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共赴巫山

翟姜,乃出西獂國師一脈。“釋比”又稱“釋古”。與“許師”同義。自獂王被殺,葬於麥積山。釋比一族,便爲其歷代守陵,四時祭祀。直至被劉備登山窺破。用身佩美玉,換回青稞麥。不料無心之舉,卻誤打誤撞,解西獂釋比歷代血咒:“王祭仇盡”。令翟姜一族,得見天日。

翟姜得脫,深感薊王之恩。後攜玉登大震關,守護慧妃不提。

先前,慧妃向東歸三美人,所示玉佩。便是薊王劉備留在麥積山墓窟內的那枚。

正因出身西獂,又世代隱居終南山。當世釋比翟姜,身兼承自上古的諸多失傳巫術。之所以能在幻境中變大變小,正是借用了幾種神奇的“幻形蘑菇”。

當人誤入“身毒幻菇(印度毒蠅傘)”後,會產生奇特幻覺,一切影像皆被放大,普通人搖身一變,成龐然巨物。類似幻覺,後世醫學稱之爲“視物顯大性幻覺症”。

“南夷幻菇(雲南小美牛肝菌)”則作用相反。誤食後可產生“視物顯小性幻覺症”。進入幻境,會“見”四周有不足尺高之小人,頭大身短,穿紅披綠,舉刀弄槍,上竄下跳。時而從四面八方,蜂擁圍攻;時而又四散而逃,無影無蹤。坐臥不安,如影隨形。不得片刻安寧。吃飯時,小人爭吃搶喝;走路時,有的抱住腿腳,有的爬上頭頂。直令人極度恐懼,乃至發狂。

另有異域幻菇,會令眼前出現各種畸形怪人:或身體詭長,或面目猙獰,或比例失調,或頭身分離。稍後,便會神智不清,昏睡不醒。

還有安息幻菇,使人喪失時間感,出現五彩幻覺:時而綠霧瀰漫,天旋地轉;時而身陷火海,奇光閃耀。不一而足。

後世將其統稱爲“致幻植物”。將各種致幻植物,碾碎成粉,再按不同配方混合,便會產生五花八門,光怪陸離之疊加效果。

自神農遍嘗百草後。歷代巫醫將各種致幻植物,分門別類,採集入藥。輔以察言觀色,裝神弄鬼等,巫祝之術,創出玄而又玄之“上古幻術”。並流傳至今。

時人事死如事生。天人感應,舉頭三尺有神明。正因有極佳的“生存之壤”,方能令仙門幻術,“茁壯成長”。

所謂“眼見爲實”。“親眼所見”諸多神奇變化。焉能不深信。幻聽、幻視、幻想、幻夢,不斷深入。終令被施術者,淪爲虔誠死忠。甘心奉獻一切,甚至獻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若信死後能登極樂天堂,又何懼一死。

如此說來。今漢禁魚龍曼衍之術。與薊王劉備禁絕太平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言歸正傳。

“只此五人否。”劉備問道。

“只此五人。”幽姬盧暒對海內仙門,如數家珍:“不出妾之所料。與會諸仙門中,麻姑必尋漢水、天台女仙,暗中相助。”

薊王輕輕頷首:“無非利益薰心,大而化之,待清醒後問清緣由,若無大惡,逐出國境即可。切勿傷及性命。”

“遵命。”衆人下拜。

便在此時。身後機關天梯,又自行升起。

伴三尺螢光,紅衣女不告而入。

見麻姑五人,倒伏在地,昏迷不醒。另有毛女玉姜等五人,各自戒備,齊齊回身。此情此景,何須多言。

紅衣女挑燈上前:“賤妾不請自來,請王上恕罪。”

“你既自稱鉤翼夫人,便是前漢帝后。”劉備言道:“卻不知爲何深夜到此。”

“妾欲效巫山神女,自薦枕蓆。”紅衣女隨手置燈,盈盈下拜。

“孤,心領了。”劉備不爲所動:“前漢帝后,焉能侍後世子孫。夫人,請回吧。”

嗅了嗅燈籠內溢出的香氣,翟姜一聲嬌叱:“好一個明燈回魂!”

幽姬盧暒亦醒悟:“此乃回魂香!”

音猶在耳,地上麻姑仙,猛然睜眼。

“護駕!”五人立刻將薊王攔在身後。

不等麻姑五人回魂起身。紅衣女展顏一笑,現傾國之貌:“王上恕罪。”

“賤人敢爾!”幽姬盧暒飛身上前。

紅衣女雙臂驟開。

砰!袖中機關,搶先發難。怦然迸發,一時霧氣瀰漫。

不用說。瀰漫寢室的香甜粉塵,必是仙門幻藥無疑。

不分敵我,全面殺傷。寢室幽閉,猝不及防。

室內衆人,皆身中幻毒。

幽姬盧暒心繫夫君安危,一時淚流滿面:“賤婦欲行刺乎!”

“非也。”迷霧中,紅衣女嬌聲答曰:“如前所言,爲效神女,與君共赴巫山。”

幽姬盧暒如醍醐灌頂,喜極而泣:“莫非是‘巫山雲雨術’!”

赤帝之女,名曰瑤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精魂依草,實爲靈芝。楚襄王遊高唐,夢女神自薦枕蓆,神女去時稱己“旦爲朝雲,暮爲行雨”。又言:“將撫君苗裔,藩乎江漢之間。”

換言之。神女薦枕楚襄王,亦是爲續生苗裔。如此說來。紅衣女此來,與麻姑目的相同。然“巫山神女派”與“麻姑仙派”,二派所用法門卻截然不同。前者布雲行雨,後者飛針奪元。

音猶在耳,水氣瀰漫。四壁消失不見,牀榻化成龍船。

忽有澤風拂面,水沫生煙。

衆人已置身雲夢大澤。同乘一艘百丈大船。

“無恥妖婦,竟當衆用此禁術!”麻姑將將回魂,立刻心急如焚。倉惶四顧,霧氣瀰漫,白水滔天。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時噎氣填胸,急切間插翅難逃。

便在此時。

只見。船中正殿,一頭上古神獸“麋身龍尾”,“一角戴肉”,猙獰畢露,步步緊逼。

盧暒等人目眩神迷,毫無懼色。

然,面對撐霆裂月,獨角神獸。麻姑等人,目眥盡裂,魂飛魄散。

院中迭石。

蓑笠翁輕巧提竿,錦鯉出水,躍入池中。

“難怪能識破‘莊子非魚’。竟是巫山神女一脈。”

月落日升,眼看天降破曉。

蘭馬臺阪下幽林。史道人心中焦急,可想而知。

再未得手,恐不及也!

分秒流逝,度日如年。忽覺疾風異響。便有白衣女道,自樹梢艱難飛落。

正是麻姑。

“事成矣!”史子眇大喜過望,急忙上前接應。

見她衣衫不整,面似白霜,眸餘春煙。腰下素裙,血跡斑斑,觸目驚心。史子眇頓時,安心。

“速……回!”麻姑銀牙緊咬,忍痛出聲。

史子眇不敢有誤。這便扶入車廂,狂奔南去。至於身後事,已無暇顧及。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前人誠不欺孤。

1.93 自取其禍106 名不虛傳157 定不辜負1.99 八賢共治41 雲開見日183 欲取姑予198 狗邪滅國109 舊友重聚152 甘後雙身1.78 城上金烏1.27 板楯連弩21 三人成虎1.22 百死莫贖1.68 以和爲貴1.65 掃平天下142 陰風不止1.86 精兵盡出141 捨我其誰157 麥穗兩岐15 督亢新城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73 何須殺人1.87 長樂未央155 果然民貴119 北海一龍194 利令智昏1.28 地陷神術13 心有猛虎1.83 以貲徵賦41 鑄山煮海123 呼之欲出112 泊樓車位1.36 籠中之鳥108 積重難返111 鳴蟬蛻殼163 女亞馬遜!183 長史女衛12 半城煙火181 臨時改意71 窮厄之寇191 另立門戶41 雲開見日176 封國在即14 西域風雲1.52 空空如也138 一席之地1.39 火雨焚城1.3 亂世梟雄129 心腹大害164 奴隸貿易1.59 大興土木140 青雲之志108 名動西京1.33 代父上疏145 無人接盤1.42 天下大同1.69 塞向堇戶108 積重難返145 兵臨龜茲109 吾道不孤155 恩威並濟16 破敵爲先119 匡弼輔正116 東部鮮卑1.34 望文生義158 北面稱臣165 天下至理18 世道居奇157 與漢同休1.275 天下正色19 遊麟可用12 料事於先152 九令五尹111 無名之輩1.268 十日未卜157 至人無己1.3 插標賣首1.55 情義無價1.3 貢金補全142 請立宗廟16 白馬公孫101 向虎山行1.83 蓋世英雄132 一脈相承1.200 窮兇奇虣1.79 快馬輕舟214 亂中求存1.95 罪有應得183 長史女衛1.49 上表回國162 難言之隱132 馬兒吃飽155 羊大爲美1.38 麒麟識英112 幣行天下155 六神無主1.28 豎子成名148 七色婢女1.53 前朝舊事1.37 魚目混珠
1.93 自取其禍106 名不虛傳157 定不辜負1.99 八賢共治41 雲開見日183 欲取姑予198 狗邪滅國109 舊友重聚152 甘後雙身1.78 城上金烏1.27 板楯連弩21 三人成虎1.22 百死莫贖1.68 以和爲貴1.65 掃平天下142 陰風不止1.86 精兵盡出141 捨我其誰157 麥穗兩岐15 督亢新城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73 何須殺人1.87 長樂未央155 果然民貴119 北海一龍194 利令智昏1.28 地陷神術13 心有猛虎1.83 以貲徵賦41 鑄山煮海123 呼之欲出112 泊樓車位1.36 籠中之鳥108 積重難返111 鳴蟬蛻殼163 女亞馬遜!183 長史女衛12 半城煙火181 臨時改意71 窮厄之寇191 另立門戶41 雲開見日176 封國在即14 西域風雲1.52 空空如也138 一席之地1.39 火雨焚城1.3 亂世梟雄129 心腹大害164 奴隸貿易1.59 大興土木140 青雲之志108 名動西京1.33 代父上疏145 無人接盤1.42 天下大同1.69 塞向堇戶108 積重難返145 兵臨龜茲109 吾道不孤155 恩威並濟16 破敵爲先119 匡弼輔正116 東部鮮卑1.34 望文生義158 北面稱臣165 天下至理18 世道居奇157 與漢同休1.275 天下正色19 遊麟可用12 料事於先152 九令五尹111 無名之輩1.268 十日未卜157 至人無己1.3 插標賣首1.55 情義無價1.3 貢金補全142 請立宗廟16 白馬公孫101 向虎山行1.83 蓋世英雄132 一脈相承1.200 窮兇奇虣1.79 快馬輕舟214 亂中求存1.95 罪有應得183 長史女衛1.49 上表回國162 難言之隱132 馬兒吃飽155 羊大爲美1.38 麒麟識英112 幣行天下155 六神無主1.28 豎子成名148 七色婢女1.53 前朝舊事1.37 魚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