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引藥歸經

正臘將至,公卿罷朝,俱賀歲。

先是薪俸皆改薊鈔,又得臘賜豐厚,再入上林採買。三重福利,令飽受減俸之苦的公卿百官,終得寬裕。

細算下來,何止十倍得利。同樣薪俸,薊鈔購買力數倍於兩漢五銖。上林採買亦低於市價數倍,再加臘賜二倍暴擊。薊王臨朝,洛陽上下俱歡顏。

趁冬狩祭祖。薊王與何後,開誠佈公。言及襄楷《詣闕上疏》上塗畫。何後亦大方承認,乃是其隨手圈定。

薊王又問,何後可曾密令禁中鷹犬,追剿襄楷其人。

何後言:不過是陳年舊事,何必大動干戈。我朝聞風奏事,從未禁民之口。且疏上所言“皆天文恆象之數”。桓帝既不誅,妾又何必多此一舉。

見她不似作假,薊王渙然冰釋。何後行事,向來潑辣。敢作敢當。若真是其所爲,以今日二人之羈絆,必不會隱瞞。

如此說來。塗畫《詣闕上疏》,不過是虛驚一場。

四大謀主稍後得知,亦各自鬆氣。安心朝政國事。

隴右大震關,四海館。

多日修養,平原方士劉惇,已能下榻行走。這日,自入前堂,拜見左慈。

“子仁,意欲何爲。”見他坐立起居,略顯僵硬。卻強撐下榻,必有原因。左慈遂問道。

“回稟先生,知襄師飛昇,累日心緒難平。常夜半驚醒。心中不安,遂夜觀天象,見似有星隕。恐天下將變,故欲往雲臺山一行,一爲祭拜,二爲推演。三來闢禍。”劉惇實言相告。

劉惇深得襄楷真傳。知先師飛昇,於情於理,皆當前往祭拜。此乃人之常情。

左慈言道:“子仁被施禁術,險逆血而亡。老夫以爲,普天之下,能施‘驪龍假寐’之術者,鳳毛麟角。”言下之意,或是襄楷所爲。

“先生之意,惇已盡知。”劉惇再拜:“然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前事種種,灰飛煙滅。收留之恩,傳道之義,無以爲報。此去了卻心願,當重返大震關。再不做他想。”

“如此,也罷。”見他目光堅毅,左慈知勸說無用,遂取固本培元之丹藥相贈:“早去早回。”

“喏。”劉惇拜謝。

目送劉惇艱難起身,亦步亦趨出堂。左慈目光深邃,一聲嘆息。

“先生何故放其離去。”先前照料劉惇起居的童子,稚聲問道。

“襄師,爲窺破天機,烹治世良藥,蟄伏二十載餘。可謂用心良苦。然凡良藥,必有藥引。劉惇此去,當爲‘引藥’。”左慈言道:“良藥入口,藥到病除。再續大漢國祚,又豈止二百年乎。”

“原來如此。”童子似懂非懂。

“窺破天機者,或還有一人。”意猶未盡,左慈自言自語。

“何人?”童子又問。

“佛門安世高。”

“哦……”童子似懂非懂,自去煎藥不提。

反賊既滅,宗賊遍地。

州郡來報,先前呼嘯山林,剪徑爲王的巨寇大盜,多被豪強招降。得賊人相助,豪強佔地圈民,築塢結牆。壟斷關東。彼此之間,互爲犄角,左右呼應,沆瀣一氣。各部刺史,不能與敵。上疏朝堂,前後左右四將軍,除後將軍兼領幷州牧董卓,屯守壺關。餘下三將,引兵出八關,馬不停蹄,剿滅四方宗賊。

天下皆缺兵馬。唯洛陽,屯守十萬衆餘。諸將作壁上觀,無人能調動。

正如先前拒入蜀之說辭:麾下突騎,不善攻城。

關東塢堡遍地,先前豪強大姓大肆屯糧,本欲高價販出,大發國難財。豈料薊國,一國濟天下。家中雜糧,堆積如山,販賣不掉,唯有自食。換言之,即便塢堡被圍,憑堡中存糧,豪強已足可與郡兵抗衡。

兵法雲:“十而圍之。”

一座豪強塢堡,便如此難拔。天下又能有多少兵馬。

關東亂局,水深火熱。大量佃戶,被豪強豢養。北上流民,日漸稀少。除去如兗州等,少數州牧守備之州,及幽冀並涼四州。大漢餘下各州,雖大興屯田,竟入不敷出。吏治民生之艱難,可想而知。

豪強隱匿人口,壟斷田畝。許多郡縣稅賦不及先前三成。甚至竟有顆粒無收。官吏舉債度日。

朝廷無錢可用,百官無米下鍋。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廢史立牧,甚囂塵上。

刺史之侷限,在亂世中愈發明顯。制度蕩然無存,無人奉公守法。無兵無卒,便無有豪強聽命。薊王威信天下,正因百戰百勝。

今季上計,慘不忍睹。

萬幸,還有幽、冀、涼、兗、徐、益、揚、荊、交,九州上計,可堪入目。

其中,幽、冀民生最好;涼、兗、徐居中;益、揚、荊、交居末。

幽冀,緊鄰薊國,又爲名臣牧守,毋需多言。涼、兗、徐,各有利好。益、揚、荊、交,或因賊亂、或因人稀、或因吏治,各有損害。餘下四州,宗賊遍地。內耗嚴重。

一言蔽之,人心思亂。

天下諸侯,亦如此般困頓。唯薊王獻費,六億五千餘萬。解三宮並少帝,燃眉之急。

西郭平樂館。

黨魁張儉,夜宴四方嘉賓。得袁紹舉薦,兗州牧曹操,有幸與會。席間,借同去更衣,袁紹言語試探。

曹操一問三不知。似未奉衣帶詔。袁紹本想拉其入夥。想與劉備關係莫逆,恐走漏風聲,這便作罷。然又心有不甘。

無他。論兵鋒之盛,與會人等,無出曹孟德之右。若能攜手同行,何愁大事不定。

“孟德可知,文臺已動身進京。”席間,袁術言道。

“哦?”曹操心中一動。江東猛虎,今爲豫州牧。到任之後,厲兵秣馬。連破豪強塢堡,得錢糧無數。除去濟養百姓、兵馬,亦大肆購買樓桑兵甲。已備來年,蕩平境內豪強。行以戰養戰。不出數載,豫州可定。

袁術試言道:“卻不知,是否奉命而爲。”

“孫文臺乃出董驃騎幕府。若奉詔入京,必是竇太皇授意。”左右皆至交好友,曹操遂直言道。

與袁術隔案互視,袁紹耳語曹操:“莫非,京中又有大事乎?”

曹操渾然未覺:“不知也。”

袁紹這便篤定。衣帶詔,確無曹操參與。

正欲開口,卻被袁術搶先:“好友重聚,喜不自禁。待文臺抵京,我等當一醉方休。”

“一言爲定。”曹操笑答。

21 解我心憂1.22 薪盡火傳1.27 六縣俱名189 夾縫偷生198 東歸洛陽108 浮生若夢1.56 雨夜血染16 嫁禍江東1.63 泰山賊衆1.87 性命相托101 向虎山行1.83 銳不可當111 撤塔並港154 以享司寒185 少不知味1.57 指點迷津1.47 擊鞠建隊1.46 大亂在即113 七國聯盟14 死而不僵132 生死兩難138 故技重施1.292 威制天下134 玩於股掌1.65 攻略壽春1.70 海瀕廣潟134 公之於衆173 合浦珠還1.48 權驅寰宇1.98 衣帶秘詔1.93 自取其禍1.42 撐犁孤塗1.5 捅馬蜂窩141 喬裝出兵1.67 大明輪船1.32 明隱之爭108 外徵內討105 胡口奪食1.226 七進七出169 麋家小妹1.52 空空如也181 生死兩命1.9 策封爲王100 三馬同槽120 六宮粉黛1.25 人艱不拆109 舊友重聚1.49 將計就計1.66 人財兩全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16 一進一出185 王都擴建169 先登陷陳1.95 十面埋伏1.223 陌路相逢1.236 兵器時代188 突發奇想100 三郡烏桓127 無詔不離14 西域風雲105 天師三分116 日黑水溢19 人不渡己1.27 優倡商賈189 開立幕府148 七色婢女201 廣瞻博望144 判若兩人81 初見端倪1.2 圈地爲邑101 老臣謀國136 鴉雀無聲1.82 狹路相逢1.48 權驅寰宇1.58 狐虎之威1.32 皇后召喚100 蛛絲馬跡101 如虎添翼1.84 盡入彀中198 千帆競發1.35 南州士首113 冰釋前嫌91 伯牙絕弦107 忍辱偷生167 萬里征程1.83 一網打盡1.87 富貴同享1.55 鬥戰決勝121 十里長筵182 地大如礪1.77 攻心之策108 天下名騎1.76 以國爲家1.56 人馬如龍191 何必談錢1.26 再無歸期1.30 大醫治世111 義高於律1.69 強宗驍帥144 光武遺脈
21 解我心憂1.22 薪盡火傳1.27 六縣俱名189 夾縫偷生198 東歸洛陽108 浮生若夢1.56 雨夜血染16 嫁禍江東1.63 泰山賊衆1.87 性命相托101 向虎山行1.83 銳不可當111 撤塔並港154 以享司寒185 少不知味1.57 指點迷津1.47 擊鞠建隊1.46 大亂在即113 七國聯盟14 死而不僵132 生死兩難138 故技重施1.292 威制天下134 玩於股掌1.65 攻略壽春1.70 海瀕廣潟134 公之於衆173 合浦珠還1.48 權驅寰宇1.98 衣帶秘詔1.93 自取其禍1.42 撐犁孤塗1.5 捅馬蜂窩141 喬裝出兵1.67 大明輪船1.32 明隱之爭108 外徵內討105 胡口奪食1.226 七進七出169 麋家小妹1.52 空空如也181 生死兩命1.9 策封爲王100 三馬同槽120 六宮粉黛1.25 人艱不拆109 舊友重聚1.49 將計就計1.66 人財兩全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16 一進一出185 王都擴建169 先登陷陳1.95 十面埋伏1.223 陌路相逢1.236 兵器時代188 突發奇想100 三郡烏桓127 無詔不離14 西域風雲105 天師三分116 日黑水溢19 人不渡己1.27 優倡商賈189 開立幕府148 七色婢女201 廣瞻博望144 判若兩人81 初見端倪1.2 圈地爲邑101 老臣謀國136 鴉雀無聲1.82 狹路相逢1.48 權驅寰宇1.58 狐虎之威1.32 皇后召喚100 蛛絲馬跡101 如虎添翼1.84 盡入彀中198 千帆競發1.35 南州士首113 冰釋前嫌91 伯牙絕弦107 忍辱偷生167 萬里征程1.83 一網打盡1.87 富貴同享1.55 鬥戰決勝121 十里長筵182 地大如礪1.77 攻心之策108 天下名騎1.76 以國爲家1.56 人馬如龍191 何必談錢1.26 再無歸期1.30 大醫治世111 義高於律1.69 強宗驍帥144 光武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