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牽繮執轡

合肥侯乘夜出奔,儀仗全失。唯剩天子鑾駕。無妨,想必如笮融這般“丹陽宗帥”。未曾得見天子,焉知天家氣象。

只需兵強馬壯,羣雄拱衛。料想,必無破綻。

石城與丹陽,遙遙相對。大江下游津渡,多被劉繇所據。袁紹、袁術,先後迂迴濡須口,才得以過江。“江水自濡須口又東,左會柵口,水導巢湖。”既此。

濡須口,爲濡須山並七寶山間,濡須之所出,故稱濡須水口。兩山對峙,形勢險要,爲巢湖出口。合肥侯國,鄰巢而居。對周遭水情,瞭若指掌。故能避開劉繇攔住,泛舟江上。江面之闊,遠非後世可比。

時下(長)江口,北在廣陵郡之廣陵,南在吳郡之丹徒。時江口附近,豐水時,江面寬達百里。海潮可上溯至廣陵,大潮洶涌,史稱“廣陵潮”。

前漢枚乘《七發》:“春秋朔望輒有大濤,聲勢駭壯,至江北,激赤岸,尤爲迅猛。”今漢王充《論衡·書虛篇》亦有“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之句。

不比四瀆八流。便是薊國巨馬水,也遠勝後世孱弱模樣。究其原因。氣候變遷是其一,流失水土乃其二,人口增長爲其三。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江南農耕大興,長江挾泥沙東流,江口日益淤積,不斷延伸向海。至唐時,廣陵潮已只見潮痕,不見大朝。

然不說寬泛百里。便是十里之寬,亦可稱天塹。

再加江上船隊往來,“舳艫相接,帆檣如林”。隔岸相見,斷難攔截。同理,長江水道綿延,縱橫枝津,防不勝防。

這才被袁紹覓得先機,搶下石城。不斷加固,順崖而下,綿延入江。又造棧閣、邸舍,楯牆、箭樓。居高臨下,守備森嚴。

水砦內,已聚攏大小船隻,數百艘。其中機關樓船十艘,機關鬥艦五十餘。艨衝、冒突、赤馬、走舸、斥候、遊艇,不一而足。多出薊國制式。可堪一用。

唯一所憾,無旗船鉅艦。

牛渚營,亦不逞多讓。自袁術入駐,廣發營匠降卒,伐木採石,加固營壘。以備萬無一失,袁術命樊能、於麋、張英三將,棄守橫江津並當利口。將營中機關諸器,悉數拆除,隨船運抵牛渚。三營並一營。防備可想而知。

兩處營地,既是塢堡,又是津渡。百五十里水路,上下呼應,互爲犄角。如獠牙深嵌。更加合肥侯南渡。類比御駕親征。劉繇不過一州之牧,如何相爭。

袁術巧施妙計,兵不血刃,連下三營。另有劉勳攜門客私兵,渡江來投。牛渚,石城,二營相加。已有五萬餘衆。足可一戰。

更加袁紹南征,幾將壽春輜重,調運一空。牛渚本就是劉繇囤積糧谷、戰具之所。五萬聯軍,可謂兵精糧足,士氣高漲。

飽食酣睡,人馬具裝。留心腹上將守備城池,袁紹、袁術,各領五千精銳,二路並進。護送合肥侯鑾駕,奔赴丹陽。

堅甲利兵,鮮衣怒馬。旌旗蔽日,結駟千乘。

笮融並黃綱等人,於城頭窺見,不由暗自心折。漢家天子,非比尋常。

同出高祖一脈。劉繇比合肥侯,相形見絀。不如多矣。畢竟,合肥侯曾登基爲帝。被逐過江,如喪家之犬。亦難掩一身貴氣。

俯瞰尚書令袁遺駕車,大將軍袁紹,車騎將軍袁術,左右護送鑾駕,入一箭地內。

笮融心悅誠服,鳴金收兵,再擂鼓助威,引城中官吏父老,開城納降。

口呼:迎天子,平江東。

合肥侯隔窗相見。

“國師免禮。”

聞此言,笮融終是安心。

“詔命雖發,卻未及昭告天下。待平定江東,朕自當築臺設壇,爲國師正名。”合肥侯如沐春風。

“臣,笮融,誠惶誠恐。”笮融涕淚下拜。

得身後黃門令黃綱,低聲耳語。笮融這才起身,執轡牽繮,引鑾駕入城。

江東多楚地。城內民衆,迎合肥侯之心,與壽春不相上下。

待一萬精兵入城。城頭變換大王旗。

果如合肥侯所料。

蕪湖守將李術,並秣陵守將薛禮,不分先後,開城納降,恭迎王師。

聞合肥侯親臨,江東震動。

兵不血人,連下三城。納國師笮融諫言,使持印傳三十餘紐,與賊丹陽、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諸“險縣大帥”。引四方部族來投。不出一月,聚攏十萬兵馬。

丹陽郡縣,望風而動,不戰自降。

整頓兵馬,犒賞有功。羈縻諸險縣大帥。有國師笮融作保,一衆險縣大帥,自深信不疑。袁氏兄弟,親眼所見。方知笮融之大用。這便以禮相待。共舉笮融,臨朝居首,國事先言。享盡國師禮遇。

丹陽兵,名聲在外。數萬精兵,可想而知。

一月後,數路併發,攻打曲阿。

大將軍袁紹,並車騎將軍袁術,領麾下羣雄、降將,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劉繇欲據城固守。不料城內大姓,夜開城門。恭迎王師。

曲阿陷落,劉繇麾下,揚州刺史部,官吏家小,計數萬衆,皆被二袁所俘。唯劉繇單騎走兗州,自歸史侯。王允仍以其爲揚州牧,還治壽春。

合肥侯一道詔命,犯官罪吏,悉數留用。

封王匡、橋瑁、鮑信、劉勳,四人爲丹陽、會稽、豫章、吳,四郡太守。各領麾下精兵,光復郡境。

至此,揚州一分成二。九江、廬江,江北二郡屬史侯;丹陽、會稽、豫章、吳,四郡屬合肥侯。

稍後,合肥侯以秣陵,兩面沿江,三面環山,虎踞龍盤,帝業氣象。“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暫都秣陵。大興土木。

仿吳王闔閭城,分宮城並都城兩重,無外郭。宮城居都城之中。內有太初宮,南宮、苑城並西苑,分別爲宮殿、御苑、南北二軍營地。宮城南門爲宣陽門,出宣陽門向南至朱雀門,長約五里,稱“苑路”。苑路居中乃天子御道,兩側爲吏民馳道。御、馳二道,以溝渠相隔。朱雀門外,便是淮水。兩岸商肆民居,鱗次櫛比。

別都“週二十里一十九步”,俗稱“南京”。

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0 何足掛齒1.57 無雙再起118 求死不易216 觸類旁通13 虛實失度151 王者之心1.96 魂不守舍217 上交下讓159 無當飛軍1.22 天下殘局14 公孫劍器160 改造它乾13 心有猛虎110 見縫插針1.62 赤麂皮尉187 良平之奇112 虛席以待1.72 涉海鑿河1.99 北疆來人1.76 難分良泰193 少不言愁1.93 葡萄苜蓿1.36 計中之計163 佛道先後147 河漢無極1.29 養女死士1.7 無郭之都127 先入爲主1.34 先禮後兵1.82 捷足先登1.2 圈地爲邑1.3 娘要嫁人1.35 多事之秋149 刀山劍樹177 廣而無用103 玉石俱焚1.66 麒麟騰空152 傳檄天下118 義重於生147 藥到病除185 少不知味183 天佑吾王1.83 古羌遺規1.26 循跡追兇186 董君一念21 御風而行1.45 權利覺醒1.46 大亂在即1.98 斯人已去1.93 助紂爲虐1.49 觀星定海212 不請自來119 萬全之策118 求死不易1.80 火山女王195 青史留名1.3 夜宿烏林31 綬帶密詔1.38 爲國除賊1.43 大軍圍城1.52 臥虎藏龍1.269 負重而行1.37 投石卜路1.59 亂我心曲120 尚未割席1.94 陽球誅暴131 胡雜騎兵1.238 君有不戰1.66 甕中捉鱉158 常山之蛇1.2 無孔不入1.235 演武十器1.22 百死莫贖183 悉聽君便1.27 身後之謀191 世衰道窮1.54 燕齊以安19 君前臣名1.78 風起雲蒸1.95 十面埋伏197 笑林始祖132 七海雄心1.99 生死相托1.205 請君入徐132 人心難琢115 亡胡千家176 左膀右臂148 七色婢女144 唯剩一問158 含笑九泉108 同舟共販1.206 猛將之烈221 大秦魚麗123 同憂相救1.84 清官難斷108 外徵內討121 避實擊虛1.80 毋論大小1.62 一日破膽
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0 何足掛齒1.57 無雙再起118 求死不易216 觸類旁通13 虛實失度151 王者之心1.96 魂不守舍217 上交下讓159 無當飛軍1.22 天下殘局14 公孫劍器160 改造它乾13 心有猛虎110 見縫插針1.62 赤麂皮尉187 良平之奇112 虛席以待1.72 涉海鑿河1.99 北疆來人1.76 難分良泰193 少不言愁1.93 葡萄苜蓿1.36 計中之計163 佛道先後147 河漢無極1.29 養女死士1.7 無郭之都127 先入爲主1.34 先禮後兵1.82 捷足先登1.2 圈地爲邑1.3 娘要嫁人1.35 多事之秋149 刀山劍樹177 廣而無用103 玉石俱焚1.66 麒麟騰空152 傳檄天下118 義重於生147 藥到病除185 少不知味183 天佑吾王1.83 古羌遺規1.26 循跡追兇186 董君一念21 御風而行1.45 權利覺醒1.46 大亂在即1.98 斯人已去1.93 助紂爲虐1.49 觀星定海212 不請自來119 萬全之策118 求死不易1.80 火山女王195 青史留名1.3 夜宿烏林31 綬帶密詔1.38 爲國除賊1.43 大軍圍城1.52 臥虎藏龍1.269 負重而行1.37 投石卜路1.59 亂我心曲120 尚未割席1.94 陽球誅暴131 胡雜騎兵1.238 君有不戰1.66 甕中捉鱉158 常山之蛇1.2 無孔不入1.235 演武十器1.22 百死莫贖183 悉聽君便1.27 身後之謀191 世衰道窮1.54 燕齊以安19 君前臣名1.78 風起雲蒸1.95 十面埋伏197 笑林始祖132 七海雄心1.99 生死相托1.205 請君入徐132 人心難琢115 亡胡千家176 左膀右臂148 七色婢女144 唯剩一問158 含笑九泉108 同舟共販1.206 猛將之烈221 大秦魚麗123 同憂相救1.84 清官難斷108 外徵內討121 避實擊虛1.80 毋論大小1.62 一日破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