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亂之道也

“莊子非魚!”張修強壓心神:“可是烏角先生當面。”

“我乃何人,道友焉能不知。”錦鯉繞遊仙掌孤峰,悠然自得。

“何須裝神弄鬼。‘莊子非魚,願者上鉤’。我既號‘鬼主’,裝神弄鬼之術,又何必瞞我。”張修並指反點眉心:“着!”

場景迅速虛化,人物斑駁掉渣。無敵蜃景,宛若流沙,飛快崩塌。

陷入無邊黑暗。

牀榻之上,呼吸心跳皆降到最低,沉入“息隱”境之張修,心跳陡增,脈搏狂跳,頭頂熱氣瀰漫,渾身猶如水撈,冷不防雙眼猛睜,並指截脈,心跳、脈搏,趨於平緩,恢復如初,脫出“亢陽”之境。《易·乾》:“上九,亢龍有悔。”疏曰:“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又稱“亢龍”之境。乃強行加快新陳代謝速率,排出體內幻藥之仙門奇術。

幻術必借幻藥。多年道法苦修,讓張修覺察有異的瞬間,心跳降速,呼吸凝滯。類“假死”。儘可能減少幻藥攝入。更有甚者,修道之人,多“一身二主”。擁有主副人格。若主格中招,乃至沉睡不醒,副格便會取而代之。此,亦是爲奪舍傳道必備。

後世亦將:當動物受到攻擊、捕食等外界刺激時,身體靜止不動,產生和消耗能量驟減,呈現死亡態的行爲稱爲“假死現象”,也稱“擬死現象”。事實證明,假死廣泛存在於動物界,是一種奇異的應激行爲。而人類因觸電、癲癇、溺水、中毒或氣管堵塞等,引起呼吸驟停,脈搏微弱,心跳減緩,面色蒼白,四肢冰冷,也喚做假死。甚至嬰兒初生,由於肺未張開,不會啼哭,也不出氣,亦稱假死。

一言蔽之,人類經過特殊訓練,亦會重啓動物本能。經過特殊訓練的“人爲假死”,時下仙家稱之爲“息隱”。

如何“自我喚醒”,乃備用人格之功效。可視作備用系統,當主系統崩潰時,借備用系統緊急重啓。故大而化之,息隱功效有二:防幻藥攝入,爲副人格清障。亢陽功效亦有二:解毒、清醒。

一般而言,主副人格,互相間並不知曉彼此存在。然卻有極爲特殊之,例外。

“好險。”四處探查,一切如常。張修這才長出一口氣,一左一右,吐出兩顆碎牙。先前,正是借藏於牙內的獨門藥液,出入“息隱”、“亢陽”二境,方助張修破除幻境。

心知必是宴會時酒醉,被人下藥。便在電光石火間,酒氣瀰漫中忽聞一絲異香。

張修仰頭言道:“樑上仙女,何不下凡一見。”

白裙勝雪,翩然落地。正是天師道女仙,張玉蘭。

“師妹好手段。”張修笑道:“有道是‘相由心生’。幻境情貌,乃我自行幻化(請注意)。於是,師妹借一絲水沫魚腥入腦,讓我以爲乃左仙人出手。施展‘莊子非魚術’。驚恐之下,道法皆失。”

“‘言行若一,情貌相副’。”張玉蘭冷笑:“三師兄若心中無鬼,又有何懼哉。”

“師妹言之有理。”張修一聲嘆息:“只嘆人活濁世,又有誰我,能獨清。”

張玉蘭反問:“此,不正是我輩修行之因。”

人各有志,見仁見智。張修欣然點頭,不再糾纏:“師妹所爲何來。”

“平原術士襄楷何在。”張玉蘭忽問。

“嗯?!”張修猙獰畢露,惡念叢生:“無親無故,無冤無仇。師妹因何問及此人。”

張玉蘭不爲所動:“先前,八廚之王芬,殺先帝於困龍臺。乃是襄楷密語相告,天將有變。此言,雖能誆無知鼠輩,又豈能瞞過我等。必是襄楷,暗使道術(幻術),將藏於王芬心中之所思所想,悉數幻化。乃至深陷不拔。襄楷‘以術謀人’,犯我輩大忌。人人得而誅之。”

張修冷語相問:“襄楷之事,因何問我。”

豈料張玉蘭,聲音突變:“老朽,已當面問過太平神宗。襄楷並非受其指使。”

張修驚懼莫名:“你究竟是何人!”

音猶在耳。案上如豆燈光,聞聲墜地。焰火翻騰,凝成一尾錦鯉。繞行二人。

張修瞳仁泛白,咬牙死撐。

“你將一切陰謀,皆藏於‘隱主(副人格)’記憶。若不如此,老朽焉能知曉?”張玉蘭渾身皮相,隨風散盡。蓑笠漁翁,正是左慈仙人無疑。

張修肝膽俱裂,渾身抖若篩糠。

“因勢利導,幻境自成。”身下水花翻涌。便有一座礁石破浪而出,將左慈託升水面。魚竿一甩,張修自願上鉤。褪去人形,化成一尾錦鯉。與先前“史子眇魚”,相伴而遊。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太公,聽人齊唱‘落離蓮’。“

後世“落離蓮”又叫“蓮花落”,俗稱“瞎子戲”。不過雕蟲末技,隨口吟來,博人一笑。然時下。落離蓮,卻是一高深法門。可將多重隱主(多重人格),如蓮瓣般,次第剝落。“擬(他人之)主”:“內寵並後,外寵貳政,枝子配適,大臣擬主,‘亂之道(注①)’也。”

幻境之外。張修仰臥榻上,雙目緊閉,皮下眼珠左右亂動。口中唸唸有詞,語速飛快。

另有一人,端坐榻前,側耳聆聽。正是烏角左仙人。

須臾,戛然而止。再看張修,已悄然辭世,再無聲息。張修不僅將陰謀悉數道出,更事無鉅細,將自幼生平,和盤托出。正是憑,苦主親口所說之生平。左慈方能“離神擬主”。

“南陽許攸、沛國周旌、汝南陳逸。”餘音繞樑,仙人已逝。來去縹緲,無跡可尋。

翌日,待美婦入室,少頃又尖叫而出。衆人方知,鬼主已飛昇。

昨日宴上言語,音猶在耳。今日已陰陽兩隔。

有七姓夷王子作證。五斗米道,遂立張魯爲主。類比張修:“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衆,多者爲‘治頭大祭酒’。”且“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爲治。”

又置鬼道聖女,張玉蘭。主理女教徒。

佔據牟陽城,在米倉山中,修路通渠,築堤圩田。燒磚伐木、營城造樓;排建糧倉,盛五斗米。重修南山“米倉關”,北山“巴峪關”。鐵爐壩上,冶鐵鑄兵;漢王臺上,列陣練兵。領一衆信徒盟友,修養生息,待天有變。

13 殊途同歸1.8 拍案驚奇1.45 名臣碩老91 娶七夫人1.70 價低者得180 身有所長154 一念之間196 服牛乘馬1.68 爲而不爭1.99 北疆來人156 偷樑換柱1.8 北面而事134 大利匠城231 潛龍勿用187 西運東輸1.276 命喪宮門125 偶露崢嶸1.258 搶佔先機1.245 天下樓桑131 衣錦榮歸161 孤燕折翅133 往甯難了1.29 外合裡應131 衣錦榮歸183 欲取姑予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0 來去相宜21 真龍之子177 青鳥傳信231 潛龍勿用196 少年無拘127 朝堂半壁1.240 聽風即雨132 生死兩難1.73 有教無類1.24 犬鹿相狎1.66 千里馳援191 何必談錢18 張家小胖141 前身後世191 陰圖異計1.242 繞樑餘聲135 抱火寢薪1.86 兵鋒所指123 溫泉別館109 素首雪女1.83 紛華靡麗16 破敵爲先1.40 兵車夜行162 舉棋不定1.40 何懼偷生190 且要珍惜1.32 循路而進71 瀝粉貼金136 矛頭所指1.55 衆怒難犯1.43 百般不厭1.34 大難不死1.245 天下樓桑1.292 威制天下41 波橘雲詭118 前覆後戒136 遣子入侍1.48 不藥自愈1.200 兼顧利弊174 恰如其分1.26 敦煌六姓104 龍吟虎嘯1.48 不藥自愈1.47 帝國時代1.63 擊鞠大賽145 無人接盤1.36 渾天大陣1.30 洛陽小市163 雙料博士1.46 尋機而動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43 龍生九子106 萬民飢流10 耿氏製陶1.80 債臺高築1.6 以物易物155 六神無主1.47 甲子之約1.23 三千珠履103 兵發西進1.43 大軍圍城1.294 滅紀廢典17 廢長立賢147 同類相動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02 腰牌傍身125 此事拿手138 必有後報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15 死而復生118 前覆後戒1.6 以物易物126 壯士八百17 正月旦會
13 殊途同歸1.8 拍案驚奇1.45 名臣碩老91 娶七夫人1.70 價低者得180 身有所長154 一念之間196 服牛乘馬1.68 爲而不爭1.99 北疆來人156 偷樑換柱1.8 北面而事134 大利匠城231 潛龍勿用187 西運東輸1.276 命喪宮門125 偶露崢嶸1.258 搶佔先機1.245 天下樓桑131 衣錦榮歸161 孤燕折翅133 往甯難了1.29 外合裡應131 衣錦榮歸183 欲取姑予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0 來去相宜21 真龍之子177 青鳥傳信231 潛龍勿用196 少年無拘127 朝堂半壁1.240 聽風即雨132 生死兩難1.73 有教無類1.24 犬鹿相狎1.66 千里馳援191 何必談錢18 張家小胖141 前身後世191 陰圖異計1.242 繞樑餘聲135 抱火寢薪1.86 兵鋒所指123 溫泉別館109 素首雪女1.83 紛華靡麗16 破敵爲先1.40 兵車夜行162 舉棋不定1.40 何懼偷生190 且要珍惜1.32 循路而進71 瀝粉貼金136 矛頭所指1.55 衆怒難犯1.43 百般不厭1.34 大難不死1.245 天下樓桑1.292 威制天下41 波橘雲詭118 前覆後戒136 遣子入侍1.48 不藥自愈1.200 兼顧利弊174 恰如其分1.26 敦煌六姓104 龍吟虎嘯1.48 不藥自愈1.47 帝國時代1.63 擊鞠大賽145 無人接盤1.36 渾天大陣1.30 洛陽小市163 雙料博士1.46 尋機而動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43 龍生九子106 萬民飢流10 耿氏製陶1.80 債臺高築1.6 以物易物155 六神無主1.47 甲子之約1.23 三千珠履103 兵發西進1.43 大軍圍城1.294 滅紀廢典17 廢長立賢147 同類相動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02 腰牌傍身125 此事拿手138 必有後報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15 死而復生118 前覆後戒1.6 以物易物126 壯士八百17 正月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