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黃泉相見

西邸,萬金堂。

爲趕來面聖,程璜特意染了一頭黑白相雜之發。既不顯老而無用,又符老成持重之身份。

染髮時下已是平常。見於史冊,染髮第一人便是王莽。前漢末,已近古稀之年(68歲)的王莽,冊立淑女史氏爲皇后,時已“皓首白鬚”,爲掩老態,特意把發須染黑。《漢書·王莽傳》稱其:“欲外視自安,乃染其鬚髮。”

時下染髮膏,多用黑豆製成。將黑豆浸泡在酢漿中一到二日,加熱煮爛,濾掉豆渣,再熬成膏狀。用時,直接塗在發上皆可。後稱“大豆煎”。

稍後還有蓮子草染髮劑。“蓮子草”又稱“旱蓮臺”、“旱蓮草”等,其莖梗內飽含黑色汁液。乃最方便取用的天然染髮劑。唐時,十分盛行用其來染髮。《外臺秘要》中列有數個蓮子草美髮藥方,其中便有“蓮子草膏”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亦記載了若干染髮藥方。如“生油漬烏梅,常用敷頭良”;“黑椹水漬之,塗發令黑”;“以鹽湯洗沐,生麻油和蒲葦灰敷之”等,不一而足。

當然,用墨汁染黑也可。還有更逼真自如的“接發”。取剪下青絲,續接在白髮之上。梳成髮髻,足可以假亂真。

“老奴,叩見陛下。”程璜趨步入堂,五體投地。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舉止之間,爐火純青,收放自如。果然老而彌堅。

這套五體投地大禮,饒是百看不厭,已成行家的陛下,亦眼含讚許。

“老大人請起,賜座。”

“謝陛下。”

“知太后詔命老大人爲長樂少府,朕心中頗多疑慮。今日得見,渙然冰釋。”

自前漢呂后臨朝稱制,開兩漢外戚專權之先河,其生平更被太史公列入皇帝本紀。後又有今漢鄧太后“興滅國,繼絕世”,仿效呂后臨朝稱制十六載。

於是乎,太后下詔任命官員,遂成兩漢慣例。

便是永樂董太后,先前亦曾徵外甥張忠爲司隸校尉。

長樂少府,乃太后三卿之一。竇太后親徵宮官,亦是合情合理。饒是陛下,亦無可指摘。

“老奴雖行將入土,卻也還可供主驅策。再服侍太后數載,也算老有所用。”程璜伏地答道。

“有老大人服侍太后左右,朕亦足可安心。”陛下笑問:“此去,可有所求?”

“回稟陛下,確有一事相求。”程璜答曰:“卻非爲老奴,而爲太后也。”

“哦?”陛下略顯意外:“爲太后何求?”

程璜答曰:“竇太后乃我大漢正宮太后,又是陛下嫡母。因受竇大將軍牽連,而被王甫、侯覽等人,禁錮雲臺多年。昔鄭莊公因母姜氏與王弟共叔段謀反,一怒之下,將母遷出王城,誓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言畢,鄭莊公已自悔。大夫穎考叔進言:‘掘地及泉,遂而相見。’於是乎,莊公‘掘地見母’,母子得以‘黃泉相見’。

陛下與太后既無‘謀逆大仇’,亦無‘忤逆之恨’,奈何坐視嫡母爲奸佞所禁,十年不見?”

一席話,聽得堂內十常侍,汗如雨滴。便是黃門令左豐,亦膽戰心驚。

我朝雖以孝義爲先。然今時卻不同往事。

鄭莊公故事,乃骨肉至親。

而陛下非竇太后親生。如今後宮董太后得勢,於情於理,以己度人,又豈能坐視竇太后復起。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程大人果然垂垂老矣,辨不清宮中大勢。此舉乃自尋死路也!

不料陛下聽完,悵然若失。

眼中竟隱見淚光:“老大人言之有理。是朕一時不查,冷落嫡母,枉爲人子。”

聞此言。以張讓、趙忠爲首的十常侍,如遭雷擊。

陛下何故如此?

而說完一席話,便五體投地的程璜,更是猛鬆一口氣。

一問一答,數息之間,不啻刀山火海,生死兩難。若惹陛下龍顏大怒,必死也。然若陛下納其言,善待嫡母。十年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也。

如今看來,陛下果有廢長立幼之心!

程璜心中大定,精神爲之一振:“陛下春秋正盛,太后鳳體康健。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老大人以爲,朕當如何?”陛下和顏悅色,居高下問。

程璜對曰:“老奴依稀記得。建寧四年十月初一,陛下曾率羣臣,親爲太后祝壽。此孝舉,爲天下津津樂道。今距太后生辰,不過數月。何不將太后遷出雲臺,妥善安置,再領羣臣,祝太后壽。”

陛下頻頻點頭,又問道:“依老大人之見,當將太后遷往何處?”

“永安宮。”程璜偷看陛下臉色,這便斟酌言道:“永安、永樂,甚是相配。以示陛下嫡母、生母皆行盡善也。”

“老大人果然老成持重。”陛下欣然言道:“傳朕口諭,即刻修繕永安宮,定要趕在太后壽誕前,遷入宮中。朕當率文武百官,爲太后祝祝壽。”

“奴婢領命。”左右看過,見無人應和。黃門令左豐這便出聲領命。

“陛下聖明。”程璜老淚縱橫,五體投地。

早已呆若木雞的十常侍等人,急忙跪地附和。

目視長樂少府程璜,健步而出。張讓、趙忠,遍體生寒。

若論揣度聖意,二人當仁不讓。捨我其誰。不然陛下也不會口出:張常侍是阿父,趙常侍是阿母。

正應了那句知子莫若父母。

然論大局觀。二人卻拍馬不及,差老一輩宦官遠矣。

心念至此,二人隔空對視。暗自唏噓。

黃門令左豐更不敢怠慢。將陛下口諭,傳與掖庭令畢嵐。

畢嵐將信將疑。待問過張讓、趙忠等人,方信以爲真。

“陛下何意?”畢嵐問道。

張讓、趙忠,此時如何還能不知!

“陛下善待嫡母,乃是要立嫡子也。”張讓答道。

“二位皇子皆是庶出,何來嫡子?”畢嵐又問。

“若無嫡子,則立貴子。”趙忠一語中的。

“陛下欲廢長立幼乎!”畢嵐幡然醒悟。

“雖無定論,卻頗有此意。”張讓答道。

“難怪董太后會聽之任之。”趙忠已想通一切:“二位太后,或已暗中結盟。聯手應對何後一門。或許,老大人面聖之言,董太后已事先告知陛下也!”

“若如此,我等又當如何行事。”畢嵐問出心中所憂。

“欲拒還迎,不偏不倚。”張讓口出八字箴言:“服侍好陛下,纔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本。”

123 無人祭奠125 除舊迎新111 鬥智鬥勇106 甘之如飴1.5 捅馬蜂窩144 首尾難顧101 善始善終123 溫泉別館1.34 牛刀割雞241 楚河漢界1.84 海賊寶藏16 乾坤倒懸1.73 血巢角鬥1.2 奉國守孝1.98 斯人已去1.228 義貫金石1.26 以直報怨179 清白無鬼179 清白無鬼1.203 引狼入室147 制非常模1.94 與王雷同146 何須十年1.38 麒麟識英1.90 萬軍叢中158 顛倒黑白1.280 天下貴二1.2 燕燕于歸148 附內而生156 討董聯盟1.74 樓桑重器116 各有所求1.77 望洋興嘆102 平波水砦179 清白無鬼1.65 陰藏殺機167 遙遠綠洲174 爾虞我詐1.64 懷瑾相報154 一念之間1.46 蜚聲西州166 大材小用142 萬物生輝158 顛倒黑白1.94 人情冷暖12 戰意橫生112 幼獸初生1.236 兵器時代1.70 價低者得113 七國聯盟170 自斷股肱155 恩威並濟1.62 漢人西徙177 困龍之地118 元服之禮1.96 百億地產1.89 一州之國150 機關算盡1.253 軍法從事126 價高者得1.47 爲朕所用71 命運時然125 除舊迎新41 閉關鎖國1.283 石牛糞金105 足可稱道1.25 水到渠成1.67 畫地爲牢104 靡麗妖風167 薄海從風71 各路神仙191 何必談錢17 輕徭薄稅195 避無可避155 恩威並濟91 一人之外41 細數家珍148 三舉鄉黨1.224 鬥戰取將184 是個難題154 數年之期61 語破天機178 四氏雲霞161 孤燕折翅1.88 母行子效1.22 其道大美1.79 別開生面1.226 七進七出1.47 爲朕所用187 貨幣戰爭81 天下喉舌161 狐假虎威105 足可稱道171 南北船閘185 董卓無文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21 解我心憂91 伯牙絕弦104 北上販馬41 閉關鎖國
123 無人祭奠125 除舊迎新111 鬥智鬥勇106 甘之如飴1.5 捅馬蜂窩144 首尾難顧101 善始善終123 溫泉別館1.34 牛刀割雞241 楚河漢界1.84 海賊寶藏16 乾坤倒懸1.73 血巢角鬥1.2 奉國守孝1.98 斯人已去1.228 義貫金石1.26 以直報怨179 清白無鬼179 清白無鬼1.203 引狼入室147 制非常模1.94 與王雷同146 何須十年1.38 麒麟識英1.90 萬軍叢中158 顛倒黑白1.280 天下貴二1.2 燕燕于歸148 附內而生156 討董聯盟1.74 樓桑重器116 各有所求1.77 望洋興嘆102 平波水砦179 清白無鬼1.65 陰藏殺機167 遙遠綠洲174 爾虞我詐1.64 懷瑾相報154 一念之間1.46 蜚聲西州166 大材小用142 萬物生輝158 顛倒黑白1.94 人情冷暖12 戰意橫生112 幼獸初生1.236 兵器時代1.70 價低者得113 七國聯盟170 自斷股肱155 恩威並濟1.62 漢人西徙177 困龍之地118 元服之禮1.96 百億地產1.89 一州之國150 機關算盡1.253 軍法從事126 價高者得1.47 爲朕所用71 命運時然125 除舊迎新41 閉關鎖國1.283 石牛糞金105 足可稱道1.25 水到渠成1.67 畫地爲牢104 靡麗妖風167 薄海從風71 各路神仙191 何必談錢17 輕徭薄稅195 避無可避155 恩威並濟91 一人之外41 細數家珍148 三舉鄉黨1.224 鬥戰取將184 是個難題154 數年之期61 語破天機178 四氏雲霞161 孤燕折翅1.88 母行子效1.22 其道大美1.79 別開生面1.226 七進七出1.47 爲朕所用187 貨幣戰爭81 天下喉舌161 狐假虎威105 足可稱道171 南北船閘185 董卓無文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21 解我心憂91 伯牙絕弦104 北上販馬41 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