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火攻破敵

徐榮見追兵迫近,這便衝後車喊道:“輕車!”

輕車簡從,才能跑的快。想我高祖路遇追兵,爲了跑快,甚至不惜把自己兩個女兒推下車去。如今逃命要緊,哪還在乎這些許的銅錢?

一箱銅錢便被扔出車外。

落地後崩碎,散成一地的錢幣。

蠻兵這便一擁而上,爭搶銅錢。無論渠帥如何叫喊,也要抓把銅錢揣進懷中再跑。

待蠻兵迫近。便又有一箱銅錢扔出車外。

於是乎,但凡路遇追兵,便扔下一箱銅錢。分散蠻兵的注意。車隊一邊扔,一邊跑。蠻兵一邊搶,一邊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追着車隊,一頭扎進了山林。

衆渠帥不疑有他。加倍催促手下不提。

蠻兵們也樂得去哄搶丟下來的銅錢。一緡錢重十二斤。懷揣大把大把的銅錢,如何還能跑快。打頭的精兵漸被後來蠻兵追上。大家擁擠在一團,亂亂哄哄,早就失了陣型章法。

莫邪山,綿延迤邐。東西橫臥一百餘里。傳莫邪於此鑄劍,乃爲山名。俗稱劍山。後世毀山取石,不復先前壯美。

此時山幽林密,車隊轉眼便無蹤影。

蠻兵只能沿車轍(車輪印),追擊。

眼看數萬蠻軍撒入山林,當中也有機靈者向衆渠帥進言,‘逢林莫追’。衆渠帥卻笑而不納:太守不過數輛車架,十幾親隨。我等數萬大軍,有何懼哉!

車轍漸漸分叉。顯然是太守那幾輛車架各自奔逃。

渠帥商議之後,分兵去追。

其中最大的一股蠻兵,沿車轍最深的路徑,一路追了下去。山路漸漸陡峭。不知不覺,已到山腰。車轍忽然消失,渠帥急命人四處尋過。翻過一個丘脊,又見車轍。心中大喜。這便翻越丘陵,追進一山谷。

與幽暗秀麗的山林不同,這座無名谷卻多荊棘草叢。

腳底草甸頗厚,踩上去甚是鬆軟。

渠帥漸漸生疑。如此厚的草甸,行走已頗爲不易。如何能行車馬?

這便猛然停步,伸手往腳底一抓。只見手中碎草切口齊整,分明是用鍘刀切碎的馬匹草料!往鼻下一送,隱隱有魚腥味。山野之草,何來魚腥!指腹來回摩挲,草根竟粘着魚膏!

《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又高爲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草墊)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爲戰守備。”

魚膏,便是魚油。多用來縱火!先前車轍印,怕也是事先留好。便是要賺我等入谷!

“速退!速退!”渠帥用蠻語呼喝。然而大半隊伍已入山谷,如何能叫停!

嗡——

四面弦響,火箭天襲。

還夾雜水龍弩車射下的油囊。砸中盾牌、山石,當即崩裂。濺出大片魚油。

四面火起。將整個山谷團團圍住!道道火舌,由外向內,飛快延燒。蠻兵虎皮衣盾,沾火即焚。轉眼燒成一個個火人。如此四處奔逃,點燃更多蠻軍。

wWW ▪Tтkā n ▪¢ O

劉備居高俯瞰。不禁心生駭然。

如此場面,實在是慘不忍睹。

恩師面無表情,輕聲問道:如何?

劉備頓了頓道:慘絕人寰。

恩師又問:以後可願再行此計?

劉備又頓了頓道:若能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有何不可!

恩師輕聲一笑:只爲黎民百姓?

劉備吁了口氣:也爲身邊袍澤摯友。

劉備心中所想,果如恩師所料。或許此時的劉備,摯友親朋在心中的份量,遠超黎民百姓。之所以用連環計賺來蠻兵,再一把火燒淨。更大的原因,是不想耗損自家兵力吧。

可惜東西橫臥一百餘里的莫邪山,撒出去的斥候只找到數個合適縱火的山谷。不然,全殲蠻兵也不在話下。縱有合適山谷,也因坡緩林密,火勢一起,斷難控制。被劉備忍痛捨棄。

見山中皆有火點升起,不多時便火光沖天。陰陵城上守軍,又紛紛看向郡都尉鄭寶!

鄭寶拔劍在手:“太守妙計已成,且隨我殺出城去!”

“喏!”

吊橋轟然放下,郡都尉一馬當先,殺出城去。州郡守兵傾巢而出,殺奔敵營。一邊殺人,一邊縱火。留守老弱蠻兵不能敵,紛紛逃竄。恰逢入山敗兵,哭聲震天。只顧奔逃,不看腳下。紛紛陷入城南陰陵大澤。不是溺水而亡,便是被漢軍追上,一箭射死。

劉備放火前,便命部曲伐盡周圍樹木,設置隔離帶。大火只燒山谷,卻未蔓延整座莫邪山。

便是有零星火點,也被撲滅。

如此延燒一夜。等天明,火勢漸漸退卻。

風中瀰漫着毛皮和人肉的焦糊味。許多蠻兵渾身黢黑,抱成一團。四肢焚化,只餘軀幹。根本辨不清面目。只怕有數千人葬身火海。還有數千自相踩踏,亂戰互擊而亡。兵敗如山倒,慌不擇路,陷溺大澤者亦有數千。

再加上州郡守軍一路掩殺,逃回蠻區者,十不存一。

圍城盡解。

又過三日,打掃戰場,掩埋屍骨,錄入軍功。盧植這才乘車入城。城中百姓,灑掃街道,焚香兩側。跪地相迎。

鄉音雖與涿縣不同。可無論青絲皓首,華服庶衣。皆我大漢百姓。

九江郡吏,太守府屬官,郡中父老同在府前迎接。

還有三老趕來敬酒。

盧植命劉備停車,在白毦精卒的護佑下,長揖行禮,接過三老敬酒。先灑酒於地,謝天地生養之德,再細嘗酒味,跟着仰杯而盡。

儒家認爲,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驕奢淫逸。酒德的記載,始見於《尚書》、《詩經》。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賓,都是德行的體現,故而儒家並不反對飲酒。

《尚書·酒誥》關於飲酒,歸納起來爲:‘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執羣飲’禁止民衆聚衆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飲酒禮儀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拜,已示敬意;再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淺嘗酒味,加以頌揚;最後仰杯而盡。

恩師雖身居高位,然此酒乃是三老所敬。當執晚輩禮。

見恩師舉止有度,自有風儀。

郡中人物,皆大歡喜。

160 巧不如拙1.75 真相大白116 日黑水溢181 未得其主162 畢生所願133 侵掠如火1.34 先禮後兵149 刀山劍樹1 天羅地網193 應運而生131 深閨待嫁16 嫁禍江東175 京兆三休126 投其所好150 待我長成16 破敵爲先199 必有其子1.68 萬乘巡海1.30 陣前反水135 兵出隴右123 勇冠三軍1.55 負陰抱陽188 封大將軍14 各奔東西158 兵貴神速1.257 珠璣深藏1.92 家賊難防153 以身擋箭125 偶露崢嶸1.234 王允解懸107 太上皇權151 天作之合1.34 內憂外患125 偶露崢嶸1.73 有教無類145 貴麟二子14 步步生蓮1.265 大有玄機145 兵臨龜茲1.78 陸城亭侯1.8 木公金母1.30 一書在手1.60 接風洗塵1.2 西邸驚變1.256 全勝立威51 故國在望173 有生之年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7 優倡商賈1.32 上下求索1.59 亂我心曲152 南下平亂1.87 開門揖盜163 戾氣摧城121 上下勠力1.59 亂我心曲150 萬石國老115 與虎謀皮130 抗颺虓虎1.98 白湖水榭1.62 兵不厭詐120 三英齊發1 羣雄上洛1.200 終破隴關198 大權獨攬1.22 天下機關173 飲鴆止渴115 木軌直道10 雕版印鈔128 廢史立牧1.277 賊臣授首1.73 何須殺人138 清波滌塵1.3 插標賣首1.39 名臣歸京1.238 君有不戰1.60 權重秩卑136 遣子入侍100 通明達照21 三人成虎1.23 痹體之術19 遊麟可用137 恩怨無主144 唯剩一問1.297 酸棗會盟170 乞伏來投1.29 養女死士148 大義滅親12 爲君之道110 熊羆入夢1.28 奇貨可居1.84 護氐校尉17 猛虎搏兔1.29 強渡漢水1.20 來去相宜1.75 愁雲散盡195 回京在即1.90 兄弟之邦139 治國有術31 前途未卜
160 巧不如拙1.75 真相大白116 日黑水溢181 未得其主162 畢生所願133 侵掠如火1.34 先禮後兵149 刀山劍樹1 天羅地網193 應運而生131 深閨待嫁16 嫁禍江東175 京兆三休126 投其所好150 待我長成16 破敵爲先199 必有其子1.68 萬乘巡海1.30 陣前反水135 兵出隴右123 勇冠三軍1.55 負陰抱陽188 封大將軍14 各奔東西158 兵貴神速1.257 珠璣深藏1.92 家賊難防153 以身擋箭125 偶露崢嶸1.234 王允解懸107 太上皇權151 天作之合1.34 內憂外患125 偶露崢嶸1.73 有教無類145 貴麟二子14 步步生蓮1.265 大有玄機145 兵臨龜茲1.78 陸城亭侯1.8 木公金母1.30 一書在手1.60 接風洗塵1.2 西邸驚變1.256 全勝立威51 故國在望173 有生之年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7 優倡商賈1.32 上下求索1.59 亂我心曲152 南下平亂1.87 開門揖盜163 戾氣摧城121 上下勠力1.59 亂我心曲150 萬石國老115 與虎謀皮130 抗颺虓虎1.98 白湖水榭1.62 兵不厭詐120 三英齊發1 羣雄上洛1.200 終破隴關198 大權獨攬1.22 天下機關173 飲鴆止渴115 木軌直道10 雕版印鈔128 廢史立牧1.277 賊臣授首1.73 何須殺人138 清波滌塵1.3 插標賣首1.39 名臣歸京1.238 君有不戰1.60 權重秩卑136 遣子入侍100 通明達照21 三人成虎1.23 痹體之術19 遊麟可用137 恩怨無主144 唯剩一問1.297 酸棗會盟170 乞伏來投1.29 養女死士148 大義滅親12 爲君之道110 熊羆入夢1.28 奇貨可居1.84 護氐校尉17 猛虎搏兔1.29 強渡漢水1.20 來去相宜1.75 愁雲散盡195 回京在即1.90 兄弟之邦139 治國有術31 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