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謠言四起

劉備助人爲樂,友善四鄰。又輕財重義,嫉惡如仇。

上行而下效。

楊奉等人皆豪傑。何須主簿親自交待!自當恪守本分,天子腳下,衆目睽睽。豈能丟了君侯臉面。

再者說,有關、張兩位萬人敵坐鎮後院。虎威罩頂。遊俠皆敬服。豈敢輕易作惡。

兩百石俸祿,對一衆遊俠來說,着實不少了。且一日三餐皆有專人照看。俸祿不過是零花錢。再者說,手中還有全免銅牌一枚。平日去胡姬酒肆、金水湯館沐浴吃喝,亦分文不取。生活自然滋潤。

菟園亦有遊俠留守。劉備又令楊奉等人隔三差五去巡視一番。看盜墓賊是否會回來掩埋蹤跡。

君侯已有言在先。門客只當權且安身。假以時日,必委以重任。徐晃此去西域,便是要重用。只需陣前立功,便可青雲直上。

徐晃最近狠下苦功。與主公兩位義弟對練,武技頗有進展。

臨鄉吞光神鎧,徐晃自當預訂一套。

無奈成品率實在太低。鍛造一整套吞光鎧,鱗爆後的殘次甲片碾磨成粉,足可髹漆一百套吞光鑲環鎧。趕在一萬石臨鄉名產上京前,關、張二人,連人帶馬,全套吞光鎧,也只是將將鍛造完畢。主公劉備的吞光麒麟鎧,首當其衝,已先行鍛造完畢。

至於徐晃,只能等下次了。

換句話說。隨船而來的,還有兩百套吞光秘環鼉龍具裝鎧,一百套吞光秘環繡衣甲!

此甲,饒是追魂弩亦無法破防。

所謂‘秘環’,乃是‘多層細密鎖環’之敬稱。最初的鑲環甲,鎖環乃是一個個規整的圓環,然後互相串聯嵌套,編織成甲。而經將作館升級改良後的新式鎖環,不再是規整的圓,而是扭曲‘串葫蘆’造型。類似後世的龍骨絞絲鏈。每個串葫蘆形狀的鋼環,立體編織後,等於雙層鑲環。且經細密拉絲後,重量卻並未增加多少。

雙層‘龍骨絞絲’鎖環,輔以雙層‘微晶搪瓷釉粉’髹漆革甲。三百套吞光秘環具裝鎧,防禦力暴增數倍。

相同的技藝,自然也用到了繡衣甲上。

專爲裝備繡衣吏的追魂弩,亦製造完畢。

賈詡、李儒二位主簿商量後,這便聯袂來報。言,想將各自宗族,盡數遷往臨鄉城。

這是要將全族老小,一家性命皆綁上劉備的戰車啊。劉備大爲感動。如何能不答應。這便去信舟行天下的遼東豪商田韶,託他協助兩家搬遷事宜。

話說,劉備比較了樓桑的搪瓷札甲和陛下御賜給兩位義弟的魚鱗甲。

與劉備印象中‘神似魚鱗,堅如龍鱗’的鱗甲不同。

時下的鱗甲,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魚鱗重甲。只能說是札甲的改良。且和札甲類似,也是用繩將甲片編綴在皮革上,相當於在革甲之上,又覆了層鐵片,製作工序並不算複雜。防禦力嘛,比吞光神鎧差遠了。便是吞光秘環甲,亦遠勝時下鱗甲。

真正的魚鱗重甲,要到盛唐才得以成型。

還是通體一色的札甲看着霸氣。且搪瓷甲片後的複合墊片,亦被將作館改良。增加了編織層數和細密度。且減輕了重量。

正如先前所說。劉備只需給出神鬼亂舞的設計圖板,將作館內的匠墨,便能不斷完善,固化成一種可以傳世的技藝。

實在是太強大。

對於頭盔,將作館亦有加強。時下並無一體鑄造的鐵製頭盔。皆是甲片編綴的鐵胄。將作館除了改進甲片的大小和材質,最大的升級便是在內部用鋼結構進行加固。增加了鐵胄的整體結構強度,不易變形。大大加強了抵禦鈍器重擊的能力。

整個臨鄉,都在爲劉備西進通路,全力以赴。

劉備自己也無暇他顧。整日與兩位主簿、張猛等人研究西域山川地貌,事態時局。

這日,黃門令左豐再次登門。

劉備見他神情頗多異端,這便屏退左右,細細詢問。

左豐悄聲言道:君侯可知鬱林珊瑚海市?

劉備這便搖頭:未知也。

原來,鬱林郡有一個珊瑚海市。乃是海客買賣珊瑚的地方。市中有數株人形珊瑚,通體碧綠,一株有數十枝丫,枝間長滿綠葉。大的高五六尺,最小的也有一尺多。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鬱林郡進獻了一個“珊瑚婦人”。武帝命人植於南宮卻非殿前,宮裡戲稱爲“女珊瑚”。

這株女珊瑚一直枝葉繁茂,今年卻忽然枯萎。宮中早有風傳,近日更謠言四起。言,珊瑚婦人乃應兩位太后。若珊瑚婦人枯死,則兩位太后中必有一位命不久矣。

劉備聽完,久久不語。

重重疑點,何其多。

綠色人形珊瑚。珊瑚不應該都是紅色麼?

此其一。

珊瑚樹必生海中。如何能在陸地存活?

此其二。

元封二年乃是前漢武帝時年號。前漢定都長安。鬱林郡進獻了一個“珊瑚婦人”爲何栽在了洛陽南宮卻非殿前?

此其三。

劉備先從最大的破綻問起:前漢進貢,爲何栽在洛陽?

黃門令左豐答曰:元封二年,武帝“東幸緱氏,禮登中嶽太室。”又親登緱氏城,看“仙人遺蹟”。緱氏城距時爲陪都的洛陽很近。武帝便是在洛陽南宮,見的鬱林使者。於是便把珊瑚婦人,栽在了卻非殿前。

原來。據《史記·封禪書》上載:“公孫卿候神河南,言見仙人跡緱氏城上,有物如雉,往來城上。天子親倖緱氏城視跡。”

和仙人遺蹟類似,珊瑚婦人也屬祥瑞。故而趁武帝東幸緱氏瞻仰仙人遺蹟時進獻,正當時宜。

疑點去其一。

劉備便又問道:少令此來,是陛下所遣,還是兩位太后所遣?

左豐答道:奴婢乃是受竇太后所遣。

劉備頓時醒悟。竇太后必是想借機詢問與母親相見事宜。

知劉備即將西行,歸期未定。若不趕在劉備出征前,與母親相見。竇太后如何能安心。

思前想後,劉備這便回道:既與仙人相關,便不可尋常待之。我倒是識得一位仙姑,不妨請她入宮一觀?

左豐大喜:如此甚妙。

穩妥起見,劉備又言道:白馬寺的高僧,不妨也請去一觀。

左豐欣然點頭:奴婢這便去辦。

送走左豐,劉備不禁長出一口氣。

真天助我也。

1.34 牛刀割雞130 民情如火185 王都擴建1.95 罪有應得160 女中豪傑183 欲取姑予1.57 樓桑武卒193 事不過三1.29 得失參半155 羊大爲美143 未戰先亂1.76 獻圖明志19 樓桑諸技175 石破天驚1.28 地陷神術1.249 幸有一子167 王化之基170 樹大招風171 飛槳木蘭1.22 天下機關1.76 難分良泰173 能者多勞1.30 以僞亂真1.77 學富百車105 胡口奪食115 帝王心聲159 無當飛軍194 利令智昏1.96 挾私報怨143 疏河注海1.55 安得猛士198 絕席而坐1.6 王侯之樂120 四面合圍189 江淮孤生147 絕非等閒193 少不言愁1.200 得而誅之150 待我長成1.253 陰相與謀181 未得其主1.236 兵器時代184 羔羊之素1.229 鐵骨石心171 鮮卑五姓1.56 一戰成名190 一較高下1.240 聽風即雨167 綠洲公社1.87 溫故知新150 天地人和155 拳拳之心1.44 閉門造車81 圍獵祭祖1.37 人主之風1.37 菟園遊獵1.56 人馬如龍1.25 美人無極140 守土有功1.279 危國之道126 投其所好103 寡情薄義1.227 單騎救主1.24 君前披香108 禮不可廢119 司金典農129 棋逢對手105 足可稱道145 督亢秋成16 山蠻甲冑197 運籌決算129 各方博弈1.233 一步之先185 拋磚引玉1.98 四海昇平1.20 言稱必效107 以夢爲繭119 衆星拱鬥1.3 風潮不減122 左伯皮紙1.23 孤軍誘敵31 莊園我有132 七海雄心1.89 一騎絕塵1.22 薪盡火傳18 張家小胖145 狡兔三窟1.92 相見恨晚1.22 勿爲禍先1.59 增益人生159 無當飛軍141 投水而舂1.94 人情冷暖1.78 四海英雄184 南巡于闐162 物我兩忘81 四子降臨112 分戶析產150 勢如水火
1.34 牛刀割雞130 民情如火185 王都擴建1.95 罪有應得160 女中豪傑183 欲取姑予1.57 樓桑武卒193 事不過三1.29 得失參半155 羊大爲美143 未戰先亂1.76 獻圖明志19 樓桑諸技175 石破天驚1.28 地陷神術1.249 幸有一子167 王化之基170 樹大招風171 飛槳木蘭1.22 天下機關1.76 難分良泰173 能者多勞1.30 以僞亂真1.77 學富百車105 胡口奪食115 帝王心聲159 無當飛軍194 利令智昏1.96 挾私報怨143 疏河注海1.55 安得猛士198 絕席而坐1.6 王侯之樂120 四面合圍189 江淮孤生147 絕非等閒193 少不言愁1.200 得而誅之150 待我長成1.253 陰相與謀181 未得其主1.236 兵器時代184 羔羊之素1.229 鐵骨石心171 鮮卑五姓1.56 一戰成名190 一較高下1.240 聽風即雨167 綠洲公社1.87 溫故知新150 天地人和155 拳拳之心1.44 閉門造車81 圍獵祭祖1.37 人主之風1.37 菟園遊獵1.56 人馬如龍1.25 美人無極140 守土有功1.279 危國之道126 投其所好103 寡情薄義1.227 單騎救主1.24 君前披香108 禮不可廢119 司金典農129 棋逢對手105 足可稱道145 督亢秋成16 山蠻甲冑197 運籌決算129 各方博弈1.233 一步之先185 拋磚引玉1.98 四海昇平1.20 言稱必效107 以夢爲繭119 衆星拱鬥1.3 風潮不減122 左伯皮紙1.23 孤軍誘敵31 莊園我有132 七海雄心1.89 一騎絕塵1.22 薪盡火傳18 張家小胖145 狡兔三窟1.92 相見恨晚1.22 勿爲禍先1.59 增益人生159 無當飛軍141 投水而舂1.94 人情冷暖1.78 四海英雄184 南巡于闐162 物我兩忘81 四子降臨112 分戶析產150 勢如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