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

bookmark

十一月四日午後,楊肇基回到甘州,聽說李自成正在操訓場,立即縱馬趕過去,見到李自成,慌忙從馬背躍下,雙膝跪倒在地,“大人,屬下前來交令!”

“揚大人回來了?不用多禮,趕緊起身,”李自成虛扶了一把,將他拉起來,當衆跪拜,表明態度夠了,笑道:“怎麼樣?事情還算順利?”

“回大人,屬下幸不辱命,”楊肇基算是交他的投名狀,事情進行得十分順利,聽說有更好的待遇,士兵們馬隨他反水了,當時他暗自心驚,這些士兵,反水這麼快,到底是看他的面子,還是看在糧餉?不過,他無心尋找答案,辦好了李自成交代的差事,這夠了,“所有堡驛的士兵都來了,一共六百四十二人……大人,這些士兵怎麼辦?”

李自成想了想,甘州城內尚有千餘降軍,加這些士兵,快要達到兩千了,這麼多降兵集在甘州城內,暫時沒有歸屬感,城內恐怕很難安生,萬一發生什麼意外,那……便道:“讓他們到操訓場來吧!”

“是,大人!”

楊肇基轉過身,向一名親兵耳語幾句,那親兵立刻小跑着離開了。!

李自成這邊讓何小米傳令,將所有的甘州降兵,除了傷兵,全部從營房帶過來。

將近一盞茶的功夫,操訓場南北兩側,幾乎同時傳來了嘈雜的腳步聲,所有的降兵合流後,列爲數隊,佔據着操訓場的一大片拐角。

不過總歸是降兵,他們再沒有昔日的傲氣與霸氣,只是靜靜地矗立在寒風,等待着李自成的判決。

李自成讓馬有水從這接近兩千的甘州降兵,挑選出五個百戶的士兵,率先擴軍,暫時在甘州操訓,明日接防高臺所、鎮夷所、肅州衛的時候,他這個百戶不用北了,暫時駐紮在甘州城。

爲了不影響第六百戶的戰鬥力,新擴的五個百戶,單獨成軍,集操訓,由馬有水節制,基本相當於第六百戶的輔軍。

這些士兵原先也有各自的官,李自成直接將百戶官提拔到位,同時,馬有水由百戶官升職爲從千戶。

其實也沒什麼好挑的,馬有水根本不瞭解這些士兵性情,他只是挑選了年輕、健壯和看去老實本分的士兵,萬一他們不適應西寧軍,將來可以強制退役,另行募兵補足。

沒有被挑的士兵,全部回到營房,雖然沒有綁縛手腳,但他們都被解除武裝,如同軟禁,暫時失去自由。

劉雲水、李過聽說馬有水擴軍、升職,自是羨慕不已,他們倒沒有眼紅,這正是他們所期望的,第六百戶擴軍了,他們還會遠嗎?

五日午,,李自成親率第一、第二兩個騎兵百戶,在梅之煥、楊肇基的陪同下,北高臺所,接防了高臺所和所有的將士,因爲所有的人員,包括梅之煥、楊肇基在內都是乘馬,隊伍行進得十分迅速。

六日,大軍沿弱水進入鎮夷所,七日,大軍折而向西,接管了肅州衛。

至此,甘肅北部,完全落入西寧軍之手。

李自成並沒有立即回軍,而是來到嘉峪關前,傳說的這座關城,他是第一次親眼見到。

嘉峪關位於討來河北岸,黑山峽谷最窄處的嘉峪山,扼守着弱水、黑水峽谷通道,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向北連接着黑山懸壁長城,南面的十餘里,都是斷壁長城,盡頭便是討來河墩——明代萬里長城的最西端,自古以來便是河西第一隘口。

正門額“嘉峪關”三個大字,讓李自成有一種巍峨之感,高達兩丈六尺的城牆,全部是青石結構,加之立在山頂,仰望去,幾乎破天穿雲。

登關城,這才發現,剛纔看到的乃是外城,另有居的內城,內城城牆稍矮,但也接近兩丈,加地勢本身的兩丈七尺的落差,李自成這才知道什麼叫“斷壁”。

內城東城門外還有一道甕城,城樓對稱,三層三檐五間式,周圍有廊,單檐歇山頂,高五丈有餘。

從東面的“光華門”進入內城,沿着內城牆北,東、北城牆交接處有一角樓,據梅之煥介紹,內城四隅都有角樓,南、北牆的段,尚有敵樓,都是一層三間式結構,另有前廊突出城外,用於觀察敵情。

當晚,李自成宿在遊擊將軍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是鎮守嘉峪關的遊擊將軍處理軍政事務的場所。不同於大明內地官衙幾進幾間的結構,它有兩進小院,前院以議事廳爲心,是遊擊將軍及武官員指揮禦敵、簽發關的場所,後院則是遊擊將軍及家眷生活的私房區,間隔着一道山牆,山牆有門可以直通。

李自成夜不能寐,這樣的一座雄關,若是放棄了,簡直是歷史的罪人,看來原先的計劃,需要做一定的修正,況且討來河沿岸,時不時的有蒙古人出沒,如果不駐紮常備軍,甘州的軍民絕對無法自保。

如果放棄嘉峪關,整個甘肅,再難建立起這樣一條穩固的防守線,不行,必須調兵駐防,由這支軍隊負責嘉峪關、討來河、甘州一線。

李自成首先想到的是駐紮在北川縣的第三百戶秦大年部,他的防區距離這兒最近。

但第三百戶只有六個總旗三百餘士兵,是所有七個百戶士兵最少的,根本無法承擔如此繁重而區域又是如此廣闊的防守任務。

天明後,李自成親自從降兵挑選出七個百戶的士兵,連同第三百戶原先的六個總旗,恰好組成一個千戶,秦大年雖然此次並沒有軍功,但駐紮甘肅北部這樣的邊陲,遠離西寧這個心,如果沒有足夠的威望,是很難駕馭這些甘州降兵的,於是也被升職爲從千戶。

不過挑選出七個百戶的士兵後,李自成發現,這些地方的士兵,已經所剩無幾了,乾脆讓剩餘的士兵直接退役歸戶,甘州北部,只剩下秦大年部這一支常備軍。

設計完畢,李自成立即飛鴿傳書秦大年,命他火速來甘州赴任。

而他自己則帶着第一、第二百戶,在梅之煥、楊肇基的陪伴下,離開嘉峪關南下。

十一日午後,大軍回到甘州,此時原本駐紮在洪水堡的士兵,已經押着糧草輜重以及各個堡驛的降兵,先一步抵達甘州。

李自成便讓劉雲水從挑選了五個百戶的士兵,以備接下來的擴軍,但這些士兵,並沒有戰馬,爲了不影響第一百戶的戰鬥力,他們暫時並不歸劉雲水統轄,而是做爲軍的輔軍,負責押運糧草輜重,劉雲水暫時沒有被任職爲從千戶。

至於第二百戶,李自成暫時放棄了讓他擴軍的計劃,第二百戶雖時騎兵百戶,但戰馬不過兩百匹,超過一半的士兵沒有戰馬,再擴軍也是無益,只能作爲步兵。

如果有足夠的士兵,下一個擴軍的百戶,將是周賓的第五百戶。

晚,李自成在撫臺衙門再次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攻打山丹衛的事情。

李自成先是攤開行軍地圖,發現山丹衛城在弱水以北,孤懸於邊牆,距離甘州很近,便道:“山丹衛距離甘州,有多少路程?”

“回大人,山丹衛距離甘州,不過百里,”楊肇基道:“大人,依屬下之見,先行拿下山丹衛的各處堡驛,切斷他們與山丹城的聯繫,讓山丹成爲一座孤城,那時再行攻打,一定事半功倍!”

這樣的策略,本身並無不對,李自成攻打甘州的時候,基本是沿着這一思路的。

李自成的目光在衆人的臉淡淡地掃了一圈,“你們有什麼想法?”

劉雲水先是皺了下眉頭,很快舒展開了,“大人,各位,山丹衛城距離甘州不過百餘里,又處在邊牆附近,山丹衛的最北端,何必剪除堡驛?以屬下看,直接拿下山丹城,餘下的堡驛必定歸降!”

“揚大人老謀深算,步步爲營,而云水則是快刀斬亂麻,直取重心,似乎都有道理,”李自成哈哈一笑,“甘旭驕奢淫#逸,目無人,但不代表山丹衛所有的軍士都是如此,只要拿下山丹城,在梅大人、楊大人的運作下,其餘的堡驛,應該不用再作戰了吧?”

梅之煥眉目含笑,不住點頭,楊肇基起初尚有些尷尬,聽到最後一句,卻是釋然了。

戰術這麼定了,李自成立即傳令,道:“雲水、雙喜兩部的騎兵,明日卯時早飯,辰時出發,務必在申時之前趕至山丹,切斷山丹城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山丹城內若是逃出一隻田鼠,我拿你們是問!”

“是,大人!”劉雲水與李過答應着。

“不過,你們的屬下都是騎兵,只要包圍山丹城即可,不必攻城,”李自成沉聲道:“這一次你二人做爲先鋒,但你們掌管着西寧的騎兵,須知騎兵訓練不易,切不可貪功冒進,我自引軍隨後而至。”

“是,大人,屬下領命!”劉雲水、李過兩人行過禮,方纔離去,回去準備行軍事宜,軍事會議也此結束了。

十三日接近已時,李自成的軍抵達山丹城,梅之煥、楊肇基也是隨行,但讓他們吃驚的是,野外並沒有西寧騎兵,遠遠望去,城外極其寂靜,連一個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

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42章 水桶法則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7章 天然鹼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49章 戰前動員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33章 盜賊起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82章 意外來客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22章 兩情相悅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841章 不對勁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9章 立威治軍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113章 比較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64章 戰馬不錯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029章 遊西湖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2章 受罰第1328章 各有所第188章 奇貨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595章 盡忠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288章 細菌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505章 擔憂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689章 後套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063章 團圓飯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041章 海匪第947章 殲滅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1279章 形勢危急
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42章 水桶法則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7章 天然鹼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49章 戰前動員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33章 盜賊起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82章 意外來客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22章 兩情相悅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841章 不對勁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9章 立威治軍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113章 比較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64章 戰馬不錯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029章 遊西湖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2章 受罰第1328章 各有所第188章 奇貨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595章 盡忠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288章 細菌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505章 擔憂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689章 後套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063章 團圓飯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041章 海匪第947章 殲滅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1279章 形勢危急