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將計就計

劉備這便答道:大閼氏出身於高車十二姓之副伏羅氏。乃部落大人之女。鮮卑興起,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丁零人必遭逼迫,難以爲繼。故而和親示好。設想,檀石槐若死,且是假我之手,與丁零人全無干系。丁零部落,是喜是憂?

烏蓮點頭道:自然是天大的喜事。轉而又問:既是喜事,爲何要哭?

劉備嘆了口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檀石槐一代雄主,正所謂美女配英雄。我要殺她夫君,她卻只能袖手旁觀。心中豈能不悲痛。

烏蓮設身處地,終於醒悟。一路沉默,走進中軍大帳時,忽然開口:萬幸我不是她。

劉備笑着點頭:你自然不是她。

戰戰兢兢,在甕城呆了一宿的邊郡漢民,清晨被放入內城。

一內一外,彷彿兩個世界。甕城寒冷,城內卻溫暖如春。原來,沿內牆圍造一圈的磚窯,晝夜烘烤。內城溫度自然高。再等數日,便有磚瓦出窯。用來加固城牆各處,替換破損。

時間是鮮卑最大的敵人。圍城越久,白檀城越發固若金湯。

與一直如履薄冰,低頭行進的民衆不同。隊伍中的幾個胡化漢人,卻不時環顧左右,暗中記下城內構造。

何須繡衣吏指點。站在譙樓上的劉備,亦能看出不同。

在盾弩手的護佑下,或者說押解下。邊民排隊入營,前往湯池洗浴。先女後男。洗浴之後,再換軍服,充當下軍輔兵。

脫下舊衣皆焚燒一空。防止瘟疫裹挾。

軍中營官一一登記在冊。待戰後再放其歸鄉。

幾個胡化漢人穿行在軍帳之間,皆支起耳朵,細細聆聽。見許多戰士手纏染血紗布,各自哀嚎呼痛。又見軍醫更換紗布,那人手指血肉模糊,不似作假。再聽兩人對話,乃是被弓弦所傷。

路過一處軍帳,帳外幾人正在閒話。

一人心憂弓弩手多有損傷,無法持弓。

另一人憂慮軍中缺箭,無法久持。

第三人跟着嘆氣:少君侯昨夜施計,想賺來十萬支箭。不料胡人竟未上當。

第四人這便壓低聲音道:烏桓營地有流言傳出。言,上谷烏桓王難樓,密信右北平烏桓王烏延。卻不知信中說些什麼。昨日烏桓軍營似有騷動,必事出有因。

話音未落,衆皆大驚。

“若烏桓生異,軍心必亂。”

卻有人不信:“烏桓早已內附,乃是漢民。與鮮卑有宿仇,且上谷烏桓王難樓,亦隨軍出征,豈會如此行事?”

空穴來風,必有原因。不可不防。

衆人長吁短嘆。見邊民路過,便各自收聲。

然而,該聽見的,該看見的。鮮卑細作皆已知曉。只需等細作出城,將軍中隱秘說與檀石槐聽。劉備的計策,便成了一半。至於檀石槐信與不信,且走着看。

劉備料想。若檀石槐身強體健,如日中天。多半不信。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他等的起。

如今身染重病,時日無多。他卻熬不起。

血戰三日,損兵折將。大漢虎賁被左右稱爲鬼武士,不能與敵。此戰若不能勝,他死後鮮卑勢必分裂。力量削弱分散,又懼漢軍如鬼神。加之四周丁零,夫餘,烏孫皆虎視眈眈。國運豈能綿長。

檀石槐之所慮,正是劉備之所慮。

即便他不提軍北上。歷史上的檀石槐也會在四年後身亡。其子和連繼任首領。不僅才幹、能力皆不如其父,且貪財好色。不久便在進攻北地時,被北地人射死。鮮卑就此分裂。烏桓趁機坐大。

然,此戰對大漢天威的折損尤大。不可一世的大漢天軍,竟完敗在檀石槐手下。諸夷遂心生不軌,不服中原王化。

於是,劉備和檀石槐所求。皆是一個‘勢’字。

檀石槐若撤兵示弱,至此往後,鮮卑便呈弱勢。

俗語有云:趁其病,要其命。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何其多!

一朝身死。丁零,夫餘,烏孫,必定羣起而攻之。就連歸附漢庭的匈奴和烏桓,亦會大軍北上,分一杯羹。

身死族滅。

大軍圍城,檀石槐定要置劉備於死地。萬不得已,斷不會示弱退兵。

鮮卑細作剛從湯池走出,便見三兩個烏桓百夫長,與一營官說話。言語頗爲激烈。見有邊民,這便轉用胡語交談。

殊不知,這些胡化漢民皆精通胡語。何須側耳,對話內容鮮卑細作已心知肚明!

幾個烏桓百夫長,便是向掌管輜重的營官,討要箭矢!又說,所攜箭矢已射出大半。若今日再戰,便將無箭可射。

營官卻百般推搪,說存箭已不多。本部尚且不夠用,如何再分給烏桓。

這才爭吵起來。幾位百夫長討要箭矢不得,憤憤而歸。

前漢名將李陵,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經八晝夜血戰,李陵轉戰千里,斬殺匈奴一萬有餘。無奈箭矢耗盡,又遭叛徒出賣。且得不到主力救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投降匈奴後,武帝夷其三族。

李陵之事,見仁見智。然單從五千步卒便可抗衡八萬匈奴騎兵,轉戰千里,斬殺萬餘。足見漢弩之強!

若非箭矢耗盡。馳援及時,李陵未嘗會敗。正因弓弩之強,漢代才於邊塞設置“馬弩關”,嚴禁十石以上強弩輸出,防止技藝外流。

漢弩之威,胡人深受其害,又豈能不知!

白檀城並非堅不可破。之所以三日血戰而無寸功,正因弓弩太強。如今缺箭,不正如李陵故事!

鮮卑細作暗自盤算。若能將消息傳出,必是大功一件。大單于得知定會全力攻城。待城破,五人皆有重賞。從此飛黃騰達,牛馬遍地、奴僕成羣。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然而青天白日,衆目睽睽。前後城門緊閉,吊橋高懸。如何能出城?

急切間,忽聽有人喝道:百姓皆去甕城,助工匠整修城防。

義不容辭。剛吃了碗白粥的大漢百姓,紛紛起身,向甕城走去。穿過工匠營地時,見許多鋦匠正在打磨修復長刀刃上破損。此正是鬼武士手中,砍殺鮮卑精騎如割草的神兵利器。還有一羣函人正將破碎的玄光甲換上新片,再重新編綴成甲。各自忙碌,醉心技藝。卻不見有人修復弓弩。

穿過匠人營地,抵達甕城。便有工匠吆喝衆人搬運瓦片,修復戰棚破損。

細作互使眼色,各自搬瓦上樓不提。

171 獨步天下1.58 金水商肆179 蠢蠢欲動188 二日並天129 明日功成1.83 身世成謎158 天下嚥喉134 玩於股掌1.200 窮兇奇虣1.73 有教無類156 金牌免死149 聖上好驢61 語破天機210 喧賓奪主91 娶七夫人159 畢生之年1.34 庸人自擾148 五帝之學1.26 循跡追兇1 天羅地網121 各取所需190 迷途知返187 西運東輸112 虛席以待1.69 張飛劫親1.22 薪盡火傳1.43 天機莫測1.5 捅馬蜂窩1.232 繡衣追魂118 元服之禮125 此事拿手198 封侯廟食1.58 耿雍認主140 守土有功1.55 洛陽一日160 孕大含深1.85 女海賊王1.247 愛屋及烏165 義而不罪135 佳偶天成1.62 漢人西徙133 首遭彈劾1.90 班師回國149 鳳燃九天1.75 永不更迭141 投水而舂1.202 白馬銀槍127 金絲毛毯1.32 明隱之爭101 東走西顧1.73 大雅無傷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 分兵入關1.85 興兵討賊1.39 驚弓之鳥152 南橘北枳1.36 籠中之鳥1.70 價低者得1.74 肘腋之親1.6 驚天動地143 向海而生100 與我一戰1.76 麒麟續命1.7 舊友重聚102 避易就難166 勝者爲王116 引藥歸經191 陰圖異計107 九河之地132 馬兒吃飽1.265 大有玄機1.79 別開生面1.53 樓桑少君1.87 溫故知新182 取捨有道1.47 丹陽勁卒10 坐井觀天101 向虎山行17 將府五校1.74 畫地作餅115 龍見於野1.223 陌路相逢1.64 朝聞夕逝127 朝堂半壁168 面面俱到1.99 冠軍履鋒116 各有所求106 甘之如飴174 變俗易教91 娶七夫人199 孤心甚慰21 御風而行16 乾坤倒懸184 南巡于闐218 近水樓臺1.60 權重秩卑1.257 美事將近1.67 水戰剿匪188 舉火爲先1.94 規圓矩方
171 獨步天下1.58 金水商肆179 蠢蠢欲動188 二日並天129 明日功成1.83 身世成謎158 天下嚥喉134 玩於股掌1.200 窮兇奇虣1.73 有教無類156 金牌免死149 聖上好驢61 語破天機210 喧賓奪主91 娶七夫人159 畢生之年1.34 庸人自擾148 五帝之學1.26 循跡追兇1 天羅地網121 各取所需190 迷途知返187 西運東輸112 虛席以待1.69 張飛劫親1.22 薪盡火傳1.43 天機莫測1.5 捅馬蜂窩1.232 繡衣追魂118 元服之禮125 此事拿手198 封侯廟食1.58 耿雍認主140 守土有功1.55 洛陽一日160 孕大含深1.85 女海賊王1.247 愛屋及烏165 義而不罪135 佳偶天成1.62 漢人西徙133 首遭彈劾1.90 班師回國149 鳳燃九天1.75 永不更迭141 投水而舂1.202 白馬銀槍127 金絲毛毯1.32 明隱之爭101 東走西顧1.73 大雅無傷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 分兵入關1.85 興兵討賊1.39 驚弓之鳥152 南橘北枳1.36 籠中之鳥1.70 價低者得1.74 肘腋之親1.6 驚天動地143 向海而生100 與我一戰1.76 麒麟續命1.7 舊友重聚102 避易就難166 勝者爲王116 引藥歸經191 陰圖異計107 九河之地132 馬兒吃飽1.265 大有玄機1.79 別開生面1.53 樓桑少君1.87 溫故知新182 取捨有道1.47 丹陽勁卒10 坐井觀天101 向虎山行17 將府五校1.74 畫地作餅115 龍見於野1.223 陌路相逢1.64 朝聞夕逝127 朝堂半壁168 面面俱到1.99 冠軍履鋒116 各有所求106 甘之如飴174 變俗易教91 娶七夫人199 孤心甚慰21 御風而行16 乾坤倒懸184 南巡于闐218 近水樓臺1.60 權重秩卑1.257 美事將近1.67 水戰剿匪188 舉火爲先1.94 規圓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