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 天下貴二

諸事議畢,羣臣下朝。

王允誅賊有功,聲名大噪。百官得以復起,亦得其保舉。於公於私,屈居九卿,不合時宜。更加王允乃薊王外舅。先前聲名不顯,薊王又家大業大,外舅何其多也。故,衆皆不以爲意。如今王允誅賊首功,錄尚書事,總領朝政。再得薊王背後相助,必錦上添花,一日千里。

“太僕留步。”

王允聞聲回頭,正是車騎將軍呂布。

“奉先何事?”王允和顏悅色。

“陛下留爲宮宴。”呂布笑答。

“如此,且同去。”王允不疑有他。

“請。”

見王允去而復返。沿途百官,紛紛避讓行禮。王允以禮相待,從容不迫。觀者無不嗟嘆。江山如畫,英傑輩出。何言,氣數將盡。

軒下除鞋時,呂布言道:“黃門令先行告知,陛下欲問萬歲塢事。”

“董賊授首,夷盡三族。萬歲塢還有何事?”王允不解。

“萬歲塢本是東西罼圭苑。東苑周千五百步,中有魚梁臺。西苑週三千三百步。先前皆被董賊所佔。二苑相加,不下五千步。”呂布言道:“陛下欲將此塢,賜予太僕,以彰奇功。”

“原來如此。”王允心領神會。

誠如薊王太后所言,君有所賜,臣有所辭。乃爲臣之道。

王允豈能不知進退。將皇家苑囿,據爲己有。且萬歲塢,污名遠揚。清流名士,避恐不及。王允豈能步董卓後塵。

果不其然。席間,董侯問及此事。

王允不慌不忙,離席答曰:“萬歲塢,本爲罼圭苑。董賊倒行逆施,據爲己有。稍後築塢於此,高厚七丈,與(洛陽)城相埒,號曰‘萬歲塢’。塢中廣聚珍寶,積穀三十年儲。自雲:‘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然一朝敗亡,三族盡滅。足見,爲惡天下,荼毒人間,縱固若金湯,衣食不盡,亦不足自持。老臣雖居陋巷,簞食瓢飲,然寢食無憂,從容自保。要此塢何用?”

“太僕所言極是。”董侯信服:“卻不知,此塢,當做何用?”

“遙想當年。光武中興,戎馬未歇,即興文教。建武五年十月,營太學,訪雅儒,採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於是立五經博士。(建武)二十七年,起太學博士舍、內外講堂、諸生橫巷,爲海內所集。永建六年,順帝時,‘乃更修黌宇(校舍),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年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質帝時,‘遊學增盛,(太學)至三萬餘生’。”言及此處,王允話鋒一轉:“然自先帝崩後,洛陽屢起兵禍。‘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乃至太學殘破。博士館舍、內外講堂、諸生橫巷,皆不復先前。故老臣竊以爲,何不將萬歲塢中館舍,分與博士、諸生,海內侍子。令其安居。”

“哦……”董侯心悅誠服:“太僕,一日千里。朕,所慮不及也。”

“陛下謬讚。老臣,惶恐。”王允再拜。

此乃董侯投石問路之計也。

王允既拒萬歲塢,必不求上公位。如其所言,“雖居陋巷,簞食瓢飲,寢食無憂,從容自保”。便已道明心意。

換言之,丞相大位,可休矣。然王允匡扶社稷之奇功,不可不重賞。

於是雙方,皆退而求其次。太師之位,當與之。

太師雖貴。卻遠不及丞相,執宰天下。且論尊貴,如何能與薊王尚父比肩。“天下貴二”,遂成典故。

君臣盡歡,融融其樂。

西郭壽丘裡,大將軍府,後院霞樓。

董重一系人馬,亦相約與會。

見董重悶悶不樂。衛將軍張濟,舉杯相敬:“大將軍何故不悅。”

落杯後,董重一聲長嘆:“恨老賊身死族滅,令王允、呂布揚名。”

“今日散朝,陛下獨留二人宮宴。足見恩寵有加。”右中郎將周慎,翁聲言道。

“恐有要事,非同尋常。”武猛校尉丁原,今補爲左中郎將。先前,衛將軍張濟,曾表丁原爲執金吾。後因董卓篡權,不了了之。今終得晉升,甘爲董重所用。

董重遂道破天機:“陛下有意將萬歲塢,賜予王允。續拜丞相。”

“竟有此事!”衆皆大驚。

“丞相位上公(之)上。”張濟難以置信:“大將軍亦居其下。若如此,大漢再出權臣矣。”

“陛下必不會如此。”乃五官中郎將張繡。

“中郎將何出此言。”董重笑問。張繡雖年幼,然武藝出衆,年少有爲。許在朝堂之上,僅次於呂布。

張繡答曰:“竊以爲,陛下當不使董賊之禍,復起。”

“中郎將言之有理。”董重心中亦有此慮:“陛下令二人同掌朝政,既有此意。”

“正是。”張繡言盡於此。比起董重等人,張繡心中所向,唯我薊王。奈何叔父身居高位,不願輕棄。張繡自不能棄之不顧。唯權且忍耐,以待來日。故不願與席上,碌碌之輩深交。

“我輩當如何施爲?”董重端杯下問。

“且看陛下,如何封賞。”張濟答曰。

“若是上公之位,又當如何?”董重又問。

張濟答曰:“若只爲上公,大將軍復起之日,不遠矣。”

“如此,且滿飲此杯。”董重一掃先前萎靡。

“敬大將軍。”衆人齊捧杯。

函園,瓊臺裡。

春風得意馬蹄疾。呂布門前勒馬,大步流星,去後院與夫人相會。

今呂布貴爲車騎將軍,擁開府之權。再居薊王檐下,似有不妥。累日來,嚴夫人正覓良宅,欲行遷居。

聞堂內奏響絲竹之音。呂布這便問道:“可有貴客登門。”

“稟將軍,乃陽安長公主來訪。”監奴答曰。

“所爲何來?”呂布問道。

“聞,長公主欲以城中宅第相贈。以謝將軍救命大恩。”監奴諂笑。

呂布笑道:“夫人母子得以保全,亦賴長公主施以援手。何必見外。”

言罷自去後院。

監奴心領神會。既有夫人出面,將軍自毋需多言。

恭送呂布遠去。監奴起身回望門闕。心中暗道,何其逼仄矣。

1.5 何方神聖1.83 紛華靡麗146 握髮吐哺1.27 路中捍鬼104 見字如面197 試兒之禮194 利令智昏115 死而復生1.96 百億地產41 細數家珍1.92 萬世太平104 滄海遺珠1.66 百艸滋茂1.52 借刀殺人251 英雄輩出61 肉袒牽羊185 王都擴建108 命續二載1.84 身陷囹圄1.36 一金知心114 貪婪無饜112 泊樓車位166 白衣飛將1.93 再築新城1.38 明日爲王149 聖上好驢1.25 美人無極149 刀山劍樹108 日新月異1.5 空穴來風139 開枝散葉138 戰爭紅利231 司馬爭先1.220 和合天生150 一戰功成175 漢世之傑1.69 強宗驍帥111 雲龍風虎198 封侯廟食1.6 驚天動地154 衆星捧月1.38 兼督四州1.79 河間奼女16 白馬公孫11 佐世之才196 前狼後虎1.88 藩強朝弱15 平輩相交103 寡情薄義131 美玉生煙1.86 枕山跨海10 雕版印鈔184 如約而娶1.30 大醫治世1.208 命不該絕1.28 地陷神術1.62 一日破膽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44 計斷九月1.40 不義不親103 水路遊擊128 了無蹤跡31 垂綏琬琰19 樓桑諸技17 同軌畢至1.24 同流合污1.65 攻略壽春1.20 軟語溫言147 雙食君俸125 此事拿手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268 十日未卜18 千里圩田167 忠孝兩難134 君何所求121 十里長筵1.56 拱手相送1.222 神器更易1.93 古羌懸棺127 金絲毛毯141 以一濟全197 因時而化51 誰言廢立1.59 熟視無睹1.88 母行子效123 勇冠三軍1.2 圈地爲邑162 難言之隱41 早去早回113 冰釋前嫌1.52 借刀殺人178 天下表率1.249 幸有一子41 雲開見日18 如芒在背1.23 王宮女官1.205 長安小聚113 七國聯盟129 山海之盟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
1.5 何方神聖1.83 紛華靡麗146 握髮吐哺1.27 路中捍鬼104 見字如面197 試兒之禮194 利令智昏115 死而復生1.96 百億地產41 細數家珍1.92 萬世太平104 滄海遺珠1.66 百艸滋茂1.52 借刀殺人251 英雄輩出61 肉袒牽羊185 王都擴建108 命續二載1.84 身陷囹圄1.36 一金知心114 貪婪無饜112 泊樓車位166 白衣飛將1.93 再築新城1.38 明日爲王149 聖上好驢1.25 美人無極149 刀山劍樹108 日新月異1.5 空穴來風139 開枝散葉138 戰爭紅利231 司馬爭先1.220 和合天生150 一戰功成175 漢世之傑1.69 強宗驍帥111 雲龍風虎198 封侯廟食1.6 驚天動地154 衆星捧月1.38 兼督四州1.79 河間奼女16 白馬公孫11 佐世之才196 前狼後虎1.88 藩強朝弱15 平輩相交103 寡情薄義131 美玉生煙1.86 枕山跨海10 雕版印鈔184 如約而娶1.30 大醫治世1.208 命不該絕1.28 地陷神術1.62 一日破膽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44 計斷九月1.40 不義不親103 水路遊擊128 了無蹤跡31 垂綏琬琰19 樓桑諸技17 同軌畢至1.24 同流合污1.65 攻略壽春1.20 軟語溫言147 雙食君俸125 此事拿手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268 十日未卜18 千里圩田167 忠孝兩難134 君何所求121 十里長筵1.56 拱手相送1.222 神器更易1.93 古羌懸棺127 金絲毛毯141 以一濟全197 因時而化51 誰言廢立1.59 熟視無睹1.88 母行子效123 勇冠三軍1.2 圈地爲邑162 難言之隱41 早去早回113 冰釋前嫌1.52 借刀殺人178 天下表率1.249 幸有一子41 雲開見日18 如芒在背1.23 王宮女官1.205 長安小聚113 七國聯盟129 山海之盟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