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

“這個……湯先生,只要有了技術,我自然能弄來銀子,”李自成神秘地一笑,道:“湯先生快回去準備吧。品書網 ”

“現在正下着雪,我正好可以休息幾日,正好將這些技術整理一番。”湯若望向李自成一抱拳,告別而去。

李自成立即召見了呂海,“海,肥皂廠的生產進行的怎麼樣了?有沒有生產出完整的產品?”

呂海先是叩了頭,方纔起身,不緊不慢道:“回大都督,肥皂已經生產出來了,廠子裡已經庫存了一百二十多塊……”

“好,看來生產這一環節是沒問題了,關鍵是銷售。”李自成已經有了初步的盤算。

“銷售?”呂海忙道,“大都督,小人正擔心銷售的問題呢,肥皂是新鮮的物事,別說百姓,連商人恐怕都不知道……”

“所以這次召你來,是讓你開展宣傳活動,”李自成道:“肥皂的銷售,主要有兩塊,一是針對本地的百姓,雖然利潤低,但銷售路途近,風險不大;另外一塊,乃是京師、江南等富庶之地,價格高利潤也會高,但路途遠了,風險會增大。”

“大都督,我們要派人去京師、江南開拓市場嗎?”

“暫時不用,現在產量沒去,這一塊交給毛汀的順風商行吧,”李自成早已有了算計,他當日讓毛汀開設順風商行,主要是爲了銷售自產的商品,“你的主要精力,暫時放在本地銷售,既然已經生產出商品,明日可着人在城內宣傳推廣。”

“是,大都督,草民回去之後,即開始準備。”

“你是商戶出身,銷售的手段,我不說了,”李自成思索片刻,道:“現在能計算出肥皂的生產成本嗎?”

呂海起身道:“回大都督,屬下親身計算過,按現在的生產量,每塊肥皂的成本,接近五!”

“不用拘束,慢慢說,”李自成笑道,“現在纔是開始,將來技術成熟了,再擴大生產規模,成本應該還會下降一些。”

呂海見李自成不像傳說的那般嚴厲,膽子稍稍大了些,“大都督,既然能生產出肥皂,技術不是成熟了嗎?”

“能生產是一回事,但現在的工人,都是生手,等他們熟練了,每一個環節都會縮短時間,人他們的酬勞不變,成本自然減少了。”

“如此……草民明白了!”

“另外,將來如果擴大生產規模,還可以實行流水化生產,是每一組的工人,只負責一項事務,他們很快會成爲熟手,平日的工作速度也會很快,這是節約人力成本的一種方式。”

“流水化生產?”呂海原本是商戶,對工業的生產,卻是不甚了了。

李自成只得將流水化生產的核心,簡要說了一遍,實際,李自成的幾個廠子,還有西寧的火器局,都已經實現了流水化生產,最初是爲了縮短培養熟練工人的時間。

“原來還有這樣的生產方法?”呂海十分驚,“大都督,採用流水化的生產方法,還能達到技術保密的作用,每名工人只熟悉自己的那份工藝,對其餘的工藝一慨不知。”

“的確如此,海,現階段技術保密還很重要!”李自成並非要永久保密,他不是商人,而是推動工商業發展的決策者,但現在的天命軍,太需要銀子了,一旦公開技術,他無法獨享專有技術所帶來的高額利潤。

“小人明白,小人不僅與工人簽署了保密協議,還一再告誡他們,一旦泄露了廠內的秘密,會被打入黑名單,西寧永遠不會有廠子錄用他們。”

“嘿嘿,不錯,”李自成微微一笑,道:“海,工人們的酬勞的多少?”

“普通工人,每月半兩銀子,技術人員,每月一兩銀子,工作特別出色的,還有可能增加一成。”

每月半兩,一年是六兩,以西寧的糧食價格,可以買到十三四石糧食,節約一點,可以養活五口人,如果家的自留地再生產一些蔬菜、紅薯、土豆、玉米等,一個五口人的家庭,應該是略有節餘了。

這還只是最底層的工人,如果是技術人員,酬勞會更高,這更加堅定了李自成“工商興國”的信心。

再簡單交代幾句,李自成便打發呂海回去,準備明日在西寧城內宣傳肥皂的有關事宜。

肥皂的問世,究竟給這個時代帶來什麼,李自成無法預知,他的心思,已經轉向更廣闊的市場。

他當初生產出蒸餾酒、玻璃、香水這類奢侈品,目的是爲了快速賺取高額利潤,爲天命軍(西寧軍)籌備軍餉。

對西寧地區來說,實際是出口,本地只有極少數工人能賺取一些低得可憐的酬勞,除此之外,並沒有享受到工業產品帶來的便利。

“蒸餾酒、玻璃、香水”這三大類奢侈品,雖然產地都是西寧,但西寧當地的百姓,鮮有人知道它們的存在。

如今不同了,西寧的百姓,在初步解決溫飽之後,開始有了極少量的餘財,即便沒有餘財,如果能進入工廠做工,也會積累餘財。

所以以肥皂爲代表的一些工業產品,開始立足於本地市場,將進入本地的千家萬戶,富民的同時,也會讓百姓感受到工業產品的便利。

李自成相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西寧、隴右地區,一定會成爲漢地又一快商業發達的土地。

唯一不缺定的,是這個數十年,究竟是多長時間。

西寧沒有沿海的優勢,也不屬於交通要道,它唯一的機會,便是興辦實體,工商業纔是西寧地區走向富裕的道路。

李自成希望掌控大局,加快發展的速度,縮短百姓富裕的時間。

他不能確定的事,湯若望究竟能拿出多少技術,又有多少技術能在西寧地區落地生根,除了技術,還有原材料。

剛纔湯若望說到技術的時候,李自成立馬想到,應該將西寧本地的商人拉進來,他一個的力量,畢竟有限,是精力也會不足。

工業化的過程,是大部分百姓、全體工商業者的參與,像星加坡那樣,一個企業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既不會長久,也不適合大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整個西寧都行動起來,西寧地區的工業化發展,纔會有希望。

……………………………………………………………………

西寧府東門大街,一向是商賈最爲集的地方,與北門大街相,這裡的商鋪更多,但商品的檔次卻是不北門大街,尋常時節,光顧這等商鋪的,都是普通的百姓。

雖然百姓的購買力不如富商大戶及官宦人家,但百姓人數多,好心更強,東門大街的商鋪,卻是北門大街更爲熱鬧,李自成若是有空暇逛逛市集,倒是更喜歡這條大街。

這一日清晨,商鋪剛剛開門,尚不及納客,大街冷冷清清,只有店鋪的小二,頂着寒風在清掃着門前的積雪。

卻見一羣四名身着統一青灰色短裝的年輕男子,各自抱着方凳、面盆等物事,毫不引人注目地走過一片空地。

空地的後面,原本也是一處商鋪,因爲生意不好,已經關門歇業了一段時間,門楣的牌匾已經鬆動了半邊,斜斜地掛下來,擋住了半邊門頭,牌匾被積雪覆蓋,自然看不清它原先的樣子,只有邊側露在積雪外,遠遠望去,淡淡的泥灰色,應該有些年頭了。

四人忽地停住,領頭的漢子左右掃視一番,道:“兄弟們,在此處了。”

“嗯,此處甚好,不會影響別家商鋪的生意。”

“趁着現在行人不多,我們也將此處的積雪清掃清掃吧!”

他們向對面的鋪子借了兩把掃帚,四人一起行動,沒有掃帚的,便用腳將層的積雪踢出街道,不一會兒,地的積雪已經被清掃得乾淨。

大雪已經停下了,但氣溫極低,又吹着北風,剛剛清掃過的地面,硬得得跟狗頭似的。

四人頂着寒風,將方凳放在地面,又將盛了半盆清水的木盆放在方凳,清水有些溫熱,此刻還能冒出不少熱氣。

身段最高的男子四處打量,見行人稀少,遂皺了皺眉,“這大冷的天,大街行人怕不會太多……”

領頭的男子應聲道:“這是廠長大人親自交代的事,即便行人稀少,也要吆喝起來,現在太早,或許再過一會兒,行人會多起來……”

另一人也是道:“是呀,是呀,也許吆喝起來,行人會集過來,當他們離開的時候,也會幫着宣傳,說不定又能引來新的行人。”

最後那人身子稍稍矮小,此刻正躬着身袖着雙手,擡頭看了看天色,道:“不是有三日的時間嗎?只要百姓得到訊息,即便今日沒趕,明日也會追着我們……遇新鮮的物事,誰不想親眼看看?”

領頭的那人點點頭,“那我們吆喝起來!”

四人便在寒風扯開嗓子:“瞧一瞧……來……看一看……”

“剛剛出產的肥皂,能洗淨一切衣物……”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誰的衣服有了泥灰、污垢,可以拿來免費清洗……”

四人的聲音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好似一曲悠揚婉轉的歌聲,被清晨的寒風吹送得好遠好遠……

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374章 教皇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18章 分界線第8章 賣身爲奴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724章 金鐘寨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558章 戰利品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852章 毒酒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87章 管家婆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466章 拜師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118章 三順王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782章 二夫人第557章 爭執第399章 密談(中)第376章 練練膽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2章 水桶法則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25章 了斷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965章 竇美儀第148章 傳教士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39章 夜宴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0章 獵物第136章 姐妹花第1009章 二選一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277章 擴張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841章 不對勁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18章 分界線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303章 會安知縣
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374章 教皇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18章 分界線第8章 賣身爲奴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724章 金鐘寨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558章 戰利品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852章 毒酒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87章 管家婆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466章 拜師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118章 三順王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782章 二夫人第557章 爭執第399章 密談(中)第376章 練練膽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2章 水桶法則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25章 了斷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965章 竇美儀第148章 傳教士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39章 夜宴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0章 獵物第136章 姐妹花第1009章 二選一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277章 擴張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841章 不對勁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18章 分界線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303章 會安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