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非人臣也

鄧城官寺,側院馬廄。

趙忠面露急色,來尋趙雲:“禪公子何在?”

“今日未見。”趙雲答曰。

“可曾見到甘公子(何苗)。”趙忠又問。

“亦未見。”趙雲搖頭。

“這可如何是好。”趙忠心中急切,可想而知。

“夫人安否?”趙雲反問。

“夫人安好。卻獨不見二位公子。”趙忠老而彌堅,忽生不祥之感。

“速去見夫人。”趙雲言道。

“也好。”離開帝都,輕車南下。人生地不熟,趙忠亦束手無策。

甘夫人聽聞,久久不語。

趙忠伏地請罪,亦不敢多言。

須臾,華雄奉詔入內:“稟夫人,昨日有門下故吏自稱許子遠,入城與甘公子相見。”

“門下故吏許子遠。”簾內甘夫人終於開口:“必中離間計也。”

“請夫人明示。”華雄抱拳求問。

“許子遠,足智多謀。輕車遠來,看似奉董卓之命,實則另有圖謀。二兄身逢大難,生死看淡。唯一羈絆,便是我母子二人。阿斗麟子天降,當弟及大漢皇位。然循舊例,母必死也。恐我以死明志,故攜阿斗遠遁。”

“聞西涼大人,於樊城鑿船截江,阻斷上下航路。又令遊騎散佈四野,殺掠流民。水陸皆已斷絕,又能逃往何處。”華雄不解。

“南下。”甘夫一語中的:“橫渡漢水,南下荊襄。”

“莫非去投劉表。”趙忠一時驚疑不定。

“非也。”甘夫人言道:“老大人可還記胡輔、陳奔否?”

“胡輔本名竇輔,乃前大將軍竇武孤孫。陳奔原名陳逸,乃前太傅陳蕃之子。二人皆隨義士,遠避江湖,逃過黨錮之禍。”趙忠如何能不知曉。

“二兄亦欲攜阿斗,遠遁江海,不爭大位。如此,於公於私,爲人母者,我又如何敢輕言一死。”甘夫人果稱神智。

“如此,當無性命之憂。”趙忠寬慰道。

“非也。”甘夫人卻另有所忌:“若是二兄,自作主張倒也罷了。奈何受許攸蠱惑,中離間毒計。料想,此刻西涼大人,已渡漢水。”

“許子遠,行此等大逆不道。他日,他日……”薊王二字,趙忠終未能出口。

“許子遠所謀,我亦未能窺破。”何後言道:“速去津渡打探,可有人僦船南渡。”

“喏。”華雄領命自去。

又聽甘夫人言道:“速備車駕。”

“夫人意欲何爲?”趙忠驚問。

“阿斗從未離我半步。萬一遇險,我亦難獨活。”甘夫人言道:“許子遠行離間計,便欲引我南下。”

“既如此,夫人宜當惜身,不可中計。”趙忠苦勸。本以爲避入鄧城,大功告成。豈料變生肘腋,何苗竟私掠阿斗,裹挾南下。

“許攸何在?”樊城大營,收許攸手書,董旻隨口問道。

“卑下,實不知也。”斥候如實作答。

將許攸手書,便示胡軫、楊定、李蒙、王方,涼州四大人。董旻言道:“信是不信?”

“許攸多謀,不可全信。”胡軫一介武夫,對文士素來輕慢。

“軍令狀又做何解?”董旻反問。

楊定言道:“尚書令與我等約定,三日之期。今尚不滿一日,便有書來投。如若不應,恐遭其詬病。若太師問罪,我等危矣。”

“如此,可遣遊騎,南下追擊。”胡軫言道。

“不可。”董旻急忙搖頭:“甘夫人身邊,白袍小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先前對陣,折損百騎。只遣斥候南下,自尋死路也。”

“白袍小將!”胡軫筆筆血淚,不可計數。

“一人千騎。”董旻言道:“五千兵馬,攜三日口糧,南渡追擊。如此,即便事不成,我等亦無過。”

“也好。”攜三日口糧,意爲“來回三日”。換言之,只行一日追擊。而後便引軍折返。水衡艦隊,航道被斷。唯棄船登岸。樊城堅固,非一日之功。如此,足可轉圜。

須知,依許攸之謀。涼州大人,徵調往來船隻,滿載礌石滾木,沉入樊城下游。樊城船隻,雖不可順下,卻無礙橫渡。且樊城濱水而建,水砦與城池相連。南陽大水,雖受波及,然卻足可駐紮。無堅船利炮,鐵壁鏵嘴。急切間,斷難攻下。且來回不過三日,後顧無憂。

事不宜遲,董旻、胡軫等人,各帥一千秦胡鐵騎,渡河追擊。餘下五千兵馬,則固守城池,保三日不落。

“楚有二津:謂從襄陽渡沔,自南陽界,出方城關是也,通周、鄭、晉、衛之道;其東則從漢津渡江夏,出平皋關是也,通陳、蔡、齊、宋之道。”

又謂:“襄陽,舊楚之北津,從襄陽渡江,經南陽,出方(城)關,是周、鄭、晉、衛之道;其東津經江夏,出平澤關,是通陳、蔡、齊、魯之道。”

北津,便是北津戍。自南陽界,出方城關,通周、鄭、晉、衛之道,先秦稱夏路,後世稱“荊襄古道”。

因成名已久,更加連年修繕。時下乃南北之通衢大道。周遭莽原密林,雖亦有小徑迂迴,卻多是樵夫獵戶,鄉野山民,翻山越水之捷徑。許多野渡荒丘,車馬難行。

何苗並許攸,輕車南下。許攸安車,亦出薊國制式。雖不比薊王所獻,然足稱便捷舒適。正因有許攸同行,何苗方纔下定決心。

否則。單人匹馬,又失一卵。如何敢攜麟子,隻身赴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自渡水南下,路上漸有車馬。事已至此,無有頭回路。待哄阿斗入睡,何苗遂以心腹之事相問:“子遠素有深(遠)謀。今與我同車南下,謂‘同舟共濟’,莫過於此。意欲何爲,可否坦言告知?”

何苗之問,許攸早有準備:“論遠慮深謀,我等又如何能與薊王比肩?時人皆言薊王情長謀遠,苟富貴,無相忘。貧賤之交,糟糠之妻,便是戎狄豺狼,亦不厭不棄也。”

見何苗若有所思。許攸遂密語相告:“然,大忠似奸,大僞似真。薊王,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流於表。究竟是王莽,還是光武。未可知也。”

“嘶——”聞此誅心之言,何苗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子遠所謀,非人臣(爲)也。”

157 與漢同休149 白駒過隙1.98 斯人已去113 芳蘭之舉116 引藥歸經1.258 搶佔先機145 無人接盤132 江山共謀1.48 不藥自愈1.99 謹慎擇友155 果然民貴1.54 一國之主162 物我兩忘118 吐剛茹柔165 天下至理1.73 謠言四起139 戶限爲穿133 金針撥障18 張家小胖189 轉機忽現1.86 摒除破綻1.39 名臣歸京155 拳拳之心1.248 火煉真金144 光武遺脈185 王都擴建162 物我兩忘1.2 平羌之策126 甲騎具裝1.75 一錢太守130 抗颺虓虎185 天經地義115 龍見於野163 戾氣摧城1.200 永安上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9 化戈爲帛123 坐觀風雲183 瓦釜雷鳴1.33 四郡亡胡151 金石爲開174 變俗易教1.7 披喪送親107 克堅平難1.24 君前披香129 化戈爲帛146 何須十年1.248 毒蠍擺尾1.69 貨比三家125 息事寧人18 豈若麒麟1.68 西林大建1.87 三宮鼎立157 耕雲播雨172 備思前後113 翻雲覆雨41 河洛羣英1.36 計中之計1.28 奇貨可居1.200 永安上壽178 中洲一郡1.28 雌雄雙劍10 雕版印鈔182 汝奈孤何1.87 富貴同享1.89 一騎絕塵14 一龍仕主1.75 愁雲散盡133 侵掠如火1.59 將星閃耀1.50 從風而服1.48 不藥自愈186 鬼火焚街1.80 賊兵來襲143 向海而生14 公孫劍器134 玩於股掌19 與生俱來142 意料之外126 價高者得195 名門大姓167 遙遠綠洲156 金牌免死1.65 西羌兵諫1.59 亂我心曲105 足可稱道1.35 西烏鐵騎1.242 兵棋演武112 果然有差1.2 經商有道168 天下治術1.76 洛陽來使1.277 賊臣授首1.22 馬兒成名154 衆星捧月1.6 驚天動地149 蝴蝶效應116 東部鮮卑1.292 威制天下128 勢不兩立
157 與漢同休149 白駒過隙1.98 斯人已去113 芳蘭之舉116 引藥歸經1.258 搶佔先機145 無人接盤132 江山共謀1.48 不藥自愈1.99 謹慎擇友155 果然民貴1.54 一國之主162 物我兩忘118 吐剛茹柔165 天下至理1.73 謠言四起139 戶限爲穿133 金針撥障18 張家小胖189 轉機忽現1.86 摒除破綻1.39 名臣歸京155 拳拳之心1.248 火煉真金144 光武遺脈185 王都擴建162 物我兩忘1.2 平羌之策126 甲騎具裝1.75 一錢太守130 抗颺虓虎185 天經地義115 龍見於野163 戾氣摧城1.200 永安上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9 化戈爲帛123 坐觀風雲183 瓦釜雷鳴1.33 四郡亡胡151 金石爲開174 變俗易教1.7 披喪送親107 克堅平難1.24 君前披香129 化戈爲帛146 何須十年1.248 毒蠍擺尾1.69 貨比三家125 息事寧人18 豈若麒麟1.68 西林大建1.87 三宮鼎立157 耕雲播雨172 備思前後113 翻雲覆雨41 河洛羣英1.36 計中之計1.28 奇貨可居1.200 永安上壽178 中洲一郡1.28 雌雄雙劍10 雕版印鈔182 汝奈孤何1.87 富貴同享1.89 一騎絕塵14 一龍仕主1.75 愁雲散盡133 侵掠如火1.59 將星閃耀1.50 從風而服1.48 不藥自愈186 鬼火焚街1.80 賊兵來襲143 向海而生14 公孫劍器134 玩於股掌19 與生俱來142 意料之外126 價高者得195 名門大姓167 遙遠綠洲156 金牌免死1.65 西羌兵諫1.59 亂我心曲105 足可稱道1.35 西烏鐵騎1.242 兵棋演武112 果然有差1.2 經商有道168 天下治術1.76 洛陽來使1.277 賊臣授首1.22 馬兒成名154 衆星捧月1.6 驚天動地149 蝴蝶效應116 東部鮮卑1.292 威制天下128 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