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坐等期滿

陛下與太師,訂立三日之期。緝拿大將軍何苗。

不等過夜,滿城皆知。

更有甚者。若三日期滿,不見大將軍何苗首級。董卓將行權臣廢立之舉。

洛陽上下,噤若寒蟬。不見譁然。

換言之。董卓淫威之下,朝野皆屏氣,無敢發聲。

君不見魚梁臺上,跪滿大將軍黨羽並家眷。高臺四面環水,臺上臺下,重兵拱衛。插翅難逃。董卓自下朝,便在殿內晝夜笙歌,通宵達旦。

坐等三日期滿。

全然不顧,殿外一干人等,風餐露宿,忍飢挨餓。

親見董卓呈無言白絹。尚書令許攸,暗自警惕。不敢稍有大意,露出破綻。

董卓狡詐,出人意表。絕非如許攸所料,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故行事頗多謹小慎微。不敢輕易進言,求放臺上人犯。

事實上。董卓亦非今日纔有此舉。前奉少帝詔命,節制四方將軍。董卓手握生殺大權,卻並未先行發難。反與田晏、夏育、臧旻三人,歃血爲盟,信誓旦旦。約定南陽大水,先救百姓。遂獲三人信賴。卻又在百姓盡被薊王救走,履約之後,驟然發難。砍殺三人,並其部衆。攜衆返京,一舉掌控大權。

一舉一動,最大得利。

先救百姓,不激怒薊王,又獲諸將信賴乃其一。後殺諸將,既不背盟,又並其衆乃其二。待手握十萬大軍,星夜兼程,兵進洛陽,獨登權臣大位乃其三也。

單此事,便足見一般。趨利避害,人之常情。然能如董卓這般,兩面三刀,虛與委蛇,又心狠手辣,當機立斷。足可稱“知進退”。

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便足智多謀如許攸,亦遠不如董卓,知進退。諸如何苗等,自恃權貴,自視甚高,不知死活者,不提也罷。

不等翌日天明。便有一人,不知進退,夜登魚梁高臺。正是九卿之少府,黨魁之張儉。

“老朽張儉,拜見太師。”黨魁鹿巾葛衣,藜杖麻履,亦步亦趨,入殿行大禮。

見黨魁折腰跪拜,禮數週全。董卓亦難免動容:“少府免禮,請上座。”

“謝太師。”黨魁起身後,卻自居末席,並未上座。極盡謙卑。

“少府所爲何來?”董卓和顏悅色,明知故問。

“玉堂殿前之事,老朽略有耳聞,故不敢多言。只求太師,網開一面。放過臺上百官並家小。老朽願留爲質,三日不見大將軍歸案,當以死謝罪。”說完,張儉離席下拜。竟以頭觸地。

“天下重名者,滿朝文武,唯公一人耳。”董卓一聲長嘆:“(張)公既出此言,某焉有拒絕之理。”

言罷,董卓一聲令下。將臺上罪官家小,悉數放歸。獨留一衆罪官,入殿赴宴。

董卓離席,請張儉上座。一衆罪官,膽戰心驚,各自落座不提。

重開酒宴。

董卓與張儉,談笑風生。一衆罪官,悲喜交加,苦樂參半。味如嚼蠟,如坐鍼氈。

少頃,便有中郎將牛輔,手持由罪官府中抄出之往來密信,入殿通稟。言,殿中某官,與何苗同謀。

人贓並獲,鐵證如山。

董卓並指一點。

便有左右虎狼之士,一擁而上,於坐中殺之。先斷其舌,次斬手足,次鑿其眼目,以鑊煮之。未及得死,偃轉杯案間。會者戰慄,亡失匕箸,而卓飲食自若。

另有黨魁,面不改色。頻頻舉杯,與董卓對飲。

果然天下名士。“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西宮,千秋殿。

大將軍何苗,唉聲嘆氣,枯坐無言。

西園門外。被釋罪官家小齊聚。哀求“大將軍救命”之聲,此起彼伏。

人羣之中,不時有家眷慟哭悲號。必得知,親父親夫,救之不及,已臺上遇害。

“門外哭號之人,皆因大將軍,身首異處,滿門禍及。”簾後太后,面無表情:“爲今之計,該當如何?”

“太后莫非爲求自保,亦欲拿我抵罪。”何苗驚問。

何後暗自嘆息,遂不再言語。

須臾,便有長樂太僕趙忠,躬身入殿:“稟太后,衛將軍張濟求見。”

“必是陛下欲擒我消災!”何苗驚慌失措,以頭觸地:“太后救我,太后救我。”

太后置若罔聞:“入殿相見。”

“喏。”趙忠眼角餘光一瞥,心中亦生慨嘆。何苗比何進,差之遠矣。

“臣張濟,叩見太后。恕臣等,披甲在身,不能行全禮。”衛將軍張濟,攜五官中郎將張繡入殿。

“將軍免禮,賜座。”簾內何後雲淡風輕。

“謝太后。”宮婢擡出胡牀(交椅),張濟並張繡,垂足而坐。

“張將軍,所爲何來?”太后明知故問。

“稟太后。末將奉陛下詔命,請大將軍入宮相見。”張濟斟酌言道。

“不見,不見。”不等太后出聲,何苗已連連擺手。

張濟這才發現,何苗正伏於簾下。遂言道:“董太師殿前遇刺,若非身披三層軟甲,恐肚腸齊出,血流而亡。行刺之人乃西園校尉伍孚。所持尖刀,削鐵如泥。且司隸校尉處,已得伍孚供詞。大將軍需自辯清白。”

“伍孚之事……與某何干。某堂堂外戚大將軍,又何須…無故自辯!”何苗色厲內茬,早已露怯。

見簾內太后,不置一語。張濟收攏輕視之心,好言相勸:“太師手握十萬精兵。將洛陽圍成鐵桶一般。並與陛下立下三日之約。待三日期滿,不見大將軍。太師當另立新君。此時,百官恐皆被請至魚梁臺上,並三公九卿,共議廢立之舉。何去何從,大將軍當有決斷。”

言下之意。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三日之後,董卓必廢少帝。那時若以廢帝爲質,太后母子連心,又如何能兩全?不如舍大將軍一人,既全陛下,又保太后,並闔家老小。何樂而不爲。

其中厲害,何苗焉能不知。然身家性命,又如何肯輕棄。兩難之中,取捨之間。竟捶胸頓足,哭號不止。

張繡見狀,不由暗自皺眉。

此等貨色,竟恬不知恥,竊居高位。何其不堪也。

120 六宮粉黛106 百般不利1.9 策封爲王1.57 身後之憂133 勝負之期138 必有後報199 千里追兇155 恩威並濟1.28 暮夜有知152 善刀而藏141 以一濟全122 西園火併174 夜半十分153 下階之梯187 中分天下1.203 無主之地1.2 圈地爲邑148 如期而至167 王化之基1.92 黃金分割1.4 陰陽連環1.29 養女死士179 胴體雕青125 伏路把關21 臉怎麼黑130 鮮卑寇邊1.43 薊國鋤奸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 淫不破義1.20 嶄露頭角192 漢矛無纓198 絕席而坐126 聚散有時165 動則滅國1.2 圈地爲邑112 幼獸初生196 前狼後虎113 天命所歸111 隴右鮮卑117 知子莫母221 非人臣也145 狡兔三窟1.63 熔金入庫1.276 命喪宮門1.272 董卓赴宴31 直搗敵巢1.236 兵器時代132 千里送藥10 大夢初醒1.72 百害不侵1.32 潔身守道1.227 單騎救主1.70 奉詔和親1.22 百死莫贖127 賊臣當道156 討董聯盟192 言行若一1.38 明日爲王1.42 變置社稷148 五帝之學1.9 決裂諸侯61 變廢爲寶136 悲秋盡露1.6 以物易物1.43 天機莫測91 飯稻羹魚126 壯士八百1.39 天予吾王148 如期而至12 半城煙火1.245 更始決裂152 涓滴成海125 伏路把關139 不爭正妻174 生死交替158 太后有疾150 洛陽上計147 雙食君俸190 且要珍惜100 三馬同槽185 少不知味1.78 捧珠之恩1.278 殭屍自照17 同軌畢至124 絕境弄險1.62 赤麂皮尉195 薊王登朝183 長史女衛141 父子十祿1.38 誰人稱雄1.78 麟不當見182 馬齒徒增134 光融天下1.60 衆國津徑1.70 奉詔和親1.20 皇命加身185 諸王稱臣112 泰山捧日151 終破鄴城1.22 百死莫贖
120 六宮粉黛106 百般不利1.9 策封爲王1.57 身後之憂133 勝負之期138 必有後報199 千里追兇155 恩威並濟1.28 暮夜有知152 善刀而藏141 以一濟全122 西園火併174 夜半十分153 下階之梯187 中分天下1.203 無主之地1.2 圈地爲邑148 如期而至167 王化之基1.92 黃金分割1.4 陰陽連環1.29 養女死士179 胴體雕青125 伏路把關21 臉怎麼黑130 鮮卑寇邊1.43 薊國鋤奸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 淫不破義1.20 嶄露頭角192 漢矛無纓198 絕席而坐126 聚散有時165 動則滅國1.2 圈地爲邑112 幼獸初生196 前狼後虎113 天命所歸111 隴右鮮卑117 知子莫母221 非人臣也145 狡兔三窟1.63 熔金入庫1.276 命喪宮門1.272 董卓赴宴31 直搗敵巢1.236 兵器時代132 千里送藥10 大夢初醒1.72 百害不侵1.32 潔身守道1.227 單騎救主1.70 奉詔和親1.22 百死莫贖127 賊臣當道156 討董聯盟192 言行若一1.38 明日爲王1.42 變置社稷148 五帝之學1.9 決裂諸侯61 變廢爲寶136 悲秋盡露1.6 以物易物1.43 天機莫測91 飯稻羹魚126 壯士八百1.39 天予吾王148 如期而至12 半城煙火1.245 更始決裂152 涓滴成海125 伏路把關139 不爭正妻174 生死交替158 太后有疾150 洛陽上計147 雙食君俸190 且要珍惜100 三馬同槽185 少不知味1.78 捧珠之恩1.278 殭屍自照17 同軌畢至124 絕境弄險1.62 赤麂皮尉195 薊王登朝183 長史女衛141 父子十祿1.38 誰人稱雄1.78 麟不當見182 馬齒徒增134 光融天下1.60 衆國津徑1.70 奉詔和親1.20 皇命加身185 諸王稱臣112 泰山捧日151 終破鄴城1.22 百死莫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