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一書在手

匠人號稱百工。但凡是能想到的,他們都能依樣造出。即便有些困難,也能在實幹中想辦法解決。

一座連接溪水和陂渠的翻車(龍骨水車),正鋪設龍骨。這也是個大活。

參考一輛牛車的價格,劉小胖給了三千錢的作價。

三千個五銖錢,是什麼概念。不妨參考一下物價。

牛肉一斤不過二十錢。

一頓便飯約莫三十錢。

臨時僱來代管稻田的族人,一月百餘錢。

二十個上好的馬蹄金餅,馬市可換三十萬錢!

一段時間,劉備母子確實吃穿不愁。

至於說夠不夠用,那要看怎麼用。生活無憂,造反不夠。

有了田產,就不算是賤民了。工匠們入籍樓桑村後,編戶過百。老族長很快就能從‘父老’晉升爲‘裡魁’。在鄉里說話,也更有分量。

這批工匠,給村落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修繕祖宅、修葺官道,村中祠堂也煥然一新。

祠堂又叫祠室。上古時,稱爲宗廟。

《禮記·王制》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隨着時代變遷,禮樂崩壞。上古的禮儀,今多已不適用。然而,即便到了此時,祠室非達官顯貴不可建。

劉備王族之後,祖上爲侯。即便家道中落,‘陸城侯’這一支的冢祠還是有的。

與那些由民衆出資捐建的名人冢祠不同。陸城侯的祠堂,是樓桑村的劉氏一族自籌資金修建。

祠堂,亦稱冢祠、廟祠、食堂、廟祠、齋祠等,一般有土木結構和純石結構兩種。

由於種種原因,土木結構的祠堂,現已無蹤。所幸在宣帝重臣,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的家族墓園發掘中,發現了一個幾乎可以復原的祠堂。祠堂遺址長、寬各十九米,基址門道向東,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南、北、東側爲鵝卵石鋪設的散水,內爲磚鋪迴廊,再內側爲礎石。祠堂的臺基、柱礎、門道、迴廊、踏步、散水等建築遺蹟保存得十分完整,另外還發掘出方磚、條磚、空心磚、筒瓦、板瓦、瓦當等建築材料……

足見祠堂之宏大。

相比起來,劉備家的陸城侯祠,就顯得沒那麼闊氣。

究竟是先有陸城侯祠,還是先有樓桑村。老族長也語焉不詳。究竟是不知道,還是不想說,劉備也沒有深究。

知道自己是王族遺脈,就夠了。

或許圍祠而居,也正有此深意。時時提醒族人,不忘復爵大業。

中山靖王多達百子,第五子封陸城亭侯。武帝時坐酎金失侯者一百六人。張王李趙遍地劉。不知其他家,是否也如涿縣劉氏這般?

話說,劉備能成就日後之劉備。不曉得是不是也與家族之野望,有關?

不然黃巾作亂,遍地漢室宗親,爲何唯有他聚三百起兵討賊?

這些細節,都是劉小胖最近想到的。

最近他正拜讀前任尚書崔寔的《四民月令》。崔尚書乃涿郡安平人,因黨禍免歸,現閒居家中。

書中詳細敘述了貴族田莊一整年的農業活動。對穀類、瓜菜的種植時令和栽種方法,詳盡所述;亦有單獨篇章介紹牲畜、紡績、織染、釀造、製藥等手工業;還有學塾、宗族、親戚、賓客、部曲等莊園建築、人手的佈置調用。

生產、經營、教育、防禦、內政、外交……

堪稱莊園主的百科全書。

簡而言之,一書在手,莊園我有。

劉小胖深受啓發。

這卷書雖是農經,然劉備卻越看越覺得,別有深意。看完整卷書後,就連劉備這樣對莊園一竅不通的雛兒,都有信心屯聚堡塢,據險自守!完全能自給自足。

難不成,崔尚書早已看出,天下將亂?

所以才著書,教人據險以自守!

書是老鴉渡的耿雍送來。兩人因馬桶結緣,平日多有書信往來。已成好友。劉備想了想,便又去信一封。

打聽安平國的崔尚書其人是其一。其二嘛,也想詢問耿雍清溪水路之事。

若確定水路通達,建清溪渡口的意義,就非比尋常了。

村中物資人手,皆可由水路進出。省時省力,方便快捷。這個時代的渡口,人流匯聚,物資通達,根本就是一個大的集市。跟村社還不同,這個渡口野市,日迎八方客,就沒有說閉市的時候。

雖說清溪口水路單一,野市估計難成。不過只要能方便鄉里,這錢也就算沒白花。

如若樓桑村有類似老鴉渡的耿氏製陶,這一類的特產,那又另當別論。

何爲特產?

就是我處有而別處無,居家生活必備,不可或缺的特別物。

樓桑村有什麼特產?

嗯,有我劉備。

鋪設最後一塊漢磚,陂渠也緊跟着完工。龍骨翻車引水入陂渠,谷地上方的坡地,果能闢良田數十畝。

族長誠不誆我。

新闢良田,水稻已來不及種。

等秋分後,與族人一併種一季冬小麥,還是可以的。

前面說過。

兩漢時,農作物除了粟、黍等品種以外,稻麥廣爲種植,已成主食。北方主產冬小麥,南方普遍植稻。據說,此時已有了雙季稻。漢水流域還出現了稻麥輪作的種植方法,一年兩熟。

這都是《四民月令》上所載,劉小胖未曾親見。

就劉小胖的經歷來看,北地無法兩熟。一個是品種問題,一個是季節因素。冬小麥週期出奇的長。而大漢朝的氣溫也遠低於後世。春短冬長。也有“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尺餘”的記錄。

北地一年一熟,只能如此。

那麼多的閒暇,用來幹什麼呢?

祭祀。

劉備真心覺得,這件事情超費錢。

別的聚落都是如此,何況涿縣劉氏?

圍祠而居的便利,讓幾乎每一次的祭祀,都無比的隆重。作爲整個族羣的希望之星,劉小胖沒少出風頭。當然,對他來說是折磨。

老族長一語中的:死人享,活人受。

這就是宗族。這就是,漢室宗親。

信送出五日後,一葉扁舟順流而下,出野林,繞溪口,穩穩的泊在村頭。

小船上除了撐篙的船翁,只有一身青衫的耿雍。

“劉備家在何處?”

“村東籬上有桑處,便是。”宗人笑着指路。

“多謝。”略顯吃力的背起一個鼓鼓的包袱,耿雍跳下船頭,轉身又道:“船家,你且先回。待明日此時,再來接我。”

“好咧。”老船翁麻利的撐篙離岸。

“劉備——劉備——”門環咚咚叩響。

單人單包,顯然是一次私訪。那些個複雜的禮儀,大可不必。不等劉備打開中門,耿雍就側身擠了進來。

“劉備,可知我從何而來?”

164 四海承風137 我有三策71 一較長短182 羣仙聚會1.3 全身而返165 動則滅國41 波橘雲詭126 分胙之禮144 迎刃而解1.243 十有八九170 意落心安1 末路之難1.42 撐犁孤塗1.223 陌路相逢1.30 陣前反水41 閉關鎖國15 正視己心1.80 關羽得子189 江淮孤生1.222 神器更易184 南巡于闐176 百越諸賢1.78 陸城亭侯135 豐年多禾1.68 爲而不爭106 偷天換日1.95 白虹貫日147 輕身入城213 重名載半131 濯纓濯足1.237 生死立判147 雙食君俸139 龜茲諸情1.7 殺機畢露1.27 託妻寄子175 石破天驚138 壯士解腕1.43 白馬楊氏1.30 大醫治世1.52 契約精神121 功在不捨137 恩怨無主154 查無此人137 萬邦來賀1.252 長城自毀150 待我長成217 背水一戰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37 粉墨登場113 芳蘭之舉1.99 冠軍履鋒21 御風而行1.53 人生百戲1.259 世道人心1.50 百官承式11 檀口溫湯1.85 學而實習143 七十二妃1.50 無中生有168 英雄當出106 勿以爲念101 管中窺豹1.27 六縣俱名130 南廣陽城101 管中窺豹1.20 皇命加身1.45 初次遠行163 佛道先後1.69 張飛劫親139 與民爲伍31 春秋決獄193 利大難估1 雪夜敵蹤178 深明大義1.207 以退爲進114 割肉飼虎1.93 自取其禍1.89 無銅身輕134 累世通家111 計程馬車71 三令五申1.228 義貫金石136 和親之禮189 開立幕府169 頂級名產31 便衣出行1.75 金闕在望1.33 代父上疏159 舉國之力142 各有心機151 便宜行事81 四子降臨1.23 孤軍誘敵122 破而後立136 矛頭所指139 壟斷江山1.55 安得猛士175 萬事齊備173 王取幾何11 大器已成
164 四海承風137 我有三策71 一較長短182 羣仙聚會1.3 全身而返165 動則滅國41 波橘雲詭126 分胙之禮144 迎刃而解1.243 十有八九170 意落心安1 末路之難1.42 撐犁孤塗1.223 陌路相逢1.30 陣前反水41 閉關鎖國15 正視己心1.80 關羽得子189 江淮孤生1.222 神器更易184 南巡于闐176 百越諸賢1.78 陸城亭侯135 豐年多禾1.68 爲而不爭106 偷天換日1.95 白虹貫日147 輕身入城213 重名載半131 濯纓濯足1.237 生死立判147 雙食君俸139 龜茲諸情1.7 殺機畢露1.27 託妻寄子175 石破天驚138 壯士解腕1.43 白馬楊氏1.30 大醫治世1.52 契約精神121 功在不捨137 恩怨無主154 查無此人137 萬邦來賀1.252 長城自毀150 待我長成217 背水一戰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37 粉墨登場113 芳蘭之舉1.99 冠軍履鋒21 御風而行1.53 人生百戲1.259 世道人心1.50 百官承式11 檀口溫湯1.85 學而實習143 七十二妃1.50 無中生有168 英雄當出106 勿以爲念101 管中窺豹1.27 六縣俱名130 南廣陽城101 管中窺豹1.20 皇命加身1.45 初次遠行163 佛道先後1.69 張飛劫親139 與民爲伍31 春秋決獄193 利大難估1 雪夜敵蹤178 深明大義1.207 以退爲進114 割肉飼虎1.93 自取其禍1.89 無銅身輕134 累世通家111 計程馬車71 三令五申1.228 義貫金石136 和親之禮189 開立幕府169 頂級名產31 便衣出行1.75 金闕在望1.33 代父上疏159 舉國之力142 各有心機151 便宜行事81 四子降臨1.23 孤軍誘敵122 破而後立136 矛頭所指139 壟斷江山1.55 安得猛士175 萬事齊備173 王取幾何11 大器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