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織蓆販履

這個時候,正是食桃、杏、李的季節。漫山遍野,野果掛滿枝頭。只可惜好果沒等熟透就被野鳥啄食。留在枝頭的劣果酸澀難以入口。用來做果凍,顯然不好。

劉備打聽了下,說涿縣最好的桃園,出自張屠。

劉備這纔想起,張小胖家確有一片頗大的桃園。

張小胖自打從粉嘟嘟的善財童子,變成黢黑黢黑的黑炭頭後,一直閉門不出。說是拜了個老師,開蒙。

這個時候上門打擾,似乎不好。

劉備索性捎書一封,先詢問張小胖的近況,後又提了下想嚐嚐他家的桃子。

很快,張家的馬車就趕到了村中,隨車送來了好幾筐碩大的蜜桃。

這次只有趕車的張翁。

還有張小胖歪歪扭扭的手書一封。

這些字,估計都是開蒙老師先行寫出,張小胖一個個臨摹得來。

知道他平安無事,劉備也就放心了。

作爲回禮,母親託張翁捎回一罐蜂蜜,給張小胖解饞。

蜜桃去皮去核,切成丁。再放入幾顆酸甜的李子,去皮核切丁。放入冰鑑中冰鎮一晚,再倒入釜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熬。而後倒入蜂蜜,文火熬成漿。

皮凍也是要的。

第二次做輕車熟路。嚐了嚐口味,又讓母親加些蜂蜜,與豬皮濃湯一起攪拌均勻,倒入漆木果盒,只待冷卻凝固,果凍自成!

“好神奇。”公孫氏的表情,很對得起劉小胖的一日辛勞。

“嚐嚐看。”用母親的一根青絲,將多餘的果凍割下,劉備捏起一小塊,送入公孫氏的口中。

“甘之如飴。”公孫氏的驚奇在後面:“竟吃不出一絲肉味。”皮凍的味道被蜂蜜和桃李汁中和,自然吃不出肉味。

劉備指着果盒笑道:“值二十金。”

公孫氏笑着點頭:“你倒是持家能手。”

劉小胖的表情說明一切。

將果盒送去馬市,不日就換來二十馬蹄金餅,和十數張碎牛皮。牛皮之所以是碎的,也是劉備特意叮囑。雖說這個時代軍中多用鐵甲衣,皮甲在民間還是很普遍的。被人惦記要謀反總歸不好。尤其是這些年賊反不斷,漢軍四處撲火,神經可都繃着呢。

草蓆一張,一百五十錢。

麻一斤,十文錢。

北地無棕櫚。做棕墊顯然不可能。所以劉備想到了用隨處可見的麻來替換。麻田幾乎家家都有。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了。麻絲就是麻纖維,一團亂麻說的就是它。

村中就有麻。

等工匠們將牛膠熬製好,劉備這邊的工作也已完成。

後院正中置幾塊青石板,上下疊放。上下石板之間,正是被壓成餅的麻絲。

將上層石板依次揭開,待麻絲自行脹大後,倒入熱牛膠。

待麻絲飽吸熱膠,劉備又命人重新壓上石板。石板迅速下沉,熱膠從縫隙內不斷溢出。直至不動。劉備蹲身看過,約莫有三寸厚。這可比草蓆厚多了。

“都看清楚了沒?”劉備衝圍在身邊的工匠們問道。

“看清了。”對工匠們來說,這寥寥幾道工序,根本不算什麼。

過了數日,劉備又把工匠們喚到家中。

揭開石板,麻墊未曾反彈。

顯然是凝固的牛膠起了作用。

牛膠即牛皮膠。《周禮·考工記·弓人》:“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先將餘膠盡數割去。再比照牀榻的尺寸,把麻墊切成規整的長方形,鑽孔以透氣。裹一層絳紗爲裡襯,再用張小胖家送來的長樂明光錦縫成外罩,一張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牀墊即告完工!

“都看清楚了沒?”劉備又問。

“回稟少東家,我等均已看清!”老工匠帶頭,一羣匠人衝劉備執弟子之禮。

顯然,劉備是傳授了他們一門新手藝!

將麻墊往榻上一放,躺下一試,軟硬適中。那叫一個爽利!

比起硬木板牀,實在是舒服多了。

試睡一晚,渾身通泰。製作牀墊諸材,所用都是天然。百無禁忌。劉備這便讓工匠乘族人牛車,將用麻布包紮好的牀墊,給耿雍送去。

何爲特產?

就是我處有而別處無,居家生活必備,不可或缺的特別物。

牀墊絕對是居家生活必備,不可或缺啊。都說劉備織蓆販履,那就做個驚掉下巴的高級貨給你們看看!

牛膠尚在火上熬製。

所購麻絲也頗有餘。

劉備索性又做了張牀墊。準備給自己用。

母親和公孫氏的牀墊,劉備不打算用牛膠。而是準備用更珍貴的鹿膠。

鹿膠青白,香氣濃郁。比牛膠好太多了。

鹿皮珍貴,卻能買到。三叔家就積攢不少。重金買來,熬製成膠。有了前次的經驗,各種計量的把握,更加精準。幾乎沒有浪費,工匠們就把兩張鹿膠牀墊製造完成。

交給母親和公孫氏,用過皆言大好。

比起初時的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如今的劉備已然成爲一家之主。更是涿縣劉氏一族復爵大業的麒麟子。

生活鬆弛有度。每日讀書習字,騎射劍擊,日子如流水。

田中稻禾青綠,長勢極好。

青石堤堰也大體完成。劉備取來工錢,匠人們卻推辭不受。問過方知,是感恩於傳授制牀墊之技。也罷。把制墊技藝傳給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發揚光大。讓麻墊成爲樓桑村的特產。

白露剛過,暑熱漸消。

蝸居了一夏的耿雍,又坐船而來。

一碗蜜漿下肚,耿雍盤腿說道:“賢弟,愚兄此來除了送書,還有一要緊事。”

“何事?”劉小胖青瓷碗還沒端起。

“是這樣……”前些天,劉備託人送去的牀墊,又被他轉送給了著《四民月令》的崔寔!

“你識得崔尚書?”

“我哪裡識得!只是與崔家商隊的管事相熟。牀墊便是託付他,轉送給了崔尚書。昨日商隊返回,管事捎來口信說,崔尚書請賢弟廬中一敘!”

“崔家商隊?”劉備一愣:“士大夫也經商?”

“這是自然。”耿雍語速飛快:“崔尚書少時家貧,以賣酒販粥爲生。時人多有譏笑,他卻始終不改……”

原來如此。難怪相識。耿氏也是老鴉渡數一數二的商家,善製陶。崔家酒甕多從耿氏購買,船隊入汶水返回安平國。比走陸路方便。

去不去見?

去。

1.39 王庭行蹤122 破而後立192 夫子之牆180 破解之策112 莫如勤王183 悉聽君便142 道破天機1.55 馬踏聯營1.86 炎船之主123 勇冠三軍174 夜半十分1.52 漢越親和157 塵埃落定111 雲龍風虎1.204 龍蛇混雜1.73 大雅無傷112 幼獸初生1.70 價低者得1.35 劉備擲金144 田貴如馬161 兵發關西165 政均法平133 奪母之恨145 夢寐以求197 崢嶸已露1.63 泰山賊衆118 義重於生171 鮮卑五姓115 耕三餘一149 白馬非馬1 全在水裡1.6 沐猴冠帶1.9 三英齊聚1.66 甕中捉鱉1.97 借題發揮159 亂世之才1.74 部貴五宗126 諸事不宜155 拳拳之心142 萬物生輝135 四時充美156 開卷有益1.62 倉廩府庫1.238 一里之回111 撤塔並港21 解我心憂122 養虎成患1.75 粗中有細1.64 朝聞夕逝104 滄海遺珠119 衆星拱鬥1.8 馬桶廁籌112 泊樓車位1.83 古羌遺規1.76 以國爲家134 一刀之威179 蠢蠢欲動1.40 重整旗鼓121 功在不捨18 四面楚歌13 改造閭里61 時不我待1.24 犁種宿野215 按兵不動1.66 有女士異114 一州之地166 心生毒計178 深明大義1.82 飛虻流火155 果然民貴104 有生之年105 鳳闕龍樓1.66 以稀爲貴17 猛虎搏兔1.50 從風而服1.270 養女齊聚191 世衰道窮1.55 衆怒難犯1.84 盡入彀中160 兵威將膽71 命運時然153 經營西域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21 三人成虎1.98 南港新城1.64 自降身份1.95 十面埋伏1.73 謠言四起102 捧日而立1.78 河北豪傑132 千里送藥1.43 龍生九子1.24 家國同構199 款到發貨181 生死兩命147 制非常模281 過猶不及181 羣雄無首1.35 九流學派
1.39 王庭行蹤122 破而後立192 夫子之牆180 破解之策112 莫如勤王183 悉聽君便142 道破天機1.55 馬踏聯營1.86 炎船之主123 勇冠三軍174 夜半十分1.52 漢越親和157 塵埃落定111 雲龍風虎1.204 龍蛇混雜1.73 大雅無傷112 幼獸初生1.70 價低者得1.35 劉備擲金144 田貴如馬161 兵發關西165 政均法平133 奪母之恨145 夢寐以求197 崢嶸已露1.63 泰山賊衆118 義重於生171 鮮卑五姓115 耕三餘一149 白馬非馬1 全在水裡1.6 沐猴冠帶1.9 三英齊聚1.66 甕中捉鱉1.97 借題發揮159 亂世之才1.74 部貴五宗126 諸事不宜155 拳拳之心142 萬物生輝135 四時充美156 開卷有益1.62 倉廩府庫1.238 一里之回111 撤塔並港21 解我心憂122 養虎成患1.75 粗中有細1.64 朝聞夕逝104 滄海遺珠119 衆星拱鬥1.8 馬桶廁籌112 泊樓車位1.83 古羌遺規1.76 以國爲家134 一刀之威179 蠢蠢欲動1.40 重整旗鼓121 功在不捨18 四面楚歌13 改造閭里61 時不我待1.24 犁種宿野215 按兵不動1.66 有女士異114 一州之地166 心生毒計178 深明大義1.82 飛虻流火155 果然民貴104 有生之年105 鳳闕龍樓1.66 以稀爲貴17 猛虎搏兔1.50 從風而服1.270 養女齊聚191 世衰道窮1.55 衆怒難犯1.84 盡入彀中160 兵威將膽71 命運時然153 經營西域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21 三人成虎1.98 南港新城1.64 自降身份1.95 十面埋伏1.73 謠言四起102 捧日而立1.78 河北豪傑132 千里送藥1.43 龍生九子1.24 家國同構199 款到發貨181 生死兩命147 制非常模281 過猶不及181 羣雄無首1.35 九流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