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雲開見日

“聽公一席話,(袁)紹茅塞頓開。”袁紹再拜:“眼前一切,不過豐牆峭阯,系之葦苕(注①)。一言蔽之,並無根基,難以長久。”

“然也。”張儉輕輕頷首:“今,雖任西園上軍校尉,兼領北軍中候。然北軍五校中,又有幾人唯命是從。數千兵卒,又有多少效之以死。二千江東健兒,隨孫破虜討伐黃巾,歷經百戰。同生共死。於是孫破虜振臂一呼,江東健兒皆臨陣倒戈。西園衛,皆爲孫破虜所用也。何太后命校尉統領西園,乃欲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之顯名,籠絡江東子弟也。”

袁紹這便醒悟:“原來如此。”

“大將軍兵敗身死,雖受董重所害,然孫破虜居功至偉。何太后忌憚西園衛中二千江東子弟,故不敢加害。且孫破虜爲人忠義,董驃騎又與其有知遇之恩。平日頗多善待。料想,孫破虜必不會輕易背主。園中江東子弟,皆以孫破虜馬首是瞻。又如何能受校尉籠絡。校尉空耗心機,卻徒勞無功。久而久之,必消磨雄心壯志,心中抱負難成。上軍校尉一職,誠如校尉所言,不過是‘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

得張儉金玉良言,袁紹幡然醒悟。離席下拜:“幸得張公指點,紹‘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

張儉離席攙扶:“老朽不忍見棟樑崩折,而試言之。如何能受此大禮。校尉速速請起。”

“他日重回洛陽,再來拜見。”袁紹這便告辭離去。

目送袁紹出精舍,張儉久久不語。許久,忽聽喃喃自言:“若無紛亂,何來大治。袁紹、曹操、孫堅、董卓、袁術,還有宗室諸劉……羣雄並起,之勢成矣。天下棋局,落子無悔。”

二崤城,官堡,薊邸。

自中堡瑤光殿被二宮太皇及少帝暫居。賈詡等人,便遷入國邸商討國事。

守邸丞乃薊王族兄劉平,賈詡邀其列席,卻被婉拒。言道,六百石官,如何能與二千石並坐。

賈詡亦未勉強。

“我主傳令,重築孟津及增修小平津二港。八關都尉,權且留用。然守關兵卒,需去蕪存菁。”賈詡將薊王敕令,傳閱衆人。

“聞袁紹自求外放河東,牧守一方。曹操、袁術等,早已遠避朝堂。眼看羣雄並起,大勢所趨。故主公欲守備洛陽。”荀攸一語中的。

“袁紹必得高人指點。否則又怎舍帝都榮華。北軍中候及上軍校尉,皆手握實權。爲各派爭相拉攏。乃是‘雄職’,袁紹出身名門,正當如魚得水。”賈詡笑道。

“凡有先見之明者,皆遠離帝都,取禍之地。遠遁江海,據一地爲雄。袁術先據南陽,袁紹再得河東。二地皆是今漢大郡。南陽有鐵,河東出鹽。袁氏兄弟二人,坐享鹽鐵之利。再東結曹操,西聯孫堅。關東大地,當有一席之地。”沮授皺眉道:“聞爲將孫破虜逐出洛陽,欲拜其爲豫州牧。駐紮於鴻池內的飛雲艦隊,不日將一同遠離帝都水域。”

“河東袁紹、幷州董卓、兗州曹操、南陽袁術,再加豫州孫堅。”田豐皺眉道:“朝廷此策,與棄涼州之權宜之計,何其相像。”

“將羣雄皆驅離洛陽。如此,何董二戚,纔好關起門來,坐地分贓。”沮授冷笑:“時至今日,仍想着權謀立國。社稷難以爲繼,既是天災,又因人禍。”

“若無我主供養。洛陽必飽受缺糧之困,早已家破人亡,無藥可救。何來今日之盛。”田豐一語中的:“正因知曉我國富庶,我主仁義。洛陽朝堂,纔有恃無恐。總以爲,即便不可收拾,亦有我主重整河山。”

“此,便是明主之困。”荀攸已想過:“天下人望所歸。必不能令人失望。”

“當如何破?”沮授問道。言下之意,總不能一輩子背鍋。

“孟子曰:‘理亦無所問,知己者闋礱。良駒識主,長兄若父’。殺兄之仇,不共戴天。以今時今日之大漢帝母,何太后必報此仇。殺盡董氏一門雪恨。董氏又豈能坐以待斃。必興兵反制。大將軍何進之後,何車騎並董驃騎,才情、魄力,皆類同。難分勝負,或同歸於盡亦未可知也。”賈詡已料定一切:“那時,洛陽十室九空,天家再無回天之力。太后或少帝,當下罪己詔,禪位於我主。”

見衆人皆欣然點頭。荀攸卻笑:“卻不知文和之謀,我主取否?”

賈詡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主天降麒麟,爲終結亂世。既爲終結亂世而來,又豈能不上應天命,下順民心。再續煌煌天漢,國祚綿延。”

“文和言之有理。”四大謀主心有慼慼。實則,誰也沒底。我主少稱麒麟,一路走來。四平八穩。從未有,急功近利之舉。該其所有,不差分毫。不該所有,分毫不取。

令天下英雄折服。

年年臘賜,珍饈美饌,琳琅滿目,何其多也。然從二千石高官,乃至斗食少吏。皆首選“薊王家米”。雖有百畝美田,八石高產。仍不足分。乃至去年臘賜,人均只分得香囊大小的一袋薊王家米。不捨蒸食,遂與佩玉並懸身前。時常取一粒咀嚼,回味尤甘。

米不宜生食。尤其隨身攜帶,沾染水汽,因而發黃,稱“黃變米”。後世研究,黃變米,自帶多種毒素,可引起肝臟病變,及腎臟、神經損害,並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得華大夫上書。薊王隨靈機一動,將薊王家米,搖身一變,製成“薊王米花”。乃後世“爆米花”是也。

“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又曰:“炒糯谷以卜,谷名孛婁,北人號糯米花。”,此句出自南宋范成大。

換言之,最遲南宋時,已有此物。且“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用爆米花來占卜新一年之吉凶。膨化食品的作用,足見一斑啊。

米花一出,風靡國中。不僅解黃變之危,又除量少之困。一囊家米,可出一斛米花。軟糯而質輕。便於隨身攜帶。與吸水炭包並裝入革囊,收緊後再外包錦囊,懸於身前。薊國新式囊袋,既是香囊,又是食囊。

引國中婦孺,爭相仿效。

81 夜入太倉1.64 懷瑾相報122 破而後立1.67 勝券在握181 羣雄無首1.298 同聲同氣1.67 何爲樓桑188 風聞奏事17 尊王攘夷1.46 有褐有衣1.59 將星閃耀104 見字如面122 溫室藥圃170 黃泉相見1.49 覆水難收174 恰如其分1.94 不虛此行1.273 同堂異室1.30 大醫治世137 和親典禮164 追本溯源18 世道居奇160 遠見卓識107 以夢爲繭1.4 各懷鬼胎173 有生之年1.88 立象林苑138 清波滌塵1.25 水到渠成184 天命有歸1.275 天下正色190 軍師節哀1.6 沐猴冠帶1.65 攻略壽春1.89 秉燭夜話1.99 一網打盡15 蔣幹遺書125 賽馬效應1.43 切莫辜負1.4 越俎代庖1.5 千家萬戶164 王道循環136 後果前因165 政均法平183 瓦釜雷鳴106 名不虛傳129 山海之盟1.253 軍法從事19 人不渡己1.30 未琢璞玉134 光融天下1.73 大雅無傷1.45 初次遠行104 有生之年1.257 美事將近186 鬼火焚街1.202 白馬銀槍1.205 請君入徐1.220 和合天生171 鮮卑五姓1.47 以儆猢猻210 破繭成蝶194 焉知非福1.67 勝券在握187 奪舍續命114 支渠四通122 刀槍莫及108 名動西京1.36 再見太后1.43 骨肉至親1.273 同堂異室12 縑車載禍149 蝴蝶效應140 祓禊之會109 黑山飛燕1.20 繡衣直指144 判若兩人1.33 劍器大宗1.87 開門揖盜1.244 徒有虛名1.46 盡釋前嫌102 王道在北166 落子無悔142 道破天機140 青雲之志120 三英齊發1.52 空空如也141 文昌武盛1.25 言之尚早114 難兄難弟1.57 身後之憂160 改造它乾1.75 永不更迭1.37 粉墨登場147 昏夜奔襲1.82 飛虻流火1.84 海賊寶藏1.39 漢風速遞1.33 以衆擊寡
81 夜入太倉1.64 懷瑾相報122 破而後立1.67 勝券在握181 羣雄無首1.298 同聲同氣1.67 何爲樓桑188 風聞奏事17 尊王攘夷1.46 有褐有衣1.59 將星閃耀104 見字如面122 溫室藥圃170 黃泉相見1.49 覆水難收174 恰如其分1.94 不虛此行1.273 同堂異室1.30 大醫治世137 和親典禮164 追本溯源18 世道居奇160 遠見卓識107 以夢爲繭1.4 各懷鬼胎173 有生之年1.88 立象林苑138 清波滌塵1.25 水到渠成184 天命有歸1.275 天下正色190 軍師節哀1.6 沐猴冠帶1.65 攻略壽春1.89 秉燭夜話1.99 一網打盡15 蔣幹遺書125 賽馬效應1.43 切莫辜負1.4 越俎代庖1.5 千家萬戶164 王道循環136 後果前因165 政均法平183 瓦釜雷鳴106 名不虛傳129 山海之盟1.253 軍法從事19 人不渡己1.30 未琢璞玉134 光融天下1.73 大雅無傷1.45 初次遠行104 有生之年1.257 美事將近186 鬼火焚街1.202 白馬銀槍1.205 請君入徐1.220 和合天生171 鮮卑五姓1.47 以儆猢猻210 破繭成蝶194 焉知非福1.67 勝券在握187 奪舍續命114 支渠四通122 刀槍莫及108 名動西京1.36 再見太后1.43 骨肉至親1.273 同堂異室12 縑車載禍149 蝴蝶效應140 祓禊之會109 黑山飛燕1.20 繡衣直指144 判若兩人1.33 劍器大宗1.87 開門揖盜1.244 徒有虛名1.46 盡釋前嫌102 王道在北166 落子無悔142 道破天機140 青雲之志120 三英齊發1.52 空空如也141 文昌武盛1.25 言之尚早114 難兄難弟1.57 身後之憂160 改造它乾1.75 永不更迭1.37 粉墨登場147 昏夜奔襲1.82 飛虻流火1.84 海賊寶藏1.39 漢風速遞1.33 以衆擊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