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撤塔並港

如此又可納兩千餘戶,白湖、清溪,兩相合並,可新納民衆三千戶。

橋樓下,清溪水道不再行船。好處多多。最大利好便是消除了安全隱患。碰撞剮蹭是其一。防火纔是重中之重。假若有一船在橋樓下起火。架橋鹽漬木雖塗有防火白堊灰漿,橋架內排設儲水大缸。還有噴淋水網,諸如此類。然而,萬一被點燃。又該如何?

樂隱便是看到了這點,才決定將港口撤除。

如此,只需在清溪與西林交界的上游,另起一座水砦,西林水砦和白湖水砦,一頭一尾,可保清溪水道無虞。

邑中良匠頗多。樂隱自行找來,按圖索驥。拆除清溪港口,改建橋樓、重樓。

果如樂隱所料。白湖水榭拆除後院,鋪設長街,改後樓爲門樓商肆。水榭人家皆交口稱讚。並無異議。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久居樓桑,豈能不知商肆重利。

後院闊長,五丈有餘。皆鋪設成街,實在奢侈。若能縮爲三丈,臨街重樓後,還可再起一圈重樓。

樂隱來問劉備。少君侯斷然搖頭。若如此,後排重樓必然比前排逼仄。入住後排人家,必生嫌棄。樂隱這便作罷。於是五丈寬的白湖后街,遂成熱鬧街市。稱‘後市’。

樓桑有四市。夜市、坊市、橋市,後市。

拱衛後市的水砦,亦被改稱爲水門。

樓桑的繁榮,得益於少君侯點滴的累積。劉備曾擔心邑民太過勢利。皆趨利而聚,無利則散。樓桑一旦有事,便一鬨而散。這些年過來,卻發現並非如此。正如幾位不曾離開的學壇大儒,還有漸不西歸,定居於此的西域胡商。

劉備曾以此問母親。

母親答曰:“國有道,不變塞焉,強者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者矯。”

此句出自《中庸》。乃是孔夫子所說。國家政治清明,即便做高官,亦不變操守;國家腐敗,寧可殺身成仁,也不虧氣節。

劉備自幼熟讀經書,自明白此句含義。只是,與他所問,有何相關?

見劉備還不明白。母親這便諄諄善誘:“我朝郡國並行。編戶爲民。舉家遷入樓桑的齊民,皆以邑爲國,以你爲君。這便是歸屬。”

劉備明白了。

母親的意思是說,無論自己有道還是無道,民衆皆以他爲君。

認同自生歸屬。

郡國並行,編戶齊民。都是幫助民衆心生歸宿的重要因素。最關鍵,還是劉備這位臨鄉之君。

樓桑本就民多。客庸在此的異鄉客,更多。百工居肆,良工實在有太多。

兩處規模頗大的改造,完全沒有驚動少君侯,樂隱便自行完成。

樓桑計九千一百六十五戶,十四萬五千八百九十餘口。

還差不足一千戶。

別說樂隱。劉備都替他扼腕嘆息。

還有何處可拆?

船塢、水軍大營,將作館……

劉備依次看去,皆搖頭。

Wωω▪ т tκa n▪ CΟ

不料樓桑長樂隱,卻似乎並不在意。劉備問他,只說請主公拭目以待。

這戶籍,還能憑空長出不成?

容城、平曲、益昌,旱地改水田。臨鄉、南關大建。還有一年一季,不容有失的稻作。少君侯日理萬機,這便按下不提。

暑熱未退,蘇伯便遣人來報。言,臨鄉伴宮已修造完畢。

臨鄉宮城內有幹路兩條。呈十字交叉,貫通宮城。將伴宮分爲東、西、南、北,四個區域。東南西北重樓林立,居中爲正殿,通高七重。圍繞周圍的四樓爲偏殿,通高五重。整體呈‘回’字形

‘回’字中圈空地,涌泉成池。偏殿設迴廊大平座。與正殿以飛橋相架。正殿築臺基七重,高七尺。未曾僭越。

宮城開東西南北,四門。下穿四座偏殿而過。再登飛橋,越涌泉池,可達正殿階下。沿階而上,便是正殿大堂。

伴宮橫豎一里,四座偏殿皆五層。下三層通屋,上兩層爲‘凹’字形三合樓閣。居中設一個樓頂大平座。與正殿隔涌泉池,遙遙相對。

偏殿內亦不全是房間。還有亭臺樓閣,曲廊流水。便是內室亦建有迭石花園。遠山近水,皆濃縮在屋舍之內。地面平鋪漆木地板。花木山石從地板邊緣升起,滿室芬芳,枝頭濃綠,觸手可及。美輪美奐。

假以時日。置墊廊前,與嬌妻美妾,或伴腳邊一池清泉,或倚身旁半片青山。看睡蓮錦鯉,聞松濤陣陣。微風徐來,倚紅偎翠。淺斟低唱,多情多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漢式宮廷,實在是大愛。

話說回來,劉備母子、妻妾不過十來人。如何能住這麼多房間。

是不是有些太闊綽。

光日常打掃,就要很多人啊。

蘇伯說,伴宮已造好。其實是想當然了。細緻的室內裝飾遠沒有完成。也是。先前諸城大建,皆是主體結構建好,編戶齊民便歡天喜地搬入新居。傢什裝飾這些,全是邊住邊修造。講究的人家,屋內甚至修了數年之久,纔算完工。

這次還和先前一樣。主體結構完成,蘇伯便來上報。

有道是今時不同往日。

臨鄉侯轄地三百里,爲北地一等一的列候。諸侯伴宮不建好便急急忙搬入,與禮法不合,徒惹非議。

算了,慢慢來吧。反正劉備也不着急入住。先時爲陸城亭侯,涿縣縣中便劃了一塊土地讓劉備修造侯府。結果劉備只圈了道垣牆,裡面寸土未建。公孫瓚上次來訪。聽聞他想造一座府邸,劉備便將城中地塊送與摯友。

之所以不願住在縣中,劉備還是捨不得自己親手督造的十里樓桑。

寒露第二天。

上計掾陳逸來報,說,樓桑已過萬戶。

劉備頓時吃了一驚。話說他整日舉着千里鏡俯瞰邑中。並無新樓督造,編戶又怎會破萬?

不是還差近千戶呢麼?

陳逸、田驊、劉修三人,皆精於算術。不可能三人同錯。這便追問詳情。

陳逸細細答來。

劉備隨即明白。原來是這樣。

1.87 開門揖盜31 綬帶密詔1.44 白檀守備1.78 捧珠之恩178 中洲一郡193 西域使館198 東歸洛陽139 空谷傳聲1.258 激勵三軍1.66 海賊中計167 遙遠綠洲1.29 外合裡應1.292 威制天下1.27 身後之謀1.33 回馬箭術1.59 各有歸宿120 三方妥協13 藥入病走188 以身應讖146 心中有愛1.209 轅門射戟1.55 莫不如此161 孤燕折翅1.56 人馬如龍1.87 三宮鼎立1.29 外合裡應1.36 兵亂在即1.4 越俎代庖176 王田壽鯉1.48 浴室水塔1.8 環璧珠玉1.69 父子同升1.69 父子同升15 蔣幹遺書1.69 貨比三家190 軍師節哀192 共赴國難1.23 投桃報李112 泰山捧日134 鮮卑利亞174 變俗易教1.4 安漢興劉113 對面而弈121 各取所需213 重名載半1.94 貴不能言167 薄海從風1.66 麒麟騰空1.26 循跡追兇199 飲恨兵退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75 大漢一藩1 十里少年1.80 毋論大小138 壯士解腕112 莫如勤王91 不脛而走1.225 將星雲集1.94 陽球誅暴130 瑌石武夫197 仙人指路1.57 意欲何爲1.85 佩韋佩弦281 過猶不及1.79 河間奼女195 青史留名1.62 兵不厭詐1.87 三宮鼎立168 絕地天通1.40 不義不親170 樹大招風1.287 悉誅涼人81 俱合法相1.53 吾道東流109 多管齊下1.2 雞不下蛋1.60 八關都邑145 有軌騾車131 濯纓濯足160 兵威將膽150 自證清白1.86 枕山跨海11 洛陽安家146 漢宮女主127 金絲毛毯151 君臣之約1.70 孤芳自賞177 廣而無用135 四時充美1.203 引狼入室19 遊麟可用130 抗颺虓虎163 戾氣摧城110 熊羆入夢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67 水戰剿匪150 天地人和1.36 兵亂在即126 後繼有人1.76 洛陽來使
1.87 開門揖盜31 綬帶密詔1.44 白檀守備1.78 捧珠之恩178 中洲一郡193 西域使館198 東歸洛陽139 空谷傳聲1.258 激勵三軍1.66 海賊中計167 遙遠綠洲1.29 外合裡應1.292 威制天下1.27 身後之謀1.33 回馬箭術1.59 各有歸宿120 三方妥協13 藥入病走188 以身應讖146 心中有愛1.209 轅門射戟1.55 莫不如此161 孤燕折翅1.56 人馬如龍1.87 三宮鼎立1.29 外合裡應1.36 兵亂在即1.4 越俎代庖176 王田壽鯉1.48 浴室水塔1.8 環璧珠玉1.69 父子同升1.69 父子同升15 蔣幹遺書1.69 貨比三家190 軍師節哀192 共赴國難1.23 投桃報李112 泰山捧日134 鮮卑利亞174 變俗易教1.4 安漢興劉113 對面而弈121 各取所需213 重名載半1.94 貴不能言167 薄海從風1.66 麒麟騰空1.26 循跡追兇199 飲恨兵退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75 大漢一藩1 十里少年1.80 毋論大小138 壯士解腕112 莫如勤王91 不脛而走1.225 將星雲集1.94 陽球誅暴130 瑌石武夫197 仙人指路1.57 意欲何爲1.85 佩韋佩弦281 過猶不及1.79 河間奼女195 青史留名1.62 兵不厭詐1.87 三宮鼎立168 絕地天通1.40 不義不親170 樹大招風1.287 悉誅涼人81 俱合法相1.53 吾道東流109 多管齊下1.2 雞不下蛋1.60 八關都邑145 有軌騾車131 濯纓濯足160 兵威將膽150 自證清白1.86 枕山跨海11 洛陽安家146 漢宮女主127 金絲毛毯151 君臣之約1.70 孤芳自賞177 廣而無用135 四時充美1.203 引狼入室19 遊麟可用130 抗颺虓虎163 戾氣摧城110 熊羆入夢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67 水戰剿匪150 天地人和1.36 兵亂在即126 後繼有人1.76 洛陽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