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良平之奇

送走軍師,宋建終是安心。一邊加緊修造水砦,一邊清繳船隻,防備漢軍強渡。

軍師閻忠乃西涼名士。深受兵士尊敬,亦受王國信任。有他出面說項,斷不會有失。

再者說,得人錢財,與人消災。既是名士,這點誠信還是有的。

誠如軍師所言,大敵當前,當齊心協力。舉事諸將,斷不可輕起刀兵。若生內亂,還如何能據外患。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乃黃巾渠帥,已是半公開的秘密。合衆將軍提防二人,亦是常理。須知,西涼多羌胡。各有神靈,不信太平。北宮與李,卻在軍中大肆宣揚太平教義,強行募集黃巾信衆。甚是迫使軍中羌胡,改信黃巾。三十六部羌渠,積怨日深。只因懼怕二人兵勢,而敢怒不敢言。

趕在漢羌衝突未起之前,解除二人兵權。自當合情合理。

此番起事,計六主將:王國、宋健、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

衆人兵勢相當。

王國若想穩操勝券,除去邊章和韓遂,自也少不了他宋建。如此四對二,自可全勝。

若只拉攏邊、韓二人,惹得宋建一怒投向北宮伯玉與李文侯。如此便成五五均勢,勝負難料。

故在宋建看來。自己先行示好,又託軍師代爲進言,此事自當板上釘釘,斷不會有失。

果然。

不出三日,軍師便遣人來報,合衆將軍王國相邀城中一聚。

宋建大喜。這便沐浴更衣,輕車簡從。攜重禮直奔枹罕城而去。

軍師閻忠親出相迎,引入合衆將軍府。

府中大堂已設下酒宴。見排設三席,宋建心領神會。

不久,韓遂、邊章,先後抵達。三人坐定,合衆將軍王國,才遲遲現身。三人起身行禮,口呼:拜見合衆將軍。

王國伸手虛扶:坐。

賓主落座,酒宴開啓。閻忠輕輕擊掌,便有樂伎舞姬入場,歌舞助興。

席間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閻忠再擊掌,樂伎舞姬婢女伶人,閒雜人等,紛紛退場。

堂內只剩心腹。王國這便開口:“我等兄弟,棄身家性命於不顧,舉兵起事,求一場大富貴。一舉一動,非同小可。今大敵當前,更應同舟共濟,砥礪前行。奈何,天不遂人願。便有人罔顧大義,一意孤行,惹惱三十六部羌渠。”

邊章起身問道:“敢問將軍,何人何事惹惱了三十六部羌渠?”

見王國目光投來,閻忠遂代答:“乃是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位將軍。”

“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位將軍,所做何事?”邊章又問。

“二位將軍,強令軍中羌兵,改信太平道。”閻忠再答。

王國嘆了口氣:“羌胡各有神靈,不信黃老之術。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位將軍,一意孤行,久必激兵變。若三十六部羌渠舉兵造反,乃至互相攻伐。則我等性命不保,大事休矣。”

見邊章、韓遂,皆沉默不語。宋建頓時起疑:二人乃王國心腹,此等大事,難不成今日方知?又或者,是故作不知,人前做戲,只爲給我看。好窺我心中所想?

心念如此,忽擡頭。正與軍師目光相碰。

宋建頓時瞭然,這便抱拳起身:“此二人乃黃巾渠帥,本就不與我等一心。將軍何不將二人拿下,解其兵,並其衆。以除後患。”

“哦?”王國大喜,又頗爲矜持道:“不知二位以爲如何?”

有宋建出頭,韓遂亦從其言:“宋將軍所言極是。”

見宋建、韓遂皆站在王國一邊,邊章亦言道:“將軍還需謹慎行事,防二人狗急驀牆,魚死網破。”

“既然諸位兄弟,皆如此說。本將軍自當從善如流。那便解二人兵權。至於麾下兵士,我等平分如何?”

“一切全憑將軍做主!”三人抱拳,面上皆有喜色。亂世之中,兵權便是命權。自當多多益善。

四人達成共識,王國又看軍師閻忠:“軍師可有妙計助我?”

閻忠笑道:“聽聞將軍新納一夫人。何不擇吉日,大擺酒席,宴請諸人?”

王國雙眼一亮:“甚好!”

這便定在三天之後。趁酒宴,暗設刀斧手,摔杯爲號,將二人當堂拿下。如此兵不血刃,解羌渠之危。

出合衆將軍府,宋建不禁長出一口酒氣。萬幸投效及時!不然三日後,被當堂拿下的亦有他宋建。這便翻身上馬,趁酒興,領麾下精騎,絕塵而去。

又送走邊章與韓遂。自立於階下的閻忠,方纔緩緩起身。

二桃殺三士,成矣。

此計乃出幕府右丞賈詡。

思前想後,閻忠不禁在心底一聲長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右丞果有“良平之奇”。

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正是敏銳覺察到,相約舉事的六賊之中,北宮伯玉與李文侯,乃黃巾渠帥。必與各有神靈的羌胡,多起信仰之爭。於是巧思妙計,設下二桃三士,借刀殺人之計。

洪池嶺,聯軍大營。

得細作密信,李儒欣然一笑:“王國必死矣。”

戲志才亦笑:“賈丞二桃殺三士之計,成其一也。”

臧霸這便抱拳相問:“敢問二位府丞,王國、宋建,邊章、韓遂,北宮伯玉、李文侯,此六賊之中,‘三士’究竟爲何人也?”

“哦?”李儒、戲志才,相視而笑。

帳中只剩臧霸抓耳撓腮,苦思而不可得也。

隴山,大震關。

障城之內,韓遂枯坐不語。面前胡牀,正置着長女從洛陽送來的茱萸囊。

“來人。”

“在。”

“速去邊章大營軍市,請胡商安玄前來。莫走漏風聲。”

“喏!”

安息豪商安玄,便又乘夜而來。

引入障城,韓遂劈頭便問:“前次足下送來之物,韓某百思不得其解。”

安玄面露不悅:“受人之託,終人之事。令女公子,託送之物,已原封未動,交於將軍當面。將軍何必見疑?”

韓遂這便言道:“韓某並非爲難足下。只是小女所託之物……”

“足下且看。”索性將茱萸囊遞給安玄:“這便是小女所託之物。”

安玄雙手接過,細細看過,亦發現端倪:“此囊兩頭紮緊。”

“然也。”韓遂正欲點頭,卻猛然一愣。

兩頭紮緊……

1.45 江淮雙生1.89 文昭武興1.89 薰蕕異器1.40 重整旗鼓1.7 小夥伴們103 入幕之賓119 妻婦之禮1.265 大有玄機1.4 四平八穩126 名公之胄1.28 將門虎子1.247 愛屋及烏31 莊園我有1.55 情義無價1.70 奉詔和親111 隴右鮮卑1.53 人生百戲175 綠洲熔爐1.203 無主之地127 徵闢天下150 勢如水火1.63 懸樓列肆1.53 吾道東流188 舉火爲先171 獨步天下124 事與願違1.37 兵發北進100 與我一戰1.99 敬而遠之1.46 鷹擊長空1 龍血玄黃154 無從科舉1.49 覆水難收139 空谷傳聲1.68 淮南大捷1.259 世道人心106 萬民飢流170 列城豪俠1.50 大河之子12 料事於先1.94 人情冷暖1.75 坐問因果128 魚遊燋釜41 不爲已甚1.209 轅門射戟117 無人清白128 廢史立牧105 烈女龐娥1.96 不幸之幸135 各有奇謀1.42 變置社稷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 編戶分遷159 蟬蛻龍變1.47 以儆猢猻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78 四氏雲霞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46 黨人認主1.90 萬軍叢中190 並驅中原1.43 樓桑特產129 明日功成1.92 相見恨晚1.27 板楯連弩138 豐收在望121 萬舟齊發1.24 犬鹿相狎185 定國奇謀1.99 敬而遠之143 向海而生17 尊王攘夷1.6 長轡遠馭157 塵埃落定1.86 兵鋒所指1.34 庸人自擾1.37 人主之風152 涓滴成海122 火燒濮陽158 顛倒黑白101 向虎山行177 坐等期滿15 督亢新城1.243 十有八九153 以身擋箭1.225 將星雲集115 天下都北1.46 鷹擊長空1.82 爲人作嫁19 樓桑諸技104 北上販馬107 林間馬場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33 回馬箭術130 輔車相依1.77 兼濟天下129 明日功成1.55 衆怒難犯1.44 輕卒銳兵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
1.45 江淮雙生1.89 文昭武興1.89 薰蕕異器1.40 重整旗鼓1.7 小夥伴們103 入幕之賓119 妻婦之禮1.265 大有玄機1.4 四平八穩126 名公之胄1.28 將門虎子1.247 愛屋及烏31 莊園我有1.55 情義無價1.70 奉詔和親111 隴右鮮卑1.53 人生百戲175 綠洲熔爐1.203 無主之地127 徵闢天下150 勢如水火1.63 懸樓列肆1.53 吾道東流188 舉火爲先171 獨步天下124 事與願違1.37 兵發北進100 與我一戰1.99 敬而遠之1.46 鷹擊長空1 龍血玄黃154 無從科舉1.49 覆水難收139 空谷傳聲1.68 淮南大捷1.259 世道人心106 萬民飢流170 列城豪俠1.50 大河之子12 料事於先1.94 人情冷暖1.75 坐問因果128 魚遊燋釜41 不爲已甚1.209 轅門射戟117 無人清白128 廢史立牧105 烈女龐娥1.96 不幸之幸135 各有奇謀1.42 變置社稷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 編戶分遷159 蟬蛻龍變1.47 以儆猢猻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78 四氏雲霞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46 黨人認主1.90 萬軍叢中190 並驅中原1.43 樓桑特產129 明日功成1.92 相見恨晚1.27 板楯連弩138 豐收在望121 萬舟齊發1.24 犬鹿相狎185 定國奇謀1.99 敬而遠之143 向海而生17 尊王攘夷1.6 長轡遠馭157 塵埃落定1.86 兵鋒所指1.34 庸人自擾1.37 人主之風152 涓滴成海122 火燒濮陽158 顛倒黑白101 向虎山行177 坐等期滿15 督亢新城1.243 十有八九153 以身擋箭1.225 將星雲集115 天下都北1.46 鷹擊長空1.82 爲人作嫁19 樓桑諸技104 北上販馬107 林間馬場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33 回馬箭術130 輔車相依1.77 兼濟天下129 明日功成1.55 衆怒難犯1.44 輕卒銳兵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