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外,採摘野菜的百姓越來越多,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城外撿到幾塊大餅,或是一小袋小麥,如果混着野菜,一家三四口可以維持兩三日。
周圍不時有士兵出入,百姓們已經沒有恐懼了,他們從來不會騷擾百姓!
便有那老者笑得額頭滿是皺紋,遇到身邊有姿色不差的女人,便小聲地說着什麼,惹得女人一陣臉紅,潑辣的女人還會笑罵兩句。
老者不以爲意,他心明白,自己白得的這些食物,不知道沾了哪個女人的光……這些女人害羞什麼,東嶽廟前不是什麼都發生了?誰能熬得過肚皮?
恰好不遠處有一名士兵在巡遊,老者已經摘滿竹籃,便戰戰兢兢靠過去,“軍爺……”
士兵以爲老者需要幫助,看他滿滿一籃的野菜,這麼大年紀,恐怕拎不回去,便道:“大爺已經摘了這麼多野菜?要我幫你拎到城下嗎?”
老者一愣,忙道:“不敢當,不敢當!”見那士兵十分和氣,便放下野菜,盤腿往地一坐。
士兵以爲老者實在太累了,便蹲下身子,“大爺,你怎麼了?”
“小人倒是沒什麼,”老者訕訕笑道:“倒是軍爺,”頓了一頓,終是道:“軍爺,這些烙餅、小麥,都是你們放在城外的吧?”
士兵也是笑,“原來你們知道?”
“小人活了這一把年紀,怎會不知道你們的心思?”老者瞟了一眼女人最有姿色的那個,悄聲道:“軍爺是不是看哪個女人?”
“啊……你說什麼?”
“你們將這些食物放在大道讓我們撿,不是……”老者的額頭,印着深深的皺褶,“交換,這公平得很,雙方自願,可惜小人……小人白撿了一些烙餅、小麥……”
士兵紅着臉,不知覺瞟了一眼不遠處正在摘野菜的女子,恰好有一個模樣周正的女子也在看着他,慌忙低下頭,過了一會,瞪了老者一眼,“這是大都督讓我們留給你們的……”
“大都督?”
“是呀,大都督一向愛民如子,知道城內百姓缺少糧食,便將軍營撤退至二十里外,讓城內開門,”士兵說到大都督,面的羞紅早已不見,換一副很驕傲的神態,“大都督擔心野菜不能度日,便讓我們將烙餅、小麥丟在大道,哎,這幾日火兵爲了給你們煎烙餅,可是忙得團團轉!”
“你們將烙餅、小麥丟在路,不是爲了女人?”老者心疑惑,軍營都是年輕的男子,見了女人還不是貓見了腥似的?
他還擔心士兵們作踐出城的這些女人,這幾日士兵們並不過來劫掠,方纔下定決心將事情說出來。
難道天命軍真是白白向百姓送出糧食?
“哎呀,大爺你說什麼?”士兵用手做了個下切的動作,“誰敢在外面欺負女人,那是要殺頭的……”
“殺頭?”老者先是嚇了一跳,發覺那士兵沒有拔刀的動作,這才放下心來,“軍爺,天命軍給我們送糧食,真的不是爲了女人?”
“不是,不是,大爺不用多想,有糧食儘管拿去,”士兵道:“我們不知道你們需要多少糧食,每日只能放這麼多。”
“啊……”
“大爺,城內缺少糧食的百姓多嗎?”
“多,多呀,”
老者長嘆一聲,忽地變了臉色,“軍爺,你們不知道,城內數十萬百姓,除了官宦之家,誰家不缺糧食?”
“這麼多?”士兵瞪着眼,顯然沒想到城內有這麼多百姓缺糧,天命軍雖然不缺糧食,特別在城外收割了大量的小麥,現在基本已經停止從洛陽、南陽運輸糧食了。
但要拯救城內數十萬百姓,天命軍的糧食顯然不夠。
士兵看了老者一樣,輕輕地搖着頭……
老者的神色並沒有失望,天命軍不來搶奪野菜不錯了,現在還送給他們烙餅、小麥,想要天命軍拯救城內數十萬百姓,根本不現實,而且天命軍還是官府口的流寇……
他眯縫着眼,看着士兵道:“軍爺,這都是小人等的命,亂世人命不如狗呀……”
“大爺不用急,總會有法子的……”士兵雖然安慰着老者,但他心明白,數十萬的百姓,根本沒法拯救,天命軍沒有這麼多的糧食,不知道大都督有沒有辦法……
“軍爺,小人要回城了,”老者指着頭頂的太陽,道:“家還指望着小人這點野菜,還有你們送的小麥,度日呀……”他沙啞的嗓子,已經有些變調了。
“那大爺慢走,”士兵揮了揮手,隨着老者站起身來,忽然想起什麼,“大爺,你家沒有青壯嗎,爲什麼他們不出城挖野菜?”
“青壯?”老者道:“小人倒是有兩個兒子,可是守城的士兵不讓青壯出城……”
“啊……”士兵一時愣住了,留在青壯在城內,難道是協助明軍守城嗎?這樣的百姓,天命軍還供給給他們糧食嗎?
………………………………………………………………
天命軍的士兵在開封城外到處巡遊,他們不會騷擾出城的百姓,還一如既往地給百姓留下一些烙餅、小麥,但數量不會太大,這樣的訊息迅速在城內傳播,加城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四處傳播,百姓們倒是對城外的天命軍生出幾分好感。
至少天命軍不會像城內的官兵那樣,隨時可能搶奪自己的糧食。
此時的開封城內,所有的糧店已經停止售糧,大部分百姓家已經斷炊。
只有糧商、官宦、世家的家庭,纔能有飽飯吃,沒有斷炊的百姓,也是改爲一日一頓,而且都身照得見人影的稀飯!
官府已經半強徵糧食了,從大戶人家蒐集的糧食集起來,首先保證守城的士兵能吃個半飽,普通的百姓,因爲沒有油水,官府們懶得理他,他們只能自生自滅。
幸好城門還是能打開,出城採摘野菜的百姓越來越多,但城外的野菜那麼多,採的人多了,每個人採到的野菜少了很多,僅僅憑着城外的野菜,已經很難滿足一家人的最低糧食需求。
採摘野菜的百姓,爲了能採到更多的野菜,只能跑到遠離城牆的地方,經常有人不回城過夜。
壯丁們依然不許出城,爲了孩子,必須放家的女人出城,至於女人在城外做什麼,他們已經無法顧及,男人自己都需要女人養活……
天命軍還會給出一些烙餅、小麥,但數量遠遠不足,不少百姓爲了這點糧食,竟然在城外廝打起來,爲了肚皮,無論是老人還是女人,都沒了羞愧之心。
城外爲了糧食而打架的事,反饋到李自成面前,李自成不覺大
笑,“飯都吃不飽,還有力氣打架?都是老弱婦孺,應該沒什麼傷害吧,當是鍛鍊身子了!”
何小米道:“大都督,如果百姓爲了糧食的事在城外打架,傳出去不好吧?如果傳入城內……”
“小米說得也是,”李自成思索一番,道:“小米,每日出城的百姓,究竟有多少人?”
“回大都督,有五千人,聽他們說,城內每日只放行五千,不拘老少!”
“五千?”李自成若有所思,片刻後道:“這樣吧,從明日開始,百姓回城的時候,只需排好隊,每人發放一個烙餅,不,不用發烙餅了,發半斤小麥,讓他們回去自己處置!”
打架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但天命軍很快遇新的問題。
出城的百姓,因爲擔心第二日排隊遲了,拿不到出城的名額,與士兵們混熟了之後,很多人躲在城外,夜晚不肯回去,便有那姿色不錯的年輕女人,願意犧牲色相,爲了換得一點糧食。
李自成怒了,不回城倒沒什麼,但是勾引士兵的事,萬萬不可發生,城外有數萬大軍,大家都見不到女人,也沒了想頭,如果得了機會,女人的數量遠遠不足,軍隊遲早要亂,士兵的戰鬥力也會下降。
李自成將此事交給牛金星、宋獻策,凡是願意長期留下來的人,不拘老少,天命軍一律收留,集管理,統一作息時間,誰要是勾引士兵,立即驅逐出去,以後再也別想得到天命軍的糧食。
經過整治,投靠天命軍的百姓被集安置在城南,外面有士兵集看守,不得在營帳亂跑。
不過三日時間,大帳安置了六七千老弱婦孺,有些青壯便和自家的女人商量,女人帶着老人孩子主動投靠天命軍,夜半的時候,男人用繩索用城牆翻下來,隨着女人一同投靠天命軍。
安置的人數,逐漸超過萬人,李自成有些頭疼,這些百姓每日消耗的糧食不是少數,難道這麼白白養着他們?
即便天命軍有足夠的糧食,也不能讓百姓養成懶惰的習慣!
李自成將男女成雙的家庭,包括他們的老人、孩子,安置在周圍,合成村莊,天命軍給他們發放糧食、種子、農田,他們必須自己耕作,等到作物成熟之後,天命軍會停止糧食供應。
剩餘的老人和女人,只要身子許可,也要參加勞動,爲天命軍前期收割的小麥脫離、晾曬等,也可以臨時充作火兵,幫着各營團洗衣做飯,實在無事可做的,便劃出一塊土地,讓他們爲士兵種植蔬菜。
這些人加入勞動,會將營從事雜役的青壯、火兵節約出來,專門從事勞作,在開封城外將大片土地耕作了。
李自成特意着騎兵從洛陽運回大量的土豆、紅薯種子,讓他們儘快耕種,等到收穫季節,能增加大量的粗糧。
開封城外,暫時沒有戰鬥,卻是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男人耕地,女人澆水;男人種糧,女人種菜;男人舂麥,女人做飯;男人操訓,女人洗衣……
李自成看到這樣的田園風光,從心底都露出了笑容,開封的百姓,只要出了那道高牆,總會有一條活路!
然而李自成沒有高興太久,七月十四日,他接到遊騎傳來的訊息:山東總兵劉澤清,已經帶着士兵在開封東北的朱家寨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