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陽球誅暴

按照劉備的預估。

三百萬畝美田,均產若能有七石,則年獲稻穀兩千一百萬石。以出米七成計,可得粳米一千四百七十萬石。

能養壯勞力六十六萬餘。若以一家老幼婦孺計,足可養兩百萬口。

治下現有民十八萬餘。距離兩百萬,還有很大的富餘。當然,這只是最樂觀的估計。臨鄉一地,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滿負荷運轉。按照兵禍、災異發生的頻次,劉備覺得百分之五十的荷載,才能確保安全無虞。

也即是說。臨鄉一地,最多將容納百萬人口。百萬人口是什麼概念?

若按照‘十戶一丁’的比例,劉備能輕鬆組建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萬人虎賁。請注意,是虎賁。若按‘十夫一兵’,劉備能咬牙組建一支十萬大軍。

貴精不貴多。丹陽白毦皆能以一當十。五百丹陽白毦,可比五千甲士。三國時代,動輒幾十萬的大軍。其實,單就局部戰場來說,每次戰鬥也不過是數千到數萬。

極少有數十萬人傾巢而出,擺開架勢,一通亂戰的場面出現。

一萬虎賁,便是到黃巾之亂,也足夠了。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麴義八百先登,高順八百陷陣。

孫十萬和張八百。高下立判。

若有一萬虎賁,百萬黃巾又有何懼。

午後,一艘車輪快船駛入臨鄉城內。耿雍將崔廷尉六百里加急發來的邸報,送到工地。

號稱酷吏的陽球,終於對宦官動手了。

四月,尚書令陽球遷司隸校尉。

黨錮之禍後,宦官曹節、王甫專權。太尉段潁與其同流合污,宦官勢大,曹節、王甫父兄子弟紛紛出任卿、校、牧、守、令、長等官,貪殘害民。王甫養子王吉暴虐尤甚。擔任沛國宰相時,每逢殺人,便把屍體剖成幾塊放到囚車上,張貼罪狀,拉到所屬各縣陳屍示衆。遇夏季屍體腐爛,則用繩索將骨骼穿連,遊遍一郡方纔罷休。凡看慘狀者,無不震駭恐懼。在任五年,共誅殺一萬餘人。陽球對此極爲憤恨,曾手大腿言道:“若有一天我陽球擔任司隸校尉,又怎能容宦官橫行!”

果不其然,出任司隸校尉後,陽球立即懲治宦官。

其後不久,京兆尹楊彪奏發王甫門生,貪贓財物七千餘萬。時王甫正好出宮休假,阿附宦官的段潁,也因日食自劾不在朝中。陽球乘機劾奏王甫、段潁、王甫的養子、永樂少府王萌,沛國的宰相王吉,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等人罪惡。於是,四月辛巳(初八),王甫、段潁、王吉等人皆被收入獄,陽球親自拷問。王甫、王吉父子遂被拷打而死,段潁畏罪自殺。陽球把王甫的殭屍剖成幾塊,堆放在夏城門示衆,並張貼布告:“賊臣王甫。”

陽球又將王甫家產沒收充公,段潁妻、子徙居比景。

比起崔廷尉字裡行間,大快人心的評語。劉備倒是覺得,陽球如此行事,並非出於對宦官專權的憎恨。別忘了,陽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年前,還一路派遣刺客,想結果蔡邕一家性命。

本應與宦官沆瀣一氣,今卻反殺寵臣王甫滿門。

爲何?

崔廷尉另有一份手書,細說詳情。

書中言道,陽球拷問王甫父子時,各種酷刑全都用上。王甫的養子王萌,先前亦曾任司隸校尉,於是求饒道:“我父子理應被誅,但求你念及我們前後同官,寬恕我的老父親,教他少受點苦刑。”陽球卻說:“你的罪惡舉不勝舉,即令死了也不會磨滅你的罪過,還跟我說什麼前後同官,請求寬恕你的老父?”王萌破口大罵:“你從前侍奉我父子,就象奴才一樣,奴才竟膽敢反叛你的主子!今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終有一天,你自己也會受到報應。”陽球命從人用泥塞住王萌的嘴巴,鞭棍齊下,將王甫父子活活打死。

正如王萌所說,陽球從前侍奉王甫,猶如奴才一般。爲何剛剛出任司隸校尉,便要反殺王甫一家?

而且,出任司隸校尉的時機,又如此巧合?

又爲何,京兆尹楊彪奏發王甫門生貪贓財物七千餘萬時,王甫正好出宮休假,能給他通風報信的段潁,也因日食自劾不在朝中?

種種巧合聯繫在一起。

劉備幡然醒悟。

此乃近臣爭寵,宦官內鬥。

先時,禁中最爲得寵的中常侍,便是程璜。

不然蔡邕也不會上疏說,‘道路上紛紛傳言,宮內出了一位程大人。看他聲勢,又將成國家之患。’然而,好景不長。王甫因極力撮合夏育等人北伐鮮卑,且大勝而歸。深得陛下寵信,聲勢日隆,一時無兩。與程璜必有衝突。於是,程璜便假女婿陽球之手,剷除異己。

此乃借刀殺人。

王甫被誅,程璜雖重新得勢,卻在禁中內臣中樹敵頗多。若要保全,必舍陽球,以息內官之怒。

見少君侯面無喜色,耿雍這便問道:“聽聞,陽球先殺王甫,正欲彈劾曹節等人。且對‘中都官從事’(官名,又名都官從事,漢置,屬司吏校尉,掌察舉百官犯法者)言道:‘暫且先將權貴大奸除掉,再除去奸佞餘黨。至於三公、九卿中的豪強大族,比如袁姓家族那羣小崽子,有你去懲辦就行了,何需我這位校尉親自動手!’權門聞之,莫不屏氣。曹節等人連沐休也都不敢出宮回家。”

劉備搖頭道:“此事未了。陽球必不得善終。”

耿雍略作思量,這便醒悟:“借刀殺人?”

劉備點頭道:“陽球不過是背後主謀手中捉刀。行借刀殺人,剷除異己的毒計。”

耿雍低聲道:“可是中常侍程璜?”

劉備先是點頭,又跟着搖頭:“或許是,或許不是。”

耿雍這便無語。

唯一讓劉備感到惋惜的便是太尉段潁的畏罪自殺。與皇甫規、張奐,號稱“涼州三明”。垂髮服戎,功成皓首。有大功於社稷。卻死於宦官內鬥。

大漢朝堂,從始至終,便有三股勢力,互相角力。宦官、外戚、黨人。

太尉段潁想要自保,只能依附於三派之一。於是便投靠了宦官。這個人,正是王甫。

不久前,收到恩師手書。言,讓他處理好臨鄉諸事,儘早上京。

劉備卻推說臨鄉大建,流民蜂來。無法遠行。

實則。對那座金碧輝煌,卻勾心鬥角,處處陷坑,殺人不見血的京城。劉備有一種莫名的牴觸。

103 寡情薄義158 鐵壁鏵嘴1.70 海瀕廣潟1.49 以道御術129 各方博弈1.2 無孔不入1.66 人財兩全1.53 寸步不讓1.46 整齊劃一130 傭兵公會133 如有神助182 共握權柄112 泰山捧日1.5 千家萬戶173 能者多勞1.235 演武十器113 單耳陶杯1.8 圍淤爲田137 共飲此杯1.88 暗流涌動103 鐵脊蛇矛1.47 難覓仙蹤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92 共赴巫山103 人力秧機1.200 窮兇奇虣16 乾坤倒懸167 一去不返1.93 古羌懸棺1.8 拍案驚奇1.89 終得圓滿104 龍吟虎嘯118 元服之禮157 麥穗兩岐106 羌胡合流129 各方博弈114 難兄難弟113 對面而弈191 魚梁血濺184 亂之道也1.96 一億情義10 義結金蘭157 江淮上甲147 絕非等閒14 撒豆成兵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6 百越諸賢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42 布衣爲王1.23 移花接木180 烏程白虎105 胡口奪食1.96 開年見喜1.46 尋機而動1.6 破財消災1.76 難分良泰1.2 亂世苟活151 終成眷屬1.77 學富百車1.30 洛陽小市1.7 酈城大建1.74 青虹下墜41 細數家珍1.88 未盡全功1.84 早朝晏罷186 當仁不讓133 往甯難了1.87 溫故知新1.89 秉燭夜話1.32 潔身守道164 四海承風107 克堅平難1.92 僅此足已1.78 大藏書閣1.240 聽風即雨1.65 東界牧馬107 以夢爲繭81 荒島求生1.79 十里樓桑154 東孝西直165 往昔之約1.84 王道治國1.78 捧珠之恩124 成王敗寇1.225 斜趨漢津1.26 開荒種田118 義重於生41 不爲已甚1.57 指點迷津31 直搗敵巢187 都護西域1.47 擊鞠建隊1.39 王庭行蹤194 開館典禮1.32 一線生機163 顧此失彼1.4 各懷鬼胎19 人不渡己1.44 閉門造車1.30 一書在手
103 寡情薄義158 鐵壁鏵嘴1.70 海瀕廣潟1.49 以道御術129 各方博弈1.2 無孔不入1.66 人財兩全1.53 寸步不讓1.46 整齊劃一130 傭兵公會133 如有神助182 共握權柄112 泰山捧日1.5 千家萬戶173 能者多勞1.235 演武十器113 單耳陶杯1.8 圍淤爲田137 共飲此杯1.88 暗流涌動103 鐵脊蛇矛1.47 難覓仙蹤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92 共赴巫山103 人力秧機1.200 窮兇奇虣16 乾坤倒懸167 一去不返1.93 古羌懸棺1.8 拍案驚奇1.89 終得圓滿104 龍吟虎嘯118 元服之禮157 麥穗兩岐106 羌胡合流129 各方博弈114 難兄難弟113 對面而弈191 魚梁血濺184 亂之道也1.96 一億情義10 義結金蘭157 江淮上甲147 絕非等閒14 撒豆成兵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6 百越諸賢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42 布衣爲王1.23 移花接木180 烏程白虎105 胡口奪食1.96 開年見喜1.46 尋機而動1.6 破財消災1.76 難分良泰1.2 亂世苟活151 終成眷屬1.77 學富百車1.30 洛陽小市1.7 酈城大建1.74 青虹下墜41 細數家珍1.88 未盡全功1.84 早朝晏罷186 當仁不讓133 往甯難了1.87 溫故知新1.89 秉燭夜話1.32 潔身守道164 四海承風107 克堅平難1.92 僅此足已1.78 大藏書閣1.240 聽風即雨1.65 東界牧馬107 以夢爲繭81 荒島求生1.79 十里樓桑154 東孝西直165 往昔之約1.84 王道治國1.78 捧珠之恩124 成王敗寇1.225 斜趨漢津1.26 開荒種田118 義重於生41 不爲已甚1.57 指點迷津31 直搗敵巢187 都護西域1.47 擊鞠建隊1.39 王庭行蹤194 開館典禮1.32 一線生機163 顧此失彼1.4 各懷鬼胎19 人不渡己1.44 閉門造車1.30 一書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