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全民參與

“西林少年,不弱分毫。”馬超笑答。

“孟起,何以知之。”潘璋不解。

“諸位不記長阪坡事乎?”馬超言道。

趙子龍一身是膽。長阪坡斃敵無數。區區百人,何足掛齒。

馬孟起,號後生翹楚,論弓馬嫺熟,一騎當先。當不在趙雲之下。

“演武決勝,不過百人。”朱桓已醒悟:“先前鬥將,西林少年,無一合之敵。料想,便是孟起一人對敵,亦不過百合而已。”言下之意,便全是豬隊友,馬超也能單殺百人。

“若孟起對上趙子龍,又當如何?”潘璋又道。

“那便要麾下百人,一爭高下。”朱桓答曰。馬孟起與趙子龍,旗鼓相當。若不分勝負,便要計算“小分”。場中兵卒所剩幾何,事關演武決勝。不可不察。

“若比行軍列陣,我輩遠不及也。”馬超忽笑:“然若比陣前求活,西林少年不逞多讓。”

言罷,衆人皆會心而笑。

誠如馬超所言。兩軍陣前,死裡逃生,乃遊牧天性使然。君不見,稍有風緊,便蜂擁扯呼。待覓得良機,再反咬一口。如此出其不意,往往敗中求勝。即便戰敗,損失皆可承受。此亦是草原生存之道。

正因需攜百人入場。故參賽者定爲軍曲候以上。

薊王亦趁此良機。檢驗各部戰力。

排兵佈陣,皆出上計署。待賽程緊鑼密鼓,公之於衆。薊國上下,立刻聞風而動。演武場一票難求。盛況不遜馬場義賽。

究其原因,薊王甄選牙門四將,領二千石高俸。自能博人眼球。

大體而言。賽會制,皆大同小異。預賽、初賽、複賽、半決賽,決賽。薊王欽點諸將,複賽出場。爲干支場次,種子隊。半決賽遭遇。角逐四強席位。如許定、許褚,龐碩、龐德,兄弟出戰,則歸爲一隊。諸如此類。細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目的,儘量公平合理,惠及衆人。

見羣情高漲,薊王又出王命。販賣“演武器”。

“敢問主公,何爲演武器。”上計令陳逸並將作令蘇伯,雙雙入宮求問。

“便是演武場諸器。”薊王笑答:“凡可爲演武雙方,對戰所用。皆可當場販賣。”

“臣等愚鈍。請主公明示。”將作令蘇伯,心中無比懷念,少時薊王所繪一目瞭然,神鬼圖板。

薊王這便將心中所想所思,和盤托出。無非是全民參與。勝者場場皆有增益。

可想而知。二人聽聞,必目瞪口呆。欽佩之至。

果然,我主天生。奇思妙想,百變神機。我等難望項背,拍馬不及也。

稍後,薊王手繪圖板,快馬送至將作寺。將作令蘇伯,按圖索驥。打造演武諸器。

待參賽隊伍,各就各位。將作寺演武器,亦打造完備。

預賽首場,演武場便已爆滿。此時,薊王並百官並無出席。由王傅代勞,攜國中諸校,評斷勝負。

於夫羅、呼廚泉,各領麾下百騎入場。因二人皆爲大營軍司馬,品秩較高,故爲主隊。軍曲候需挑戰二人。

便有看(臺)客,唾沫橫飛,將二人出處,娓娓道來。

“咦?”滔滔不絕聲中,忽有人驚呼:“諸位且看。”

順其所指,果見自五樓大平座,徐徐墜下一旗。上書:“演武器一”。

“何爲演武器一?”衆皆不解其意。

“戰勝得旗。”便有臺上軍士,高聲唱報。

於夫羅、呼廚泉,出身南匈奴。時與張遼、高順,一併入營。隨幕府東征西討,屢立功勳。如張郃一般無二。獨缺先登首功。難升校尉。演武決勝,牙門四將。二人虎視眈眈,志在必得。

不等三通鼓罷,便有黑山校尉部軍曲候,挑戰於夫羅。

黑山校尉扼薊國西陲,太行八徑。沿途山砦,皆有駐軍。築路穿渠,圩田營城。守護往來商旅,恪盡職守,爲人稱道。然戰力如何,人云亦云,各執一詞。不足爲外人道哉。

今日當可一觀。

樓桑兵甲,摘鏃鈍刃。內裹麻布,外塗染料。中箭中刀,一目瞭然。

雙方擺開陣勢。黑山勁卒,刀盾弓弩。於夫羅部,一色弓騎。

鳴笛射空。

前排弓騎縱馬奔衝,舉弩射擊。左右矮身迂迴,後排張弓搭箭,拋射頭頂。

黑山勁卒,不甘示弱。板楯立前,黃肩弩射。收縮兩翼,圍成圓陣。

電光石火,人仰馬翻。不等觀衆,驚呼出聲。便有二樓邊裁,高聲勒令:“敗戰避讓。速速退場。”

流星錘呼嘯來襲,板楯火星迸濺。奈何薊國板楯,堅木包鐵,合甲修漆。又受場地所限。無從提速,人借馬力。故流星錘勢弱,無從破盾。

“飛龍爪!”於夫羅提繩,繞旋頭頂,甩手擲出。

飛龍爪正中楯沿。便有騎士,如法炮製。

打馬折返,終破楯壁。短短僵持,突前騎兵,幾損失殆盡。然憑先鋒之功,於夫羅終於搶佔先機。

弓騎兵繞行陣外。連珠快射,箭發如雨。

不斷有黑山勁卒,中箭敗退。待箭囊射空。於夫羅率先拔刀,殺入敵陣。

悶聲四起,鐵蹄揚塵。

雙方寸土必爭。死戰不退。

雖不見血光。然刀砍斧劈,觸目驚心。待砍翻叢叢身軀,殺至陣心。唯剩不倒大旗。

演武場內外,一時鴉雀無聲。

“戰至無卒,黑山敗。”

忽有人含淚鼓掌。少頃,起疾風驟雨,雷鳴之聲。

於夫羅收攏人馬,亦折損過半。如願晉級,得“演武器一”。

目睹黑山勁卒,紛紛起身。掌聲尤爲熱烈。

黑山男兒,雖敗猶榮。

觀衆這才釋然。演武決勝,並非搏命相殺。

待二軍退場,清掃完畢。呼廚泉遂領麾下出戰。挑戰者,乃出白波校尉麾下,軍曲候。

此時,又見自五樓大平座,徐徐墜下新旗。上書:“演武器二”。

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

換言之,一二三四,皆爲演武器。至於,究竟是何物,待下次勝者出場,當見端倪。

有初戰觀感。次戰當可安心。

不出所料,呼廚泉勝戰奪旗。白波撼負。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牙門四將,茲事體大。焉能輕棄。必盡全力。

場面之烈,與先前演武鬥戰,不可同日而語。

只因實過於逼真。

無怪竟有人淚流。

1.57 身後之憂31 便衣出行129 欺君太甚128 了無蹤跡138 清波滌塵12 半城煙火164 成家立業185 有神無鬼1.55 馬踏聯營141 以一濟全166 囈語少年17 爲瓽所轠121 功在不捨119 北海一龍116 迴天無術1.42 劉備四友126 向死而生177 拔毒食鮮123 天賜之幸1.5 空穴來風1.77 蜩螗之鳴1.56 一戰成名113 翻雲覆雨1.25 辛陳杜趙112 不辱君命1.64 朝聞夕逝1.25 水到渠成177 廣而無用173 絲路流金168 千里投懷195 名門大姓1.6 網開一面185 王都擴建158 攻城拔寨1.234 四大氐王1.27 路中捍鬼180 烏程白虎142 斷不可棄1.26 太后召見1.34 望文生義156 討董聯盟181 呂布入陳105 鳳闕龍樓193 依山下寨1.287 悉誅涼人1.29 強渡漢水21 三人成虎1.86 好生思量100 三郡烏桓1.208 殺出重圍1.39 分功之義1.69 強宗驍帥1.23 王宮女官161 孤燕折翅1.30 未琢璞玉172 連珠合璧1.24 家國同構171 獨步天下1.230 面目全非1.67 大明輪船196 三方推演11 誰主浮沉1.55 馬踏聯營1.78 顧全大局133 金針撥障71 如同吹灰1.6 破財消災1.34 內憂外患1.36 懷真抱素1.63 懸樓列肆119 時局崩壞1.8 圍淤爲田125 伏路把關135 豐年多禾155 萬物之極1.52 漢越親和1.37 粉墨登場124 絕境弄險174 去蕪存菁125 局中一子1.22 天下殘局172 自掘墳墓1.29 養女死士1.200 永安上壽188 二桃三士1.52 漢越親和134 天下初平135 借兵剿匪1.34 恩同再造1.44 閉門造車1.5 奉身以死132 一脈相承1.4 越俎代庖14 死而不僵123 反目成仇1.43 予取予求1.240 聽風即雨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279 危國之道1.42 天下大同
1.57 身後之憂31 便衣出行129 欺君太甚128 了無蹤跡138 清波滌塵12 半城煙火164 成家立業185 有神無鬼1.55 馬踏聯營141 以一濟全166 囈語少年17 爲瓽所轠121 功在不捨119 北海一龍116 迴天無術1.42 劉備四友126 向死而生177 拔毒食鮮123 天賜之幸1.5 空穴來風1.77 蜩螗之鳴1.56 一戰成名113 翻雲覆雨1.25 辛陳杜趙112 不辱君命1.64 朝聞夕逝1.25 水到渠成177 廣而無用173 絲路流金168 千里投懷195 名門大姓1.6 網開一面185 王都擴建158 攻城拔寨1.234 四大氐王1.27 路中捍鬼180 烏程白虎142 斷不可棄1.26 太后召見1.34 望文生義156 討董聯盟181 呂布入陳105 鳳闕龍樓193 依山下寨1.287 悉誅涼人1.29 強渡漢水21 三人成虎1.86 好生思量100 三郡烏桓1.208 殺出重圍1.39 分功之義1.69 強宗驍帥1.23 王宮女官161 孤燕折翅1.30 未琢璞玉172 連珠合璧1.24 家國同構171 獨步天下1.230 面目全非1.67 大明輪船196 三方推演11 誰主浮沉1.55 馬踏聯營1.78 顧全大局133 金針撥障71 如同吹灰1.6 破財消災1.34 內憂外患1.36 懷真抱素1.63 懸樓列肆119 時局崩壞1.8 圍淤爲田125 伏路把關135 豐年多禾155 萬物之極1.52 漢越親和1.37 粉墨登場124 絕境弄險174 去蕪存菁125 局中一子1.22 天下殘局172 自掘墳墓1.29 養女死士1.200 永安上壽188 二桃三士1.52 漢越親和134 天下初平135 借兵剿匪1.34 恩同再造1.44 閉門造車1.5 奉身以死132 一脈相承1.4 越俎代庖14 死而不僵123 反目成仇1.43 予取予求1.240 聽風即雨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279 危國之道1.42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