於野110 連環殺局1.67 六尺之孤1.49 和則增壽123 反目成仇101 三日之義110 金聲玉振132 江山共謀91 一人之外109 黑山飛燕1.69 強宗驍帥118 義重於生183 悉聽君便21 博士披香1.20 繡衣直指1.83 誅心之謀71 各路神仙21 三人成虎119 濮陽之戰121 怒海潮升165 片羽吉光116 一進一出138 必有後報1.46 盡釋前嫌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37 菟園遊獵131 麒麟送子193 事不過三154 一念之間1.36 培肥改土211 入主小沛157 與漢同休1.55 洛陽一日1.98 南港新城121 一騎破萬153 經營西域1.268 十日未卜121 十里長筵1.68 清溪橋樓11 珠聯璧合174 變俗易教1.234 王允解懸125 校場演武158 太后有疾21 御風而行1.203 引狼入室132 爲君取食1.70 佛道之爭1.5 捅馬蜂窩107 林間馬場128 了無蹤跡1.274 有鳳來儀155 寤寐思服1.62 風月常新1.95 黃巾屯田171 事出有因1.69 張飛劫親18 再起兵禍1.65 象耕鳥耘134 大利匠城184 心有羈絆1.75 真相大白128 孤很欣慰160 孕大含深1.89 未改初心1.74 判若鴻溝1.26 羣雁無首118 舉國哀慟1.73 死無對證1.99 衆不可逆115 亡胡千家19 求之不得193 少不言愁172 三日獵狩148 暗語絃音213 橫空出世154 一念之間153 情亦動人1.48 權驅寰宇101 問鼎中原81 四子降臨11 誰主浮沉117 再爲羣雄1.79 十里樓桑1.39 漢風速遞137 共飲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