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天下治術

三足踆烏,船宮正殿。

百忙之中,左右國相,聯袂覲見。

先前,薊南尹陳羣上疏,欲重建阿陵縣。薊王言,可。既命將作寺大匠師田銀,實地勘測。微縮模型圖,今已制畢。左右國相不敢怠慢,上呈主公當面。

“易縣,南距鄚縣六十里,南距阿陵舊城,百餘里。”右相耿雍奏報:“阿陵舊城,東南距河間國束州縣約百里。縣界均分五十里,即便如此,阿陵城,亦足有九十里縣境。若依泥澤爲界,當徑百里有餘。”

“確可新立一縣。”薊王輕輕頷首。易、鄚、阿陵,三縣西臨掘鯉東澱。易縣居東澱之首,鄚縣居東澱之腰,阿陵縣居東澱之尾。阿陵,西連高陽,東接文安。高陽、阿陵、文安,三縣又順下泒水。如此,水陸縱橫,皆有雄城阻隔。薊王若易縣爲京,足可護麟子阿斗周全。

陳羣上疏,別有深意。

正如先前,藪東守樂隱並遼海守郭芝,聯名上疏,請立宗正寺。薊南尹陳長文,請復立舊縣阿陵。醉翁之意,皆不在酒。

薊王和光同塵,明以照奸。如何能不知,羣臣心中,所思所想。只不過,比起請立宗正寺,衆目昭彰。復立阿陵,不顯山,不露水。其影響,遠不如前者。

畢竟,薊國五十餘縣,多有舊縣復立。話說,薊王少復祖爵,受封臨鄉侯時,臨鄉亦早已坍廢。城池盡毀,民衆四散。薊王於一片白澤中,重建臨鄉城。二十載,彈指一揮,白駒過隙,今爲北京,號“大衍之都”。舊縣復立,一脈相承也。

然殊途同歸。羣臣勸進,三興漢室之心,山河可鑑,日月可表。

“安昌郡,三縣定立。何人爲(太)守,主公可有決斷。”耿雍奏問。

“葛城令司馬朗,可爲安昌守。”薊王早有定計:“命朝都守華歆、昌黎守邴原,從旁佐之。”

“喏。”

薊王問道:“安昌郡三縣長吏,可有適宜之選。”

“太學五經博士荀愔等,可出爲(縣)長。”耿雍對曰。

荀愔,字子安。荀彧堂兄,荀祈族父。祈與愔,俱著名。祈與孔融論肉刑,愔與孔融論聖人優劣,並在融集(《孔北海集》)。自荀攸出仕薊國,潁川荀氏,陸續舉族北上。爲守祖業,多有滯留。然自南陽大水,薊國萬舟併發,不分貴賤,救回百萬民衆。民心所向,天下大勢已定。家業皆可棄也。稍後薊王爲除先人爭地之困,傳命督造王陵。南陽大族,紛紛遷墳北上。最後一批荀氏族人,亦北歸薊國。除荀彧一人,孤懸河南,荀氏皆遷河北。

潁川名門,荀氏子弟,皆有才學。或入五學,或爲博士。更加慈明無雙,萬石國老。荀攸爲薊國謀主。荀氏六長,皆爲千石城令。滿門俊秀,薊王如何能不善待。

遂將荀氏舉族遷入樓桑大溪地。與鄭門子弟,毗鄰而居。樓桑文風鼎盛,一時無兩。以慈明無雙爲首,稱“明學”。又稱“家學”。言指傳承“荀學”也。“明學”漸與“鄭學”並列。

薊王笑道:“五經博士,豈可爲三百石長。”

“可加‘太中大夫’,秩比千石。領文成長。”耿雍再進良言。

薊王心中一動:“莫非,餘下首陽、蘆州二縣,亦出荀氏子弟。”

“主公明見。”耿雍笑道:“荀紹,字公承,荀衍之子。荀閎,字仲茂,荀諶之子。二人皆爲太學生。三百出仕,正當其用。”

“可也。”薊王從諫如流。荀氏子弟,足可託付。徵闢與察舉,相向而行。乃時下最重要的舉才手段。所謂“因才施用”。薊國大儒學,源自荀子。論家學淵源,荀氏一族,獨步時下。尋常人等,如何能及。誠然,孤掌難鳴,獨木難支。待《薊國大百科全書》編纂畢,國中五學門生,皆研習日久。薊王當開科舉之先河。

《大百科全書》,將包括王學在內的,大漢經學門派,融會貫通,兼容幷蓄。且書錄經文,皆由儒宗並國中大儒,比照先帝御賜薊王蘭臺藏書,逐字勘定。其準確無誤,堪比《熹平石經》。經文註解,亦由儒宗並大儒,通力而爲。斷不會望文生歧義。諸家精要,悉數保留。並與別家對照。所謂“相得益彰”,“相形見絀”。孰優孰劣,一目瞭然。便有衆說紛紜,高下無從判定。亦交由學子,自行頓悟。

如此一來。類比後世高考:選擇、填空、閱讀理解、作文。皆有據可考,有的放矢。只需出自薊國五學,當可最大程度,摒棄門戶之見。

須知,大漢經學治國。學好經文,乃爲良吏之基。比如《春秋決獄》。凡能領會《春秋》之精要,斷案決獄當無往不利。

爲何?

原因很簡單。大漢經學之奧義,便是自下而上,“最廣泛道義”的“書面註解”。

時人,只需依據經文所言,循規蹈矩。爲人行事,雖有參差之別,然斷不會有失偏頗。時下,五胡尚未亂華。後世皇朝,無論漢化胡人,亦或是胡化漢人,尚未假宗教愚弄百姓:蠅營狗苟,說一套,做一道,人前人後兩面皮,官字上下二張口;權術詭詐、黨同伐異,男盜女娼、假仁假義,狼狽沆瀣、烏煙瘴氣。

一言蔽之,人心不古。

死讀聖賢書,反淪爲笑柄:愚不可及也。乃至於,聖人之書,於官場、市井,宮廷、家宅,全無用處。空口白牙,說話權當放屁。

又何來,生死契闊,一諾千金。

所以,後世皇朝,稱文學,只用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順帶吟詩作賦,充作進身之階,代寫家書,聊以餬口,僅此而已。唯漢時,稱經學,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術。

二者,切莫混爲一談。

安昌郡先立,亦無不可。稻收如火如荼,暫擱朝會。薊王遂傳命少府,先行制詔。待顆粒歸倉,再公之於衆。不遲。

國事畢,薊王設宴款待左右國相。酒足飯飽,二國相乘官船返回王都。國事繁忙,不敢有一日之疏。

103 撲朔迷離1.93 古羌懸棺186 福壽未央124 大器免成146 何須十年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77 蜩螗之鳴124 事與願違1.48 權驅寰宇1.95 平樂會盟1.55 安得猛士1.59 開疆闢土231 司馬爭先1.85 學而實習168 天下治術165 生而不凡1.227 主客之爭111 隴右鮮卑1.56 痛並樂極153 巧施連環101 善始善終1.52 臥虎藏龍1.78 四海英雄150 自證清白134 公之於衆175 漢世之傑174 人間巨物165 片羽吉光81 夜入太倉113 另有所圖1.30 鐵臂神弓1.90 班師回國1.272 董卓赴宴1.39 漢風速遞1.33 代父上疏143 以食爲天106 勿以爲念1.23 投桃報李137 和親典禮125 除舊迎新1.73 謠言四起91 車騎填巷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38 秋色平分139 空谷傳聲1.58 夾縫求生177 四海雄心1.24 犁種宿野105 未來可期170 黃泉相見163 女亞馬遜!1.22 天下殘局182 馬齒徒增1.50 下辯除石1.96 挾私報怨1.66 百艸滋茂132 江山共謀1.84 盡入彀中1.94 規圓矩方141 曲水流觴174 夜半十分18 決心未定1.26 循跡追兇181 薊王獻寶144 遷都壽春1.9 伐毛洗髓1.30 大醫治世1.85 佩韋佩弦156 薊王子館1.70 青徐流民153 拾人牙慧150 幻痛未滅130 瑌石武夫168 天下治術1.42 撐犁孤塗117 盜亦有道1.23 痹體之術126 諸事不宜104 靡麗妖風1.75 愁雲散盡148177 拔毒食鮮103 水路遊擊1.3 亂世梟雄1.83 古羌遺規1.4 安漢興劉107 忍辱偷生157 澤被後世188 二日並天102 腰牌傍身184 羔羊之素91 不脛而走51 故國在望123 坐觀風雲41 黃驃產子14 西域風雲118 前覆後戒1.55 只爲薊吏1.52 母子相見1.99 衆不可逆
103 撲朔迷離1.93 古羌懸棺186 福壽未央124 大器免成146 何須十年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77 蜩螗之鳴124 事與願違1.48 權驅寰宇1.95 平樂會盟1.55 安得猛士1.59 開疆闢土231 司馬爭先1.85 學而實習168 天下治術165 生而不凡1.227 主客之爭111 隴右鮮卑1.56 痛並樂極153 巧施連環101 善始善終1.52 臥虎藏龍1.78 四海英雄150 自證清白134 公之於衆175 漢世之傑174 人間巨物165 片羽吉光81 夜入太倉113 另有所圖1.30 鐵臂神弓1.90 班師回國1.272 董卓赴宴1.39 漢風速遞1.33 代父上疏143 以食爲天106 勿以爲念1.23 投桃報李137 和親典禮125 除舊迎新1.73 謠言四起91 車騎填巷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38 秋色平分139 空谷傳聲1.58 夾縫求生177 四海雄心1.24 犁種宿野105 未來可期170 黃泉相見163 女亞馬遜!1.22 天下殘局182 馬齒徒增1.50 下辯除石1.96 挾私報怨1.66 百艸滋茂132 江山共謀1.84 盡入彀中1.94 規圓矩方141 曲水流觴174 夜半十分18 決心未定1.26 循跡追兇181 薊王獻寶144 遷都壽春1.9 伐毛洗髓1.30 大醫治世1.85 佩韋佩弦156 薊王子館1.70 青徐流民153 拾人牙慧150 幻痛未滅130 瑌石武夫168 天下治術1.42 撐犁孤塗117 盜亦有道1.23 痹體之術126 諸事不宜104 靡麗妖風1.75 愁雲散盡148177 拔毒食鮮103 水路遊擊1.3 亂世梟雄1.83 古羌遺規1.4 安漢興劉107 忍辱偷生157 澤被後世188 二日並天102 腰牌傍身184 羔羊之素91 不脛而走51 故國在望123 坐觀風雲41 黃驃產子14 西域風雲118 前覆後戒1.55 只爲薊吏1.52 母子相見1.99 衆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