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追本溯源

嫡母相對於嫡子而言。

若以此論處,陛下兩位皇子,皆庶出。何後母憑子貴。今雖爲正宮之主,卻仍改不掉皇長子的庶出身份。

只因出生之日,身份已定。

皇長子辯出生時,正宮乃是宋皇后。皇次子協出生時,正宮又換成何皇后。

於是,兩位皇子,皆是庶出。

試想。若不從竇太后處追本溯源。而只論何後。何後又豈甘心捨棄親生皇長子,而扶立皇次子。正因竇太后乃如假包換的陛下嫡母,亦是兩位皇子的嫡祖母。故從“根上”論起,方能佔盡法禮義理。

亦正如董太后內心所知。竇太后一句,抵她千言萬語。

名正而言順。

換言之。若是竇太后口出,“立貴子爲帝”。除何氏一門及其黨羽外,羣臣當無異議。

所謂“位卑而言輕”。若要竇太后“位尊而言重”。必然要令其重拾聲勢。此,亦是陛下所願。正因看到這點,程璜才悍然置身事內。捲入內宮奪權爭鬥。不可謂眼光毒辣,老而彌堅。

話說。自竇大將軍身死族滅,竇太后被以王甫、曹節爲首的大宦官嫉恨,遭禁錮多年。竇氏外戚被誅滅,宦官因此得勢,權傾天下。此時,宦官內部亦勾心鬥角,相愛相殺。王甫被程璜借二婿之刀所誅,曹節又殺程璜二婿,將其排擠出宮。獨攬大權。老一輩宦官因而凋零。乃至以張讓、趙忠爲首的中生代宦官崛起。稱“十常侍”。

眼看大權旁落,曹節又與程璜,冰釋前嫌,再次聯手,反殺“十常侍”。

漢末,河間生二帝。以至於范曄亦在《後漢書》中讚道:“河間多福。”

永康元年(167年)冬十二月,先帝崩。大權在握的竇太后,與大將軍竇武合謀,遴選新帝。

時有八人與會:大將軍竇武,其子及二侄,袁逢,太尉周景,河間王裔、侍御史劉儵,及大宦官曹節。

衆人合議,新帝須從章帝后裔中遴選。因章帝一系乃“嫡系宗支”。劉儵遂薦解犢亭侯劉宏,一名不見經傳,連河間都未曾出過,孤兒寡母相依爲命,拮据度日的小亭侯。

竇大將軍力排衆議,遂立劉宏爲帝,由竇太后“垂簾監國”。

各派人等,因擁帝之功,俱得封賞。劉儵因與陛下同出河間,且又因推薦有功而倍受寵信。因此招來宦官妒恨。大宦官侯覽,恐劉儵與竇武聯手鏟除異己,尋機奏請,劉儵出爲泰山太守。卻在其赴任途中,派人刺殺。陛下念及劉儵無辜喪命,遂命劉儵之弟,劉郃爲司徒。本想緩宦官、外戚及黨人之間的矛盾。

此時,竇武被誅,黨人遭錮。宦官一家獨大。爲爭大權,程璜便暗中牽線,令其二婿劉郃、陽球與陳球、劉納等人結謀。聯合參奏王甫及其黨羽,乃至其皆下獄拷打致死。此事,反被大長秋曹節抓住把柄。又夥同宦官齊向靈帝哭訴,並逼迫程璜,反誣四人“謀議不軌”。陛下大怒,將四人下獄,亦拷打致死。

此爲光和二年。

歷史上的此年間,竇氏外戚滿門被誅,王甫、侯覽、管霸等擅權大宦官,先後身死,曹節亦於轉年病死。

再無掣肘的陛下,忽然間乾綱獨斷,大權獨攬。

此時,若陛下真有“中興”之念,當可放手施爲。新政所出,必有新氣象。奈何卻“亂而不損”,重用以張讓、趙忠爲首的中生代宦官。待何後一門崛起,又重蹈前朝宦官、外戚不死不休的覆轍。

前世種種,過眼雲煙。再追究已無意義。

然甄選新帝時,各方勢力激烈角逐,達成共識的唯一條件:“嫡系宗支”。卻可見一斑。

陛下之所以能繼位,正因是“嫡系宗支”。

所以,陛下內心深處,有“立嫡”的自我情節與義理支撐。

事實也是如此。

中平六年(189年),陛下病危。於病榻之上,將皇次子託孤上軍校尉蹇碩。丙辰,崩於嘉德殿。蹇碩時在皇宮,想先殺何進,再立次子爲帝。便遣人接何進入宮,詐稱有要事相商。何進不疑有他,即刻乘車前往。不料蹇碩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誼,在迎接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心領神會,馳車抄近道返回麾下軍營,率軍進駐各郡國在京城官邸,託言有病,不再進宮。乃至功虧一簣。

試想,便是蹇碩亦險些得手。

薊王比蹇碩如何?

天下皆將信將疑。陛下是否真有廢長立幼之心,還只不過是一時情緒所致。

然陛下之心,劉備又豈能不知。

薊國六謀主,亦深信不疑。

正因薊王乃託孤重臣不二之選。陛下才百般榮寵。

薊王乃天下豪傑,長情之人。身受陛下厚恩,又豈能不披肝瀝膽,報效新帝。

大將軍何進曾言,小妹嫁之無用。亦是一針見血。天下公義,又豈容得兒女私情。然擁有天生女性視角的何後,卻看得更爲清楚。正因薊王乃是豪傑,恩怨拎清,愛恨分明。才從軟肋入手,動之以情。

如何後所言。即便事敗,有何氏王妃在側,薊王亦不會對何氏一門痛下殺手。

隻身回宮時,程夫人滿面春風。

入宮門時,遙看南宮雲臺,不由浮想聯翩。

此時此刻。黃門令左豐,正引年後將將病癒入宮的中常侍呂強,登雲臺殿,拜見竇太后。

“呂常侍沉痾初愈,便登臺來見,朕心甚慰。”

“太后相喚,老奴豈敢怠慢。便是宿疾在身,亦當前來拜見。”呂強答道。

“若非要事,又豈能勞煩呂常侍。”竇太后開門見山:“只因有一事,需勞煩呂常侍相助。”

“請太后明示。”呂強再拜。

“朕已許程璜‘長樂少府’一職。”竇太后語出驚人。

呂強心悸之於,亦思緒急轉:“太后何故啓用程璜。”

“無它,宮中已無人可用。”竇太后頗多風輕雲淡:“自竇大將軍滿門伏誅,朕不過孤家寡人,垂垂將死一老嫗耳。趁還有些餘壽,乃爲陛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盡嫡母之義。”

呂強這便醒悟:“太后欲以程璜,制衡十常侍否。”

“然也。”竇太后索性言明:“十常侍禍亂朝政,荼毒天下,爲禍甚烈。時人無不切齒生恨,欲除之而後快。前有徐奉,後有段珪,再有張讓、趙忠,陛下身邊近臣,竟與黃巾反賊暗通曲款。如此無君無父,棄國棄主,陰懷叵測,十惡不赦之徒。朕有生之年,勢要剷除,以清君側。”

說完,竇太后忽降下語調,娓娓道來:“朕此生已無牽無掛。前事恩怨也早已入土。然,竇大將軍曾被天下有識之士尊爲‘三君’,朕既爲竇氏之女,當謹遵大將軍之遺志,了此殘生,爲大漢國祚略盡綿薄之力。”

聞竇太后一席肺腑之言,素懷忠烈的呂強不禁肅容下拜:“老奴,定不負(竇)太后所託。”

呂強省“竇”字。其中深意,竇太后又豈能不知。

追本溯源,她纔是我大漢名正言順的“太后”。

1.27 天下瞠目1.90 多錢善賈1.274 有鳳來儀18 張家小胖165 政均法平1.59 熟視無睹1.66 象軍初立1.62 猜忌暗生1.242 繞樑餘聲101 如虎添翼31 垂綏琬琰103 玉石俱焚168 千里投懷1.65 形勢急轉101 三日之義132 一脈相承10 雕版印鈔1.30 一門出仕1.6 不二之選157 塵埃落定102 殺良冒功214 亂中求存163 女亞馬遜!189 江淮孤生1.44 降集氐羌1.89 無銅身輕1.73 謠言四起187 奪舍續命1.68 萬乘巡海1.55 莫不如此91 伯牙絕弦1.63 築城爲先183 悉聽君便174 恰如其分1.208 殺出重圍108 名動西京1.257 珠璣深藏1.87 扶危濟困1.69 強宗驍帥1.70 價低者得1.53 吾道東流149 聖上好驢1.47 倉樓覆道145 督亢秋成1.33 劍器大宗127 賊臣當道1.89 無銅身輕1.78 城上金烏1.79 撤村並邑113 翻雲覆雨132 生死兩難127 先入爲主1.30 一書在手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6 不二之選1.37芳蘭生門15 正視己心118 舉國哀慟1.203 引狼入室101 東走西顧1.6 驚天動地1.35 九流學派14 各奔東西1.34 內憂外患1.59 亂我心曲1.46 有褐有衣147 雙食君俸137 和親典禮155 寤寐思服190 半載之期181 歪門邪道128 勢不兩立1.73 西林馬場1.68 爲而不爭1.23 夫復何言179 瑞輪蓂莢1.4 大禍滔天1.247 櫟陽雨金1.60 伏波定海1.25 美人無極150 機關算盡1.77 酎金補齊179 情長謀遠115 天下棋局164 十夷王女109 舊友重聚138 漏奪附黨1.2 平羌之策176 薊王東歸18 四面楚歌71 以鹿爲幟1.20 何足掛齒115 天下棋局195 名門大姓130 瑌石武夫1.285 共分天下136 矛頭所指184 是個難題1.62 五陵少年1.54 燕齊以安
1.27 天下瞠目1.90 多錢善賈1.274 有鳳來儀18 張家小胖165 政均法平1.59 熟視無睹1.66 象軍初立1.62 猜忌暗生1.242 繞樑餘聲101 如虎添翼31 垂綏琬琰103 玉石俱焚168 千里投懷1.65 形勢急轉101 三日之義132 一脈相承10 雕版印鈔1.30 一門出仕1.6 不二之選157 塵埃落定102 殺良冒功214 亂中求存163 女亞馬遜!189 江淮孤生1.44 降集氐羌1.89 無銅身輕1.73 謠言四起187 奪舍續命1.68 萬乘巡海1.55 莫不如此91 伯牙絕弦1.63 築城爲先183 悉聽君便174 恰如其分1.208 殺出重圍108 名動西京1.257 珠璣深藏1.87 扶危濟困1.69 強宗驍帥1.70 價低者得1.53 吾道東流149 聖上好驢1.47 倉樓覆道145 督亢秋成1.33 劍器大宗127 賊臣當道1.89 無銅身輕1.78 城上金烏1.79 撤村並邑113 翻雲覆雨132 生死兩難127 先入爲主1.30 一書在手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6 不二之選1.37芳蘭生門15 正視己心118 舉國哀慟1.203 引狼入室101 東走西顧1.6 驚天動地1.35 九流學派14 各奔東西1.34 內憂外患1.59 亂我心曲1.46 有褐有衣147 雙食君俸137 和親典禮155 寤寐思服190 半載之期181 歪門邪道128 勢不兩立1.73 西林馬場1.68 爲而不爭1.23 夫復何言179 瑞輪蓂莢1.4 大禍滔天1.247 櫟陽雨金1.60 伏波定海1.25 美人無極150 機關算盡1.77 酎金補齊179 情長謀遠115 天下棋局164 十夷王女109 舊友重聚138 漏奪附黨1.2 平羌之策176 薊王東歸18 四面楚歌71 以鹿爲幟1.20 何足掛齒115 天下棋局195 名門大姓130 瑌石武夫1.285 共分天下136 矛頭所指184 是個難題1.62 五陵少年1.54 燕齊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