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八日之幸

一夜春風數度,醒來便是成婦之禮。

成婚後的翌日清晨。七位新婦早起,沐浴梳妝,手捧盛有棗、慄和腶修的精美竹器,到王太妃寢宮門前等候。

爲何王爵之家,仍用竹盛器。還是那句話,青銅端得動麼。

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醴婦。一整套禮儀走下來,已近午時。七位新婦不但要侍奉母親,還有兩位義王太妃府邸,亦需如此。斷不可失禮。

母親結義,乃算母族。劉備自行結義,則不上溯。換句話說,二弟和三弟的家人,不可稱“王”字。自然也就無需行成婦禮。三弟家人亦搬到薊都府邸,坐享榮華。

七公主雖是胡女,卻自幼養在深宮。嬌生慣養,知書達理。昨日完璧歸薊,一夜承歡,難以行走。劉備不忍艱難踱步,便將二位義母和義父黃忠,請入宮中,與母親同時見禮。省得車馬勞頓之苦。

待禮成,便將七人送回各自寢宮,安心休息不提。宮中女醫已診過。言,少則三五天,多則七八日,或可痊癒。又叮囑七位側妃,定要內創全愈,方可下榻行走。

爲何稱“或”?

侍醫直言不諱:論各中深淺,王上豈不自知。

“借問離居恨深淺,祇應獨有庭花知。”

後人言之……有理啊。

與之相應。五十五國使節中的七國使,今日亦要接見。薊國回禮,雖早已擬定,卻也需當面回傳禮單。好讓各國送親使節早日心安。

自今漢以來。嫁娶之風,越發奢靡。聘金日益高漲。

最貴,莫過天子。立後聘金,一般爲黃金二萬斤。立嬪妃聘金約爲錢四千萬,只是立後聘金的五分之一。

諸侯王聘娶王妃的聘金,多少不等。且看郡國大小,一般爲數百萬錢。公主嫁資,多者可達百萬乃至千萬錢,少者也不會低於二三十萬。當然還有湯沐邑的穩定收入。

就高官與豪門而言,聘金雖略低於天家,卻也令人咋舌。如董卓欲娶皇甫規霜妻何氏,聘以輜車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後人計算,或可折百六十萬錢。一般而言,豪門聘金在數十萬至百餘萬錢之間;豪門女嫁資多爲二三十萬錢,高者亦可達數百萬錢。

豪強地主與長史小吏,聘金數又低。前漢時東方朔娶妻,聘金約爲十萬錢。今漢議曹史展允娶妻,聘金爲二三萬錢。豪強地主家女子出嫁,陪嫁約值二三萬錢。十萬錢以內,便是中小地主和中低官吏的聘金數額。

就衆多自耕農、匠人、遊商等殷實人家而言,家資多在數萬至十餘萬錢之間。一般聘金不會超過其家資總數,應爲萬錢至數萬錢不等。陪嫁物,約值二千錢。

七位小姐姐雖孤苦無依,聘金卻未曾削去分毫。比照烏蓮和副伏羅氏的聘金,母親足額劃撥到七人名下。皆存王宮寶庫內。可隨時支取。

當然,聘金和陪嫁,還需遵循一條“等值原則”。

參照西域五十五國呈上的陪嫁禮單。劉備需用等值,甚至更高的價值,去與之匹配。

西域各國國情,因人而異。所求亦不盡相同。故新婚伊始,劉備便傳召七位使節,並二位國相,入宮商討聘金事宜。

結果,金玉錢糧,薊國名產,七國一概不要。

七位使節異口同聲:“請王上爲鄙國修造漢家王城。”

以西域都護府治所,它乾城爲例。其諸多便利,尤其是水洗、水暖、水淋諸器,不要太方便。還有遠超西域諸國的各種城市民用、軍用機關器。入駐使館區的各國大使,自然深有體會。更何況,還有完備的醫療、教育、交通、金融等,諸多先進的市政體系。

一言蔽之,它乾城居民的生活水準,遠超西域諸國。便是西域諸王亦不可相比。

再加上,劉備離開前,曾向烏孫長公主推銷烏孫王都赤谷城的整體改建。烏孫上下頗爲意動。奈何價格奇高,無法承受。

今借兩家和親,這便斟酌開口。

“古往今來,築城皆是國之大事。人力物力,耗費甚巨。然一旦築成,便可惠及子孫,綿延千秋萬代。”劉備輕輕開口:“若築王城,需從它乾遣良工巧匠,趕往各國。衣食住行,多有不便。”

“區區小事,又有何難?”疏勒使節俯身答道:“所遣工匠,衣食住行,皆由鄙國負責。但出差池,提頭來見。”

“不知貴國可有足量勞力?”劉備又問。

“有。”莎車使節連連頓首。

“既如此,都護府可遣良工,前往傳授造城技藝。並足量供應造城諸材。貴國只需出足夠勞力便可。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謝王上成全!”材料、技術,皆由都護府提供。各國不過是出些勞力而已。如此美事,焉能不同意。

聘金自不能只有築城一項。除此之外,劉備還爲各國提供了一項天大利好。

“五十五國,將獲得西域貲庫,一億錢的信貸額度。其中五千萬,不計利息,不設歸期。”

“咕咚!”七人重重吞了口口水。

“另有各式機關器一百車,督亢粳米三百車,薊國名產五百車,絲綢一百車。計千車。”右國相耿雍補充道。

七國使節激動到涕泗橫流,險當堂失禁。

一車可載糧二十五石。三百車便是七千五百石。五十五國有五十六王,督亢粳米共計四十二萬石。薊國名產計二萬八千車。機關器、絲綢各計五千六百車。

絲綢多抄掠自三大海賊水砦。足見海賊暴富。除去絲綢,餘下聘禮,皆是薊國自產。量雖多,卻也足夠支出。關鍵是,五十六國嫁妝頗豐,若不能與之相匹配,必遭嫌棄。不久還需五十五國出兵,同討關西亂賊,薊王自要下足血本。

至於五十六億貸款,劉備也不是隨口一說。總額有限,年借貸額度亦設限。且五十六國所購之物,多是絲綢、糧秣,諸如此類。絲綢薊國多如牛毛。一旦西域諸國喜食督亢粳米、薊國名產,此亦不足慮。更加上劉備擁有鑄幣之權,及東凌礦山。四出文錢源源不斷運往西域。何愁無錢。

七國使節必然知曉,薊王許諾的聘金,需付五十六分。大致算來,不禁咋舌。

薊國之富,冠絕天下。

能與都護大人和親,真乃僥天之倖。

“龜茲公主——”

“小宛公主——”

“卑陸公主——”

“蒲類公主——”

“于闐公主——”

“休循公主——”

“扜彌公主——”

“七國公主,移駕寢宮——”

1.64 萬夫莫敵1.259 世道人心154 一念之間1.80 關羽得子138 漏奪附黨1.42 唯有我等157 與漢同休1.56 巡視國境163 百夷來朝143 向海而生1.5 舌綻春雷188 二日並天1.67 莫測禍福1.80 喜訊傳來1.87 富貴同享144 無雙后妃1.298 同聲同氣194 先聲奪人16 白馬公孫61 肉袒牽羊161 漢祚復興135 爲主捉刀1.24 一如舊典1.8 周鄭交惡169 以日易月158 兵貴神速112 幼獸初生12 半城煙火174 人間巨物1.22 馬兒成名126 諸事不宜167 忠孝兩難126 聚散有時1.6 長轡遠馭107 忍辱偷生1.234 王允解懸184 心有羈絆119 作壁上觀1.23 王宮女官1.92 萬世太平1.4 大禍滔天81 融爲一體135 佳偶天成1.54 君臣有道153 來龍去脈14 公孫劍器100 通明達照1.30 大醫治世1.75 粗中有細191 何必談錢153 下階之梯1.86 好生思量123 上林冬狩166 勝者爲王1.54 君臣有道1.224 鬥戰取將112 分戶析產1.4 砥礪同行1.38 明日爲王1.70 王道如砥154 火攻破敵1.234 四大氐王1.48 鬼神難誣1.45 名臣碩老10 時機未至31 垂綏琬琰146 東井戒火1.53 攻心爲上91 一人之外1.254 忽然而已1.20 五供九賓1.77 攻心之策1.269 負重而行1.82 年末大賞11 大器已成1.38 麒麟識英151 董卓擲戟14 一龍仕主1.90 貴不可言182 何患無嗣1.44 降集氐羌1.57 指點迷津221 大秦魚麗1.86 恩深似海179 清白無鬼150 爲國秉筆1.52 漢越親和1.45 因利乘便136 甘心如薺1.45 何愁不嫁1.47 倉樓覆道151 天作之合1.4 四平八穩1.50 從風而服1.82 捷足先登1.24 多多益善1.70 佛道之爭125 偶露崢嶸117 水淹三軍1.70 奉詔和親
1.64 萬夫莫敵1.259 世道人心154 一念之間1.80 關羽得子138 漏奪附黨1.42 唯有我等157 與漢同休1.56 巡視國境163 百夷來朝143 向海而生1.5 舌綻春雷188 二日並天1.67 莫測禍福1.80 喜訊傳來1.87 富貴同享144 無雙后妃1.298 同聲同氣194 先聲奪人16 白馬公孫61 肉袒牽羊161 漢祚復興135 爲主捉刀1.24 一如舊典1.8 周鄭交惡169 以日易月158 兵貴神速112 幼獸初生12 半城煙火174 人間巨物1.22 馬兒成名126 諸事不宜167 忠孝兩難126 聚散有時1.6 長轡遠馭107 忍辱偷生1.234 王允解懸184 心有羈絆119 作壁上觀1.23 王宮女官1.92 萬世太平1.4 大禍滔天81 融爲一體135 佳偶天成1.54 君臣有道153 來龍去脈14 公孫劍器100 通明達照1.30 大醫治世1.75 粗中有細191 何必談錢153 下階之梯1.86 好生思量123 上林冬狩166 勝者爲王1.54 君臣有道1.224 鬥戰取將112 分戶析產1.4 砥礪同行1.38 明日爲王1.70 王道如砥154 火攻破敵1.234 四大氐王1.48 鬼神難誣1.45 名臣碩老10 時機未至31 垂綏琬琰146 東井戒火1.53 攻心爲上91 一人之外1.254 忽然而已1.20 五供九賓1.77 攻心之策1.269 負重而行1.82 年末大賞11 大器已成1.38 麒麟識英151 董卓擲戟14 一龍仕主1.90 貴不可言182 何患無嗣1.44 降集氐羌1.57 指點迷津221 大秦魚麗1.86 恩深似海179 清白無鬼150 爲國秉筆1.52 漢越親和1.45 因利乘便136 甘心如薺1.45 何愁不嫁1.47 倉樓覆道151 天作之合1.4 四平八穩1.50 從風而服1.82 捷足先登1.24 多多益善1.70 佛道之爭125 偶露崢嶸117 水淹三軍1.70 奉詔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