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 火煉真金

大漢四百年,母憑子貴。又說“子弱母壯,必亂天下”。二合爲一,“子貴母死”。

影響之巨,可想而知。乃至北魏時,子貴母死,幾成慣例。

薊王三百子嗣。後宮妃嬪,皆有子女。若循此例,後宮無人矣。

阿斗出身,實過玄奇。然薊王之所以深信不疑。除去諸如千里投懷,完璧產子等,諸多鐵證外。時,何後私言薊王,常做胎夢,仰吞北斗。遂取名阿斗。

聞此言,劉備如何見疑。

正如聞關羽、張飛之名,薊王亦深信不疑。

冬季出行,終歸不易。

自清鋼琉璃並珍珠釉槳,大行其道。薊王宮冬季採暖保溫,日臻大成。一里之回,溫潤如春。

四海昇平,八方寧靖。薊王治大國如烹小鮮。萬勿輕動。

內外國政,上下府事。左右國相,幕府三丞,自會秉公處理。無從決斷,奏問薊王當面。吏治之盛,可窺一斑。

後宮侍寢,亦從未間斷。薊王自行避孕,后妃皆無所出。眼看諸王子公主,漸漸長大。王太后螽斯衍慶,綿延子孫之心不止。

謂“換湯不換藥”。三百雲霞衛,日受重用。然卻皆未得侍寢之幸。函陵令魯肅上疏求問,五千西園妃如何安置。是否出王太后授意,薊王不得而知。然,薊王竊以爲。三百子嗣,足以。

祖上中山靖王,不過百二十子。子女同算,亦不過三百之數。

薊王三百子嗣,直追先祖。他日九泉之下,亦不弱分毫。

雖說多子多福。然多一子,便多一分地。國中四百城港,看似足夠。然畢竟要傳王爵大位。莫非只封嫡長子一城。

劉備竊以爲,三百里薊都,原臨鄉侯封邑,當不可分割。

三百子嗣,手心手背。其中紛繁複雜,可想而知。可憐天下父母心。

即爲人父,當盡父責。

終歸“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薊王處處以身作則。再加王子館名師言傳身教。

諸王子,又豈不學好。

薊王千乘之家,亦需“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只因老而無用,恐再無先見之明。薊國千萬黎庶,大漢十三州民,何去何從。皆需明燈指路。何來長明之燈?

子承父業,薪盡火傳。

愚公尚且如此,何況明主乎。

竊以爲。若能克定十三州,重拾祖宗神器。繼任者,守成之君足以。只需不是陵夷之君。再續二百年炎漢,當無有差池。

二百年後,五胡四夷,皆爲漢人。荒洲列島,皆已漢化。五胡亂華,滅頂之災,當可杜絕。不求劉漢萬世基業,只求華夏萬古長明。

大事尚未成功,薊王仍須努力。

或有人問。

人倫之事,因人而異。後宮絕色,若只避孕期,豈無例外。

只因薊王控馭之術大成。重垣迭鎖,無有疏漏。另有名女仙,受益匪淺。

夏日溫泉,便是冬日暖泉。溫湯養生之道,何須“杜彥回”多言。沸涌如湯,療治百病。亦非虛言。

是夜,薊王宮游泳館。

何妃引甘夫人,翩然而至。

何妃便是何氏小妹。先前,得何後做媒,並竇妃同嫁薊王。何後假死脫身,爲甘夫人。畢竟同胞姐妹。歷經生死磨難,尤顯親情可貴。再相見時,各自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小妹,且慢。”入溫舍中,需換穿鮫衣。再經溫湯池,順下流觴渠。卻不知何故,甘夫人忽心如鹿撞。

“長姐何故遲疑?”何妃常來伴浴。溫舍櫃內,陳列專屬鮫衣。正自行更換。

“先前,似聞人語。”畢竟初來,甘夫人頗有些患得患失,疑鬼疑神。

“夫君此刻,想必已入寢。”何妃笑道:“王宮之中,除夫君外,皆爲婦人。便是遇見,亦無妨。”

“小妹,言之有理。”甘夫人稍作喘息,這便除內服外衣,着素紗襌衣,換穿鮫衣。

鮫衣乃鮫皮製成。

所謂“鮫皮”,非是南海鮫人皮,亦非後世鯊魚皮,實乃魟魚皮。又稱魔鬼魚。體態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多生海底。

時下鮫皮,多用於刀劍卷柄,裝飾外鞘,諸如此類。

其中,黑點色白“梅花鮫”,尤受追捧。價格昂貴。然梅花鮫,斑點凹凸,過於粗糙,不宜製衣。

薊王宮中鮫衣,皆爲入手細膩之“藍鮫皮”縫製。諸如薊王所穿鮫褌,甚至不惜工本,用“珍珠鮫皮”縫製而成。

珍珠鮫皮,後世又稱珍珠鱗。此魚皮,雍容華貴,柔和迷人。表面如粒粒珍珠,鑲嵌其上。此魚全身佈滿銀色珠點,遊動時珠光絢麗,故得名珍珠魚。

謂“量體裁衣”。薊王后妃皆有專屬鮫衣。長短合體,鬆緊適宜。

然甘夫人初來,且並未嫁入,尚無此待遇。

唯有尋櫃中公用鮫衣,依次試穿。

一時春光乍泄。玉質柔肌,態媚容冶。果如月下聚雪。

所幸身旁乃閨中姐妹,並無外人在場。

饒是如此。何妃亦不由暗自心驚。

回憶當初,燈下一身春宮薄衫,玲玲剔透,玉潤珠圓,爲薊王檀口溫湯。

如今再看。風姿猶勝先前。

待勉強換穿鮫衣,何妃遂引甘夫人,共入溫湯池,順下流觴渠。

溫湯浸泡,暖意升騰。四肢百骸,一時舒爽無比。

心馳而神往之。甘夫人再無芥蒂。先前長居西園。先帝時,亦出入裸遊館,流香渠。習得上佳水性。與何妃競泳,不分伯仲。

流觴渠蜿蜒迂迴,瀰漫霧氣。待入渠心,忽見露華水榭,另有她人。

衆目隔空相對。各自如遭雷擊。

倒是何妃,最先回神:“妾等,見過太皇。”

原來,水榭中不是旁人,正是二宮太皇。

“同渠共浴,無需拘禮。”竇太皇亦醒悟。言罷,又衝甘夫人言道:“一別經年,夫人安否?”

聞夫人二字。甘夫人亦得心安:“謝太皇顧念。妾,死裡偷生,苟活而已。”

不等竇太皇來看,董太皇已開尊口:“何不座上一敘。”

“遵命。”

1.29 強渡漢水124 大器免成197 因時而化103 玉石俱焚117 七國馬會1.86 枕山跨海15 正視己心170 一拍即合1.83 尚書來訪111 鬥智鬥勇1.92 僅此足已1.90 沉月女校31 綬帶密詔110 金聲玉振1.67 大明輪船1.9 策封爲王1.7 野火將熄121 一騎破萬10 桃園結義181 生死兩命124 絕境弄險15 安邦定國107 林間馬場186 氾濫成災155 寤寐思服171 事出有因1.32 潔身守道251 入鄉隨俗134 累世通家114 支渠四通1.36 渾天大陣1.43 樓桑特產1.94 陽球誅暴1.48 立冬兵發113 另有所圖210 喧賓奪主198 一夜易主168 絕地天通156 金牌免死1.280 天下貴二158 北面稱臣1.257 美事將近192 共赴巫山105 足可稱道149 內外雙軌125 偶露崢嶸128 了無蹤跡1.60 權重秩卑171 北薊南宛165 片羽吉光1.22 其道大美1.86 恩深似海104 北上販馬189 轉機忽現148 五帝之學1.30 一書在手139 不爭正妻118 陳寔遺盜1.46 鷹擊長空195 青史留名215 按兵不動1.72 涉海鑿河184 心有羈絆196 家門之爭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88 風聞奏事1.89 秉燭夜話1.95 黃巾屯田1.83 尚書來訪195 回京在即1.40 羣盜蜂起134 公之於衆167 綠洲公社144 無雙后妃1.54 一國之主100 與我一戰191 天下雄兵1.66 甕中捉鱉140 孤家寡人1.27 出宮闢禍142 斷不可棄1.95 西園八校163 萬一之率1.58 割發代首165 義而不罪1.4 四平八穩1.275 天下正色1.32 公孫二雄155 萬物之極118 舉國哀慟137 恩怨無主1.47 帝國時代1.58 金水商肆111 隴右鮮卑1.82 可以爲報1.86 枕山跨海1.20 生得好看1.234 四大氐王1.36 計中之計
1.29 強渡漢水124 大器免成197 因時而化103 玉石俱焚117 七國馬會1.86 枕山跨海15 正視己心170 一拍即合1.83 尚書來訪111 鬥智鬥勇1.92 僅此足已1.90 沉月女校31 綬帶密詔110 金聲玉振1.67 大明輪船1.9 策封爲王1.7 野火將熄121 一騎破萬10 桃園結義181 生死兩命124 絕境弄險15 安邦定國107 林間馬場186 氾濫成災155 寤寐思服171 事出有因1.32 潔身守道251 入鄉隨俗134 累世通家114 支渠四通1.36 渾天大陣1.43 樓桑特產1.94 陽球誅暴1.48 立冬兵發113 另有所圖210 喧賓奪主198 一夜易主168 絕地天通156 金牌免死1.280 天下貴二158 北面稱臣1.257 美事將近192 共赴巫山105 足可稱道149 內外雙軌125 偶露崢嶸128 了無蹤跡1.60 權重秩卑171 北薊南宛165 片羽吉光1.22 其道大美1.86 恩深似海104 北上販馬189 轉機忽現148 五帝之學1.30 一書在手139 不爭正妻118 陳寔遺盜1.46 鷹擊長空195 青史留名215 按兵不動1.72 涉海鑿河184 心有羈絆196 家門之爭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88 風聞奏事1.89 秉燭夜話1.95 黃巾屯田1.83 尚書來訪195 回京在即1.40 羣盜蜂起134 公之於衆167 綠洲公社144 無雙后妃1.54 一國之主100 與我一戰191 天下雄兵1.66 甕中捉鱉140 孤家寡人1.27 出宮闢禍142 斷不可棄1.95 西園八校163 萬一之率1.58 割發代首165 義而不罪1.4 四平八穩1.275 天下正色1.32 公孫二雄155 萬物之極118 舉國哀慟137 恩怨無主1.47 帝國時代1.58 金水商肆111 隴右鮮卑1.82 可以爲報1.86 枕山跨海1.20 生得好看1.234 四大氐王1.36 計中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