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洛殤

燕國失去了一位皇子,連屍首都燒成灰燼了,這算是與北齊結下了樑子了。

羅誓叫祈王先撤走帶來的五千士兵,免得落入朝廷的口舌,落一個私自練兵之罪。

直到半月,將軍韋斯伯帶着南楚三萬大軍才趕來,韋斯伯,這人雖然小人勢利,但也是久經沙場,守城可安心交付。

羅誓三人與燕皇帶着太子和小女兒瑤夏一起回至南楚,在南楚,燕的歸屬令楚人振奮,自從魏將軍戰死沙場,多少年南楚沒有揚眉吐氣了,增添了更多豪傑們的報國之心。

直到燕皇到了南楚,繁都百姓夾道歡呼,南楚朝臣以禮相待,不以俘國看待,尊稱燕侯,燕皇甚是欣慰,當初的選擇還好是對的。

當晚國宴大設,燕侯纔看清了南楚的一衆朝臣,天子蕭彧玹黑袍龍冠,年少威嚴,讓他想起自己年輕時登基的樣子,雖是而立之年卻沒有他這般天生的英武氣勢。在看左爲首的俊秀男子,他是認識的,楚靖王蕭彧璟,這孩子自小行軍打仗,又文武兼備,想起在燕國與廉道作戰時,那五千精兵,更是強中之兵。

此時蕭彧璟禮貌的和他行禮,燕侯三人回之,倆人心中更是不言而喻。而右手爲首的肯定便是把持南楚朝政大權十幾的鎮國公,此人言笑晏晏,文質彬彬,更像一個禮數週全的讀書人,燕侯只有一句話形容此人,人不可貌相啊!

鎮國公對燕侯行禮道:“燕侯有禮,舟車勞頓一路辛苦,請侯爺這幾日多作休息,老朽不才,等有機會,還想和燕侯多些討教討教呢!”

燕侯:“鎮國公言重了!”

蕭彧玹:“燕侯爺,這一路走是辛苦些,南楚和燕城地處南北,生活方式,地像氣貌有所差異,侯爺多留幾日,朕找人多陪您到處轉轉?”

燕侯笑道:“恐怕我要多多留幾日了,我要等小女出嫁了才能安心回燕城嘍!”

大臣心道原是如此,燕侯叫出坐在身後的小女兒瑤夏,瑤夏着一襲紅衣輕紗,黑髮如瀑,面附白紗,只能看見雙眸似秋水瑩瑩帶笑,行了大禮後輕聲道:“臣女瑤夏今日爲陛下準備一曲歌舞,請陛下欣賞。”

蕭彧玹看着此女,雖着面紗,不見真面目,但可見窈窕身材,這樣的美女對於自小在後宮裡長大的他來說,是自帶免疫力的,他喜歡的女孩應該像木槿姐姐那樣,有才華又樂觀的女孩。

琴聲響起,殿外又來個六位舞婢,大家都以爲這些舞蹈都是些扔甩彩巾,轉圈擺正之舞,形式差不多。只是這些女子更加貌美,這時突傳鼓聲,鼓聲越來越快,直到快如雨點,又戛然而止,大家都被吸引住了,鼓聲又緩緩響起一個節奏,“咚咚”兩聲,六女喝了一聲:“咿呀……!”,“咚!”的一聲齊身跪地。

瑤夏站在六女中,腳步如兔,身姿如貓,輕盈的跳躍着,她的舞姿有些怪異,更像是在宣示什麼,六女面對的觀衆跳着,圍着她翻滾着,隨着鼓聲越發的快了,她們的動作快到讓人都窒息了,琴聲又響起,她們的動作才緩緩慢下,如泣如訴,直到結束。

這場奇異的舞蹈看的大家都目瞪口呆,大爲震撼,可不敢輕易叫好,都看着陛下如何表示,是褒是貶,好馬首是瞻啊!而坐在龍椅上的蕭彧玹也還沉浸在舞曲裡,還沒反應過來,王公公輕聲喚道:“陛下,陛下……”蕭彧玹纔回味過來,拍手叫好,王公貴族們才齊聲表揚:“此舞震撼人心啊!”,“太好了!”,“燕城的舞太美了!”……

蕭彧璟則是看去對面趙大人身後的木槿,她已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要不是蕭彧璟看了她一眼,手裡的酒壺都要掉落在地了,她趕忙收拾好表情,垂頭站在那裡。

瑤夏輕盈一拜:“謝陛下誇讚!”

蕭彧玹問道:“這是什麼舞,朕看着舞中還別有深意啊?”

蕭彧璟道看了一眼木槿道:“這舞名叫洛殤舞,是一位燕國女子所創,此女子年少時與男子相戀,心情猶如一開始的琴聲,辛福快樂。可隨後戰鼓響起,戀人要去戰場了,洛娘思念着,擔心着在戰場上生死不知的戀人,戰時越來越緊就像那鼓聲令人窒息,直到戰爭結束了,戰場白骨纏草根,洛孃的戀人屍骨無存,洛孃的心猶如最後的琴聲一樣哀傷悲鳴!”

郡主的這曲舞已是達到巔峰了,蕭彧璟的解釋與高度讚揚,引的大家又是誇讚一番。

蕭彧玹嘆道:“原是如此!”

木槿聽的也是感觸良多,她偷偷看去瑤夏,這個舞姿驚人的女子,她坐在燕侯的身後,前面兩個大男人遮住了別人探尋的目光,但是依然頷首不動的坐在席上,木槿甚至能看到她晶瑩的汗珠,木槿特別的好奇這爲前燕國的公主會長得什麼樣子,那副面紗後會是怎麼的一張臉,因爲不久以後她會成爲蕭彧玹的妻子,木槿希望她如她的舞蹈一樣,令人驚奇喜愛。

大概是木槿不注意長時間盯着別人看,瑤夏竟像這邊看過來,木槿趕忙轉過身來,怪自己今天真是得意忘形了。

瑤夏回到燕侯身後,她今日這一曲已是名動南楚啊!大大的展示出了她能做皇后的資本,在大家的讚揚中,燕侯笑的嘴都合不攏,這個女兒養的太好了!

鎮國公在場是最冷靜的人:“燕侯爺,既然如此,我們便商議陛下與郡主何時大婚了事宜,我先叫太史監選幾個好日子,供陛下與燕侯商議挑選?”

燕侯也不做推辭:“那就有勞鎮國公了!”

晚宴過後,燕侯三人回到朝廷爲貴重客卿設的府邸暫住,半夜時聽到後門處有敲門聲,原燕太子樑鹿琪打開門,來的是蕭彧璟與蕭彧琰,樑鹿琪引路到了燕侯的住處,燕侯還在煮茶,看到他來嘆道:“靖王爺做事果然小心謹慎,老朽等了半夜了,年紀大了,不喝些茶,真是受不住啊!”

蕭彧璟歉意道:“要伯伯久等了!”

燕侯笑笑:“繁都不比別處,這四處都長着眼睛呢!我懂!”

蕭彧璟道:“繁都党項爭鬥,我不想讓伯伯也陷入其中。”

燕侯給他沏了一杯茶:“侄兒倒是有心了。”

2015-11-18

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六十五章 初戰第十九章 重陽第十三章 回國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三十二章 探望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十七章 行宮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三章 療傷第四十章 中元節第十八章 彥勍第六十八章 洛殤第六章 身世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八章 戰事第三十八章 仙姑第二十章 和親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十九章 重陽第五十三章 偷竊第四十二章 繡莊第三章 療傷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十一章 開戰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七章 真相第八章 戰事第一章 木槿第一章 木槿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七十七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查證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十一章 開戰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十七章 行宮第十章 借路第六十八章 洛殤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一章 開戰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十四章 親情第五十七章 得救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五十四章 王府第十四章 親情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十二章 命運第七十五章 查證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四十九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十章 親政第四十三章 傾城第三十八章 仙姑第四章 結緣第十章 借路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五章 捉魚第七十四章 請願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八章 戰事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五十二章 生辰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四十九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四十一章 遊湖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五十三章 偷竊第十五章 封王第九章 謀劃
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六十五章 初戰第十九章 重陽第十三章 回國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三十二章 探望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十七章 行宮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三章 療傷第四十章 中元節第十八章 彥勍第六十八章 洛殤第六章 身世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八章 戰事第三十八章 仙姑第二十章 和親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十九章 重陽第五十三章 偷竊第四十二章 繡莊第三章 療傷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十一章 開戰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七章 真相第八章 戰事第一章 木槿第一章 木槿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七十七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查證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十一章 開戰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十七章 行宮第十章 借路第六十八章 洛殤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一章 開戰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十四章 親情第五十七章 得救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六十六章 貶奴第五十四章 王府第十四章 親情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十二章 命運第七十五章 查證第二十六章 會商第四十九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十章 親政第四十三章 傾城第三十八章 仙姑第四章 結緣第十章 借路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五章 捉魚第七十四章 請願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八章 戰事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五十二章 生辰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四十九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四十一章 遊湖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五十三章 偷竊第十五章 封王第九章 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