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上表回國

洛陽有許多事,尚未了結。比如那位潛逃的侯公子,仍未曾捕獲。可劉備已顧不得許多。

大亂在即。薊國不可一日無主。洛陽爲帝都二百餘年,飽經風霜,已建設的固若金湯。加之陛下早有準備,即便天下大亂之時,關中大地亦可高枕無憂。

洛陽城內太倉,城外常滿倉。還有沿大河、洛水設置的諸多官倉。糧食年年轉運,堆積如山,食之不盡,乃至腐爛。倉內積壓存糧,足夠洛陽百官民衆,數年所需。

陛下未雨綢繆,又在西園之內廣建豪室千間,堆積酒池肉林,以備所需。

以上種種,劉備大可無需擔心帝都。守好千里國土,纔是眼下重中之重。

且與陛下一席話,劉備已知身兼重任。此時回國,整兵秣馬。以待他日爲陛下所用。正當時宜亦符合常理。

洛陽有陛下坐鎮,又何須他這個輔漢大將軍操心。

果然。劉備上表陳情,求返封國。陛下欣然應允。

七位小姐姐,除去黛兒姐剛剛生產,正安心調養。剩下六位小姐姐亦近臨盆。此去薊國兩千餘里,馬車就算了。待下月薊國名產船隊抵京,再隨船返回。

南港船塢,劉備的旗艦正在加緊督造之中。不日便可下水。薊國國內水網縱橫。數條大河東流入海。城池皆濱水而建,以港口相互往來,水軍自當重要。

輔漢大將軍府三位府臣,求請留守洛陽。以安陛下之心。亦處理洛陽金水小市等事宜。

八月底,新婚燕爾的閻行,自領百餘金城遊俠,攜一家老小抵京。

劉備大喜。如此便不必留下麴氏兄弟守護府丞賈詡等人。閻行攜麾下繡衣吏足矣。

皆知輔漢大將軍,不日便將離京。滿朝文武,宗親諸劉,內臣外戚,皆議論紛紛。

大亂在即。薊王此時請回,自當爲守備封國。足見關東形勢之嚴峻。

帝國兵強馬壯,國勢之強,世人皆知。若是尋常賊寇,又何須大將軍親臨!

只是,帝都若無輔漢大將軍鎮守。單憑大將軍何進,不過一介屠夫,又如何能令人放心。

陛下又爲何輕易放回。文武百官,皆百思不得其解。

劉備爲人果敢利落。說走不留。卻也走得並不急促。趁明輪船還在路上,劉備尋親訪友。日日宴飲,大會賓客,與往常無異。

又數次進出西園,登臨華雲樓船,赴陛下、皇后宴。

話說,劉備選擇此時離京。料想有許多人,包括皇后亦鬆了口氣。志得意滿者,當屬大將軍何進。

劉備登門拜訪,與大將軍何進冰釋前嫌。加之劉備即將遠去,洛陽朝堂只剩他一家獨大。何進亦珍惜羽毛,開始籠絡人心。

先前種種暴政,盡皆撤去。兵士歸營,城門解禁,洛陽隨之恢復如初。

國難當頭,自當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關東局勢,越發凝重。太平道舉事在即。從種種跡象來看,不出十月,便會揭竿而起。三十六方渠帥,亦各自到位,正待大賢良師一聲令下。這便以野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

而那位與劉備神交已久的大賢良師,究竟是何許人也。朝廷內外,竟無人知曉。

劉備總覺得,兩人終將會相遇。

聽聞陛下因大興土木,耗費頗多。劉備便經由黃門令左豐,捐出一億修宮錢。

不出三日。陛下詔書,賜薊國“四出文錢銅母範”若干,授予新幣鑄造之權。

舉朝震驚。

四出文五銖錢銅母範,與今漢通用的五銖銅母範,十分相似。

形如銅匣蓋,長方圓角,範面中心設一小圓柱,乃是圓孔澆鑄模道。範面排二列、八枚正背相間的五銖錢模。鑄造非常規整,邊周列有成對的定位榫卯。範背鑄有橫豎相交凸起的十字形筋紋,與高起的錢幣邊緣,拼合成田字形紋飾。

銅範背面置十五字銘文:“光和五年八月丙午命掖庭令畢嵐造”。

今漢五銖,總體沿襲了前漢五銖的構造,又有明顯區別。今漢五銖大多比前漢五銖輕薄,文字書寫亦較圓潤,筆畫彎角多見圓折。

自光武定都洛陽起,五銖錢的鑄造便從未停頓。可粗略的分爲早、中、晚三個鑄造時期。

早期五銖錢,銅質精純,工藝精細,面文嚴整、寬放。中期五銖,錢體略小於早期,銅質較差,鑄造工藝亦不如早期工整,錢面文字相對疲乏,凸顯國力衰退。晚期五銖,銅質繁雜,工藝粗劣,重量減輕,質量大降。已與私錢無異。

爲與市面上流通的劣質錢幣相區別,今漢五銖錢面上,出現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記號。

有的形如凸起的圓點,後世稱“星”點;有的是半個圓點,稱其爲“半星”;有的是橫劃,有的是豎劃,稱“橫槓”、“豎槓”。

五銖上的這些記號的形狀和位置,亦各有特點,並不雷同。

比如同樣帶星點,有的在孔上,有的在孔下,有的懸空在文字之間,有的在穿孔邊緣。星點數量亦是各異,有的置有多星,諸如此類。

但終歸是大同小異,易被不法分子臨摹仿照,更易被打磨消除。

而陛下新鑄的四出文五銖,意在整頓幣治,取締非法流通的各種私改減重五銖。順便也能大賺一筆橫財。

因此推出的新幣稍有增重,大多能達四銖。

又聽劉備一席話,陛下這便醒悟。此舉出力不討好,也賺不到錢。

更知劉備鑄錢非爲賺錢,而是要解決缺錢之困。

故而。授予劉備的“四出文五銖錢銅母範”,乃是足重的五銖錢。

這種錢背穿孔,四角各有一道凸槓直抵外郭的四出文五銖,因此也被稱之爲“角錢”。

“一角錢”,遂流傳於後世。

不久之後。工藝精湛,幣型精美,極難仿造,又不易被“銼磨錢背盜銅”的“四出五銖”一出,立刻風靡薊國。

又經絲綢之路,遠赴西域。成爲法定通用貨幣。此都是後話。

知劉備行將歸國。洛陽好友紛紛登門送別。

大將軍府長史袁紹,亦不避嫌。以故友身份登臨輔漢大將軍府,與劉備舉杯話別。

142 陰風不止1.5 捅馬蜂窩134 一刀之威1.94 此生足矣1.49 銷金洞窟165 政均法平1.99 敬而遠之1.279 危國之道1.66 有女士異1.25 黃龍見譙12 縑車載禍1.33 劍器大宗1.242 繞樑餘聲1.43 樓桑特產101 減矢之計1.24 一如舊典10 坐井觀天1.40 何懼偷生1.88 立象林苑169 先登陷陳1.96 挾私報怨13 藥入病走17 尊王攘夷1.67 黑夜女王173 飲鴆止渴193 順天行事104 滄海遺珠1.54 一字之師221 非人臣也10 多子饒妻1.37芳蘭生門193 少不言愁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3 父子相隨1.85 女海賊王1.90 萬軍叢中118 義重於生124 獻履貢襪179 瑞輪蓂莢1.75 後會有期155 六神無主1.4 各懷鬼胎1.3 娘要嫁人1.60 故人夜來143 未戰先亂150 機關算盡112 莫如勤王1.30 旱極而蝗1.4 砥礪同行15 督亢新城157 澤被後世1.56 雨夜血染1.30 未琢璞玉1.255 非淬不銛129 化戈爲帛174 爾虞我詐1.34 先禮後兵159 畢生之年199 半天一夜176 巨人之志1.220 迫在眉睫136 鴉雀無聲159 蟬蛻龍變1.32 織蓆販履31 垂綏琬琰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62 倉廩府庫192 共赴國難1.68 淮南大捷182 馬齒徒增118 莫測人心1.79 牽發而動1.57 指點迷津159 名不經傳140 青雲之志251 入鄉隨俗113 芳蘭之舉21 三人成虎174 變俗易教1.60 羣羌之力1.85 推己及人175 綠洲熔爐113 單耳陶杯150 萬石國老1.8 神都洛陽174 去蕪存菁135 四時充美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70 海瀕廣潟186 董君一念1.224 鬥戰取將1.4 只患不均1.45 再得貴子1.78 城上金烏144 遷都壽春144 首尾難顧1.63 仰吞北斗1.232 繡衣追魂138 一席之地160 巧不如拙
142 陰風不止1.5 捅馬蜂窩134 一刀之威1.94 此生足矣1.49 銷金洞窟165 政均法平1.99 敬而遠之1.279 危國之道1.66 有女士異1.25 黃龍見譙12 縑車載禍1.33 劍器大宗1.242 繞樑餘聲1.43 樓桑特產101 減矢之計1.24 一如舊典10 坐井觀天1.40 何懼偷生1.88 立象林苑169 先登陷陳1.96 挾私報怨13 藥入病走17 尊王攘夷1.67 黑夜女王173 飲鴆止渴193 順天行事104 滄海遺珠1.54 一字之師221 非人臣也10 多子饒妻1.37芳蘭生門193 少不言愁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3 父子相隨1.85 女海賊王1.90 萬軍叢中118 義重於生124 獻履貢襪179 瑞輪蓂莢1.75 後會有期155 六神無主1.4 各懷鬼胎1.3 娘要嫁人1.60 故人夜來143 未戰先亂150 機關算盡112 莫如勤王1.30 旱極而蝗1.4 砥礪同行15 督亢新城157 澤被後世1.56 雨夜血染1.30 未琢璞玉1.255 非淬不銛129 化戈爲帛174 爾虞我詐1.34 先禮後兵159 畢生之年199 半天一夜176 巨人之志1.220 迫在眉睫136 鴉雀無聲159 蟬蛻龍變1.32 織蓆販履31 垂綏琬琰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62 倉廩府庫192 共赴國難1.68 淮南大捷182 馬齒徒增118 莫測人心1.79 牽發而動1.57 指點迷津159 名不經傳140 青雲之志251 入鄉隨俗113 芳蘭之舉21 三人成虎174 變俗易教1.60 羣羌之力1.85 推己及人175 綠洲熔爐113 單耳陶杯150 萬石國老1.8 神都洛陽174 去蕪存菁135 四時充美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70 海瀕廣潟186 董君一念1.224 鬥戰取將1.4 只患不均1.45 再得貴子1.78 城上金烏144 遷都壽春144 首尾難顧1.63 仰吞北斗1.232 繡衣追魂138 一席之地160 巧不如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