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孤心甚慰

如同野獸冬眠前,需四處覓食,堆積脂肪。已備蜷縮冰封洞窟,熬過漫漫寒冬。

凜冬至矣。漢室三分,亦如此般。

水陸交通,幾近斷絕。偶有旅人,亦形單影隻。唯獨江東,偏安一隅,不見雪落。南下還好,卻也無從北上。關東亦大雪紛飛。大河上下,早已冰凍三尺。晝短夜長,徹骨極寒。自掃門前雪尚且不暇,如何惦記旁人瓦上霜。

縱然北國千里冰封。薊國渠仍可通行。巨馬水路,船隻往來。薊人走親訪友,辭舊迎新。四百城港被一條碧水串聯。城外積雪如華蓋,山川皆白。人間至美之景,莫過如此。

國中學校,已放年假。八王子結伴回宮。薊王少考課業。多問館中衣食住行,日常諸事。有無結識好友,可曾仗勢欺人,諸如此類。

王子館並非只教八王子。另有名臣子弟,並屬國侍子伴讀。如盧少保三子盧毓,便是其中佼佼者。高車十二歸義侯國,奢延鮮卑、高句麗,扶余、沃沮,遠至五溪蠻,等衆屬國,並西域五十五國,皆有侍子入學。侍子與王子,根基不同,學識有別,故需分堂受課。遇大課,方纔同堂。

紫淵王子館,前爲冀州六國館。黃巾亂時,冀州六國主,逃入薊國避難。薊王將紫淵別館,增築爲六國邸,供諸王棲身。

可想而知,館舍衆多。內中許多館閣,已空置多年,除去館中官婢,日常打掃。並無人居住。料想,無需多久,便會人滿爲患。薊王宮嬰兒潮後,即將迎來入學潮。

待薊王百子入住,王子館當日漸興盛。

自此往後十五載。王子館,便是諸王子宮外居所。故館中,湯池、客舍、茶館、列肆、游泳館、蹴鞠場等,各式附屬建築,一應俱全。除(王子)館市外,諸多遊玩嬉戲之所,多半爲六王所建。換言之,紫淵王子館,乃是一座功能齊備的王子館城。

薊王將百子置身其中。事關家門傳承,國祚維繫。可想而知,守備何其森嚴。乃由追隨薊王最久之繡衣順陽衛,領白毦精卒,四時拱衛。

紫淵王子館,位王國之中。四方皆有雄城以扼國境,自當固若金湯。

話說。自樓桑始興稻作,每逢稻秋,必如臨大敵。樓桑武卒,謹防宵小。不曾有一日之疏。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最早追隨劉備的順陽衛,有人已年過半百。赳赳武夫,兩鬢斑白。遙想當年,爲避仇家追殺,舉族遷入樓桑。劉備於清溪之上,架橋樓安居。遂成樓桑八景之橋樓歸市。如今家門興盛,諸子各有所長。或出仕,或經商。亦多承襲家傳武藝,爲新一輩順陽衛。

正如農耕文明,一季辛勞,終有所獲。自劉備定下,積功升爵之路。有了穩定的封地,才讓追隨他的家臣邑民,日積月累,皆有收穫。從數百劉氏宗親,到今日千六百萬民。十里封地,擴爲千里封國。亦是二十年,所結累累碩果。

二十年,順陽已有新衛。待嫡子及冠,錦繡江山,後起之秀。足可期待。

初來時,劉備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生怕噩夢驚醒,張教主正捉刀立於牀頭。如芒在背,不得心安。到如今,黃巾覆滅,羣雄式微,叔侄三人,末路窮途。又螽斯衍慶,誕下百子。家國天下,後繼有人。薊王足可安心。

廟見成婦,三月之期。九月初大婚,至來年上陵禮,正好三月。薊王擇九九重陽節後大婚。亦有諸多計較。一來,姻親齊聚。二來,與上陵禮匹配。三來,珠胎暗結,十月分娩,正是七月初秋,不寒不暑,氣候宜人。

誠然,薊王后妃,多出天選之女。生子下榻,行走如常。何來如不勝衣,弱不禁風?

新娶甘後、甯貴妃、華貴妃,二程美人並鄭美人,皆已孕身。

王太后甚是欣慰。尋常婦人生子,如同身闖鬼門關。歷經艱難,九死一生。再看我兒後宮,壯女如雲。今夜生子,明晨便可披掛上陣,大戰三百回合。論優生優育,當屬薊王家。

北宮,瑞麟閣。

八王子俱在。

雪後初晴,洋洋暖意。薊王細觀年末課卷,並四少師評語。頗多欣慰。

“爲人王者,當使臣民,各盡其用。”環視諸子,薊王笑道:“爲人王者,當學而無用。”

諸王子似懂非懂。

劉封遂問道:“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父親何言無用?”

薊王言道:“爲人王者,首論識人之明。”

“若無用,何必學之?”七王子稚聲問道。

“勤學,以備不虞。”薊王答曰:“爲父,幼習越女劍。寒暑易節,練劍十年,從未有一日之疏。論劍擊,天下罕有敵手。雌雄鴛鴦劍,亦多年不用。然卻隨身佩戴,從不敢妄言,鑄劍爲犁。”

見諸子各有所思。薊王又問:“此劍,與我何用?”

“學而無用。”劉封似乎懂了。

“正是無用之學。”薊王輕輕頷首:“待東境築畢,當有五百城港,二千萬民。我兒才學,縱勝人十倍。然孤掌難鳴,又如何驅策?”

環視諸子,薊王循循善誘:“王治相,相治官,官治吏,吏治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學而無用,無爲而治。”劉封心領神會。

“如此,還學否?”八王子仍未想通。

“學。”薊王眼中盡慈炯。

“如何識人?”劉封求問。

“繩之以公道。”薊王答曰。

“何言公道。”劉封又問。

“公道自在人心。”薊王又答。

“若人心便是公道。太平道張角,施符水治人,盡收八州人心。父親卻與其勢不兩立。張角死於公道乎?”劉封三問。

“自上古時,帝命羲和,絕地天通。天地相分,人神不擾。凡假神佛之名,蠱惑人心者,皆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薊王三答。

“故父親欲滅神佛。不使人神相擾,乃至善惡莫辨。不識人心向背。”劉封竟已領悟。

“正是如此。唯有涇渭分明,方可辨清真僞。”薊王,孤心甚慰。

1.8 拍案驚奇1.32 皇后召喚1.49 三路大捷81 天下喉舌155 羊大爲美18 如芒在背109 舊友重聚1.5 米中摻沙188 舉火爲先17 輕徭薄稅158 含笑九泉131 美玉生煙136 悲秋盡露118 幷州狼騎1.227 主客之爭1.93 共襄盛舉1.24 君前披香187 都護西域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0 滅頂之災1.84 蟾宮折桂151 君臣之約1.65 如湯沃雪108 積重難返1481.200 得而誅之125 伏路把關106 萬民飢流154 數年之期166 猛獸鬥場170 樹大招風1.5 米中摻沙1.98 斯人已去155 羊大爲美164 盡數滅口105 足可稱道1.59 班師凱旋1.87 開門揖盜173 畝鍾之田1.72 百害不侵1.50 神滅無鬼125 急流勇退136 天下共主172 喜訊頻傳1.55 負陰抱陽161 兵發關西101 管中窺豹231 司馬爭先139 壟斷江山1.29 養女死士1.60 八關都邑1.29 得失參半105 胡口奪食198 千帆競發129 化戈爲帛123 溫泉別館181 未得其主15 平輩相交162 物我兩忘1.40 不義不親146 黨人認主1.57 謀錄不盡117 倒履相迎1.57 意欲何爲191 英雄少年197 仙人指路1.47 甲子之約141 前身後世1.55 衆怒難犯1.2 經商有道1.24 伏虎潛龍1.77 半島鎖鏈139 戶限爲穿143 疏河注海1.53 青色火焰179 清白無鬼1.72 涉海鑿河152 涓滴成海105 未來可期168 天下治術51 藏龍臥虎1.83 身世成謎1.7 殺機畢露1.79 字挾風霜135 抱火寢薪1.56 拱手相送1.23 督亢城倉1.89 一州之國157 類同相召1.22 薪盡火傳1.237 生死立判1.44 閉門造車154 查無此人129 山海之盟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22 東西合璧193 置酒高會1.80 喜訊傳來1.6 長轡遠馭1.77 兼濟天下
1.8 拍案驚奇1.32 皇后召喚1.49 三路大捷81 天下喉舌155 羊大爲美18 如芒在背109 舊友重聚1.5 米中摻沙188 舉火爲先17 輕徭薄稅158 含笑九泉131 美玉生煙136 悲秋盡露118 幷州狼騎1.227 主客之爭1.93 共襄盛舉1.24 君前披香187 都護西域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0 滅頂之災1.84 蟾宮折桂151 君臣之約1.65 如湯沃雪108 積重難返1481.200 得而誅之125 伏路把關106 萬民飢流154 數年之期166 猛獸鬥場170 樹大招風1.5 米中摻沙1.98 斯人已去155 羊大爲美164 盡數滅口105 足可稱道1.59 班師凱旋1.87 開門揖盜173 畝鍾之田1.72 百害不侵1.50 神滅無鬼125 急流勇退136 天下共主172 喜訊頻傳1.55 負陰抱陽161 兵發關西101 管中窺豹231 司馬爭先139 壟斷江山1.29 養女死士1.60 八關都邑1.29 得失參半105 胡口奪食198 千帆競發129 化戈爲帛123 溫泉別館181 未得其主15 平輩相交162 物我兩忘1.40 不義不親146 黨人認主1.57 謀錄不盡117 倒履相迎1.57 意欲何爲191 英雄少年197 仙人指路1.47 甲子之約141 前身後世1.55 衆怒難犯1.2 經商有道1.24 伏虎潛龍1.77 半島鎖鏈139 戶限爲穿143 疏河注海1.53 青色火焰179 清白無鬼1.72 涉海鑿河152 涓滴成海105 未來可期168 天下治術51 藏龍臥虎1.83 身世成謎1.7 殺機畢露1.79 字挾風霜135 抱火寢薪1.56 拱手相送1.23 督亢城倉1.89 一州之國157 類同相召1.22 薪盡火傳1.237 生死立判1.44 閉門造車154 查無此人129 山海之盟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22 東西合璧193 置酒高會1.80 喜訊傳來1.6 長轡遠馭1.77 兼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