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黃門侍郎

如何圩田是下一步。首當其衝,乃是將河堤築成。

築造大堤,時下已有豐富的經驗。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依據都江堰水勢地形特徵,以“榪槎截流導流、卵石護岸、竹籠盛石築堤”,功能顯著。

榪槎(mà chá),亦作“榪杈”。用來擋水的三腳木架。

江水磅礴大氣。非一條溝渠可比。蘇伯領人造督亢溝堤的工程難度,顯然要比都江堰小太多。

盛碎石的竹籠分兩種,一種是方形,壘高用。一類是圓形,平鋪用。

碎石易得。涿郡河渠縱橫,巨石少見,礫石卻到處都是。算是涿縣特產之一。尤其是巨馬河沿岸,礫石堆積深厚。這便運來,裝填盛石竹籠。不着急下樁。待疏通酈亭溝,水位下降。再下樁沉石。整個冬季,樓桑良匠都在爲通渠築堤忙碌。此也是邑民關注的頭等大事。

少君侯如願進爵鄉侯。封地擴大十倍。雖說督亢,澤廣泥深,無處落腳。然而天生劉三墩。少君侯胸中必有良策。

經由在西林邑中暫住的淮泗人家,少君侯已命周泰蔣欽傳令。言,今年戶戶將獲吉宅一座,分良田五十畝,牛馬若干。先時落戶樓桑的工匠附民,家中沒有五十畝良田的,也要補齊。衆皆大喜。

又報備郡中,廣招良工。

熹平五年,春。朝廷六百里加急文書送到涿郡,讓郡縣官吏與臨鄉侯劃分封地。

劉備得知,鬆了口氣。

待郡縣官吏抵達樓桑,這便與侯府家臣一同丈量土地,劃分封邑。

督亢澤便是天然的分界線。水澤盡歸劉備。又把與樓桑毗鄰的酈亭、大利亭等,割給少君侯。湊足百里。都說少君侯乃是一等一的豪強,宗親家臣又與郡縣官吏私交甚厚。爲郡中官吏往來樓桑,提供諸多便利。如今進爵割地,正當報效。凡周遭語焉不詳的無主之地,盡皆劃歸少君侯封地。百里之地,但凡夾在涿縣、方城之間的土地,皆劃歸少君侯。

酈亭溝水‘歷大利亭南,入巨馬水’。如此一來,整個酈亭溝,也成了劉備封邑內的一條溝渠。待封邑劃分完畢,劉備這便命人清理河牀,修整渠岸,疏通酈亭溝水。

酈村亦將如樓桑邑這般,全部推倒重建。

酈村無需橫跨官道。而是向東臨水,跨酈亭溝而建。擴建後的酈村,亦可納民數千戶。西林邑中淮泗百姓,皆遷往定居,遂爲‘酈城邑’。又稱‘酈城’。

蘇伯先建涵閘,再通渠道。掘盡淤塞後,開閘放水。巨馬水奔流而下,一日一夜,斷流經年的酈亭溝重又水滿。仿照清溪,架橋吊,起塔吊,龍骨翻車滋田,天車引水洗浴。邑中街巷縱橫,下設管網,上鋪磚石。起垣牆重樓,闕門望樓……一切皆是樓桑制式。

先時不過是十里亭侯,位卑言輕。今轄地百里,再招良工,幽州郡縣,皆有響應。就連臨近州郡,亦有舉家遷往臨鄉者。

無它。少君侯給出的俸祿實在是太豐厚。一旦落籍,便能分得高樓宅院,良田五十畝!

樓桑大建鍛造出的能工巧匠,不要太多。治舍蓋屋、伐薪作炭、種禾織墊、造船架橋、通渠鋪路,皆有熟練工。

工匠亦分三等:‘侯府良匠’,‘樓桑能工’,還有廣大的‘熟練工’。

酈城主要是稻作農人居住。故而沒有樓桑邑中如此規模的酒壚、客舍、夜市、橋市、各家商肆。也就無需建造三足鬲蓄水公用。只需每戶建造水塔翻車便可。此時,水塔已經過二次改造。

水塔中空,圍建於井欄之外。闢有角門出入,樓梯上下。內設垂直龍骨翻車,引水上塔樓。

此時的水車按原理,可分以‘鏈傳動’的翻車和‘輪轉動’的筒車兩大類。斜向引水改成直升引水,不難。

如此,既不多佔宅院,又具清潔恆溫功效。

沒有諸多樓桑重器的酈城邑,建造極快。西林邑中淮泗百姓,紛紛遷入新居。更多族親,正從江淮源源不斷的遷來。尤其是千餘名丹陽兵的親族,竟有數萬之衆!

七大姑八大姨,總歸是沾親帶故。皆是山越後裔,好武習戰,精兵輩出。

好在擴建酈城邑時,劉備刻意跨酈亭溝修造。這便將丹陽親族,皆屯於酈亭溝東岸。酈村舊民和淮泗人家皆居於岸西。兩岸廣架橋樓。車馬通行無阻。沿酈亭溝一字排開的水碓,乃爲稻穀脫殼而造。邑中平地甚多,可作打穀曬場。既不佔官道,邑牆、邑門自然能建。旗樓、置樓、義舍、醫館、糧倉、校場、客舍、湯池……皆已規劃。

等到春末,陸續有數萬百姓遷來臨鄉。人手充足,物料齊備。進展很快。綿延生長的腳手架,幾乎一天一個模樣。

督造酈邑,劉備已無需事事親爲。耿雍、崔鈞一干人等,正當其用。

夏,四月,赦天下。

一隊甚是威武雄壯的車隊,駛入邑中。

劉備事先接到縣中通報,洛陽天使又來。

車馬儀仗皆是禁中風貌。道前開路的騎士,乃崔霸、韓猛率領的鼉龍騎。安車所乘之人,正是去而復返的左豐。

酈邑諸事,與樓桑邑並無多大關係。左豐下車,見邑中繁華依舊。劉備已在府前迎接。

這便笑臉上前,跪地行禮。

遂被劉備扶起,迎入前堂。

見他氣色裝束皆有不同。劉備這便低聲相問。

左豐笑答:託少君侯的福,奴婢已是秩六百石的黃門令了。

黃門令,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劉備哈哈大笑,口說恭喜。

左豐眉飛色舞,得意之極。能在劉備面前喜形於色,自然是全無顧慮。沒把自個當外人。

又說:幸不辱命,爲少君侯請來了‘便宜行事’的聖詔。

劉備大喜,請入堂中。左豐又說,勞煩少君侯把南下平亂諸家將,一同喚來聽詔。

樓桑諸將皆跪在劉備身後。

左豐清了清嗓子,喜滋滋的展開詔書。

熹平五年二月初六,大漢皇帝詔曰:

“朕聞,臣之有四:‘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國賊者。以德復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調君而輔之,次忠也;以是諫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書》曰:‘從命而不拂,微諫而不倦。爲上則明,爲下則遜。’此之謂也。臨鄉侯備,忠君恤國,深慰朕心。兼領‘給事黃門侍郎’,便宜行事。麾下黃忠、徐榮、崔霸、韓猛,諸將忠直驍勇,酌情封賞,可堪大用。”

177 人神不擾126 分胙之禮167 麒麟可乎145 寡人無情116 迴天無術147 制非常模1.67 莫測禍福1.246 弄劍踏杯1.83 身世成謎41 早去早回153 經營西域121 怒海潮升1.282 不擇手段101 三日之義1.27 板楯連弩1.78 河北豪傑1.26 何以解憂193 少不言愁193 利大難估1.90 班師回國1.22 馬兒成名1.4 越俎代庖188 突發奇想1.20 言稱必效160 成人之美108 與王共治172 連珠合璧1.80 漢羌聯盟178 爲戰而生163 顧此失彼1.87 大漢風骨182 取捨有道196 前狼後虎1.3 插標賣首1.228 義貫金石11 禍起宮牆1.59 增益人生1.80 善水良才184 南巡于闐18 豈若麒麟1.7 三家解兵160 女中豪傑16 乾坤倒懸163 女亞馬遜!120 四面合圍10 雕版印鈔1.254 忽然而已1.50 從風而服291 無能之輩1.64 自降身份19 遊麟可用1.64 自降身份175 茱萸託思113 另有所圖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79 十里樓桑217 上交下讓17 將府五校104 有生之年1.44 白檀守備165 政均法平1.2 西邸驚變184 貪多必失116 一進一出1.86 恩深似海152 縱敵長寇108 浮生若夢110 金聲玉振1.93 再築新城1.64 連贏三局106 大徹大悟1.42 兵行險着1.99 進身之階123 勇冠三軍115 亡胡千家119 司金典農1.285 共分天下1.50 宮廷之變1.24 君前披香167 王化之基141 人間正道122 溫室藥圃1.63 釘接榫合101 三日之義51 藏龍臥虎1.79 圍湖造屋1.8 馬桶廁籌177 困龍之地1.84 東海揚塵1.247 愛屋及烏175 京兆三休1.66 有女士異1.244 薊國民貴1.8 木公金母1.97 固辭不就71 頓遜海渠21 御風而行1.56 一戰成名176 盜書續命100 三郡烏桓
177 人神不擾126 分胙之禮167 麒麟可乎145 寡人無情116 迴天無術147 制非常模1.67 莫測禍福1.246 弄劍踏杯1.83 身世成謎41 早去早回153 經營西域121 怒海潮升1.282 不擇手段101 三日之義1.27 板楯連弩1.78 河北豪傑1.26 何以解憂193 少不言愁193 利大難估1.90 班師回國1.22 馬兒成名1.4 越俎代庖188 突發奇想1.20 言稱必效160 成人之美108 與王共治172 連珠合璧1.80 漢羌聯盟178 爲戰而生163 顧此失彼1.87 大漢風骨182 取捨有道196 前狼後虎1.3 插標賣首1.228 義貫金石11 禍起宮牆1.59 增益人生1.80 善水良才184 南巡于闐18 豈若麒麟1.7 三家解兵160 女中豪傑16 乾坤倒懸163 女亞馬遜!120 四面合圍10 雕版印鈔1.254 忽然而已1.50 從風而服291 無能之輩1.64 自降身份19 遊麟可用1.64 自降身份175 茱萸託思113 另有所圖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79 十里樓桑217 上交下讓17 將府五校104 有生之年1.44 白檀守備165 政均法平1.2 西邸驚變184 貪多必失116 一進一出1.86 恩深似海152 縱敵長寇108 浮生若夢110 金聲玉振1.93 再築新城1.64 連贏三局106 大徹大悟1.42 兵行險着1.99 進身之階123 勇冠三軍115 亡胡千家119 司金典農1.285 共分天下1.50 宮廷之變1.24 君前披香167 王化之基141 人間正道122 溫室藥圃1.63 釘接榫合101 三日之義51 藏龍臥虎1.79 圍湖造屋1.8 馬桶廁籌177 困龍之地1.84 東海揚塵1.247 愛屋及烏175 京兆三休1.66 有女士異1.244 薊國民貴1.8 木公金母1.97 固辭不就71 頓遜海渠21 御風而行1.56 一戰成名176 盜書續命100 三郡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